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明朝皇帝列表年號

2021-01-19 文化芯裡

明朝皇帝列表(含畫像)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承元朝、下啟清朝的朝代 1368年朱元璋滅元稱帝,國號大明,歷十二世,傳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樂)、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統/天順)、明代宗(景泰)明憲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慶)、明神宗(萬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啟)、明思宗(崇禎)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說亡於1683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元朝、下啟清朝的朝代,是以漢族為主推翻蒙古族統治者而建立起來的漢族復興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而明朝皇帝,則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開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檢共16位明朝皇帝。

明朝皇帝列表

姓名

廟號

諡號

年號

陵墓

朱元璋

太祖

高皇帝

洪武(1368年——1398年)

孝陵

朱允炆

惠宗

成皇帝

建文(1399年——1402年)

上金貝古墓

朱棣

成祖

文皇帝

永樂(1403年——1424年)

長陵

朱高熾

仁宗

昭皇帝

洪熙(1424年——1425年)

獻陵

朱瞻基

宣宗

章皇帝

宣德(1426年——1435年)

景陵

朱祁鎮

英宗

睿皇帝

正統(1436年——1449年)

天順(1457年——1464年)

裕陵

朱祁鈺

代宗

景皇帝

景泰(1450年——1457年)

景泰陵

朱見深

憲宗

純皇帝

成化(1465年——1487年)

茂陵

朱祐樘

孝宗

敬皇帝

弘治(1488年——1505年)

泰陵

朱厚照

武宗

毅皇帝

正德(1506年——1521年)

康陵

朱厚熜

世宗

肅皇帝

嘉靖(1522年——1566年)

永陵

朱載垕

穆宗

莊皇帝

隆慶(1567年——1572年)

昭陵

朱翊鈞

神宗

顯皇帝

萬曆(1573年——1620年)

定陵

朱常洛

光宗

貞皇帝

泰昌(1620年)實際在位一個月

慶陵

朱由校

熹宗

悊皇帝

天啟(1621年——1627年)

德陵

朱由檢

思宗

烈皇帝

崇禎(1628年——1644年)

思陵

南明

姓名

廟號

諡號

年號

陵墓

朱由崧

安宗

簡皇帝

弘光(1644年——1645年)

待考

朱聿鍵

紹宗

襄皇帝

隆武(1645年——1646年)

隆武陵

朱聿鐭

文宗

節皇帝

紹武(1646年)

紹武陵

朱由榔

昭宗

匡皇帝

永曆(1646年——1662年)

永曆陵

註:明太祖孝陵位於南京紫金山南麓,惠宗與安宗葬處不明,景泰陵位於北京海澱區玉泉山北麓,隆武陵位於福州羅漢嶺,紹武陵位於廣州越秀公園內,永曆陵位於貴州都勻高塘山,明顯陵位於湖北鍾祥市,其餘十三位皇帝陵墓位於北京昌平區天壽山明十三陵。

皇帝畫像:

相關簡介

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號「洪武」1368年稱帝,在位31年。

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於1398年,時年71歲。

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號「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明惠帝朱允炆,明朝無諡,清乾隆元年追諡「恭閔慧皇帝」,史籍稱為建文帝。性寡斷。

惠帝,太祖孫,皇太子朱標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時,大封王室,20多個兒子均封為親王,分駐各地,惠帝登基後,進行削藩,以統一軍事,惹惱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說被燒死,一說外逃。

成祖朱棣(1360-1424)年號「永樂」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1420年推翻明惠帝自立,1421年遷都北京,並下令編纂了《永樂大典》。死於1424年,時年65歲。

仁宗朱高熾(1378-1425)年號「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仁宗,明成祖長子,仁宗政治比較清明,採取一些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於1425年,時年48歲。

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號「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長子,他和其父一樣,比較能傾聽臣下的意見與仁宗並稱「仁宣之治」,宣宗時君臣關係融洽,經濟也穩步發展。宣宗死於1435年,時年38歲。

英宗朱祁鎮(1427-1464)年號「正統」;「天順」(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長子,即位時才9歲,被宦官王振專權,1449年,瓦剌大舉南侵,王振脅英宗親徵,英宗被俘,史稱「土木之變」,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於1464年,時年38歲。

景帝朱祁鈺(1428-1457)年號「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後被擁立為帝,即位後,用于謙為兵部尚書,粉碎了瓦剌對北京的進攻,迫使瓦剌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後,景帝將其軟禁,直到1475年,景帝病危時,英宗才又被擁為帝。景帝死於1457年,時年30歲。

憲宗朱見深(1447-1487)年號「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

憲宗,英宗長子,憲宗好方術,溺於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國政」。1487年,憲宗死,時年41歲。

孝宗朱佑樘(1470-1505)年號「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

孝宗,憲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開」,使英宗朝以來奸佞當道的局面,得以改觀。被譽為「中興之令主」(史稱弘治中興)。死於1505年,時年36歲。

武宗朱厚照(1491-1521)年號「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武宗,孝宗長子。好逸樂,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過度,死於1521年,時年31歲。

世宗朱厚璁(1507-1566)年號「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

世宗,憲宗孫,父興獻王。世宗前期頗有一些作為,誅殺宦官,節用寬民,但後期荒淫無度,政治腐敗,多次爆發農民起義世宗因服丹藥中毒死,時年60歲。

穆宗朱載垢(1537-1572)年號「隆慶」1566年即位,在位7年。

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於1572年,時年36歲。

神宗朱翊鈞(1563-1620)年號「萬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

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時才10歲,由皇太后陳氏及李貴妃主持政務。神宗親政後,深居宮中,荒淫享樂,政治腐敗,神宗時,北方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窺視中原。神宗死於1620年,時年58歲,為明朝在位最長的皇帝。黃仁宇先生在其《萬曆十五年》一書中認為「明,非亡於崇禎,實亡於萬曆是也。」

光宗朱常洛(1582-1620)年號「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

光宗,神宗長子。是一個貪財好色的皇帝,由於淫慾過度,即位當天就病倒了,後因服用丹砂過度而亡。時年39歲。

熹宗朱由校(1605-1627)年號「天啟」1620年即位,在位8年。

熹政治腐敗。努爾哈赤宗,光宗長子。在位時任用宦官魏忠賢,致使後金乘機攻佔瀋陽。熹宗死於1627年,時年23歲。

思宗朱由檢(1610-1644)年號「崇禎」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後,誅殺魏忠賢,頗為勤政,勉力振作,無奈積重難返,各地農民起義不斷爆發,北方皇太極又不斷騷擾入侵,又崇禎性多疑,剛愎自用。終於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在景山自縊身亡。時年35歲。死前於蘭色袍服上大書「勿傷百姓一人」。

南明皇帝:

朱由崧安宗簡皇帝 弘光(1644年——1645年)待考

朱聿鍵紹宗襄皇帝隆武(1645年——1646年)隆武陵

朱聿鐭文宗節皇帝 紹武(1646年)紹武陵

朱由榔昭宗匡皇帝永曆(1646年——1662年)永曆陵

明朝皇帝列表明朝皇帝,則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開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檢共16位明朝皇帝。

相關焦點

  • 明朝十六位皇帝,都用過那些年號,這些年號中又有哪些美好寓意?
    回顧歷史,品味經典,感謝支持青年講歷史。明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從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稱帝,到1644年崇禎皇帝煤山自縊,統治時間長達276年。在這276年中,明朝共出現了十六位皇帝。在這十六位皇帝中又出現了十七個年號,這十七個年號又有著不同的寓意,今天我們聊一聊明朝十六位皇帝年號中的美好寓意。一年號,諡(shi)號,廟號說年號前,我們先說一說與年號密不可分的兩個歷史名詞—諡號和廟號。在封建王朝時期,提到皇帝的稱呼時,往往會將年號,諡號,廟號這三者相互聯繫起來。
  • 歷史哪個年號用的最久?你不知道的年號小知識
    年號,作為我國歷史上標誌性的一種紀年方式,已經作為中國一種對外輸出的方式廣為人們所知。周圍的日本朝鮮和越南等國家都有學習中國使用年號的經歷,甚至到現在,日本還有這使用年號的習慣,在2020年日本使用了一個新的年號「令和」而廣受討論。
  • 明朝經歷多少皇帝?
    明朝,中國歷史上一個風雲詭譎的王朝。從太祖朱元璋立國的那天起,明朝註定就不會安生,因農民起義而生,也因農民起義而滅,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而太祖朱元璋又是一個充滿傳奇的人物,下面出國留學網的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篇明朝歷代皇帝列表,來細數一下明朝的諸位皇帝們。
  • 為何用「年號」稱呼明清皇帝
    文/計白當黑在歷史的朋友圈裡,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明清之前的皇帝通常用廟號或諡號稱呼,例如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而明清皇帝習慣用年號稱呼,比如洪武皇帝朱元璋、萬曆皇帝朱翊鈞、乾隆皇帝弘曆等。兩者都是歷史人物死後,統治集團對其一生所作所為,給予一定評價意義的稱號,對歷史人物進行高度概括。此外,兩者同樣包含了褒、貶和同情的成分。與廟號不同,諡號的應用範圍更大,皇帝、妃嬪、諸侯、大臣以及具有較高社會地位的人等都能得到諡號,例如嶽飛的諡號是忠武,乾隆帝嫡妃富察氏諡號孝賢純皇后。與廟號和諡號不同,年號是封建社會用來紀年的名號。
  • 明朝16帝的年號,分別有什麼寓意,其中哪些與別人重複
    年號,一般是古代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年號最初由漢武帝所創,歷史上第一個年號為「建元」。皇帝不一定只使用一個年號,遇到特殊情況時,可能會更換,甚至隨著皇帝心情好壞,都可能會換年號。歷史上使用年號最多的皇帝,就是女皇武則天。
  • 揭秘:誰是中國歷史上使用年號最多的皇帝?
    不同的皇帝需有不同的年號,一般不用另一個皇帝的年號,否則會被認為是藩屬、臣服的標誌。最早的帝王紀年年號始於西漢武帝劉徹,自武帝肇始以來,從此歷代帝王即位,一般大多立有年號,直至袁世凱復闢帝制,他使用的「洪憲」年號是最後一個也是最短命的帝王年號。而以前帝王紀年沒有年號,只有年數,比如周武王二年。而在明清之前,一個皇帝往往有幾個年號。
  • 明朝皇帝誰比較正常?
    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明朝常常被拿來和清朝對比,尤其是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風靡一時,引領了「明朝熱」。我們發現,明朝歷代帝王,每位都個性鮮明,與眾不同,甚至稱得上「奇葩」一、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年號:洪武,1368年-1398年在位。布衣天子、和尚皇帝,開國之君,享年70歲,在位30年,也是明朝壽命最長的皇帝。
  • 明朝歷代皇帝畫像大全
    明太祖朱元璋,太祖高皇帝,年號:洪武(1368年——1398年)   明成祖朱棣,太宗文皇帝,年號:永樂(1403年——1424年) 明熹宗朱由校,熹宗悊皇帝,年號:天啟(1621年——1627年)備註: 明惠宗建文皇帝朱允炆、明代宗景德皇帝朱祁鈺、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明安宗弘光皇帝朱由崧、明紹宗隆武皇帝朱聿鍵、
  • 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皇帝列表唐朝歷史概述唐朝(618—907年),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輝煌璀璨,統一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唐朝歷十四世,傳二十一代皇帝,前後共二百八十九年,其與漢朝並稱為中國歷史上兩大強盛王朝之一
  • 明朝三個地位非常尷尬的皇帝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朝代,在明朝276年歷史當中,出現了很多奇聞異事,其中就有三個地位非常特殊的皇帝。第一個是明惠帝朱允炆由於明惠帝的江山被叔叔朱棣奪了去,朱棣的子孫們不願意承認這位皇帝,所以朱允炆的4年建文年號也被有意識地遮掩了,朱棣甚至直接沿用了朱元璋的洪武年號,稱洪武三十二~洪武三十五年。
  • 明朝皇帝簡介,有不少破了歷史記錄,你最喜歡哪一個呢
    ◆文:剛子聊歷史◆原創作品,洗稿、抄襲必究前言導語明朝是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也是最有骨氣的王朝。明王朝的歷史延續了16帝,但這些帝王個個與眾不同,「奇葩代代有,明朝特別多」,雖然這話有些誇張,但明朝確實出了不少離經叛道的帝王,有些還打破了歷史記錄。下面就簡單說下明16帝。
  • 明朝歷代皇帝自我介紹+歷史評價,一覽到底
    明朝(1368年 —1644年 )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 宋朝皇帝主要年號的寓意
    年號被認為是帝王正統的標誌,稱為奉正朔,自漢武帝創建年號以來,歷朝歷代新皇登基,常常會改元,並同時改變年號。一般改元從下詔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從本年年中算起。一個皇帝在位時,可以多次改元。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數有多個年號。明朝以後採用一世一元制,除明英宗復闢更改年號和清太宗建立清朝改元外,大致上都是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
  • 不同於之前,明清的皇帝一生只用一個年號
    不同於之前,明清的皇帝一生只用一個年號在中國古代,人們記年往往是通過皇帝制定的年號來進行的,而漢武帝是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但是他在位的時間整整用了11個年號,而之後的帝王也都有年號,比如唐高宗就用過16個年號。
  • 明朝歷代皇帝簡介
    明朝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是繼漢唐之後的又一黃金時期,從開國到亡國共276年。「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前段時間剛剛粗略的讀完《明朝那些事》,避免遺忘,將明朝16帝整理出來。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年號「洪武」,開國皇帝,在位31年(1368-1398)。享年71歲。
  • 明朝皇帝順序表
    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是歷史上爭議頗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創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殺,手上沾滿了鮮血。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只有眾人自己把握了。  朱棣十一歲就被父親朱元璋封為燕王,並於二十一歲就藩北京,當時元朝的勢力雖然已經被趕到了大草原上,但還具有相當強的軍事實力,並不斷騷擾明朝的北部邊境。
  • 揭秘清朝皇帝列表
    TEL"152 2138 8067    對於那些學習歷史的童鞋們來說,歷朝歷代的皇帝可謂如數家珍,這當中包含著很多歷史上的風雲突變
  • 北魏歷代皇帝列表,北魏歷代皇帝的年號及廟號,北魏怎麼滅亡的
    歷史上各個朝代都有著神秘的地方,離我們近的朝代可能文字記載還較為詳細,各種古裝劇也都以「明」,「清」為主,很少涉及其它朝代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個中國歷史上歷時很久,甚為輝煌的朝代「北魏」。北魏(386~557年),是由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朝代,386年,拓跋部首領拓跋珪建立,改國號為大魏,建都平城。
  • 「平成」到「令和」,皇帝的年號有啥講究?武則天為何有18個年號
    「年號」是中國歷史君主時代帝王紀年所立的名號,其實, 年號也不是一直都有的,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是秦朝,但是「年號」緣起於西漢漢武帝時期(之前的帝王只有年數,沒有年號),後因受到中國的影響,朝鮮新羅在6世紀、日本在7世紀後期、越南在10世紀都開始使用年號。
  • 對東亞影響最大的中國皇帝: 年號被沿用265年 直到1909年才被廢除
    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的年號,皇帝退位後這個年號一般就廢除了,所以年號的平均壽命也不過十幾年,但是有這麼一個年號,被沿用了整整265年,直到1909年才被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