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漢服、學禮儀、誦經典……11月29日,為進一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提升民族自豪感,本報組織《花季雨季》小記者參加了由邯鄲榮盛地產主辦的「弘揚傳統美德,傳承國學經典——國學小課堂」活動,全身心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本次國學課堂以「講仁愛、尊孝道、守誠信、重民本、愛祖國」等傳統文化的精髓與美德為目的,以「小記者 大風範 弘正義 揚友善」為宗旨,學習國學經典禮儀。
活動中,國學課堂主講趙老師首先帶領小記者們誦讀了國學經典名句,分享了國學經典,並現場與孩子們精彩互動。小記者們聽得十分認真投入,精彩之處掌聲四起……
「最古老的行禮當屬鞠躬禮,鞠躬禮既代表做人要謙卑,又代表對對方的尊重與感恩……」接下來,趙老師教小記者們學習較為陌生的鞠躬禮。「男生行禮時,兩手交叉,自然下垂,鞠躬時自然低頭、彎腰,不要抬頭。女生雙手交叉,放於肚臍部位……」趙老師一邊講解示範,一邊邀請小記者上臺演示,讓孩子們自己發現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向古聖先賢敬禮一般都用鞠躬禮,行禮時內心首先要充滿感恩之情。」在小記者懂得禮儀的重要性後,現場舉行了「開筆禮」儀式。
開筆禮,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一種啟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學童會在「開筆禮」,即開學的第一天早早起床來到學堂,由啟蒙老師講授人生最基本、最簡單的道理,並教讀書、寫字,然後參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學讀書。這一儀式俗稱「破蒙」。古時,「開筆禮」是極為隆重的典禮,對每個讀書人來講有著重大的意義,被稱為人生四大禮之一。舉行「開筆禮」儀式,用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薰陶孩子,目的是激發他們求學求知的欲望,培養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神聖感情。
當日,活動現場的「開筆禮」也讓人耳目一新。趙老師先讓小記者們「自正衣冠」,所謂「先正衣冠,後明事理」,衣冠不僅僅只是意味著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人的精神面貌。衣冠是讓我們憶起先祖那些優秀品德的最好載體,也是讓孩子們知書明理的第一步驟。接著,小記者們拜謁大成至聖先師孔子,集體向孔子像行三鞠躬禮。孔子為我國至聖先師,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趙老師帶領小記者向古聖先賢孔子像行鞠躬禮,配上莊重的音樂,瞬間讓孩子們找到了久違的儀式感。
活動進入「開筆禮」的下一個環節——硃砂啟智。硃砂啟智就是用硃砂在孩子的額頭正中點上紅痣,這又稱之為「開天眼、破蒙」,寓意著孩子從此眼明心明,好讀書,讀好書。最後,趙老師帶領小記者們進行了——擊鼓明智。擊鼓明智其目的在於讓孩子目明耳聰、茅塞頓開、創業建功。每名學子擊鼓三響,寓意從此明確志向,立志遠大。
在學習國學禮儀後,小記者們鞏卓涵深有感觸地說:「通過學習,我覺得現階段最大的孝順就是學習知識,懂得感恩,做優秀的自己。今天學到的這些國學精粹真的博大精深,它將成為指引我的人生道路的一座燈塔。」
「不僅提升了孩子,也提升了自己的德行。這種國學教育對家庭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也讓孩子們懂得懂得如何尊師長,孝父母,有禮儀。」活動中,小記者家長紛紛表示,此次活動有助於孩子們深入了解國學文化,做好文化傳承人,並希望多組織開展類似活動。
本次活動加深了小記者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與傳承,培養他們仁愛、尊老、尊師,淡定從容地面對瞬息萬變的紛繁世界,堅韌不拔地正視人生路上的困難挫折,做個充滿人性光輝而又健康快樂的小學生。本報記者高峰/圖文 實習生石月陽 孫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