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的導師汪峰最喜歡問參賽者的那個問題是,你的夢想是什麼?
看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這本書後,我覺得他或許要換個說法了,該問,你的天命是什麼?
「天命」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這本書裡最核心的詞彙,何為天命,書裡是這樣說的,「天命就是你一直期望去做的事情。人一旦步入青年時期,就知道什麼是自己的天命了。」所謂天命,即為夢想。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天命嗎?
用夢想這個詞來通俗地解釋書中的天命之意,或許還稍稍有點牽強,因為既然說是天命,它必定是你這一生心心念念所尋,而不是幼時衝動的想做名醫生,或者窮困時想擁有一所大房子。
也許孔子所說的四十不惑中的「不惑」才是真正的天命,當人生所有為物質的奔波都塵埃落定,家庭也達到了世俗意義上的圓滿,你便終於有時間去傾聽自己的聲音了。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一步入青年時期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的。而更有一些人,直到老了,夢想也不過是偶爾心頭的一陣念想,自己都說不清道不明。從這一點來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主人公聖地牙哥無疑是非常幸運的。
牧羊少年聖地牙哥和他的羊群
在西班牙的安達盧西亞草原上,牧羊少年聖地牙哥本來過著簡單而明確的生活,他喜歡讀書,他還有一群羊,可以自由自在地四處旅行放牧,他還喜歡商人的女兒,他覺得生活如此就足夠,直到他在一個殘破的教堂裡,接連兩次做了同一個夢,夢見埃及金字塔附近藏有一批寶藏。
聖地牙哥找到吉普賽的老婦人解夢,老婦人告訴他,他會到達金字塔並且找到這筆寶藏,他不相信老婦人的解夢。後來他遇到一個老人,老人是撒冷之王,他告訴聖地牙哥應該去完成自己的天命,指示他應該去金字塔尋找寶藏。遵循著種種預兆,聖地牙哥成功找到了屬於他的天命。
忍受當下還是衝破藩籬?
聖地牙哥內心無比想要去尋找金字塔,可是他還是猶豫了。這真的是他的天命嗎?他要離開自己已經熟悉的環境去冒險嗎?他熟悉草原上的風,熟悉每隻羊,知道怎樣剪羊毛賣錢更好。從安達盧西亞草原到埃及要千萬裡路程,他要賣掉他的羊群,走上新的路。「在習以為常的東西和意欲得到的東西之間,他必須做出選擇。」
在習以為常的東西和意欲得到的東西之間,他必須做出選擇
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習以為常的東西吧。理由有很多,而且都可以被理解。生活沒有穩定,你不是一個人,肩上還扛著責任;如果貿然放棄現在的平穩生活,有可能會失敗……聖地牙哥在去往埃及的路上曾碰到一個水晶店老闆,聽說少年要去埃及找金字塔,老闆講起了自己的故事。
「年輕的時候,我選擇了先積攢一點錢,開這個商店。當時我想,等成了富翁,就去麥加朝聖。我賺到了錢,但卻不能把店鋪交給別人照管,前去朝聖,因為水晶是易碎的。與此同時,我看到許多人從我的店前經過,朝著麥加的方向走去。有些朝聖者是富翁,他們有僕人和駱駝隨行,但是,大多數朝聖者比我當年還窮」
客觀因素永遠都是無窮無盡的,下不了決心,也許只是內心的渴望還不夠強烈。
黎明前的黑暗最難守
愚公移山是個偉大的故事,可是這個故事裡的希望是那麼顯而易見,假以時日,子子孫孫,總有盡頭,總會成功。但如果一件事做了許久,卻始終看不到曙光,你還會堅持嗎?
前往金字塔尋找寶藏
聖地牙哥在去往埃及的路上,被騙到身無分文,不得不去水晶店打工,越過沙漠,歷經戰亂。想過打道回府,不過就像書裡說的那樣,相較於承受追隨天命時付出的痛苦,忍受不能遵從本心的痛苦的感覺更糟糕吧。
陳道明在天津人藝跑了七年龍套,黃渤在成名前做過駐唱,舞蹈教練,給別人配過音。在不知道是否有出路的情況下,還堅持自己所求,或許才是不容易的。何況,當大多數人都不看好你時,你還能夠在黑暗中繼續堅守嗎?
追尋天命的路途中,除了艱苦,或許還有種種誘惑。聖地牙哥在沙漠綠洲中遇到了一個心愛的姑娘,他那時有錢,有心愛的姑娘,如果此時停止去尋找金字塔的長途跋涉,生活會非常美好,那個虛幻的金字塔又算得了什麼呢。他動搖了。
遇到心愛的姑娘,忍不住停下腳步
可是鍊金術士告訴他,如果他留下來,最開始會生活的很幸福,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會慢慢意識到自己還有尚未完成的天命,時間都在猶豫和不得中荒廢過去,而那時再想去做,也許就晚了。所以,牧羊少年聖地牙哥選擇了繼續上路。
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的《老男孩》讓無數男人淚奔,或許就是唱出了他們心裡對夢想的虧欠吧。
人生從無下腳料
記得書裡有一句話是,「如果你想得到某個東西,相信我,總會得到,全世界都會幫助你。」
但如果,真的得不到呢?
聖地牙哥在歷經一番世事後,也終於找到了寶藏。但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他希望快要落空的時候,他的一段內心獨白。
「當我真心在追尋著我的夢想時,每一天都是繽紛的,因為我知道,每一個小時,都是在實現夢想的一部分,一路上我都會發現從未想像過的東西。如果當初我沒有勇氣去嘗試看來幾乎不可能實現的事,如今我還只是個牧羊人而已。」
就像北漂的人,哪一個不是帶著夢想來的,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最終奮鬥出個所以然來。他失敗了嗎?並沒有。種種閱歷,豐盈內心,也增長見識。如果你不來,或許餘生都會在想像中度過。
關於這本書
本書作者保羅·柯艾略,1947出生於巴西裡約熱內盧,被譽為「上帝身邊的偉大作家」。《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這部小說自1988年出版後,便風靡全球,暢銷160多個國家,登上20多個國家暢銷榜第1名,榮獲33項國際大獎,已經被翻譯成68種語言,是當今在世作家作品中被翻譯最多的小說。
保羅·柯艾略書中還穿插著許多值得讓人回味的小寓言,比如「水仙少年」、「兩滴油」等等,也有很多耐人深思的對話。這篇文章是我讀過《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之後的淺薄愚見,但我想,十幾歲,二十幾歲,三十幾歲,四十幾歲,不同年齡段的人去看,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何況,一千個讀者心中還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更深邃的思想,留待你們閱讀後細細體會。但我相信,它之所以成為柯林頓、普京、席哈克三位總統及眾多名人推薦的書籍,一定有它的魅力所在。
而這魅力,將由你親自開啟。
編輯:朝歌
圖片:獨木鳥(部分來自網絡)
喜歡《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朋友們,可以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讀者·文房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