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2 08:30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自2009年啟動建設以來,一座座高樓大廈在阡陌農田上崛起,一個個農村演變成住宅小區,一批批農民完成市民的身份轉換,加速邁向小康新生活。
六合新城滁河右岸新增一座文石公園,以雨花石為主題,通過不同的造園手法,為人們提供了一處可遊玩的場所。通訊員 苗建鵬 南報融媒體記者 董家訓攝
築造宜居宜業幸福家園新城建設:原住民變新市民
南報網訊 每天上午9點,六合區雄州街道橋西苑小區2號樓都會傳出悠揚的葫蘆絲聲。這是家住16樓的古稀老人胡昌蔡,正在練習葫蘆絲吹奏。《月光下的鳳尾竹》《映山紅》等名曲,他已吹奏得嫻熟流暢。「當了半輩子農民,沒想到六合新城建設讓我們住進了城裡,成了新市民,日子越過越滋潤。」胡昌蔡樂呵呵地說。
六合新城跨滁河發展,一期集中在河西,二期在河東。其中,一期工程北至雄州東路,東至滁河,南至雍六高速公路,西至江北大道和雍六高速連接線,面積5.08平方公裡。自2009年啟動建設以來,一座座高樓大廈在阡陌農田上崛起,一個個農村演變成住宅小區,一批批農民完成市民的身份轉換,加速邁向小康新生活。
地裡刨食,一年到頭「忙苦錢」
「擱以前,這個時候我還在田裡幹活哩,哪有工夫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昨日,胡昌蔡坐在家中,一邊看熱播電視劇,一邊打趣道。
胡昌蔡此前所在的橋西村,因位於六合大橋以西而得名,全村三分之二的土地用來種植蔬菜,他和愛人毛翠珍守著一畝薄田,靠種菜掙錢過日子。
提起40年如一日地裡刨食的生活,胡昌蔡有倒不完的苦水,「種菜不比種糧,辣椒、西紅柿、茄子是一茬攆著一茬,一年到頭都要在田裡忙活,三天不管理,草比菜還高。每天起早貪黑,掙的全是辛苦錢。」他回憶,有一年除夕夜,大雪下個不停,他和愛人顧不得與家人團聚,一直待在菜地裡,用手扒拉壓在蔬菜大棚上的積雪,幾乎一夜沒有合眼。
種菜難,賣菜也不容易。由於缺少銷路,胡昌蔡種出的蔬菜多半賣給菜販子,價格始終上不去,「種田幾十年辛辛苦苦,日子一直過得馬馬虎虎。」
新城建設,原住民「變身」新市民
隨著2009年六合新城一期建設大幕拉開,原住民進行原址安置,胡昌蔡地裡刨食的苦日子算是到了頭。
「10年來,大家一錘接著一錘敲,農田崛高樓,農村變小區,新城迅速從規劃圖紙裡落到地面上。」六合新城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城市綜合開發要求,新城以濱水風貌為特色,呈現出「一心四區」(滁河灣城市中心、城市公共服務區、橋西片區、雨花片區、莉湖片區)空間布局、「三縱兩橫」(雄州東路、龍池路、新棠路、古棠大道、江北大道)主幹路網和「一心一帶兩軸多節點」(文石公園、滁河灣溼地公園、江北大道景觀軸、古棠大道景觀軸、社區公園及街頭綠地)的綠地景觀系統。
2013年9月,位於橋西片區的橋西苑安置小區開始交付。小區地處新城「C位」,採取封閉式管理,內部遍植花草樹木,綠意盎然。胡昌蔡作為首批集中安置農戶,率先「洗腳上樓」搬入新房。昨日,記者在胡昌蔡家中看到,三室兩廳的房間裝修得精緻大方,客廳內空調、彩電、沙發等家具家電應有盡有,窗明几淨。
橋西社區黨總支書記張金陵告訴記者,村民們過慣了農村的樸素生活,當初對於「樓上生活」還不習慣,根本閒不住,空地種菜甚至毀綠種菜、閒置農具擺在樓道等現象司空見慣。「社區制定居規民約,引導村民樹家風、立家訓,以文育人、以文化人,農民漸漸完成了向市民的華麗轉身。」張金陵說。
生活富足,出國旅遊成新風尚
新城建設步履鏗鏘,如今,在橋西苑小區周邊,龍湖天街等城市商業綜合體、北京東路小學棠城分校、科利華中學棠城分校、江蘇省中醫院江北院區(六合區中醫院)等陸續建成投用,文尚路、龍池路、古棠大道等一條條柏油路乾淨整潔,兩旁綠樹成蔭;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一座座生態遊園點綴其間。
看著村裡的小土坡變成大公園、小商店變成大商場、爛泥路變成柏油路,現代都市拔地而起,更加宜居宜業,胡昌蔡樂享晚年生活。每天早晨4點半,他就從家出發,前往滁河河濱步道健步快走,「以前,我也是早晨4點半離家,但不是去鍛鍊身體,而是去打理菜地。」
胡昌蔡告訴記者,拆遷安置後,手裡有了閒錢,他經常和老朋友們「組團」出國旅遊,近年來分別去過俄羅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之前沒有時間也沒有錢出去旅遊,現在有錢有閒,要不是疫情,我們今年還打算去趟西歐國家呢。」胡昌蔡情不自禁地感慨道,「生活環境天翻地覆,生活質量明顯改觀,這不就是小康的樣子嘛。」
南報融媒體記者 孫敬清
記者手記
百姓共享城市建設成果
隨著經濟高速發展,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建設如火如荼,拆遷安置是繞不開的話題。六合新城建設過程中,將安置房建在「黃金地段」,把利益讓渡給拆遷百姓,讓大家共享城市建設成果。
當下,驅車行駛在六合新城一期,龍池路、古棠大道四通八達,北京東路小學棠城分校、文化館等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出門就是商場公園,處處都是鳥語花香。住在新城,盡享高品質生活,這樣的日子在以前做夢都夢不到。」拆遷安置在六合新城雨庭花園小區的謝文彬,這段感言讓人動容。與六合新城共同成長起來的「幸福花兒」,正在謝文彬們心中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