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建立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推動省會、膠東、魯南三個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我省先後出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的實施方案》《關於加快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和《關於加快魯南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九大改革攻堅行動」系列發布會第九場,解讀四個政策文件有關內容,並回答記者提問。
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可以用「三個大」來概括,即:大局所在、大勢所趨、大志所向。
大局所在
就是黨中央要求山東半島城市群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發揮龍頭作用,而膠東半島一直是黃河流域重要的開放門戶和陸海交通走廊,五市生產總值佔全省的42.2%、佔黃河流域9省的12%,對外貿易佔全省的64%、佔黃河流域9省的33%。基於這些優勢條件,我們有責任在山東城市群發展中當好先鋒,以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引領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大勢所趨
是指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已經向我們證明,通過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各種制度安排和區域功能的合理配置,可以有效促進要素資源更加合理的流動,實現單個孤立市場無法達到的規模經濟和集聚效應。膠東五市只有通過一體化,才能向南對接好長三角高端優質要素,向北承接好非首都功能疏解,融入並促進全國南北格局優化。
大志所向
是指膠東五市與日韓隔海相望,西引黃河流域,南連長三角,北接京津冀,是海上絲綢之路與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交匯處、南北經濟發展濱海的連接帶,上合示範區、山東自貿試驗區兩大片區、新舊動能轉換試驗區兩大核心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四大片區均坐落於此。五市通過一體化發展,可以充分彰顯區域發展共同體的開放優勢和產業優勢,在全省和全國高質量發展中體現更多擔當。
青島作為膠東經濟圈牽頭城市,按照省政府《關於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和省政府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推進會議部署,目前,已重點開展了五項工作。
一是構建了聯席會議制度
充分借鑑長三角一體化推進模式,起草了《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議事規則》等文件,促進和推動五市建立一體化發展機制。
二是編制了交通先行方案
緊緊抓住「十四五」規劃編制窗口期,牽頭形成了《膠東經濟圈交通一體化發展方案》。
三是啟動了五年規劃編制
啟動了《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系統謀劃和設計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未來五年的發展。
四是形成了年度工作要點
全面對接梳理五市一體化發展需求,提出了今年啟動實施的重大事項、重點項目,爭取開好局、快起步。
五是籌劃了聯席會議內容
會議將對前期編制的重要方案進行審議,積極推進一體化工作落地落實。
下步,膠東五市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重要部署,以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齊心協力、共同建設好「五個圈」,加快促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快速發展。
一是共建高效交通圈
建設「四網融合」的軌道交通網,打造軌道上的膠東半島。織密高速公路網,優化油氣輸配管網,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群,培育世界級機場群。今年在建或啟動濰坊至煙臺等6條鐵路、濰坊至青島高速等6條公路,總投資近1800億元。
二是共建互補產業圈
推進產業創新協同共進,建立半島科創聯盟,推進大型科學儀器、重點實驗室等平臺開放共享,協同開展科技成果轉化。統籌推進5G、人工智慧等新基建,加快海爾卡奧斯等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賦能百業,共創膠東五市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國家級示範區。圍繞汽車等重點產業,以市場化手段在更大範圍內補鏈、延鏈、強鏈,提升區域產業整體競爭力。
三是共建國際朋友圈
發揮膠東五市地理區位和開放平臺優勢,拓展與日韓、「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和上合組織國家合作,建設濰坊、日照自貿試驗區聯動區,面向全球打響膠東品牌。
四是共建幸福生活圈
加快推進教育、醫療衛生、文體和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協同發展,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推動資本、土地、技術、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動,讓五市百姓充分感受一體化發展成果。
五是共建綠色生態圈
建立大氣、水汙染防治協調機制,共同保護修復相鄰海域生態環境,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構築以膠東半島中部生態脊為中心,向南北兩翼延展的生態網絡格局。
【來源:山東發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