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易經》是封建迷信,大錯特錯。
迷信並不是指某一具體事物,而是指人的態度。凡事只要信的差不多就好了,如果深信不疑,那才是迷信。
而且讀了《易經》的人會發現,易經對「怪力亂神」隻字不提,易經的智慧,在於觀察宇宙萬物的運轉,尋找萬物生長的規律。
受《易經》影響,中國人自古以來就信奉一句話:風水輪流轉。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因為自然有自然的規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都是如此,天亮著亮著就黑了,黑著黑著又亮了;遇到雨季,河流就寬了;遇到旱季,河流就幹了。一切都是自然規律使然。
如果人順應自然規律去走,就會陰陽平衡,如果違逆自然,就會生小病,如果不及時調整,慢慢積累成大病。
如果自己選擇順應自然,改掉不符合自然規律的習慣,就會慢慢與天相應,做到天人合一。
所以,一切都是自己在決定。
就好比有的人明知熬夜不好,可還是繼續熬,繼續犯同樣的錯誤。還美其名曰我是為了學習,為了工作,為了能給國家做貢獻,看似「大公無私」,實際上害了自己。
陰陽不調,該如何恢復呢?這個道理,在《易經》的「地雷復」卦就講的很透徹了。
慎始
復卦初九爻說,「不遠復,無祗悔。元吉。」
這句話的意思是:有過錯,趁著還能回頭就趕快改,不至於後悔。
在卦象中,這一陽爻被稱為「一陽來復」。
在一天中,要好好把握「一陽來復」的時機。一陽即一縷微弱潛藏的能量。來復,就是這一潛在的能量,慢慢生長壯大,給人儲備一天的能量去做事。
這一縷潛在陽氣,還很弱小,所以不宜在深夜將其調用出來,否則會導致體內陰陽失調。表現出來的症狀,就會產生雙眼紅腫,乾澀、看不清東西、反應比較遲鈍,易生氣,也不願意聽人講話、煩躁等等,這一切都是肝失衡表現的症狀。
比如熬夜玩遊戲的學生,就很容易與父母、老師、同學產生矛盾,還對父母大喊大叫。
如果我們選擇及時悔改,並順應自然節律生活,就會身心健康,延緩衰老,而且情緒平和,與人相處更加和順。
我們這一生,安康與否,其實都是自己的選擇。
即是修復
六二爻的爻辭云:「六二,休復,吉。」
休,意思有二:
一是休息,考慮下一步該怎麼走。
二是好好地恢復。
這句話意思是,在修身上,雖然身體已經失衡,但我們可以充當六二的角色,去扶持下面初九那縷不足的陽氣。孟子云:「吾善養浩然正氣」,指的就是這一股陽氣,如此就可吉利。
過猶不及
九三到九五爻,都講的是「復」的步驟,關鍵就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走中道,犯錯不要緊,改過修己才重要。簡單講就是:兩難兼顧,既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合理就好。
但是即便是「復」,只復到一個限度就好了。執迷於復,或者對復興的趨勢毫無所知,遲早會有天災人禍,結果一定兇險,這是違反了為君之道的緣故。
我們看到,現在有的明星,連自己修身都做不好,但還是有影響力,結果害人害己。
還有現在的社交平臺、短視頻平臺,是政務信息公開的一大途徑,本來是件好事,因為政府傳播的,都是正能量的信息。
但就是有很多人為了生存,為了流量無所不用其極,各種經不起考驗的觀念、花樣層出不窮,影響了能看手機的小孩和父母。
人人都能做自媒體,人人都可以藉助網絡平臺發聲的當下,究竟誰說的是合理的,誰是不合理的,我們很難分辨,因為我們只是看到了一部分,這樣做出的判斷,本身就很有局限。
所以孔子那句話說的就很有啟發性:「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我們也要像復卦的卦辭所說的內容那樣做:如果你正在辛苦的從事一件事情,如果感覺很久都沒有成功,不妨回頭看看,是否有過錯,如果有過錯,要及時改正,還來得及。
如果你選擇「撞了南牆也不回頭」,那也尊重你,因為這是你自己的選擇,人的一生,其實就是在「自作自受」,不存在什麼對與錯之分,只希望你在幾十年後回頭看,不要後悔就好。
作為上古時期人類傳承至今的一本奇書,《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無數成功人士,甚至是科學界的泰鬥愛因斯坦,都曾直言,易經是中國人的財富。
這部流芳百世的經典,只有短短幾十頁的篇幅。但這幾十頁文字,卻能通過六十四個卦象無限延展,將萬物容納。
老子稱它是「掌握宇宙密碼的鑰匙」,你的人生困惑、生活境遇,也能從《易經》中找到答案:
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看圖學《周易》,快速讀懂「天書」
很多人覺得《易經》這本書晦澀難懂,上面都是文言文,不知道從哪裡下手開始閱讀。
《周易》是上古典籍,用詞古奧,句意艱深,給初學者造成極高的門檻。很多人讀不懂,其實是沒選對方法。看圖讀《周易》就是最快了解這本「天書」的好方法。
《圖解周易大全》收錄了900多張明清時期的易學圖譜,包括萬曆年絕版的《斷易天機》手繪圖,以及清代《四庫全書》中的卦象。
宋代《周易》研究圖譜
六十四卦本就是從圖畫演變而來,從圖像出發才能掌握要義。
而對於《周易》中晦澀的卦辭,書裡會用白話文逐字逐句翻譯。比方乾卦第二爻為什麼要見龍在田?書裡就給出了明確的解釋。並以文王的故事為例進行講解。
書中對「乾卦」第二爻「見龍在田」的翻譯,並以周文王的故事為例進行講解.
《圖解易經》就是用圖解、白話文翻譯、注釋以及講歷史故事的方式,一步步把抽象的道理變得通俗、淺顯、接地氣。
小編讀過一些偏學術性的《周易》注釋版本,卻更喜歡這部圖解大全。把問題講深是本事,把問題說淺則是智慧。
每天睡前讀上一兩卦,一個月就能大致把《周易》看懂。
諸葛亮出山前耕讀十載,王陽明有「龍場之悟」,他們能從《周易》收穫一生的智慧財富,我們何嘗不可?
這本原文譯文版《易經》共56元,就能學習到古人的偉大智慧,讓你受益終生!可以買來自己閱讀或者送禮,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點擊下方連結就能直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