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在芒果臺跨年晚會後臺,私下採訪時表示姐姐團將解散,成團不到半年,「無價之姐」這個30+的女團,終於還是要解散了。
1、寧靜比其她姐姐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
與一般選秀出道的女團年齡相比,「無價之姐」這個團確實顯得早夭了些。就連即將解散這樣官方發出的聲明,也是寧靜在後臺一個人的時候說出的,果然她還是那個敢說、敢做、敢當的寧靜。
宣布姐姐團解散的原因,是因為寧靜考慮到自己作為團裡最年長的姐姐,實在是沒有精力再跳下去了。
每一次姐姐團演出,都需要姐姐們投入大量的時間排練,從歌曲到舞蹈,都需要耗費許多的精力。如今48歲的寧靜,每次排練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都要比其她姐姐花費更多。
2、《浪姐》的意義=雞肋
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浪姐》的節目形式是開創性的,單憑這一點來說,就應該認可這檔節目的創辦。
意義:選拔一組30+的女藝人,成立一個中年女藝人的女團,譜寫「三十而驪」所傳達出有關年齡和歷經歲月的意義。
看上去節目的意義非常的恢弘,但細想一下,實際上卻是雞肋。
《浪姐》這檔節目有兩大看點:1、姐姐們又炸又燃的公演;2、姐姐們爾虞我詐的互相「薅頭髮」。
每個姐姐在娛樂圈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每個姐姐背後都有一個團隊,新人好成團,但身價不菲的姐姐們,卻一點也不好融合。
黃齡在節目中說過:沒辦法呀,每個姐姐都很有性格。(疑似回應節目中姐姐們互掐的場面)
張雨綺也在脫口秀反跨年節目中表示:每個姐姐都並非獨立的個體,每個人背後都有經紀公司、服裝、造型、攝影、經紀人以及工作室。每個姐姐背後都有一個團的人,想要把姐姐們融合成一個團,確實是不可能的。
黃齡和張雨綺都是節目中成功出道的姐姐,作為打敗一眾姐姐,才幸運出道的黃齡和張雨綺,她們自己都不相信姐姐們能夠融合成一個團,這又何嘗不令人發笑呢?
所以,30+的素人成團很正常,30+的女明星成團,更像是痴人說夢。《浪姐》的意義難道不是雞肋嗎?
3、《浪姐2》該如何防止被嘲?
《浪姐2》目前已經在籌備之中,既然節目的意義是雞肋,那該如何防止第二季繼續被觀眾嘲笑呢?
其實,吸取第一季的經驗,可以發現:女藝人們來參加節目,為了迎合節目自身的意義,故意謊稱自己有成團的夢想,但實際上誰都明白,她們不過是為了自己能夠成功翻紅而已。
52歲的伊能靜說自己有成團夢,38歲的萬茜說是經紀人瞞著自己籤的合約。從最終毫無團魂的「無價之姐」這個團,在觀眾心目中的認可度極低的情況下,無論姐姐們成團成功與否,其實都有一點諷刺的意味。
與其《浪姐2》仍然苦苦堅持節目的意義是為了成團,不如直接改成:30+女藝人重新綻放自我的一次追夢之旅。既然姐姐想要的是曝光度,表現出色和觀眾呼籲更高的姐姐,就多給一些鏡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