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過一個案例,一位在單位工作了3年的程式設計師,由於平時不少被上級欺壓,被迫免費加過不少班。
在離職時,他決定要報復一把,要抓住這次機會將多年積壓的怨氣發洩出來,在退群時,他想反正以後大家不會有交集了,於是在公司大群上指名道姓地把上級諷刺了一頓才退出。
沒想到就是這麼一波操作,影響了他多年後的職業生涯。
在新公司工作2年後,某天空降了一位大領導高層來掌管他所在的事業部。恰巧,這位大領導就是他前單位的高層,儘管不是他當時在群上嘲諷的直屬上司,但依然讓他有種不安的感覺。
沒過多久,這種感覺變成了現實,他被公司以工作能力不足辭退了。彼此的他,怎麼都想不明白為什麼會被炒魷魚。
直到私底下與大領導碰面,才得知了實情。原來當初他在群上報復的雖然不是現在這個大領導,但這依然給公司的其他領導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認為他這樣的人不成熟、不穩重、做事衝動不可控,是領導最不喜歡的下屬類型。
可見,離職退群藉機報復並不可取!
事實上,像這樣的退群方式,很多人都想過。心裡會想著說,反正都不在這幹了,不噁心一把平日看不慣的同事或上級豈不是有點虧。
但其實沒必要,這種做法是傷敵一千,自損八佰。
中國有句話:「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人生漫漫長路,誰都不知往後會發生什麼,做事太絕可能會給自己日後帶來難以預料的結果。
所以,離職退群儘管不是件了不得的大事,但處理不好也會造成蝴蝶效應。那麼,我們該如何優雅地退群呢?
01
能夠好聚好散,就不要撕破臉
看過一位同事教科書級的做法,他和上述案例一樣,也很討厭老闆平日裡的所作作為,但和上述做法不同,他在向老闆提交辭職報告的一個月內,並沒有向任何同事透露過他離職的消息,以免動亂「軍心」;也沒有與別人那樣,在離職前,覺得公司與自己要沒有關係了,就四處無所顧忌地吐槽公司,說公司壞話。
而是一直憋到最後一刻,靜默離開,直到離職當天下午,同事們才意外收到他的離職消息。
這樣的離職方式,使得他跟老闆一直保持著還尚可的關係。這與公司其他同事截然相反,其他同事在離職的時候幾乎都鬧到刪掉老闆微信的地步,相互翻臉不認人!
所以,該同事離職的時候,老闆還非常主動地給他介紹新工作,後期老闆有了一些能夠賺外快的機會也總能第一時間想到他,使得該同事後面事業走得非常順利。
因此,離職時能夠好聚好散,就不要撕破臉,時刻與他人保住和諧的關係,說不定什麼時候能夠轉為你需要的資源。
2
離群時,看公司氛圍選擇恰當的道別方式
想與他人保住和諧的關係,離群時最好和同事們打個招呼道別一聲,免得別人認為你二話不說就退群,對公司是有多大意見。
不過,這種方式如果是單位裡約定俗成的習慣,那這麼做是OK的。如果平時公司氛圍比較冷漠,相互之間都沒有什麼交流,群上幾百年都沒有一條信息,那小編不建議這麼做。
因為這樣氛圍的公司,通常會把該行為理解為變相鼓勵其他同事離職,影響其他員工情緒。在這樣的單位,你只需要把工作交接好,默默退群就行。
3
氛圍好的部門群,可以在群上發紅包表示感謝
如果是關係比較好的團隊群,那就可以選擇在群裡「昭告天下」,華麗離開,並表達對同事們的感激祝福和不舍之前,為表誠意,還可以在群上發個紅包。當然,紅包最好要做到人人有份,讓大家都能圖個開心。
總之,日常氛圍還不錯的群,切不可悄無聲息離去,這樣只會讓同事們覺得你冷漠無情,從而給人留下「人走茶涼」的印象,甚至會影響自己在新單位裡的口碑。
04
最好主動退群,莫要等人踢
很多職場新人,在離職以後沒有主動退出公司群。他們覺得,與其自己退群讓別人誤以為自己無情,不如等人踢自己來得好,以致遲遲不離群。
可站在公司角度卻不這樣認為,HR會覺得離職了不主動退群,是不識時務的表現。因為當你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後,已經與公司沒有任何關係了,可你卻還在群上看著大家的聊天信息,這令企業有被窺探信息的感覺。
所以,不要以為自己退群就會被打上無情的標籤,在職場,沒有人會真正捨不得你,會在意你為什麼離職,只需要視情況決定要不要打招呼,然後主動退就是了。
總而言之,身在職場,逢場做戲是人生的必修課。離職時能夠維持住表面的友好就儘量維持,俗話說的好,生意沒了朋友還得做,儘量別讓小小的不愉快有成為你人生絆腳石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