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南方日報社、廣州市文化創意行業協會組成的「廣州文化企業50強」研究課題組根據公開數據初步估算,2019年廣州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將達到1600億元左右,佔全市GDP比重進一步上升到6.77%,其中,直播作為文化產業的新生力量,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荔枝作為國內在線音頻和語音直播的標杆,成為「研究課題組的重點關注對象,並與YY、酷狗等一起入選了2019年廣州文化企業50強。
作為中國最大的UGC音頻社區,荔枝2019年入選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百強榜單,並於今年1月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NASDAQ:LIZI),成為「在線音頻第一股」。在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荔枝實現3.7億元人民幣的收入,超出了此前管理層的預期,同比增長42%。平均月活躍用戶人數總數達5450萬人,同比增長34%,月活躍內容創作者達到近620萬。其中,月均付費用戶數達到45萬,同比增長60%,均創歷史新高。
音頻+直播 荔枝樹立行業頭部地位
作為中國領先的UGC音頻平臺,荔枝成為了音頻內容創作與傳播最具吸引力和最受歡迎的平臺之一。在音頻內容創作、消費和互動社交方面,荔枝正逐漸成為許多用戶的首選。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荔枝平臺累計上傳的音頻內容數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96億次,同比增長52%,日均評論數超過了5400萬條。
另一方面,荔枝以幫助更多人進行音頻創作優先、獲得更多關注為願景,並實現創收。通過海量內容創作者群體積累多樣化的原創內容,達到內容生態的自然循環,並通過促進創作者與用戶的連結,刺激活躍及互動。
目前,荔枝的商業化主要基於音頻形式的互動,通過豐富內容生態,打通多樣化內容以及開發多樣化收聽場景,促進用戶與主播的互動,並進一步提升整體付費比例。例如,荔枝通過粉絲會員以及付費內容的形式,將直播與錄播生態相融合,有效提高用戶的付費意願。同時荔枝一直促進直播錄播一體化運營,將錄播的用戶流量導入到直播中,提升音頻娛樂板塊的整體滲透率,從而進一步提高聽眾的整體付費比例。
從研究課題組關注的「直播」層面看,2016年10月,荔枝在全國率先上線了語音直播功能,並做出了多方面的探索嘗試:與傳統電臺只能主播單獨連線某位聽眾相比,荔枝的語音直播實現了多人連線的功能,不僅可以同時接聽多位聽眾的連線,甚至可以實現多位主播同時主持節目。同時,大幅度降低語音延時,從主播說話到被連線嘉賓聽到的延時最短可控制在0.03秒之內,基本實現了主播和連線聽眾之間的實時互動。
荔枝的語音直播功能可以說是一場聲音革命,它改變了廣播收音等傳統音頻信息被動的輸出與接收的交互模式,極大地增強了主播與聽眾,聽眾與聽眾之間實時的交流和互動,為人們的休閒娛樂和社交提供了新的模式。
「耳朵經濟」未來可期 荔枝攜手主播共同成長
「廣州文化企業50強」研究課題組還提到,在荔枝的大本營廣州,活躍著許多荔枝平臺的頭部主播和MCN機構從業者,為廣州乃至世界範圍內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也讓一些殘障人士、下崗工人、低技能勞動者等有機會通過發揮聲音才能,擁有體面的工作,更加有尊嚴地生活。
為了進一步加強UGC音頻社區的繁榮和活力,讓更多的主播能在荔枝獲得成長機會,荔枝致力於豐富原創音頻內容生態、產品創新、技術賦能。荔枝創始人兼CEO賴奕龍指出,大量高活躍的年輕用戶選擇了荔枝,而荔枝始終將用戶放在第一位,不斷挖掘並滿足用戶需求,並有信心抓住在線音頻市場的廣泛機遇。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疫情期間,荔枝啟動了荔枝陪伴計劃並舉行了線上荔枝聲典,吸引了大量用戶進入社區。荔枝第一季度的強勁增長勢頭則是用戶對數字音頻體驗和音頻社交互動旺盛需求的有力證明。
值得注意的是,荔枝是一家注重研發的網際網路企業,一直致力於音頻和AI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目前,荔枝正在布局物聯網生態。據了解,荔枝在2019年9月與百度開展了戰略合作,共同為物聯網生態開發互動音頻應用,2020年第一季度,荔枝在IoT場景下也取得了不小的進展,荔枝已搭載了音頻互動功能,包括最受歡迎的直播,連麥和彈幕等。
艾瑞5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市場規模為176億元,同比增長55%,豐富多樣的內容不斷湧現,用戶付費意願持續提升。同時,2019年中國網絡音頻用戶規模達到4.9億,同比增長30%,且具有良好的在線付費習慣,超過70%的用戶曾在音頻平臺產生付費行為。因此,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線音頻行業仍在高速成長期,賽道機會巨大。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藉助智能音箱這一流量入口,荔枝的用戶群體將進一步擴大。通過IoT拓展更多音頻收聽場景,在物聯網時代創造真正的交互式、沉浸式音頻體驗,並實現更多的變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