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來讓阿姨看看你的牙齒裡有沒有小蟲子。」11月13日上午,江蘇名醫伊犁行暨新華醫院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師資建設提高班在伊犁州新華醫院啟動。活動現場,「江蘇名醫伊犁行」專家組成員馮興梅教授正為一位患有口腔疾病的5歲小患者進行診斷。
馮興梅教授是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口腔科主任。此次義診現場,前來進行口腔疾病檢查的患者大多都是孩子。馮興梅醫生和她的同事們對待孩子十分有耐心,使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了看診。
義診現場的另一角,在心胸外科專家曹翔醫生的診臺前,患者早已排起了長隊。曹翔醫生是南京大學附屬醫院心胸外科的專家,而心胸外科在伊犁州新華醫院一直是重點開設的科室,所以心胸外科的患者人數也比較多。曹翔醫生對記者說:「我們能做的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爭取多為幾位患者答疑解惑,為來看診的每位患者提供相關的醫療建議。看到患者這麼信任我們,我們十分感動,為後續的看診工作增添了動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部分專家在門診大廳開展義診活動的同時,醫院三樓會議室內座無虛席,南京大學附屬醫院周慶教授正為州新華醫院的醫護人員進行授課。課中,大家認真聆聽、仔細記錄,現場的學習氛圍非常濃厚。
「肩扛千斤謂之責,背負萬石謂之任。醫療衛生事業建設,與百姓健康福祉息息相關,是民生建設的重中之重。」活動中,帶隊專家馬利民教授表示,此次帶領南通大學附屬醫院一行11位專家,在州新華醫院開展江蘇名醫伊犁行的活動,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在專業上對州新華醫院各科室進行科對科、點對點的幫扶,讓更多的伊犁本地患者享受到醫療援疆成果;活動的另一個重要目的是對住院醫師進行規範化培訓工作,為伊犁州新華醫院開展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業務指導工作。
「像這樣的義診、培訓活動我們將長期開展。通過江蘇名醫伊犁行、南京鼓樓醫院王東進名醫工作站專家團隊來伊開展心臟大手術、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師資建設提高班等活動,我們將不斷完善『傳幫帶』人才培養機制,大力培養受援地醫療專業技術人才,持續提升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實現由『輸血』向『造血』的轉變。依託江蘇醫療專家們的柔性援疆,為醫院留下了一批『帶不走』的醫務骨幹。」據伊犁州新華醫院介紹,作為柔性援疆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江蘇名醫伊犁行」以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愛心義診、科室交流為主要內容,為伊犁州新華醫院開展為期三天的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業務指導工作,為提高全州醫療診療水平和科室管理能力提供幫助。據悉,此次江蘇名醫伊犁行活動還將前往察布查爾縣開展義診活動。
據了解,為強化人才援疆,近年來,江蘇省利用「江蘇名醫伊犁行」和「柔性引才」項目,吸引江蘇省高精尖醫療人才來疆交流、講學、帶教。江蘇醫療援疆項目已成為服務群眾、促進民族團結的民心工程、暖心工程,受到了江蘇、伊犁兩地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援疆專家組的專家們帶領州新華醫院的醫生們進一步規範診療制度,進一步提升醫療質量,加強醫院醫護人員專業知識技能,保障醫療安全,為提高伊犁州醫療診療水平和科室管理能力起到了助力作用。
【來源:伊犁哈薩克州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