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2 1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一路騎行一路景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太原辦了一場很重要的國際性體育賽事,給力!有魄力!很難得!我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活力和美。」10月11日上午,2020第二屆環太原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開賽,為賽事提供服務的中國秋然摩託團隊成員方瑞大讚我市對體育事業的重視、城市環境的優美。
我愛騎行
首日比賽的起點,設在剛剛恢復通車不久的解放路段。市民隔著很遠就能看見解放路中央隔離帶花欄裡美麗綻放的黃色、紅色的花兒,它們像是展顏歡笑迎接遠道而來的騎手。開賽前20分鐘,在起點封閉路段,專業自行車運動員抓緊時間做賽前熱身。第四次來太原參賽的遼寧運動員趙毓煒狀態頗佳,他快言快語:「賽道很專業,賽事服務很周到,來這裡比賽很開心。」
砥礪前行
18歲的孫濤來自北京,他雙手握緊自行車把手、再鬆開,似乎在找一個更好的握把角度。調整一下呼吸節奏,他說:「來太原參加過二青會,這是第二次來,我已經記住太原了,因為這裡舉辦的體育賽事,體驗感很棒。」23歲的河北專業自行車運動員賈衛輝也是第二次來太原參加比賽,「這一次,太原辦賽的氛圍更濃厚了,賽道也很好,視野開闊、空氣清新,很期待和全國各地的隊員一同競技。」
別樣精彩
上午9時整,隨著一聲發令槍響,參賽運動員飛速駛離起點。約5分鐘後,800餘名騎遊愛好者出發,共享騎行樂趣。來自我省一支馬拉松俱樂部的譚先亮和9名隊友一起參加了騎行,隊友平均年齡65歲,年齡最大的70歲。「我們已經多次領略賽道了,一路騎行,可以欣賞道路兩邊的美景。當微風吹過臉龐,也能聞到遠處草木飄來的縷縷清香,在這裡享受體育之美時,收穫的不僅是健康,更是一種幸福。」
一路風景
在東山賽段終點,觀眾們期待著,衝刺的時刻越來越近。
「要來了!」「要來了!」沿途觀眾踮起腳尖、伸直脖子、拿出手機,時刻準備捕捉騎手衝刺的畫面。有的觀眾手裡拿著國旗,為騎手最後衝刺準備搖旗吶喊。
鳴槍出發
「我們在這裡給選手們加油,不僅是在欣賞比賽,更是想讓來自四面八方的選手感受到我們太原人的熱情。」這一刻,人們從體育中得到歡樂。「自從東西山旅遊公路修好以後,不僅方便了我們出行,也為很多市民提供了新的打卡地。」附近居民說,這個國慶假期,來這裡的車輛明顯多了,「許多人在這條路上欣賞太原的秋景。」在終點等候的觀眾說,比賽選在東山,這就是對東山環境改善的最大肯定,大伙兒打心眼裡為太原的發展感到高興、自豪。
熱情觀賽
臨近中午,觀眾熱情高漲,等待選手最後衝刺。「這是我第一次觀看公路自行車比賽。」一位小姑娘坐在爸爸的肩膀上,目不轉睛地盯著遠方。孩子的父親說,之所以帶孩子來看比賽,是想讓孩子感受體育帶來的快樂,他還計劃著下周帶孩子去太馬現場看看。聽到爸爸的安排,小姑娘開心地吻了爸爸的額頭。正說著,北京自行車隊的徐長泉率先衝過終點,小姑娘激動地鼓起掌。
在太原比賽感受如何?「賽道專業、觀眾熱情。」這是許多選手賽後的共同答案。「今天的比賽很有挑戰性。」徐長泉對賽道印象深刻。「我們聽到了觀眾的加油聲,尤其是在衝刺時,觀眾的吶喊聲真的很響亮。」許多選手表示,環太原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給他們留下了美好印象,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將會全力以赴,爭取更好的成績。
(梁濤 弓鳳飛)
太原警方全力護航自行車賽
10月11日,2020第二屆環太原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東山賽段比賽在我市舉行。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廳的堅強領導下,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共出動警力1200餘人,全力做好比賽期間的安全保衛工作。
為保證比賽線路通暢、安全,市公安局成立「2020第二屆環太原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安全保衛總指揮部,下設10個工作組和7個分指揮部,嚴格落實責任,加強協作配合,組織警力提前對比賽路段開展安全排查,清除安全隱患。比賽期間,對賽道周邊部分道路實行交通管制,確保比賽道路通暢;嚴格社會面管控,加強治安管理,強化巡邏防範,為賽事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
(楊沫)
徐長泉獲東山賽段個人總成績第一
10月11日,2020第二屆環太原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在並開賽。在首站太原東山賽段的比賽中,來自北京坤寶聯合自行車隊的選手徐長泉以2小時40分12秒的成績,獲得該賽段個人總成績第一,穿上黃色領騎衫。
徐長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東山賽段的比賽難度非常大,有些彎道很急。在距終點25公裡處才開始發力,並逐步拉開與其他選手之間的距離,最終率先衝過終點。他坦言,能取得如此成績感到有些意外。在接下來的其他賽段比賽中,他還將和隊友共同研究制定戰術,爭取把勝利延續下去。在東山賽段的比賽中,徐長泉還以衝刺總積分第一的名次,獲得綠色領騎衫。同時,他還獲得了「最佳青年車手」白色領騎衫。
(梁濤)
近期熱點
統籌:宿曉健
攝影:宿曉健 韓雙喜 梁 琛 牛晨陽 柴傑梁 趙世凱 米國偉 鄧寅明
原標題:《一路騎行一路景!2020第二屆環太原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側記》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