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造宜居宜業幸福家園新城建設:原住民變新市民

2020-12-17 南報網

2020-09-02 08:30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自2009年啟動建設以來,一座座高樓大廈在阡陌農田上崛起,一個個農村演變成住宅小區,一批批農民完成市民的身份轉換,加速邁向小康新生活。

六合新城滁河右岸新增一座文石公園,以雨花石為主題,通過不同的造園手法,為人們提供了一處可遊玩的場所。通訊員 苗建鵬 南報融媒體記者 董家訓攝

築造宜居宜業幸福家園新城建設:原住民變新市民 

南報網訊 每天上午9點,六合區雄州街道橋西苑小區2號樓都會傳出悠揚的葫蘆絲聲。這是家住16樓的古稀老人胡昌蔡,正在練習葫蘆絲吹奏。《月光下的鳳尾竹》《映山紅》等名曲,他已吹奏得嫻熟流暢。「當了半輩子農民,沒想到六合新城建設讓我們住進了城裡,成了新市民,日子越過越滋潤。」胡昌蔡樂呵呵地說。 

六合新城跨滁河發展,一期集中在河西,二期在河東。其中,一期工程北至雄州東路,東至滁河,南至雍六高速公路,西至江北大道和雍六高速連接線,面積5.08平方公裡。自2009年啟動建設以來,一座座高樓大廈在阡陌農田上崛起,一個個農村演變成住宅小區,一批批農民完成市民的身份轉換,加速邁向小康新生活。 

地裡刨食,一年到頭「忙苦錢」

「擱以前,這個時候我還在田裡幹活哩,哪有工夫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昨日,胡昌蔡坐在家中,一邊看熱播電視劇,一邊打趣道。 

胡昌蔡此前所在的橋西村,因位於六合大橋以西而得名,全村三分之二的土地用來種植蔬菜,他和愛人毛翠珍守著一畝薄田,靠種菜掙錢過日子。 

提起40年如一日地裡刨食的生活,胡昌蔡有倒不完的苦水,「種菜不比種糧,辣椒、西紅柿、茄子是一茬攆著一茬,一年到頭都要在田裡忙活,三天不管理,草比菜還高。每天起早貪黑,掙的全是辛苦錢。」他回憶,有一年除夕夜,大雪下個不停,他和愛人顧不得與家人團聚,一直待在菜地裡,用手扒拉壓在蔬菜大棚上的積雪,幾乎一夜沒有合眼。 

種菜難,賣菜也不容易。由於缺少銷路,胡昌蔡種出的蔬菜多半賣給菜販子,價格始終上不去,「種田幾十年辛辛苦苦,日子一直過得馬馬虎虎。」

新城建設,原住民「變身」新市民

隨著2009年六合新城一期建設大幕拉開,原住民進行原址安置,胡昌蔡地裡刨食的苦日子算是到了頭。 

「10年來,大家一錘接著一錘敲,農田崛高樓,農村變小區,新城迅速從規劃圖紙裡落到地面上。」六合新城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城市綜合開發要求,新城以濱水風貌為特色,呈現出「一心四區」(滁河灣城市中心、城市公共服務區、橋西片區、雨花片區、莉湖片區)空間布局、「三縱兩橫」(雄州東路、龍池路、新棠路、古棠大道、江北大道)主幹路網和「一心一帶兩軸多節點」(文石公園、滁河灣溼地公園、江北大道景觀軸、古棠大道景觀軸、社區公園及街頭綠地)的綠地景觀系統。 

2013年9月,位於橋西片區的橋西苑安置小區開始交付。小區地處新城「C位」,採取封閉式管理,內部遍植花草樹木,綠意盎然。胡昌蔡作為首批集中安置農戶,率先「洗腳上樓」搬入新房。昨日,記者在胡昌蔡家中看到,三室兩廳的房間裝修得精緻大方,客廳內空調、彩電、沙發等家具家電應有盡有,窗明几淨。

橋西社區黨總支書記張金陵告訴記者,村民們過慣了農村的樸素生活,當初對於「樓上生活」還不習慣,根本閒不住,空地種菜甚至毀綠種菜、閒置農具擺在樓道等現象司空見慣。「社區制定居規民約,引導村民樹家風、立家訓,以文育人、以文化人,農民漸漸完成了向市民的華麗轉身。」張金陵說。

生活富足,出國旅遊成新風尚

新城建設步履鏗鏘,如今,在橋西苑小區周邊,龍湖天街等城市商業綜合體、北京東路小學棠城分校、科利華中學棠城分校、江蘇省中醫院江北院區(六合區中醫院)等陸續建成投用,文尚路、龍池路、古棠大道等一條條柏油路乾淨整潔,兩旁綠樹成蔭;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一座座生態遊園點綴其間。 

看著村裡的小土坡變成大公園、小商店變成大商場、爛泥路變成柏油路,現代都市拔地而起,更加宜居宜業,胡昌蔡樂享晚年生活。每天早晨4點半,他就從家出發,前往滁河河濱步道健步快走,「以前,我也是早晨4點半離家,但不是去鍛鍊身體,而是去打理菜地。」 

胡昌蔡告訴記者,拆遷安置後,手裡有了閒錢,他經常和老朋友們「組團」出國旅遊,近年來分別去過俄羅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之前沒有時間也沒有錢出去旅遊,現在有錢有閒,要不是疫情,我們今年還打算去趟西歐國家呢。」胡昌蔡情不自禁地感慨道,「生活環境天翻地覆,生活質量明顯改觀,這不就是小康的樣子嘛。」 

南報融媒體記者 孫敬清 

記者手記

百姓共享城市建設成果 

隨著經濟高速發展,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建設如火如荼,拆遷安置是繞不開的話題。六合新城建設過程中,將安置房建在「黃金地段」,把利益讓渡給拆遷百姓,讓大家共享城市建設成果。 

當下,驅車行駛在六合新城一期,龍池路、古棠大道四通八達,北京東路小學棠城分校、文化館等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出門就是商場公園,處處都是鳥語花香。住在新城,盡享高品質生活,這樣的日子在以前做夢都夢不到。」拆遷安置在六合新城雨庭花園小區的謝文彬,這段感言讓人動容。與六合新城共同成長起來的「幸福花兒」,正在謝文彬們心中綻放。

相關焦點

  • 宜居宜業的高品質新城在同安灣崛起 民生優先 加碼百姓幸福生活
    ,生態環境持續優化,教育、醫療、交通、文體等民生保障項目日臻完善,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提高,這座宜居宜業的高品質新城正在崛起。整個醫院預計2021年10月建成交付使用,屆時將極大提升同安灣新城、翔安南部新城等島外片區的醫療衛生水平。  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今年上半年,世界500強國企在新城落戶高端養老項目——太保家園頤養社區,這個項目突出生態、健康、旅居、僑鄉四大特色。
  • 威尼斯得月廣場|宜居宜業 生態家園
    浠水北城新區集行政、文化、生態等於一體打造一座生態宜居浠水新城>遵循統一設計,配套建設,優美環境共同打造北城新區「山水楚韻,濱湖新城」城北新區 交通網絡「三縱四橫」發達城市配有的主幹道路網暢通浠水新老城區,日常生活隨心出行自建的商業配套
  • 打造宜居宜業濱海新城
    「十三五」期間,旦場鎮堅持經濟穩定發展總基調,以提升村民幸福指數為抓手,全面激發內生動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振興戰略步伐,加快打造宜居宜業濱海新城,展現出經濟蓬勃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新面貌。
  • 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發布 西安上榜
    宜居宜業的大西安。2020年11月28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城市上榜,西安榜上有名。西安地處關中平原中部,是國家明確建設的3個國際化大都市之一,全國獲批建設的第9個國家中心城市,先後獲評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形象最佳城市、中國國際形象最佳城市等國家級殊榮,並且今年11月18日,在杭州舉行的「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中,西安第九次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 新區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美麗新城 「濱城」與...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昨日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四五」時期是濱海新區實現「一基地三區」核心區功能定位,打造國內大循環北方樞紐和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先行區,基本建成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的關鍵五年。
  • 深圳南山區:創新創業地 宜業又宜居
    原標題:創新創業地 宜業又宜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人均GDP40.16萬元、單位面積產出GDP32.58億元,以深圳1/10左右的人口和土地產出超全市1/5的GDP……自1990年建區至今,深圳市南山區從過去的「都市郊區」成為現代化濱海中心城區,闖出一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創新發展之路
  • 鄭州榮登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單
    《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日前發布,鄭州成功入選,被評為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我省入選城市還有新鄉、平頂山、南陽、漯河。《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是宜居委(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中城網《中國宜居宜業城市研究報告2020》部分成果,通過399個具有很高自由選擇能力的研究樣本對居住城市的選擇行為分析,加權賦值,計算得出上榜城市的宜居宜業指數。
  • 打造新時代宜居宜業新城區
    如何打造新時代宜居宜業新城區?近日,記者專訪了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簡稱「中規院」)相關專家和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 ● 織就城綠交融中國畫卷,開啟生態宜居新模式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雄安新區的重要價值體現,優美的社區環境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首要條件。
  • 美麗樂山宜居宜業
    ——樂山市「十三五」時期城市建設綜述道路多了,公園美了,河水清了,環境好了……樂山這座城市每個角落的點滴變化,都傳遞著民生至上的溫度。「十三五」以來,樂山按照「綠色打底、山河為骨、文化為魂」的發展理念和「山水園林宜居」的發展定位,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品位不斷提升、城市功能不斷增強、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 海豐打造宜居宜業宜商的生態科技城
    從2014年6月啟動建設,到今年3月總投資169億元的41個項目落戶,汕尾市海豐縣生態科技城從一片荒蕪蛻變為廠房林立、機器轟鳴的投資熱土,朝著打造「萬畝千億」產業大平臺的目標跨步向前
  • 「新城」上水平,宜業更宜居
    作為上海市總體規劃中的五大新城之一,松江新城正通過龍頭效應,帶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噸位」和「體量」不斷壯大。在錄製現場,聽眾代表的呼聲,不約而同地落到了「交通」與「教育」上。 廣富林街道西子灣小區居民陳立浩是一位普通白領,在浦東上班的他對松江的交通尤為關注。
  • 圖說丨河南平頂山:大美鷹城 宜居宜業
    2020年11月28日,河南省平頂山市上榜《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近幾年,鷹城人民上下一心,不斷推進城市建設,城市面貌明顯改善,市民生活越來越舒心,幸福指數明顯提升。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感受鷹城美景,享受舒適生活。圖為夏天傍晚,漫天晚霞倒映在湛河裡,異常美麗。
  • 福州獲評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記者 葉義斌 攝 臺海網12月15日訊 據福州日報報導 記者14日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日前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上榜。其中,福州市、福清市榜上有名。
  • 決勝中原「漯河篇」|西城區:凝心聚力打造宜居宜業新城區
    多年來,西城區踐行新發展理念,在打造宜居宜業新城區中,攻堅克難,砥礪前行,推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一座朝氣蓬勃、宜居宜業的幸福西城已成為漯河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名片、助推漯河騰飛的新引擎。綠地、恆大、碧桂園、太平洋保險、中國太平保險等世界500強,中南集團、新城控股、紅星美凱龍、建業4家國內500強,南威軟體、昌建等5家行業百強企業競相入駐,集聚效應已經形成,為西城區高質量發展備足後勁。城市建設高標準推進。
  • 福清,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福清入選 2020年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單! 近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城市上榜。
  • 打造宜居宜業生活環境 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庫車訊(庫車市融媒體記者 王隴江通訊員任波)哈尼喀塔木鄉全力打造鄉村集鎮區建設工程,一排排整齊的商鋪平地而起,為轄區群眾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阿吉古麗·吐爾地是哈尼喀塔木鄉庫木艾日克村村民,以前家裡以種地為主,收入來源單一。
  • 即日起,咱們平頂山又有了新名字,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2020年11月28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城市上榜。
  • 楓楊辦事處:真抓實幹強黨建打造宜創宜業宜居新楓楊
    近年來,鄭州高新區楓楊辦事處緊緊圍繞高質量建設宜創宜業宜居新楓楊的發展理念,以「擔當盡責、團結協作」的作風,以「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的勇氣,以「鍥而不捨、抓鐵有痕」的韌勁,勇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凝心聚力,在各項重點工作順利推進的同時,不斷開創宜創宜業宜居智慧新城核心區率先聯動發展新局面
  • 金安:宜居宜業,合肥西城價值新高地|六安|金安區|六安市|藍溪_網易...
    (原標題:金安:宜居宜業,合肥西城價值新高地) 合六經濟走廊是合肥都市圈的核心廊道之一
  • 從大地原點到幸福之城 涇陽產業新城兩周年之變
    在「產城融合」發展格局引領下,積極融入鹹陽臨空經濟產業帶建設,以項目發展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依託涇陽產業新城,兩年來,政企高效合作,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一座宜居宜業、活力迸發的幸福之城正在快速崛起。  涇陽產業新城是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關中平原城市群打造的首座產業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