去世老人照片竟然被自媒體張冠李戴打廣告!家屬:太氣人

2021-01-08 天眼新聞

「這個給駝奶粉打廣告的太氣人哦,已經是第二次利用不同的公眾號,未經許可使用我大舅的照片。」

「裡面還配了不實信息,簡直就是顛倒黑白,愚弄消費者。」「而且老人家已經去世三年多,被他們這麼亂寫,家人心裏面特別不好受。」

屢次被侵犯合法權益,楊女士一家很苦惱

1月6日,貴州都市報新聞熱線96811接到市民楊女士反映,近段時間,已故大舅趙爺爺的照片先後兩次被一家自媒體帳號用於打廣告賺流量,配發的文字純屬「瞎編」,簡直就是顛倒黑白,愚弄消費者。對此,全家人希望通過媒體幫忙澄清並維權。市民反映:去世老人的照片被亂用記者了解到,早年間,楊女士的大舅趙爺爺,不僅因長壽、身體好多次接受媒體採訪,還留下遺言,給銅仁一中無償捐贈100萬元。這位樂觀向上、關注教育的善良老人,在2017年12月因病離世,享年95歲。「11月底的時候,大舅的曾外孫女妞妞無意間發現了一篇自媒體文章中,未經家屬同意使用了老人以前受訪時的照片。」楊女士告訴記者,妞妞第一時間通知了家人們,點開裡面的內容後,簡直把大家氣得夠嗆。

趙爺爺生前特別喜歡讀報(家屬供圖)

原來,這篇文章是專門講喝駝奶的好處,但是關於趙爺爺的人物信息及病症都是亂編的。楊女士一家在微信上進行投訴後,第一個公眾號隨即被封。

然而這兩天家人又發現了另外一個公眾號也發布了類似信息,趙爺爺被化名為張大爺,成了一個十幾年受困於糖尿病、常年依靠打胰島素和吃降糖藥來維持的體弱老人。

該微信公眾號中疑似趙爺爺生前照片及不實信息(部分)

「這篇文章是一個名叫『美劇英劇經典集錦』的自媒體帳號發布在微信平臺上的。」楊女士補充道,裡面的文字簡直是胡編亂造,大舅一直身體健康,根本沒有糖尿病,更談不上是喝了所謂的「駝奶粉」才把血糖控制住。

如今,家人又共同舉報了這個公眾號,接下來,他們希望微信平臺和自媒體帳號給個說法,並儘快刪除稿件,對帳號進行處理,同時,不排除採取法律手段進行維權的可能性。

記者調查:公眾號已被封號根據楊女士提供相關信息及發布連結,記者進入該公眾號核實。裡面涉及趙爺爺一段的描述確實與當事人反映一致,使用的照片與趙爺爺生前的日常照也非常相似。隨後,記者查詢到該公眾號的帳號主體為杭州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經過一番查詢,沒有找到聯繫方式。根據這一情況,記者又撥打了騰訊客服熱線,選擇投訴舉報後,並未有人工坐席接聽,電話錄音中告知已將「騰訊110」小程序發送至微信,可依據舉報類型提供舉證材料。

該公眾號已經被封號

獲得上述信息後,記者第一時間反饋給楊女士。「目前來看,這個公眾號已經被封哦。」楊女士苦惱的表示,舉報就封號,不久又發出來,這樣循環不息,確實不知道該怎麼辦。律師建議:可向法院起訴針對此事,記者採訪了貴州黔成起智律師事務所吳啟剛律師。吳律師認為:本事件中,該自媒體帳號為了賺取流量,即以營利為目的,再未經趙爺爺及其家屬的同意下,擅自使用他人的肖像,其行為違反了《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條的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醜化、汙損,或者利用技術信息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連結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本事件中,網絡服務提供者在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後,應當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否則應當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此外,根據《廣告法》的規定中,該網絡用戶的行為屬於典型的發布虛假廣告,可依法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舉報。由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情況責令其消除影響、對其進行罰款、吊銷營業執照等處罰。《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四條規定:「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隱私、遺體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死者沒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經死亡的,其他近親屬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吳律師認為,楊女士可選擇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自媒體或網絡服務提供者承擔侵權責任,也可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舉報,由市場監督管理局給予侵權人行政處罰。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龍

編輯 陳茜茜

編審 劉丹 劉鋼

相關焦點

  • 北京老人被行李箱絆倒去世,家屬碰瓷索賠62萬,判決大快人心
    最近在北京一個老人被行李箱絆倒去世,令人沒想到的是,他的家屬竟然碰瓷索賠62萬!現在判決結果出來了! 可令大家沒想到的是,半個多月後,劉女士竟然接到了法院的傳票,自己被人告了!
  • 老人去世9年家屬不知情,是敬老院不負責,還是家屬太涼薄?
    現在很多地方都建有養老院,很多人選擇讓老人住在養老院養老。一方面是因為敬老院裡老人多,老人不會感覺到孤獨,另一方面老人的子女也不會影響工作。但最近發生的一件事情,卻大大刷新了人們的認知。之後,由於父親、姑媽裝了心臟起搏器,姑媽十年沒有去看望過丈夫張祖良,最近周女士自己父親過世了,姑媽就請周女士帶她來上海,想與姑父團圓,於是周女士來打前站。不過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姑父早在9年前就去世了。但讓她奇怪的,姑媽明明健在,但敬老院卻將姑父以孤寡老人火化,如今骨灰不知去向,其喪葬費也疑似進了前任吳院長個人銀行卡。
  • 75歲老人護理院去世,在殯儀館,家屬發現老人頭部有摔傷
    當時我就趕緊問護理院是怎麼回事,護理院只說是病了,然後去世了,因為當時我正在外地,所以我就趕緊坐上高鐵,抓緊往回趕。過了幾天也就是12月7日,據劉女士回憶說,12月7日當天下午2點左右,她趕到護理院的時候,就看見父親躺在床上。
  • 老人去世後,家屬不去取存款,銀行會「私吞」嗎?今天可算知道了
    最關鍵的是,人去世了錢沒花完,按理說財富都是繼承給子女的,但是,有些人去世之後,除了逝者之外,親人以及家屬根本就不知道還有一筆錢存在。和我們息息相關的一個例子,每個家庭都有老人,而老人不會用手機,也不懂將存款存在手機上,搬弄一些投資理財什麼的。
  • 西安75歲老人護理院去世 家屬在殯儀館才發現老人頭部有摔傷
    劉女士家在西安市灞橋區,因為長年在外地,兩個妹妹在北京,實在是沒人照顧,今年5月,她把75歲的父親送到西安市環城南路上的「西安和平新時代護理院」進行護理,每月的費用是7900元,「老人有肺氣腫、冠心病等常見病,生活不能自理,我們專門挑選了一個貴的護理內容,是看中了這個費用的房間類型為小套房,服務內容包括協助行走、協助如廁所大小便、部分穿脫衣服等。」
  • 104歲老人去世,家屬整理遺物時,才知其隱藏的「驚人身份」
    104歲老人去世,家屬整理遺物時,才知其隱藏的「驚人身份」 【導語】:說起中國的近代史,可謂是一部屈辱史,因為在當時我國的實力是十分落後的,所以受到了一些國家的欺負,其中讓大家無法忘記的就是日本,在當時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造成了很多人的傷亡,一時間他們罪惡的足跡也是踏遍了整個華夏的土地,在當時為了保家衛國
  • 福建中巴車出殯翻車致9死 家屬:過世老人三兒子兩兒媳去世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交通出行的方式不斷多樣化,從前,相隔兩地人們要很久才能見一次面,但是,在現代交通方式的幫助下,人們往往可以朝發夕至,與此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交通的便利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近年來,各種交通事故頻發,威脅到了無數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 七旬老人到昭通一醫院做半月板手術,之後不幸離世… 家屬向醫院討說法
    老人手術出院後,回家養傷期間,傷口出現感染,醫院為老人做清創手術,老人從清創手術室出來第三天,卻不幸離世,這讓家屬非常悲痛……近日,家屬向醫院討說法。撤線時家屬發現傷口沒有完全癒合今年76歲的老人盧某,因右膝關節(半月板)疼痛難忍,其兒子李某四處尋醫問藥,聽朋友說,昭通李景鏵中醫骨傷醫院做半月板手術很權威。
  • 老人在家去世了接下來要幹什麼?
    老人在家去世了接下來要幹什麼?這是很多人遇到過亦或未曾遇到過的事。經歷過喪事的人,對親人葬禮上的各種喪儀,總是久久難以釋懷。有些人對至親的去世,總懷有一種愧疚的感覺,面對逝者冷硬的棺木,腦海裡翻江倒海般湧現出太多的如果。
  • 桂林水泥車路邊撞倒老人小孩,致2人當場死亡,家屬憤怒暴打司機
    往往發生交通事故的時候都令人痛心,所以交通事故也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近日12月15日桂林平樂馬渭村附近路段就發生了這麼一件慘事,一老人和小孩被一輛大型水泥罐車撞倒身亡,家屬到達現場後怒打司機。從視頻上可以看到事情發生在鄉鎮上,路邊還有很多房子,當時就是水泥罐車過來的時候將老人和孩子撞死,據附近村民反映,事發前這名老人本是帶著孩子去出門玩耍的,哪知道剛出來沒多久就發生了意外。
  • 老人被行李箱絆倒後去世 8個月後家屬提出索賠 庭審現場曝光
    尤其在你逆行的時候,在火車站的時候你躲過的人,但是人後面有一個箱子,這都是屬於正常的一個狀況,你不能說應該買一個萬向輪的箱子把它靠在旁邊,因為這個箱子也是正規的一個廠家來購買的,所以你不能夠讓王老太太說你應該把箱子弄成萬向輪的緊緊貼在你的身邊,這是不合理的。原被告展開辯論 摔倒原因成焦點
  • 福建一中巴車出殯翻車致9死 家屬:過世老人3個兒子2個兒媳去世
    謝先生說:「老人的三個兒子、兩個兒媳當場走了(過世),我姐的大兒子才29歲,在三個月前騎摩託車出了車禍,現在還躺在醫院裡,沒有自理能力,之前都是姐姐和姐夫輪流照顧,現在都沒人照顧。而她的小女兒才十三四歲,還在上初中。」
  • 百歲老人去世,不辦任何儀式 家屬:我是醫生,應以身作則!
    1月31日,家屬的一則告示,在興義微信朋友圈中引起許多網友的關注。都市新聞記者採訪了家屬彭蘇先生。彭蘇說:「我們通過微信朋友圈、電話等給身邊的所有親友進行了解釋。」談及不舉辦任何儀式的決定,彭蘇告訴記者,父親去世消息傳出後,肯定有很多親友及學生等前去悼念,不可避免的引來人員聚集,所以他與弟弟妹妹商量不辦任何儀式,家人均表示同意。隨後,一家人以電話及微信一一通知親友。其中也有外地的朋友說要趕過來送一送,也有親友說只來看一看,不聚集就餐,但都被家屬婉言謝絕了。
  • 美華盛頓州去世老人家屬控訴:母親離世幾小時後仍被告知「一切都好...
    多家美媒近日講述了這樣一件令人揪心的事:名為帕特赫裡克的女子在接到柯克蘭市生命護理中心稱其母親去世的消息後不久,仍然接到電話宣稱其母親「體溫正常,一切都好」。由於母親去世原因不詳,赫裡克請求檢測其母親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截至目前,柯克蘭市生命護理中心已出現多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美媒表示,許多人為該中心情況感到擔憂。
  • 老人打摩的猝死後座司機背一路 家屬怎麼說?
    9時40分許,老人在南渡大轉盤處打了輛摩託車。去到五六百米外的南渡大橋橋頭處時,司機發現老人靠在自己的背上一動不動,喊話也無應答。於是,他到大橋頭處停下來,發現老人疑似死去。司機為證明老人不是在車上摔下致死,就讓老人一直靠在他的背上,直到醫生、警方和死者家屬到場,才將其抬下車。後來,經醫生和警察解釋,死者家屬對司機表示「諒解」,無需其擔責。
  • 一日本人不服功夫,被一個老人打得滿地找牙,拜師後成日本拳聖
    ——歌德(德)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860,閱讀約2分鐘如今的中國武術界,給人一種「高手輩出」的錯覺。當真正的對手出現時,這些「大師」們被打得滿地找牙。一百多年前並非如此。一時間,中國武術界高手雲集。
  • 老人立遺囑把價值三百萬房產贈予水果攤主,家屬提出質疑!
    >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老人透露自己的老伴前些年去世。後來兒子也在家中意外猝死,兒子去世時從追悼會到落葬,只有樓下水果攤攤主小遊陪伴自己。後來老人在家中摔倒後昏迷不醒,也是小遊發現並把他送到醫院,陪伴照顧他直到康復。兒子去世後,老人讓小遊一家五口住進自己家裡。
  • 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
    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是誰也逃不掉的命運安排。老人去世後,作為直系親屬的子女,自然是要為逝者穿壽衣的。可是,作為80、90後的子女,又有多少人懂得如何為老人穿壽衣呢?更不用說壽衣穿戴的講究了。那麼,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呢?作為從業十餘年的殯葬人,接下來給大家談一下,老人的壽衣誰給穿?什麼時候穿?如何穿的問題。【壽衣誰給穿】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老人的壽衣應該子女給穿。其實,子女給穿壽衣,也是有講究的。
  • 家裡退休老人去世後,家屬可以領取4筆錢,不領可沒有人通知你
    雖然現在還是有不少人抱怨生活壓力太大,但不得不承認,隨著國家的日益繁榮,老百姓的福利待遇和過去相比提高了不少。就拿社保來說,它保障了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每一次的改動都事關上億人。為了能讓更多人享受到福利,國家這些年一直在不斷完善養老保險制度,今年養老金又上漲 了5%,最新的報告表明,未來養老金有望繼續上漲,並且城鄉居民的最低生活標準也會提高。我們都知道,在社保繳滿15年後,退休人員可以每月領一筆養老金,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家裡退休老人去世後,家屬還能領4筆錢。還有消息稱,退休的人去世後,可以領到40個月的工資,看看都有哪些吧。
  • 女子扶摔倒老人反被其家屬誣陷,老人說是自己摔倒,家屬仍不相信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答案,無論怎樣爭論,當面臨緊急情況時,每個人都會做出和自己內心相呼應的行動。 這名扶摔倒老人卻反被其家屬誣陷肇事逃逸的女子,你說她會後悔嗎?給她重新選擇一次的機會,相信她也會做出相同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