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縣:扶貧電商平臺拓寬致富路

2020-12-23 澎湃新聞

威縣:扶貧電商平臺拓寬致富路

2020-12-06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年來,河北省威縣棗元鄉魏家寨村積極探索電商扶貧模式,立足當地小米、紅薯、掛麵等特色農副產品種植、加工優勢,搭建「電子商務展銷服務平臺」,依託「城鄉快運」物流配送體系,推動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關係,打通農村電商流通「最後一公裡」,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12月5日,威縣棗元鄉魏家寨村農民將包裝好的小米裝箱。

12月5日,威縣棗元鄉魏家寨村農民整理準備線上銷售的農產品。

12月5日,教育部派駐魏家寨村第一書記皇甫磊(左)和村裡電商營銷人員探討農產品線上銷售。

12月5日,威縣棗元鄉魏家寨村農民整理包裝好的小米。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威縣:扶貧電商平臺拓寬致富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盟電商:「電商+消費扶貧」暢通致富小康路
    在日前舉行的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扶貧辦宣布已經認定4萬多個扶貧產品,將通過動員電商企業銷售等方式推動消費扶貧。電商為扶貧打開了一條「新通道」「我是來自甘肅隴南的全國人大代表梁倩娟,想向大家徵集有關電商扶貧、鄉村振興、農產品深加工等建議,希望將大家的聲音帶到全國兩會。」
  • 太白:打好「組合拳」 拓寬群眾致富路
    近年來,太白縣立足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打出了一套「規模化生產、品牌化推介、多元化助銷」的消費扶貧「組合拳」,有效拓寬了農特產品銷售渠道,持續推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壯大產業 提升品質太白縣靖口鎮石溝村距離縣城20多公裡,山大溝深,群眾的收入來源主要靠蔬菜種植和勞務用工,增收渠道比較單一。
  • 河北威縣多部門合力拓寬渠道促貧困戶增收
    日前,河北省威縣第什營鎮董莊村養雞場業主劉鐵建說,在該縣扶貧、商務等部門工作人員幫助下,養雞場聯繫上了邢臺市鄉間貨的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直接配送到了全縣鄉村,3天內就賣完了4.6噸滯銷的雞蛋。針對疫情給部分農產品銷售帶來影響,威縣各部門積極行動,努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銷售協調工作,及時化解農產品銷售難題。
  • 荊州市稅務局:產業扶貧拓寬致富路
    陳克元是孟家垸村「產業扶貧」的受益者,也是「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模式脫貧致富的代表。2015年,荊州市稅務局駐村工作隊幫助陳克元爭取到10萬元政府貼息貸款,那時起,從技術指導、擴大生產,到消費扶貧、牽線搭橋,在荊州市稅務局駐村工作隊幫助下,陳克元「擼起袖子加油幹」,把6畝的葡萄園擴大到了12畝,再加上新品種產生效益,去年他的葡萄共銷售 2.4 萬斤,實現純利 11萬元。
  • 突泉縣:電商扶貧不止是﹃賣貨﹄
    巧手拓寬致富路□張夢迪在「網際網路+」深入發展的背景下,電子商務成為扶貧的有力武器。近年來,突泉縣以「品味突泉」電商網絡銷售平臺為依託,整合各界資源,加強人才培養,把電商服務與精準扶貧有效結合,探索出了一條「電商+扶貧」助農致富新路子。「品味突泉」 打造電商扶貧新模式這幾天,突泉縣水泉鎮水泉村村民李春雪格外高興,她在「品味突泉」上又接了一筆大單子,這筆訂單將帶著她編織的手工藝品「飛」到北京、浙江等地。
  • 玉泉區:養殖「扶貧雞」踏上致富路
    玉泉區:養殖「扶貧雞」踏上致富路 2020-12-19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商扶貧「扶」出新活力
    電商扶貧「扶」出新活力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馬如娟 電子商務是發展縣域經濟和助力精準扶貧的新引擎。我省通過項目支持、平臺建設、人才培訓等措施,打好商務精準脫貧攻堅戰,推動農業經濟、脫貧攻堅與電子商務的融合發展。
  • 「電商+扶貧」 走出一條致富路,內蒙古這個地方做法值得一看!
    ,走向全國,漂洋過海也使農民足不出戶,即可實現增收致富!近年來,在內蒙古自治區商務廳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鄂爾多斯市把電商作為助力脫貧攻堅的有力抓手,不斷推進本地優勢農畜產品與電子商務發展相融合,取得了實打實的效果。該市共引進和培育農村電商企業82家,網店160個,引進中國網庫在達旗建立全國甲醇電商交易平臺和鹽鹼地大米交易平臺。
  • 威縣:脫貧路上「電」助力 產業興農奔小康
    2018年3月,河北威縣供電公司幫扶工作隊入駐該村後,與村「兩委」多次召開碰頭會,經過再三討論,最終確立了利用現有土地資源幫助村民致富的路子。即:以現有國藶梨園為依託,將村民自有土地流轉給梨園,大力發展梨產業,拓寬增收渠道。脫貧路子確定後,工作隊白天跑鎮進縣為村民跑辦扶貧政策,落實惠民項目,晚上挨家挨戶到村民家中做思想工作,擺政策,講道理。
  • 雙孢菇拓寬鎮平縣郭莊鄉群眾致富路
    近年來,鎮平縣郭莊鄉著眼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進雙孢菇種植業,有效解決了當地農村貧困勞動力和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有力助推鄉村產業發展。眼下正值雙孢菇成熟的季節,在鎮平縣郭莊鄉孫樓村的食用菌產業扶貧基地,72歲的李正恩正在自家大棚採摘第二茬的雙孢菇,用手輕輕捏住菌柄,左右旋轉,一朵雙孢菇輕巧入籃。
  • 全面小康,奮鬥有我丨威縣四馬坊村:香業扶貧「香」滿村
    全面小康,奮鬥有我丨威縣四馬坊村:香業扶貧「香」滿村 2020-09-08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北威縣:脫貧路上「電」助力 產業興農奔小康
    2018年3月,河北威縣供電公司幫扶工作隊入駐該村後,與村「兩委」多次召開碰頭會,經過再三討論,最終確立了利用現有土地資源幫助村民致富的路子。即:以現有國藶梨園為依託,將村民自有土地流轉給梨園,大力發展梨產業,拓寬增收渠道。脫貧路子確定後,工作隊白天跑鎮進縣為村民跑辦扶貧政策,落實惠民項目,晚上挨家挨戶到村民家中做思想工作,擺政策,講道理。
  • 鄧州小楊營鎮:舉辦電商扶貧培訓 助力脫貧攻堅
    映象網訊(記者 申連偉 通訊員 肖威鵬)11月30日,小楊營鎮舉辦電子商務精準扶貧抖音短視頻宣講培訓會,駐村第一書記、帶貧企業負責人及有意從事電商行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代表等60餘人參加了培訓。此次培訓,是在新形勢下為推進精準扶貧收官之年而新開闢的一條致富途徑,旨在普及和強化電商知識,推動「網際網路+電商」與扶貧攻堅的深度融合,助力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借力電商助推經濟發展。
  • 消費扶貧新形式!電商平臺「愛心購」上線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消費扶貧將持續助力鄉村振興。昨天(9日),由北京市國資委和北京市扶貧支援辦指導建設的「愛心購」電商平臺上線啟動,平臺將通過短視頻、直播帶貨等「網際網路+」方式,讓年輕消費者更加便捷地一站式「買買買」助力脫貧攻堅。
  • 利辛縣特色產業拓寬農民致富路
    利辛縣著力拓寬增收渠道,以產業振興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2020年以來,全縣對自種自養貧困戶採取分類獎補政策,鼓勵貧困戶發展自種自養產業,落實貧困戶特色種養業獎補13283戶共計4954萬元。汝成君是受益的養殖戶之一。    2017年,汝成君家因病致貧,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俺懂些養羊的技術,但羊太少了,掙不著錢,得上點規模才行。」
  • 扶貧先扶智 平安「村官工程」激活雷山縣的致富「山字經」
    由於交通閉塞經濟落後,雷山縣曾經長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據悉,截至2015年,仍有貧困人口2.6萬人,大多都居住在大山深處,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  如何善用當地資源優勢增加農民收入,在脫貧工作中「突圍」,成為了雷山縣人們心中最迫切的希望。2019年,平安「三村工程」扶貧項目來到雷山,以金融扶貧賦能產業扶貧,幫助當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旅遊產業,雷山縣逐漸走上了新的脫貧致富路。
  • 肥西縣上派鎮:新型家庭農場拓寬農民「致富路」
    從一開始的只種稻穀到現在的多元化種植髮展新型農業,馬永坤走出了一條鄉村致富路。9月14日下午,記者來到了永坤家庭農場,此刻他正在給火龍果剪枝。「有些廢枝要剪掉,有些剪掉的枝子還可以售賣。」從大棚裡走出來,馬永坤說起了「渾身都是寶」的火龍果,滿面笑容。從最開始的稻穀種植到現在擁有130多畝田地的新型家庭農場,馬永坤的轉型始於種植火龍果。
  • 電商扶貧搭起農村致富橋-東茂攜手並進奔小康!
    5月28日,茂縣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李永康一行5人,在東坡區商務博覽局的陪同下,先後前往東坡電商代表企業及京東雲(東坡)數字經濟產業園調研東坡區電商運營發展情況。在四川老罈子食品有限公司了解到作為傳統企業轉型做電商的過程中,在政府和京東團隊的幫扶和支持下,實現了從月銷售額不足500元到月銷售額超過20萬元,由0到萬的突破。
  • 打通電商扶貧「最後一公裡」
    網際網路開放、高效,信息即時可達,一旦建立電商平臺,可減少中間環節,促進農民增收,使交易雙方均受益,何樂而不為?「電商+扶貧」看似只建個電商平臺,其實「+」號背後關聯諸多環節,任何環節出現「堵塞」,都會導致電商扶貧「最後一公裡」受阻。
  • 工商銀行寧夏分行:搭建電商平臺拓寬市場 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
    工行寧夏分行積極響應「萬企參與、億人同行」全國消費扶貧主題活動,在全轄開展消費扶貧「金秋行動」,多渠道解決農產品滯銷和賣難問題,促進貧困戶穩定增收,以行動助力全面脫貧攻堅。成功為西吉縣平峰鎮八岔村的村辦合作社上線工行融E購,為50萬斤土豆提供線上交易保障,解決銷售渠道窄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