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刺卡喉的新聞,我們常常看到。不過,範先生(化名)吃魚不小心吃下去的魚刺,卻出現在了想都想不到的位置,由此還引發了一次手術。
右下腹疼痛!闌尾炎?
五一假期期間,範先生右下腹疼痛,他到家旁邊的社區醫院就診,查B超提示闌尾炎可能。
經過兩天抗感染治療無明顯好轉後,範先生轉而來到了浙江醫院三墩院區。接診醫生普外科裴茂煒醫師問診後發現範先生右下腹痛,呈陣發性加重,查體發現範先生右下腹固定壓痛,血常規檢查提示血象高,進一步行腹部CT提示盲腸-闌尾炎症,周圍膿腫形成,仔細閱片後發現膿腫內部有一異物。此時,鎖定腹痛元兇,就是這個異物引起回盲部周圍炎症。綜合浙江醫院普外科張春傑副主任醫師醫療團隊討論意見及患者意願,決定急診手術。
經張春傑醫療團隊及麻醉手術部嚴密配合下,成功為範先生進行了回盲部切除術和腸吻合術,在切除的組織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異物深深插入了盲腸,造成了周圍炎症及膿腫,這也是範先生右下腹疼痛難忍的原因。
詭異的魚刺,竟然遊走到了盲腸區
術後第二天,範先生就能夠下地走路,右腹部那揮之不去的疼痛感也消失了。
到底是什麼,偷偷進入了盲腸?裴茂煒仔細查看標本,發現異物很像魚刺。而此時,範先生也回憶起來,肚子疼前的幾天,他在家吃過鱖魚,當時是感覺被魚刺卡了,後來發現喉嚨等部位都沒有疼痛感,他以為沒什麼大礙。沒想到,這根狡猾的魚刺竟然順著消化道一直遊走到了盲腸,造成了周圍組織的炎症。
裴茂煒說,範先生右下腹疼痛,出現類似闌尾炎的症狀體徵,非常容易誤診,而因異物(魚刺、雞骨頭、棗核)引起回盲部炎症非常少見,範先生就是因為不小心吞下魚刺造成的,而術前的診斷決定具體手術方式。「如果排便排出也不會有影響,但就是卡在了回盲部,如果不及時治療,非常危險。」
再提醒一次,吃飯小心異物
浙江醫院普外科主任王國良主任醫師介紹,臨床上經常收治一些異物進入消化道的患者,最常見的是魚刺、棗核等,魚刺鋒利,不能被腸道消化吸收,在腸道運動中易將腸管刺穿,腸穿孔會致腸內容物溢出,形成腹腔急性化膿性炎症,嚴重感染合併感染性休克會危及生命。進入盲腸部位的魚刺,更是容易刺傷周圍組織,造成膿腫、炎症,範先生這樣的遭遇,臨床上不多見,但是並不是不可能的。
王國良提醒,「食不言」是避免這類事件發生的最好辦法,其次是細嚼慢咽,特別是在吃雞鴨魚等有細小骨頭的食物時,細嚼慢咽能發現混雜在食物中的骨頭。
一旦被異物卡喉,千萬不要使用喝醋、吞飯糰、咽韭菜等方法,必須及時就醫。另外一方面,如果不小心吞下異物,沒有明顯的刺痛感,則可以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品和水果,促進異物排出,密切觀察3~5天,如有腹痛、噁心、嘔吐、黑便等情況時,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