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28日訊:就在大家還在為中國男籃集訓隊的24名人選而議論紛紛的時候,杜鋒指導已經在為尋找未來的中國男籃新核心而苦惱。正如杜鋒指導在和央視解說員於嘉的連線當中所說的那樣,從2008年,到2019年,中國男籃只有易建聯是一直在隊的老隊員,如今11年過去了,他的身邊還沒有能真正站出來的其他球員。所以,從目前階段來看,中國男籃需要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在沒有了易建聯的日子裡,誰來為中國男籃挑大梁?
細心的球迷可能會發現,上面這個問題並不是於嘉給杜鋒指導提出來的,而是在於嘉問起他,想要帶領中國男籃國家隊取得怎樣的成績時,杜鋒指導自己給出的回答。或者說是杜鋒指導根本就沒有正面回答於嘉的問題,而是反過來在告訴於嘉,中國男籃想出成績,取決於未來核心什麼時候出現,又多長時間內能站出來。而球隊核心的問題,又在很大程度上反過來決定著未來中國男籃什麼時候能出成績。所以,對於杜鋒指導來說,他也把挖掘和培養新的男籃核心放在了自己的下一步工作當中。
可能有的球迷會說,也有很多支世界強隊,是依靠集體打球的,並沒有特別出眾的球星,不是也拿到不錯的成績了嗎?為什麼在杜鋒指導的概念裡,中國男籃要出成績,就首先需要有核心球員,或者說是領袖性的人物出現呢?甚至,有球迷因為杜鋒指導的這種回答,乾脆得出結論,杜鋒這是在給自己帶隊有可能打不出成績找理由。有球迷這樣想,當然是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中國男籃需要講究集體配合,也同樣呼喚球隊領袖。
畢竟,未來的中國男籃,同樣需要面對很多越來越強大的對手。比如現在的日本男籃、伊朗男籃、菲律賓男籃,都有球隊賴以支撐全隊,或者說是在高水平聯賽打球的球星。但易建聯的突然受傷,讓中國男籃在這個方面變得極度缺失。郭艾倫、周琦、王哲林,的確在中生代球員當中,算是很出色的,也算是各具特色。比如郭艾倫的單打和突破能力十分突出,遇上困難的局面也往往不怯場。但是他的問題,是在球隊需要他站出來的時候,有時候容易「上頭」,在進攻和防守的動作上分寸和火候把握不準。周琦的問題呢,是天賦出眾,場上的靈活移動能力很強,能裡能外,但在場上的球風略顯隨意。這種隨意又反過來讓他經常會在球隊需要他發光發熱的時候犯錯誤。
另一個經常被大家認為有可能成為接班人的王哲林,近兩年在國內CBA聯賽的數據上的確十分亮眼,不過由於福建男籃在國內聯賽當中只是一支中遊球隊,能晉級季後賽,甚至晉級八強,就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這也造成王哲林的數據突出,經常是建立在沒能打到關鍵比賽,比如半決賽、決賽基礎之上的,真正的硬碰硬,有技術含金量的比賽打得還是太少,因此打關鍵戰的經驗,能力都和易建聯這樣的老大哥還差著檔次。這也是制約王哲林進一步發展,或者說想要成為男籃核心的最大障礙。
另外,周鵬本身作為一個老隊員,的確能力突出,不過因為他和易建聯同齡,同樣已經處於職業生涯末期,個人競技狀態也出現了下滑的傾向,因此最多能做一個暫時性的球隊核心,而無法再去引領一個中國男籃的新時代。而像趙睿、吳前、翟曉川、阿不都沙拉木這些球員,在國際賽場上的應戰能力,也都還有很大欠缺。老隊員和中生代球員當中,沒人能成為扛鼎的人。自然,杜鋒指導就更大膽地在利用為2023年男籃世界盃、2024年巴黎奧運會做準備的時機,提前物色更小的一個年齡檔次當中,有沒有人能站出來,為未來的中國男籃挑大梁,並成長為未來的新核心。
曾經距離中國男籃新核心位置最近的丁彥雨航,到現在職業生涯能否繼續都是個未知數。因此,對於杜鋒指導來說,現在採取的這種先給25歲以下年輕球員成長機會,並且先近距離地觀察他們,然後把裡面的好苗子挑出來,放在中國男籃大熔爐裡鍛鍊,和老隊員和中生代球員一起去完成大的比賽任務,並讓未來的男籃核心自己通過比賽打出來的想法現在來看,無疑是最合理也最現實的。讓我們一起祝福杜鋒指導和他的國家隊,明年的奧運落選賽以及下一個巴黎奧運周期,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