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淨利降九成墊底同行 萃華珠寶定增升級能否破局?

2020-12-18 金融界

來源:投資者網

作者:丁琬瓔

今年黃金價格大漲,目前仍位於歷史高位。,然而,一家國內老字號黃金首飾公司的業績和股價卻「跌跌不休」。

10月31日,瀋陽萃華金銀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萃華珠寶」,002731.SZ)三季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16.13億元,同比下滑8.28%;歸母淨利潤3565.87萬元,同比增長55.40%,扣非淨利潤3408.24萬元,同比增幅44.22%,兩者相差的157萬,主要是政府補貼所致。

然而單看其第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九成,墊底可比公司,銷售渠道亟待更新升級。

《投資者網》就上述問題聯繫萃華珠寶,得到了一定的回覆。

第三季度營收淨利均墊底

據三季報,萃華珠寶第三季度營收4.74億元,同比下滑28.87%,淨利潤383.71萬元,同比下滑幅度高達92.70%。

不難看出,無論是營收和歸母淨利潤,萃華珠寶三季度單季數據下滑明顯。

對此,萃華珠寶向《投資者網》解釋稱,「因上半年公司加盟商備貨量較大,第三季度金價上漲等因素影響,第三季度下遊加盟商採購放緩。去年第三季度公司開展了較多的大型展銷活動,促進了銷售業務,而2020年第三季度仍受疫情影響,公司大型商品展銷活動均未開展。」

對於金價上漲這個問題,北京黃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薛曉慶向《投資者網》分析到,「為應對新冠疫情給經濟帶來的衝擊,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加大了貨幣寬鬆幅度,這為金價上漲提供了足夠的動能,使得今年金價處於歷史高位,推高了黃金首飾的價格,這使得黃金首飾消費的需求降低。」

然而,無論疫情還是金價上漲,大家都面對同一個環境。現實情況是,相對於同業可比公司,萃華珠寶的三季度營收及淨利均墊底。

消費升級營銷體系亟待升級

萃華珠寶在回覆中提到「大型商品展銷活動均未開展,使得第三季度業績大滑坡」,折射出其在銷售渠道方面的困境。

據公開資料,萃華珠寶是主要從事珠寶飾品設計、加工、批發和零售的「中華老字號」企業,傳統上,萃華珠寶採取直營店+加盟連鎖店的典型模式,通過複製直營店的品牌和服務模式,建設連鎖加盟經營體系,目前在全國形成由超過500個網點構成的營銷網絡體系。

然而,隨著社會群體消費習慣的改變,2020年,數位化時代成長起來的「千禧一代」已成為消費主力,傳統零售渠道的單純售賣方式對珠寶消費者的吸引力不斷下降,「大型商品展銷」的作用逐漸被削弱,「電商化」已成趨勢。

以Blue Nile、Pandora為代表的新興國際珠寶品牌,抓住了全球互聯的機遇,憑藉在線營銷、簡化供應鏈等快速崛起。因此,萃華珠寶「大型商品展銷活動均未開展」更能折射出其現有的傳統營銷體系亟待更新和升級。

萃華珠寶的產品以黃金飾品為主,兼營鉑金飾品、鑲嵌飾品等珠寶飾品。

產品類別單一使得其業績增長空間正逐漸收窄。翻看萃華珠寶曆年財報,黃金飾品在其主要營收中佔比均高於90%。與此同時,行業中不斷有新的中小珠寶企業湧現,並獲得相當的市場份額。老字號的萃華珠寶需要不斷創新以適應「千禧一代」的消費升級,提升品牌辨識度。

如何將「老字號」、「傳統」和「年輕化」結合,是萃華珠寶面臨的新問題。

定增募資零售升級可否破局?

根據其定增公告,萃華珠寶擬募資金不超過3.61億元,用於智慧零售升級和定製協同平臺建設。

何為「智慧零售」?改造後的門店能夠採集客戶進店相關的一系列活動,藉助公司總部的數據分析能力對顧客軌跡、貨品統計、試戴檢測等方面進行深度分析,進而針對消費者行為習慣和偏好主動發掘其消費需求,精準營銷。另外,「全息3D影像珠寶定製」系統,通過立體式的產品投影展示,能夠突破傳統門店的展櫃面積限制。

對於宣傳推廣,公告中提到藉助「新興媒體,通過原創內容的推送積累一定數量的粉絲,並針對性地發布品牌植入信息,給粉絲用戶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最終轉化成消費,實現盈利。 」

不過,由於項目仍處在募資和規劃階段,尚存在著不確定性。萃華珠寶告訴《投資者網》,「該項目正在細化及編制中,後續進展情況會及時進行披露。」

萃華珠寶股價在三季度從7月初的9.89元/股,一路下跌到10月30日的6.83元/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資者對其未來業績的「擔憂」。

根據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相關報告,我國珠寶首飾行業整體市場規模從2012年的4200億,增長到2019年的6100億。從品類分布來看,黃金飾品市場規模佔整體市場規模的60%左右,預計未來仍會是市場主流。

目前,中國珠寶首飾行業集中度較低,亟待向「龍頭」集中。據公開信息,中國大陸地區珠寶首飾行業前五大品牌市佔率總計不到20%,品牌集中度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作為首家入駐故宮的百年珠寶品牌,萃華珠寶有著百年「老字號」的品牌歷史優勢,然而其三季度業績同比下滑達9成,已經墊底可比公司,銷售渠道亟待升級。此次定增能否順利完成,募集資金能否儘快投入智能化升級,抓住機遇,提升市場佔有率,「從區域性品牌向全國性品牌完美蛻變,並向國際性品牌大步邁進」?《投資者網》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曼卡龍:門店和營收數據同業比較墊底 「區域深耕」折射實力不濟
    2020年的營收、淨利雙雙下滑;與同業可比上市公司相比,曼卡龍門店數量、營收規模均處墊底水平;公司所謂「區域深耕」優勢的背後,恐怕更多是自身實力不濟只能偏於一隅的無奈。
  • 晶方科技前三季度淨利同比增416%
    原標題:晶方科技前三季度淨利同比增416%   晶方科技
  • 2020三季度財報排名出爐:我樂家居奪淨利增速第七冠
    值得注意的是,從已發布三季報的9家定製家居上市企業來看,我樂家居淨利潤增速再次雄冠同行,並連續第7個季度成為淨利增速冠軍。 夯實「高定」成主線 報告顯示,在新冠疫情深入影響市場的前三季度,我樂家居的主營業務均實現了逆周期的增長,公司整體廚櫃業務和全屋定製業務收入分別同增7.81%和8.16%。
  • 門票下調,營收下降,淨利下滑,大庸古城能否助力張家界破局翻身
    張家界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張家界」)是張家界市唯一的旅遊上市公司,然而本應是一棵搖錢樹的它,然而近年來它的經營數據卻令人大跌眼鏡,二級市場上股價也長期低位徘徊,2019年前三季度更是營收淨利雙降,張家界這是怎麼了?
  • 華潤微擬定增50億加碼功率半導體封測 三季度扣非淨利2.56億達上市...
    華潤微擬定增50億加碼功率半導體封測 三季度扣非淨利2.56億達上市來最佳
  • 精細化工工業定增審批提速 科隆股份重組「舊傷」愈重​又玩跨界...
    精細化工此前經過一段粗放增長,平均行業毛利大約在2016年攀升至35%見頂後下滑至今,且毛利與淨利始終保持較大差距的格局——今年中報,行業平均毛利回暖至21.11%,平均淨利為7.75%,究其原因是產業鏈節點多,在這個相對微利的行業中,企業對上下遊業務整合仍有空間。精細化工業企業尋調整產業和財務結構、甚至深度轉型的意願,從今年定增勢頭可見一斑。
  • 線上乏力上半年淨利下滑八成 明牌珠寶如何打動「後浪」衝刺業績
    但受疫情影響的公司很多,為何明牌珠寶在可比公司中淨利潤基本墊底?另外,就線上不足5%的銷售佔比,以及明星代言的「通俗「玩法等投資者關注的問題,《投資者網》與明牌珠寶溝通,得到了公司的一些「非正式」答覆。  上半年淨利潤基本墊底  如果說上半年業績下滑是「疫情」的鍋,那麼,在可比上市公司中淨利潤墊底又是為何?
  • 寶利財富冠名財經節目《破局》,系統解讀2020定增新規風向
    2020年2月14號不僅是情人節,更是定增新規發布。那麼疫情的發生有沒有影響到新規的制定?此次新規都有哪些需要注意呢?新規又會給二級市場帶來什麼改變?敬請鎖定寶利財富獨家冠名的金融信息類談話節目《破局》。
  • 天味食品前三季度實現淨利3.2億元
    原標題:天味食品前三季度實現淨利3.2億元   10月22日,四川天味食品
  • 華誼兄弟24億有息短債壓頂,定增引入阿里、騰訊能否「解困」?
    由此,定增預案的募資用途、鎖定期均有相應的更改。對比兩版定增預案,搜狐財經發現,證監會關於定增戰投標準的嚴格要求,或是華誼兄弟調整預案的主要原因。在今年7月發布的原版預案中,華誼兄弟計劃向阿里影業、騰訊計算機、信泰人壽、山東經達等8家企業發行股票;發行價格為董事會決議公告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的80%。
  • 普門科技:正式亮相科創板 前三季度扣非淨利同比大增82.12%
    普門科技:正式亮相科創板 前三季度扣非淨利同比大增82.12%   11月5日,醫療器械企業普門科技正式上市交易,公司發行價格9.10元/股,發行市盈率47.35倍,發行後總股本4.222億股。
  • 60公司三季度業績預告亮相 10股淨利增幅超100%
    據證券時報數據部統計,截至7月29日晚間,有60家上市公司公布三季度業績預告,其中有七成公司業績預喜,18家公司三季度業績預警,且業績預喜的公司7月以來股價表現也不錯。  具體來看,在已經公布業績預計增幅的公司中,有10家公司預計三季度淨利增幅超過100%。其中嘉應製藥預計三季度淨利在1100萬元~1200萬元,同比增長985.45%~1084.13%。
  • 皇氏集團:業績持續發力 預計第三季度淨利同比增459.90%至563.59%
    來源:發布易10月14日晚間,皇氏集團(002329)發布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司第三季度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盈利2970萬元至352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59.90%至563.59%,前三季度預計業績情況比上年同期增長
  • 悅康藥業前三季度淨利大增近4成 3年半研發投入逾4億
    悅康藥業前三季度淨利大增近4成 3年半研發投入逾4億
  • 東方雨虹80億元定增的高位收割
    本刊記者 吳新竹/文 東方雨虹(002271.SZ)近年來營收規模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9.78億元,但期末應收票據及應收帳款為94.84億元,應收款項融資為7.69億元,賒銷嚴重,且其他應收款暴增,異於同行,難以解釋。
  • 龍蟠科技深耕主業17年躋身行業前列 前瞻布局可蘭素助力淨利逆市增...
    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龍蟠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3.70億元,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1.44億元,同比增逾五成。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龍蟠科技經營業績逆勢大幅增長,主要源於可蘭素板塊業務大幅增長。
  • 安徽合力前三季度淨利增速超20% 產業鏈併購提速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10月27日晚間,安徽合力(600761)提交前三季度成績單,營收及淨利增速均超20%,扣非後淨利同比增長超30%,多項主要經營指標呈加速增長態勢。扣非後淨利增速超30%前三季度,安徽合力實現營業收入90.71億元,同比增長21.2%;歸母淨利潤為5.88億元,同比增長21.55%;扣非後歸母淨利潤5.38億元,同比增速達31.76%。
  • 中密控股試水定增擬2.1億收購新地佩爾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記者 徐佳在定增新規的推動下,密封行業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中密控股(300470.SZ)推出定增方案,以對外收購及內生發展提升競爭力。華泰證券認為,此次定增有望幫助公司通過內生與外延的兩項舉措,豐富產品結構,提高生產效率,持續強化競爭力,夯實龍頭地位。申萬宏源、平安資管等參與認購日前,中密控股披露定增預案。
  • 首都在線擬定增不超10.3億加碼主業 市場競爭激烈毛利率降至24.13%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記者汪靜上市半年,首都在線(300846.SZ)啟動定增計劃加碼主業。1月5日晚間,首都在線披露定增預案,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3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全部用於一體化雲服務平臺升級項目、彈性裸金屬平臺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