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紅樓夢》編劇周嶺:自有《紅樓夢》以來,似乎沒人整明白過這個

2020-12-12 中國青年報

《紅樓夢》第四十九回,下雪了。大觀園裡一眾宅膩了的「原住民」,加上史湘雲,與遠道而來的薛寶琴、李紋、李綺、邢岫煙等小姐妹們,在如同「搓棉扯絮」一般的大雪中,興奮地走了一場讓人耳目一新的「時裝秀」。那名色紛繁的材質、工藝、花色、款式,不知道把多少看官給弄暈了。其中薛寶釵穿出來的一件「蓮青鬥紋錦上添花洋線番羓絲的鶴氅」,更是自有《紅樓夢》以來,似乎就沒有人整明白過。

繞不過去的「番羓絲」

筆者曾在1987年參加了《紅樓夢大辭典》的編寫,其中「服飾」部分的詞條釋義,皆出自筆者之手。因為在更久遠的1976年至1979年,筆者就幹過編寫《漢語大詞典》的活兒,算是略熟辭書編寫體例。後來在做央視版《紅樓夢》編劇的那幾年,又一直給劇組的服化道部門講課,算是沒斷了「熱身」。所以,服飾器用一類的詞條寫作,對筆者而言,不算是太生分的差事。

但還是遇上難點了,便是寶釵的這件勞什子「鶴氅」。既然是《紅樓夢大辭典》的詞條,那就躲不過去,無論如何也必須給個說法。「裝看不見」肯定不行,只能嘗試著掰開了解一解。

頭兩個字「蓮青」,說的是顏色。這沒有什麼難的,「蓮青」就是「青蓮」,像名為「青蓮」的蓮花一樣,是一種略帶淺藍的淡紫色。接著的兩個字,也不難解,「鬥紋」者鬥形紋也。「錦上添花」,則有點兒技術含量了。此處非成語也,乃是一種名為「妝花」的織法。「妝花」技法久已存在,名稱卻始見於明代史籍。到曹雪芹家族三代四人「專差久任」江寧織造的60年間,「妝花」作為他們家的代表作,已到了最成熟的階段。再往下說,「洋線」,是進口的精紡棉線,則又是曹家織機上常用的東西了。早年,凡自域外傳入的物件兒,都冠之以「洋」字或「番」字。像《紅樓夢》裡的「洋錦」「洋線」「洋罽」等等。所謂「鶴氅」,其實就是一種有闊邊的寬鬆式無袖禦寒外衣。像一床皮毛裡兒的被子,往身上一披,疊出領子,有一種似衣非衣的感覺。一般人穿了未必好看,須得骨骼清奇之人,隨意著之,便有鶴立雞群之超脫品相。

終於輪到「番羓絲」了。字數不多,三個字而已。其實,真正要解詁的,只有一個「羓」字。當年撰寫《紅樓夢大辭典》「服飾」詞條的時候,我在這個字上躊躇最久。「羓」有兩個義項可能關合本詞條,一曰「幹肉條」;一曰「一種古代傳說中的珍貴的羊」。那時寫辭典詞條,非常辛苦,全靠搜書讀書。如果肚子裡沒有一些日積月累的「底子」,再如果不會使用「類書」,諸如《太平御覽》《初學記》《北堂書鈔》《藝文類聚》《佩文韻府》《淵鑑類函》之類,則萬不可攬這個瓷器活兒。20世紀80年代中期,還沒有網際網路,連計算機是什麼都很少有人知道。不像今天,網上一搜索,一個冷僻字、一個眼生的詞瞬時拎出。雖然不盡準確,甚至可能出現「魯魚豕亥」「郢書燕說」的誤讀,但至少可以起到索引的作用,省卻很多大海撈針式的麻煩。所以,「古代傳說中的珍貴的羊」一時無解。當時《紅樓夢大辭典》的編寫事宜已經進行了6年,到我入夥的當口,截稿時間只剩下6個月了。也就是說,其他各部分的詞條,已經包產到戶寫了6年,而「服飾」部分一直無人認領。來了個整勞動力,焉有不用之理?於是,交給我了。而這個「羓」字,拖到最後一天,只好按以下文字交差———

番羓絲:番指西藏。羓本意為幹肉條。番羓絲是形同幹肉條的花線綴飾。藏地之女衣多有綴者。

再解「番羓絲」

《紅樓夢大辭典》於1990年刊印出版,我在之後便有了對於「番羓絲」的新解,可惜來不及改寫了。20年後復行修訂的時候,我已遠離了那個圈子,不知道重訂的消息。後來,馮其庸先生跟我說,當時沒找到我,遂將「服飾」部分交由沈從文先生的嫡傳弟子黃能覆審看。黃先生是古代服飾專家,據說他閱畢交稿時的意見是,周嶺先生的原稿毋庸改動,按照原貌再版可也。

前些時,承張慶善兄見告,《紅樓夢大辭典》又要重訂再版了。我很高興,終於有機會了卻夙願。於是,將33年前的所有不盡意處,批閱增刪,至自己滿意。其中的重點,便是寶釵的這件「鶴氅」。

「番羓絲」狹義的「番」指的是藏地,如文成公主「和番」,就是這個去處。而廣義的「番」則指的是古代中國以西諸國。如果「羓」是「一種古代傳說中的珍貴的羊」,則「番羓」便應該是域外傳入之優質羊種。順推之,「番羓絲」便應該是這種羊的優質如絲一般質感的毳毛。這種羊以及這種如絲的優質毳毛,還真有記載,就在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裡。

《天工開物》「乃服」章,講治絲、織造。其中「矞芀羊」條說:矞芀羊,唐末始自西域傳來,外毛不甚蓑長,內毳細軟,取織絨褐,秦人名曰山羊,以別於綿羊。此種先自西域傳入臨洮,今蘭州獨盛,故褐之細者皆出蘭州。一曰蘭絨,番語謂之孤古絨,從其初號也。山羊毳絨亦分兩等,一曰搊絨,用梳櫛搊下,打線織帛,曰褐子、把子諸名色。一曰拔絨,乃毳毛精細者,以兩指甲逐莖撏下,打線織絨褐。此褐織成,揩面如絲帛滑膩。每人窮日之力打線只得一錢重,費半載工夫方成匹帛之料。若搊絨打線,日多拔絨數倍。凡打褐絨線,冶鉛為錘,墜於緒端,兩手宛轉搓成。

請注意這幾個重點,一是「矞芀羊」是唐代從西域傳來,是一種「番」羊。二是「內毳細軟」,可以拈成「如絲帛滑膩」的毛線,即「一種古代傳說中的珍貴的羊」。這種毛線搓拈起來很費功夫,要先用兩個手指甲小心地逐根逐絲地將毳毛撏下來,再用鉛錘墜著毳毛的一端,兩隻手慢慢地搓拈。一個人工,一整天「打線只得一錢重」,要打夠「匹帛之料」則要費半年的時間。

好了,「番羓絲」終於得解。於是,就有了以下正式的定稿文字———

蓮青鬥紋錦上添花洋線番羓絲的鶴氅(49·661·3)用「矞芀羊」的毳毛搓成的如絲樣滑膩的毛線做經線(俗稱「腳子絲」),用進口精紡棉線做緯線(俗稱「耳子線」),挑花結本(即通經斷緯)所織成的淺藍紫色鬥形紋妝花錦面料的有闊邊的寬鬆式無袖禦寒外衣。蓮青:即青蓮,淺藍紫色。鬥紋:鬥形紋。由多條環形線、螺形線組成,形狀似鬥。錦:用彩色經緯織出各種圖案花紋的絲織品。《釋名·採帛》:「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價如金。故惟尊者得服。」南宋·戴侗《六書故》:「織素為文曰綺,織彩為文曰錦。」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錦以五色絲織成文章,故字從帛從金……」錦上添花:用妝花工藝織造的妝花錦。洋線:舶來之精紡棉線。番羓絲:唐代自西域傳入的珍貴品種「矞芀羊」的毳毛搓成的如絲樣滑膩的毛線。番:域外。羓:古代傳說中珍貴的羊種。見於記載的毳毛如絲的域外傳入珍貴羊種只有「矞芀羊」。明·宋應星《天工開物》:「矞芀羊,唐末始自西域傳來,外毛不甚蓑長,內毳細軟,取織絨褐,秦人名曰山羊,以別於綿羊。此種先自西域傳入臨洮,今蘭州獨盛,故褐之細者皆出蘭州。一曰蘭絨,番語謂之孤古絨,從其初號也。山羊毳絨亦分兩等,一曰搊絨,用梳櫛搊下,打線織帛,曰褐子、把子諸名色。一曰拔絨,乃毳毛精細者,以兩指甲逐莖撏下,打線織絨褐。此褐織成,揩面如絲帛滑膩。每人窮日之力打線只得一錢重,費半載工夫方成匹帛之料。若搊絨打線,日多拔絨數倍。凡打褐絨線,冶鉛為錘,墜於緒端,兩手宛轉搓成。」另說,花洋線:舶來之精紡彩色棉線。番羓絲:番指西藏。羓本意為幹肉條。番羓絲是形同幹肉條的花線綴飾。藏地之女衣多有綴者。鶴氅(chǎng廠):有闊邊的寬鬆式無袖禦寒外衣。清·曹庭棟《養生隨筆》卷三「衣」類:「式如被幅,無兩袖,而總摺其上以為領,俗名『一口總』,亦曰『羅漢衣』。天寒氣肅時,出戶披之,可御風,靜坐亦可披以禦寒。《世說》:王恭披鶴氅行雪中,今制蓋本此,故又名氅衣,辦皮者為當。」

上述文字中,還有一點須要說明。就是在改寫的同時,作為另一說,保留了原來對於「番羓絲」的解詁文字。理由是,新解固然有「渙然冰釋」的意義,而保留舊解,等待更有說服力的新資料予以證實或者證偽,不是更好嗎?何必著急宣布「自古華山一條路」呢?作為工具書,最基本的要求是確定性、合理性和可靠性。但有時也要兼顧啟發性和思路性,這尤其對於有心的讀者和研究者應該是不無裨益的。

低調而奢華的「跳出」

說到這裡,仍有一個問題要提出來。這件「鶴氅」,名稱一長串,複雜極了。但說了半天,也只是說了衣服的面子,裡子呢?沒提。這可是天寒氣肅之時,又在戶外,不可能沒有裡子。裡子用什麼材料?那位介紹「鶴氅」的曹庭棟說:「辦皮者為當。」說得對極了,應該用皮裡,而且還應該是「大毛」。什麼叫「大毛」呢?舊時穿著皮衣,按照時令氣溫,分為大毛、中毛、小毛。一般冬季最冷的時候穿大毛衣服,諸如狐皮、貂皮、猞猁猻等。初冬和冬杪,則要穿中毛衣服,諸如深灰鼠、灰鼠、銀鼠等。晚秋和「乍暖還寒」時的早春,則要穿小毛衣服,叫作珍珠毛,即胎羊毛。所謂「胎羊」並不是小羊羔,而是「肚剝羔」。是將懷孕母羊的肚子剖開取出胎羔,剝皮熟制而成的皮料。每做一件這樣的衣服,要殺多隻孕羊和胎羊,殘酷之極。至此,我們可以給寶釵的這件「鶴氅」吊上一個皮裡了。鑑於人在大雪天的戶外活動,這個皮裡一定是大毛。再者,能與淺藍紫色的「洋線番羓絲」的妝花錦面料配套的大毛,應該用紫貂皮最為合適。終於,寶釵的這件「鶴氅」可以完整地再現於我們的想像中了。

好了,現在我們把鏡頭從寶釵的身上緩緩拉開,一起來看一看這個服裝秀的全景。首先,開始集合的時候,一眾姐妹「都是一色大紅猩猩氈與羽毛緞鬥篷」。史湘雲雖然穿的是「裡外發燒大褂子」,但頭上戴的,也是「大紅猩猩氈昭君套」。只有兩個人的顏色不同,一個是李紈,穿了一件「青哆羅呢對襟褂子」,黑色調。李紈因為是寡居,所以顏色受到限制。另一個便是寶釵,穿了件淺藍紫色的鶴氅。設想一下,如果此刻寶釵也是一裹大紅,獨一點李紈的黑色,這搭配成何章法?所以,曹雪芹舉重若輕,隨手給寶釵披上了一件低調奢華的淺藍紫色。再看這個色彩組合,白茫茫天地之間,一片鮮豔的紅色,被一點黑色壓住了輕飄。特立獨行的一抹淺藍紫色,如同一株出水的青蓮,儀態萬方地矗立著、綽約著,是怎樣的景象?讀《紅樓夢》時,如果細味這個段落,是不是應該喝一聲彩、浮一大白呢?當然,除了色彩審美的需要,更見心思的,是這件衣服與人物身份、性格、旨趣的契合。寶釵這個小女子,平居穿衣從不事雕琢,「一色半新不舊,看去不覺奢華」。整部書中,最搶眼的裝束,就是這件「番羓絲」了。這才是那個容貌、才具、氣質過人的寶丫頭,才是那個「任是無情也動人」的寶姐姐。試問,自有《紅樓夢》以來,有哪一位畫家、哪一部舞臺劇、哪一部影視劇給內斂而貴氣的寶卿穿對過一件衣服?

來源:上觀新聞

相關焦點

  • 有人說是程高本,也有人說是87版紅樓夢!
    大家都覺得87版紅樓夢很經典?不過有些人卻不這麼認為。87版電視劇《紅樓夢》播出後,引發了紅學界很大的爭議,後6集竟然受到了幾乎一邊倒地批評。因為原著上的「掉包計」沒了,「黛死釵嫁」也被改了。蔡義江認為87版紅樓夢後6集沒有曹雪芹一個字。他以史湘雲淪為船妓為例,認為這個情節就是扯淡,是其他不入流續書者瞎編出來的,是不該拍進電視劇之中的。
  • 87《紅樓夢》30年聚首,演職人員幾乎悉數到場,獨獨少了這幾位
    30年前,一部87版《紅樓夢》,拉開了綿延三十年之久的紅樓盛宴,成為最經典的電視劇,劇中的每個面孔,永遠定格。寶哥哥,林妹妹,寶姐姐,鳳姐,晴雯,襲人……這些面孔,烙在大家的心中。87版《紅樓夢》1987年5月2日首播,從籌備到拍攝製作再到首播,整整用了7年的時間,才拍出了36集電視連續劇。
  • 重溫87版《紅樓夢》,品味王熙鳳一生愛恨情仇
    不要著急,筆者帶領大家回到87版《紅樓夢》的電視現場,來體會一下鳳姐一生的愛恨情仇。之後,大家或許對上面的問題就有了自己的答案。 對這個問題就無需詳述了。那麼,除此之外鳳姐還恨什麼呢?筆者認為還恨大家對她無情。看到這句話,大家是不是感到有些不解,似乎平時只有鳳姐對別人無情,怎麼會是別人對她無情呢?但這的確是個殘酷的事實。 看完87版《紅樓夢》後,最感到心冷的不是林妹妹的魂歸離恨天,而是鳳姐的破席裹身葬雪地。曾經的神妃仙子,卻落得如此境地,可以說,鳳姐是帶著恨離開的。
  • 87版《紅樓夢》選角有多絕?導演眼光獨到,每一個都是量身定製!
    文:87版《紅樓夢》選角有多絕?導演眼光獨到,每一個都是量身定製!但是選角時,導演面試了很多演員始終都沒發現有一個合適的。就在這時,十八歲的張莉引起了劇組的注意。張莉原本在劇組裡定下的角色是演一個小丫環,一個偶然的機會,劇組裡的攝像師李耀宗和編劇之一的周嶺覺得,這小姑娘年齡雖說小了一點,但是神態和氣質確實和寶釵有幾分相像,並將她引薦給了王扶林。
  • 87版紅樓夢演員罕見戲裝照,最後一張很多人沒認出來!
    好不容易從網上各處搜羅來了一組87版紅樓演員的戲裝照,一起分享給你喜歡紅樓夢的你們,看看你們都猜得出他們是誰嗎?有的很好認,有的就不那麼認了。我們都知道,當年劇組從全國各地選演員,最終參演紅樓夢的演員裡,有許多都是當地劇團的新生代演員,她們大多都有唱念做打的戲劇舞臺功底,所以,她們的戲裝照,其實才是她們的本行。下面的這些圖片,是我從一點一點找出來的,照片沒裁剪沒去水印,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這張圖片裡的人兒,熟悉87版紅樓夢的,應該沒幾個不認識的吧?她就是王熙鳳的扮演者鄧婕老師。
  • 87版紅樓夢演員已經有八位去世,其中一位出演過兩版紅樓夢!
    87版紅樓夢演員已經有八位去世,其中一位出演過兩版紅樓夢!八七版《紅樓夢》電視劇上映的時候,可謂萬人空巷,這是最經典的一部作品,無可置疑,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至今還深深地刻印在紅迷的心中。可是,當我們驀然回首,卻發現那些飾演過《紅樓夢》經典形象的演員的人生也遭逢了不幸,到目今為止已經有八位演員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林黛玉飾演者陳曉旭陳曉旭拿著自己寫的詩稿走進劇組簡直驚為天人,她就是現實生活中的林黛玉。在拍完《紅樓夢》之後,還飾演了《家春秋》中的梅表姐。
  • 他是87版紅樓夢被遺忘的人 很難想像紅樓夢竟誕生於他的鏡頭下
    李耀宗,是87版《紅樓夢》的總攝影師,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表演專業,在《紅樓夢》的劇組拍攝,一待就是三年,傾注了自己的獨特見解。李耀宗認為,在攝影紅樓夢人物上,先是唯美的。第一色彩要把唯美放在第一位。拍攝時,在布光的這個問題上,正好跟那個所謂的要求光要充足一點、要平一點,這個理論和美學觀點相吻合。《紅樓夢》全部都是單機拍攝,沒有多機共同一次完成。《紅樓夢》從開機到殺青,先後走遍了全國二百一十九個景點,全劇一萬多個鏡頭,都傾注了李耀宗的藝術審美和追求。通過鏡頭的再塑造,87版《紅樓夢》較好地還原了原著,向經典致敬。
  • 人生如夢,夢如人生——87版《紅樓夢》
    世人皆知87版《紅樓夢》是電視劇中無法超越的經典,卻不知這經典背後演繹著另外一個「紅樓夢」,之所以是經典,是因為很多人是本色出演,他們是夢中人也是劇中人。87版《紅樓夢》演員,三十年來未真正走出那場夢,正是初見不知夢中意,再見已是夢中人,一朝入夢,終生不醒;前夢今生,恍如隔世,他們便是夢中人的來世。
  • 87版紅樓夢的幕後人員(結)
    前面幾期介紹了金陵十二釵以及其餘重要的人物,這期主要介紹對於87版紅樓夢問世有不可磨滅貢獻的人物,但由於篇幅有限,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其中細節實在太多了,感覺如果真要細細研究出一本書也不為過拍攝完紅樓夢後他又先後拍攝了很多電視劇,包括94版《三國演義》,但對於紅樓夢他始終有一份情結,多次出席紅樓聚會便是一個很好的證明,而臺前幕後的演職人員對他也是滿滿的感激與理解,足可見他的人格魅力在2016年中央四套《中國文藝》還特地做了一期向經典致敬——導演王扶林來感謝他對文藝界的巨大貢獻
  • 87版紅樓夢裡,除了柳湘蓮北靜王,這個角色才是侯長榮最大的成就
    王貴娥和夏明輝初見他時,一眼相中他就是紅樓夢中人。可李志新(賈珍扮演者)卻認為侯長榮虎背熊腰,不符合紅樓夢中人的標準,於是堅決反對招他進劇組。為此,王貴娥和李志新還吵了一架。冷靜了一會後,王貴娥和夏明輝商議說,先帶侯長榮的資料帶回去給王扶林導演看。於是,侯長榮就錄製一段視頻,讓選角老師帶回紅樓夢劇組。
  • 87版紅樓夢劇組重聚,滿滿的回憶殺來襲
    87版紅樓夢劇組重聚25日飾演「賈寶玉」的歐陽寶玉1987在微博曬87版《紅樓夢》劇組主演重聚的照片,並發文感謝袁玫(襲人)的精心安排和宴請。照片中飾演王熙鳳的鄧婕、飾演平兒的沈琳、飾演惜春的胡澤紅等主演同框合影,笑容燦爛。
  • 87版紅樓夢:大觀園第二美女,為何如此遭人詬病?
    87版紅樓夢之經典,毋庸置疑。此劇成就了最經典的林妹妹、寶姐姐、王熙鳳,賈寶玉等等。或者說是陳曉旭、張莉、鄧婕和歐陽奮強等演員,成就了最經典的《紅樓夢》影視劇。但對於此劇,在紅樓夢原著中,大觀園裡第二美女,卻一直遭到很多人的批評詬病,這是為什麼呢?
  • 87版《紅樓夢》,這6位演員已經離開了我們
    文|晨夕1987年,87版《紅龍夢》在央視一套首播,該劇一經播出就獲得了大眾的一致好評。時至今日,已重播上千餘次,被譽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章」和「不可逾越的經典」。在回頭看看現在那些投資少則千萬,多則上億的電視劇,假景、特效,真讓人心寒,劇組把費用更多投放在演員身上,對劇本身已沒有過多要求了,有時候千萬片酬的演員,還用了無數次替身,真是悲哀!除了拍攝用心外,整部劇的演員更仿佛是為《紅樓夢》而生,在那個沒有美圖、沒有濾鏡、沒有摳圖和特效的年代,考驗的就是演員的真實演技。
  • 關曉彤要演元春,林黛玉由純新人飾演,你看好電影版《紅樓夢》嗎
    2010年李少紅導演的《紅樓夢》,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完之後覺得自己在看《聊齋志異》的,網上更是鋪天蓋地地拿它和87版本做對比的視頻,1987年版本的《紅樓夢》,光是主題曲就創作了一年,現在哪個劇組還有這樣的功夫,花這麼多時間去磨一部作品。
  • 電視劇《紅樓夢》沒演的戲:丫環嬌杏因私顧帥哥,翻身成人上人
    在87版電視劇《紅樓夢》裡,有一處情節,不知道是被刪減了還是沒有拍。87版《紅樓夢》劇照這一幕就是俏丫環嬌杏,不顧禮法,私顧陌生男人賈雨村兩次的故事。沒想到,丫環嬌杏,竟然因為這個,日後翻身成了人上人。
  • 87版《紅樓夢》雲聚首,12位主演亮相,香菱襲人狀態甚好
    防疫期間,「雲」字特別流行,有雲辦公,雲上學等等,這不,87版《紅樓夢》搞了一次「雲聚首」,12位主演通過網際網路再次聚集在一個視頻裡。
  • 87版《紅樓夢》演員名單及人物造型對比圖
    87版《紅樓夢》演員名單及人物造型對比圖 2020-09-27 0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彩色沙畫還原87版《紅樓夢》,高難度...
    一部名著《紅樓夢》,寫盡世間百態,令無數人為之痴迷。上世紀80年代後期,央視87版《紅樓夢》的橫空出世,更影響了整整一代人,被譽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寶黛共讀、晴雯撕扇、劉姥姥進大觀園……這組沙畫選取了87版《紅樓夢》中的15個經典畫面,配上《枉凝眉》《葬花吟》等87版《紅樓夢》的經典音樂,看得人感慨萬千。
  • 時隔32年,87版《紅樓夢》劇組重聚,寶玉依舊,卻再無林妹妹
    文/田心 砍柴書院專欄作者編輯/不飛最近,在87版《紅樓夢》中飾演「賈寶玉」的歐陽奮強在微博中曬出當年《紅樓夢》劇組主演重聚的照片,並配文:渡聖誕,迎元旦,雙節快樂,再聚一起。如今,87版《紅樓夢》原班人馬,有人已離我們遠去,有人遠在異國他鄉,重聚的畫面卻依舊讓人感動,仿佛把我們帶回那萬人空巷的1987。87版《紅樓夢》是公認的經典。
  • 以87版《紅樓夢》為例,看電視劇歌曲:容易被忽略卻無法被忘記
    這裡,以87版《紅樓夢》為例,聊一聊電視劇歌曲的相關話題。87版《紅樓夢》歌曲共有十六首,涉及多個風格、多個場景、多個人物,也正是這些歌曲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劇情的更加真實和更加感人。可以這麼說,87版《紅樓夢》的勳功章裡有這些歌曲的一份功勞。當然,也是歌曲創作者和演唱者的功勞。歌曲是什麼?是情感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