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均GDP超過臺灣地區 逼近韓國

2021-01-19 搜狐網

  深圳人均GDP超臺逼韓居民分享1/6

  盧麗濤

  「2013年深圳人均GDP為22113美元,超過臺灣地區,逼近韓國。」深圳市統計局局長殷勇昨日在深圳一季度經濟社會運行情況通報會上做了這樣的表述。

  2013年,韓國人均GDP為25051美元,臺灣地區則為21141美元。但與臨近的香港地區相比,深圳人均GDP還相差甚遠,約為香港地區的0.57,新加坡以51279美元/人的水平超過美國,深圳人均GDP僅為新加坡的0.43。

  按照世界銀行標準,人均GDP高於12616美元已經進入高收入水平行列,深圳已遠超這一標準。在與境內相關城市的對比中,深圳的人均GDP也超過無錫、蘇州、廣州、大連和天津等城市。

  但在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林江看來,深圳人均GDP超2萬美元並不能體現該城市市民的富裕程度。「我們在說深圳人均GDP很高的時候,似乎誇大了深圳人的幸福感,其實,大多數人沒有那麼富裕。」林江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人均財政收入與幸福更相關

  深圳人均GDP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初步核算,深圳2013年本地生產總值14500.23億元,2013年常住人口1062.89萬人,按照2013年平均匯率折算,得到人均GDP為22113美元。

  林江認為,作為一個城市,深圳應該和國際城市對標,韓國是一個國家,臺灣是一個地區,相比之下,深圳和首爾、釜山或者臺北等城市進行對標的意義更大一些。

  為何人均GDP無法體現一個城市市民的幸福程度呢?林江表示,過去30年發展,中國經濟屬外向型產業主導,GDP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外資創造的,這部分價值中國人沒辦法享受到。深圳作為經濟特區,GDP中外資創造價值的佔比很高,人均GDP並不能很好體現深圳市民的富裕程度。

  林江說,韓國、臺灣地區對外資的依賴程度沒有深圳這麼高,所以無形中,深圳在計算人均GDP時似乎誇大了幸福感。

  居民家庭抽樣調查資料顯示,2013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653元,大約是人均GDP的三分之一,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8812元,約是人均GDP的六分之一。

  林江認為,一個地區市民的富裕程度用人均國民收入作為衡量指標更好一點,如果衡量市民的滿意度、幸福感,則用人均財政收入作為衡量指標更好。如果政府將財政收入用於提高公共服務保障水平、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保障的力度,這些都是百姓可以得益的。

  2013年,深圳全口徑公共財政收入4818億元,除以 2013年常住人口1062.89萬人,人均財政收入約為45329元,大約是人均GDP的三分之一。

  「經濟總量上去了,人均GDP上去了,但不等於生活水平提高了。」佛山市社會經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朱偉堅也持有這樣的觀點,很多老百姓會覺得並沒有享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這說明目前在制度安排和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差距。

  深圳要和香港進一步合作

  深圳人均GDP的提升顯示其在轉型升級、有質量的穩定增長、可持續的全面發展等方面的成效。

  廣東省政協委員、深圳市委黨校副校長譚剛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深圳已經走過了依靠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動力的階段。目前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高附加值產業、未來型產業的布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已經體現出了強大的作用。

  根據深圳市統計局向本報提供的數據,2013年深圳第二產業就業人口達到46.1%,第三產業就業人口約佔53.6%,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就業人口比重從2010年的1.53%,增長到2013年的4.73%。金融業就業人口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從2010年的1.63%增加到3.23%。

  譚剛說,在新的背景下,深圳既要考慮繼續做大自己的經濟總量,保持與其他城市的競爭;更重要的是提高經濟的質量和效益,用更少的投入換取更大的經濟總量。要通過調結構、轉方式來形成新的經濟增長動力。

  全國政協常委、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認為,深圳要看到自己的優勢,也要看到不足,才能取得更長遠的發展。

  深圳市政協昨日舉辦的「深圳改革與發展」專題演講中,厲以寧明確提出,深圳受到的限制比較多,行政審批多,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還要一個過程。法律法規跟香港差距比較大。土地資源存在瓶頸,深圳產業還要進一步升級,技術創新和動力都有不足之處。

  厲以寧表示,深圳要和香港進一步合作,首先要加快法制建設的速度,讓香港的投資者特別是服務業投資者感到深圳有優勢,同時,研究擴展前海地區面積的可能性。

  厲以寧還稱,深圳需要加強金融業的影響力,深圳應該有自己名牌的金融學院、商學院,培養自己的人才。

http://news.sohu.com/20140430/n398999856.shtml news.sohu.com true 第一財經日報 http://news.sohu.com/20140430/n398999856.shtml report 2124 深圳人均GDP超臺逼韓居民分享1/6盧麗濤「2013年深圳人均GDP為22113美元,超過臺灣地區,逼近韓國。」深圳市統計局局長殷勇昨日在深圳一季度經濟社會運行

相關焦點

  • 發達國家人均GDP標準?中國有幾個城市達到發達國家標準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老牌發達國家美、瑞士、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芬蘭、荷蘭、新加坡、日本等各25個國家地區人均GDP在四萬美元以上,韓國、義大利、西班牙等7個國家和地區人均GDP在三萬美元以上,中國臺灣、捷克、葡萄牙、希臘、沙烏地阿拉伯等16個國家和地區在二萬美元以上。
  • 深圳的人均GDP已超過臺灣省,那麼GDP總量還差多久
    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急先鋒城市,從一個幾萬人口的小漁村,如今已經成為了1000多萬人口的大都市,並且GDP總量已經超越了曾經想都不敢想的亞洲四小龍。除此之外深圳的人均GDP還超過了亞洲四小龍的臺灣省。2019年臺灣省的GDP總量為4.21萬億人民幣,人均GDP為2.6萬美元,人口2300多萬;深圳2019年GDP總量為2.69萬億人名幣,人均GDP為2.9萬美元,人口為1300多萬人。深圳成立四十年來人口一直快速增長,目前已經超過香港的700多萬人口和新加坡的500多萬人口。
  • 深圳40年,人均GDP超過20萬,和亞洲四小龍相比如何呢?
    40年前,深圳只是珠江口東岸的一個小漁村,現在的深圳是全國的科創中心、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海洋中心等,GDP超越香港,排名全國第3,人均GDP大陸地區排名第1。
  • 亞洲四小龍人均GDP出爐,韓國突破3萬美元,新加坡、香港和臺灣呢
    亞洲四小龍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四小龍通過承接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亞洲經濟最為發達和富庶的地區之一。國際社會普遍將亞洲四小龍視為發達國家和地區。
  • 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地區人均GDP破萬時都是什麼樣子?
    2019年,我國內地人均GDP首次破萬,標緻著我國經濟發展邁向了新臺階。更高的經濟發展水平意味著更合理的產業結構、更平衡的經濟發展模式、更完善的社會福利和更多元的社會表現。
  • 中國「最小」的省會城市,面積是深圳的1/6,人均GDP卻有20萬元
    但是也有一部分例外,一部分省的省會城市趕不上這個省的其他地級市,比如濟南,今天的小編大家對於中國的最小的省會城市,其面積雖小,但是人均gdp達到了20元,然後這個城市還在世界上最具權威的世界城市的一個研究機構根據世界的一線城市被評價。
  • 臺灣人均gdp2018 臺灣省人均gdp及gdp增長率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月30日訊  臺媒稱,上海市1月27日召開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海市市長應勇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18年上海常住人口人均生產總值(GDP)突破2萬美元。
  • 深圳人均GDP接近三萬,那趕上了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了嗎?
    在國內大中城市當中,深圳人均GDP接近三萬美元,高居榜首(21世紀經濟研究院數據)。深圳是我國最早實行開放的城市,當初也是最早引進外資的地方,尤其是來自港臺地區以及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投資就是最先進入深圳,並以此為跳板,慢慢地擴展到全國。
  • 臺灣擁有國際先進的半導體產業,為什麼人均GDP卻沒有深圳高?
    就晶片產業整體實力而言,臺灣大概可以排進世界前三,第一當然是美國,其總產值約佔全球的一半。第二是韓國,光是三星電子和海力士兩家就足以確立韓國的國際地位。臺灣雖然排在第三,但是卻擁有全球最先進晶片製造工藝,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和最完整的晶片產業鏈。即使技術先進如美國,在工藝製程上只能望其項背,因此近年來一再邀請臺積電去美國建廠。
  • 國內人均GDP「最高的」2個城市,第2是深圳,第1卻是個三線小城
    我們經常說的GDP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城市或者省份的總值,一般談及GDP總值的時候,肯定會想到「北上廣」,這也是毋庸置疑的,畢竟這幾個國內一線城市哪怕放到世界上也是很厲害的城市了,但是如果說到人均GDP的話,就不再是北京上海了,畢竟如果算人均的話,就需要用GDP總量除以當前城市的常住人口數量
  • 中國人均GDP1.03萬,世界排名第67,那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呢?
    而有意思的是,中日韓三國加上臺灣地區,這四個地方的人均GDP呈正好呈臺階狀分布,在中國大陸之上的,是臺灣省,人均GDP約為2.6萬美元;再往上是韓國,人均GDP為3.18萬美元,最頂端的是日本,人均GDP為4.02萬美元。那麼中國人均GDP在全球處於什麼水平?根據2019年的數據,中國在全球200多個國家中排名第67。
  • 2020年廣東經濟將超越韓國,廣東屆時全面超越「亞洲四小龍」
    2019年日本gdp5.1萬億美元,世界排名僅次於美國、中國位居第三。人口1.26億人,人均GDP4萬美元,屬於老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日本很多世界500強企業豐田、索尼、本田、日產、東芝、佳能、鈴木、雷克薩斯、任天堂、松下等耳熟能詳的日本品牌公司。
  • 2020年,深圳人均GDP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那臺灣省何時能達到?
    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臺灣地區率先實現經濟起飛,很早就躋身初等發達經濟體。在許多人看來,臺灣人均收入要遠遠高於祖國大陸。而實際上並不完全是,在內地有一個城市人均GDP早已反超臺灣省,這個城市就是深圳市。
  • 今年深圳人均GDP有望突破3萬美元,與韓國和義大利人均相當
    轉眼間,深圳特區已經有40周年了!從海邊漁村,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大都市,在這40年時間裡深圳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燈火輝煌、高樓林立,而且還具備有較強競爭力多家金融和科技大企業。
  • 廣東經濟總量躍上新臺階,GDP是臺灣的2.5倍,那人均GDP呢?
    2019年廣東省GDP首次超過十萬億大關,初步預計10.5萬億以上,經濟總量躍上新臺階。廣東省作為國內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歷來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國內最早的4個經濟特區,有三個就在廣東省,它們是深圳,珠海和汕頭。國內四大一線城市,有兩個位於廣東省。
  • 2019年福建省哪些城區人均GDP超過臺灣?對比一下數據就清楚了!
    福建與中國臺灣相鄰,這兩個省份在2019年GDP究竟情況如何?又有哪些城區人均GDP能超過臺灣地區呢?不妨根據它們各自2019年GDP的數據來進行一番比較,來了解一下真實情況如何。為此,小編編制了福建省與臺灣地區的2019年GDP比較分析表,如下表1所示。
  • 臺灣2019年GDP出爐,超過全國25個省份,人均呢?
    除了以上幾個省份之外,「亞洲四小龍」之一、有著「寶島」之稱的臺灣,其經濟表現也十分令人關注。根據統計數據顯示,臺灣省2019年的GDP總量達到4.21萬億元,經濟增速更是高達2.73%。這一經濟增速可謂相當可觀,畢竟同為「亞洲四小龍」的中國香港和新加坡,2019年的經濟增速都不足1%;即便是增長較快的韓國,這一數字也僅為2%——以上三者的經濟增速,很明顯都不及中國臺灣。
  • 2019我國人均gdp世界排名 我國人均gdp是多少美元?
    人均GDP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發映出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而在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再次取得驕人的成績,那麼我國人均GDP世界排名多少?中國人均GDP和哪個國家差不多?下文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 中國「最富有的普通」地級市,GDP超過12個省,人均遠超北上廣
    我們的名聲在世界很多城市,廣州,深圳,代表一般名稱不上榜,事實也不普通的,當然,我們也不意味著弱,鄂爾多斯的財富的,因此,全國有名的城市也不少,但他們的人均富裕程度在全國都名列前茅,無論是一線城市,但是,一般最富裕的,是真正的非蘇州、無錫一樣的城市。
  • 我國最隱富的城市,城市人均GDP達到6位數,僅次於廣東和深圳
    近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各省中貢獻最大的是廣東省,外省人應該會認為廣東省很富裕,但實際上廣東的很多土豪集中分布在廣州深圳這附近的地區,當然除了這兩個一線城市還有一個城市也是相當有錢的土豪,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這個廣東的隱形富豪,看看這個有錢又低調的城市是什麼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