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經結束的本屆美網,威爾勝Wilson網球拍的兩大代言男神德爾波特羅和費德勒在1/4決賽的巔峰對決,讓現場和視頻前的觀看的觀眾們十分盡興。
在首盤比賽中,德爾波特羅就表現出領先對手費德勒的一發得分率。4場比賽下來,德爾波特羅一發得分率高達82%,遠遠高於費德勒的73%。雖然在Ace球上德爾波特羅不及費德勒,但是在全場非受迫性失誤上,德爾波特羅的失誤卻比費德勒少。最終,德爾波特羅以3比1的成績成功晉級半決賽,會師納達爾。
這一屆美網比賽,可以說是德爾波特羅時隔8年,重新在美網四強的戰場上揮動他的Wilson burn fst網球拍。不過這次美網四強的戰場上,瑞士天王費德勒的表現有些令他的球迷表示失望,畢竟費德勒的球迷們很是期待能看到第38次費納決在美網半決賽的戰場上上演。
在本屆四強並沒誕生之時,很多球迷並不看好阿根廷名將德爾波特羅在這屆美網上的表現。一直表現平平的德爾波特羅直到16進8與蒂姆進行對決後,在比賽中逆轉淘汰掉蒂姆成為四強之後,觀眾才聚焦到德爾波特羅身上。
同樣都是威爾勝Wilson網球拍代言的德爾波特羅和費德勒在此前的比賽有過21次較量,不過德爾波特羅只有5次戰勝過費德勒。這其中最令人難忘的莫過於2009年的美網,在1/4決賽中德爾波特羅戰勝了名將納達爾後同當時正如日中天的費德勒進行的決賽絕殺。
時隔多年,兩位王者再一次的巔峰對決讓很多球迷充滿了期待,不過戰後的結果顯然上天更加垂愛來自阿根廷的戰神德爾波特羅。從第一盤第十一局,費德勒揮動威爾勝Wilson Pro Staff網球拍出現了一次致命雙誤送出破發點後,對手德爾波特羅就開始慢慢的佔據了優勢地位。不僅從一發成功率上壓制費德勒,在發球和正手方面,德爾波特羅也帶給費德勒不小的壓力。
賽後,費德勒表示這一次同德爾波特羅的對決可以感受到他很多的改變,可能是手術改變了他的動作技巧,在反手和切削方面,他和以前不一樣了。雖然這次比賽中敗給德爾波特羅,但是費德勒依然很高興在這次的美網看到德爾波特羅的回歸,並看到他打出這麼漂亮的比賽。
Wilson發展歷程
1913年:Wilson Sporting Goods Co.的前身艾士朗製造公司(Ashland Manufacturing Co.)在美國Chicago成立,最早期生產外科用的縫線、低端的網球拍、網球線及兩款棒球鞋。
l 1914年:Thomas E. Wilson被任命為新任總裁後,公司開始把業務定位在體育用品上, Thomas E. Wilson Co.正式成立。
l 1927年:第一次引進密封罐裝網球。
l 1931年:正式更名為Wilson Sporting Goods Co.。
l 1935年:4款艾斯伍·賓士(EllsWorth Vines)網球拍面世,標誌著Wilson網球拍平衡科技方面的革新,選手從此可以選擇重心偏向拍頭或握把的球拍。
l 1947年:「現代網球之父」傑克·克拉默(Jack Kramer)與Wilson開始了漫長的友誼之旅。
l 1949年:傑克·克拉默籤名(Jack Kramer Autograph)網球拍上市。至1975年,Jack Kramer網拍累計售出1000萬支。
l 1953年:使用高級皮革以及4片加厚的骨架材料製成的KP-4籃球,也就是後來的「慧星」籃球(Comet),在NBA比賽中使用了30年。
l 1956年:在美國轟動一時的網球界人物慕林·康諾利(Maureen 「Little Mo」 Connolly) 加入Wilson智囊團,她19歲就贏得了四大滿貫冠軍,此前沒有任何一位選手做到過。
l 1967年:一支全新設計的鍍鉻鎳和特殊鋼合金製成的網球拍震撼了網球界,這就是T2000網球拍。強度提升和重量減輕等特點是這支網球拍迅速成功的原因,它打破了以往任何銷售記錄。
l 1970年:百事可樂公司(Pepsi Co, Inc.)購買了Wilson Sporting Goods Co.,確立了Wilson在行業的領導地位、優質的產品形象和發展潛力。同年Wilson橄欖球成為美式足球聯賽(NFL)的指定用球。
l 1979年:Wilson網球成為美國網球公開賽(US OPEN)指定用球。
l 1980年:Pro Staff專業系列球拍面世。它是第一支用編織碳纖維和克維拉縴維材料製成的球拍,幾乎同時,球拍由複合材料取代金屬材料開始在球拍界流行。
l 1987年:第一支寬邊網球拍「Profile」面世。
l 1989年:來自芬蘭的Amer Sports收購了Wilson Sporting Goods Co. 。
l 1990年:Wilson推出大榔頭(Hammer 2.7si)網球拍,重量只有10盎司。
l 1992年:開始生產印有美國網球公開賽商標(US OPEN )的網球。
l 1993年:扇形大榔頭(Sledge Hammer 3.8si)網球拍面世,它只有9.2盎司,是當時最輕的球拍。
l 1994年:頂級職業網球選手格拉芙(Steffi Graf)和桑普拉斯(Pete Sampras) 加入Wilson智囊團。
l 1995年:Wilson網球拍繼續推陳出新,新的扇形大榔頭(Sledge Hammer 2.8si)加長型,是當時公司系列產品中最長的一支,它有28.5英寸長,拍頭面積116平方英寸,4個月後,它成為美國市場銷售第一的網球拍。
l 1996年:針對球技普通的高爾夫球員推出了改善球技的產品 - Staff Titanium / 鈦球;特別設計適合女性使用的籃球、壘球、排球和運動服裝。
l 1997年:Wilson成為美國職業網球協會指定網球鞋和服裝供應商。
l 1998年:Wilson推出第一雙專為女性設計並著重合腳性的網球鞋Intrigue。
l 1999年:使用了超鋼性碳纖維(Hyper Carbon)的Wilson Hyper Sledge Hammer 2.0和Hyper Hammer 5.3成為當年最高評分的球拍;威廉士姐妹成為Wilson智囊團成員。
l 2000年: Wilson開發了革新科技的「大榔頭」球拍,Hyper Hammer 2.6大榔頭球拍贏得2001大眾機械雜誌的設計獎項;跟隨網球運動修改規章允許大號網球在正式比賽上使用,Wilson推出RALLY 大號網球。
l 2002年:TRIAD「三件式」網球拍誕生。根據TIA(運動行銷市場調查)顯示,在美國高級網球拍的銷售中,7支當中就有4支是TRIAD「三件式」網球拍。
l 2003年:獲得14項大滿貫賽事冠軍的偉大球員桑普拉斯退役,另一個偉大的球員,Wilson智囊團成員費德勒接棒,並迅速登上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成為新一代球員無可爭議的領軍人物; 推出業內第一款使用御熱科技(ThermoGuard)的專業網球包。
l 2004年:使用納米科技的nCode系列網羽球拍上市。
l 2005年:Wilson成為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AUSTRALIAN OPEN)指定用球贊助商;同年成為美國公開賽(US OPEN)專業網球穿線服務贊助商;聯合Luxilon在全球獨家銷售Luxilon產品;推出女性網球精品系列W line 系列產品。
l 2007年:結合下一代納米科技和獨特工程結構革新的(K)FACTOR系列網羽球拍上市。
l 2010年:使用火山巖纖維的BLX系列網羽球拍上市。
l 2013年:旋轉效應科技(Spin Effect Technology)被運用到Wilson網球拍,創新的16×15和18×16線床。
l 2014年:Wilson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