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日本人,卻毅然嫁中國,從不教孩子日語,生下一赫赫有名女兒

2020-12-18 睿歷史

要說這個世界上,跟我國讎恨最大的國家,自然是日本了。近代百年以來,日本先後對我國發動了甲午海戰和侵華戰爭。造成我國近代數萬萬同胞罹難,百姓流離失所,華夏大地也淪為焦土。這個仇,即便是百年千年過去,也難以在我國人民心中消除。

也是因為戰爭,仇恨的種子從此也在兩國人民心中種下。在那個年代,中國人娶日本媳婦不但會遭到同胞的唾棄,日本女人也更加不會嫁給中國男人。然而,對於蔣百裡和佐藤屋登而言,一切卻顯得相當與眾不同。

蔣百裡的大名自不必多說,他就是我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嶽父,也是民國那會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而他的妻子佐藤屋登,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日本人。那麼問題來了,為何身為國民政府要員的蔣百裡,卻要娶一個日本女人呢?

時間來到1890年,那會中日甲午戰爭還沒開打。佐藤屋登於這年出生,她出生在日本一個富裕家庭,後來從學校畢業之後,佐藤屋登成了一名日本駐華公使館的護士。

1913年那會,時任保定軍校校長的蔣百裡向北洋政府索要軍費未果,由於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學生,蔣百裡憤而舉槍自殺。不過,由於未傷及要害,蔣百裡最終還是被手下救起,當時就被送往了一所中日聯合醫院療傷。

也是在這所醫院裡,蔣百裡結識了佐藤屋登。由於佐藤屋登每天對蔣百裡無微不至的照顧,再加上即使對他的自殺傾向進行開導,蔣百裡竟對她產生了愛意。但當時蔣百裡是有妻子的,還是6歲那年母親給他訂的娃娃親,原配叫查品珍,也是金庸的同族姑母。

為了避免對佐藤屋登產生感情,蔣百裡匆匆出了院,最後起身去了北京。原以為這輩子再也不會遇到佐藤屋登了,沒想緣分妙不可言。1913年,在北京一家日本醫院養傷的蔣百裡,竟又遇到了佐藤屋登。蔣百裡感覺這是天意難違,於是便向佐藤屋登求了婚。

佐藤屋登也是喜歡蔣百裡的,但奈何兩人身份差異太大,而且自己還是日本人。她沒有回應蔣百裡的請求,而是不辭而別回了日本老家。而她走後,蔣百裡開始魂不守舍,他愈發想要娶佐藤屋登為妻,甚至還隻身跑到日本去尋她。

最終,佐藤屋登被蔣百裡的一片心意打動,不顧父親的反對,毅然跟隨蔣百裡嫁到了中國。1914年,兩人在北京舉辦了盛大的婚禮。為了避免外人說閒話,蔣百裡給佐藤屋登取了個中國名字,叫蔣佐梅。

儘管改了名字,蔣佐梅是日本人的事情還是傳了出去,蔣百裡自然也遭到了不少非議。但他並不在乎,反而對蔣佐梅呵護有加,兩人也更加恩愛了。蔣佐梅也很是感動,先後給蔣百裡生下了5個女兒。

為了回報蔣百裡對她的愛,她堅持只教女兒中國傳統文化,從不讓她們接觸日語。甚至還教導女兒,長大後一定要報效中國,蔣佐梅的思想和行為,儼然和中國同胞無異。

而這5個女兒裡,最出名的無疑是蔣英了,她早年留學德國和瑞士,專門學習古典聲樂。學成之後毅然歸來報效祖國,成了我國最早一批的聲樂教育家以及家喻戶曉的女高音歌唱家。當然,他還是「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的夫人。

這就是蔣百裡和佐藤屋登的故事,在那個倉促的年代,兩個敵對國籍的人竟然產生了愛情,著實傳奇。也告訴後人一個道理,愛情無關政治,當年不會,現在亦不會。

相關焦點

  • 她本是日本人,卻毅然嫁到中國,從來不教孩子日語,女兒家喻戶曉
    一位日本女性就毅然嫁到中國,她從不教孩子日語,還生下了在中國堪稱是家喻戶曉的女兒。 雖然中日兩國那時水火不容,但佐藤屋登還是毅然嫁到了中國。 跟蔣百裡結婚之後,佐藤屋登擁有了丈夫贈予的中國名字——蔣佐梅,她一度走上抗日前線救死扶傷,並且在孩子出生後,從來不教她們說日語,堅持只用中文跟她們交流。
  • 她是日本人,卻毅然嫁到中國,從不教孩子日語,生下女兒家喻戶曉
    手術過後,醫生建議長期治療,因為要留一個人照顧蔣百裡,佐藤屋登就留了下來,在此期間,她除了照料蔣百裡的日常生活以外,還處處的勸慰他不要輕生,隨著時間推移,兩人之間各自產生了愛慕,佐藤屋登的家裡全部反對她嫁給中國人,可是佐藤屋登鐵了心要嫁給蔣百裡,為此,她和家裡徹底決斷。
  • 她本是日本人,卻嫁到中國,從不教孩子日語,生的女兒家喻戶曉
    近代中國經歷過很多戰爭,其中給中國造成影響最深遠的無疑是抗日戰爭。上個世紀日本對中國發動了侵華戰爭。為將日本趕出中國,我國發動了曠日持久的抗日戰爭,歷經重重磨難終於將日本趕出了中國。由於日軍當時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這使得很多民眾對日本存在極大的厭惡情緒,尤其是一些年齡比較大的人。
  • 她是日本人,後嫁中國上將,從不教孩子日語,生一女兒家喻戶曉
    很早以前中國也是各國嚮往結交的強大國家,但是在中國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下,我國沉寂了下來,錯過兩次工業革命後的中國更是被世界各國遠遠落在了身後,這導致百姓們的生活受到了嚴重影響。由於中國的落後吸引了不少國家覬覦的目光,而在一眾列強中日本侵略者對中國造成的傷害最為巨大。
  • 嫁到中國的日本女子,從不教孩子日語,女兒的名字家喻戶曉
    日本侵華期間,日本軍隊在軍國主義的洗腦下熱情高漲,日本國內民眾也採取各種措施支持國家的戰爭。但是,戰爭終究沒有湮滅所有人的人性,一些日本人意識到了這場戰爭的本質,選擇站在正義的一邊。一個日本女人毅然嫁到了中國,她從沒教過孩子日語,生了一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女兒。
  • 她是日本人,毅然嫁到中國,從不教孩子日語,女兒人盡皆知
    值得一提的是,蔣佐梅是個日本女人,本名叫做佐藤屋登,在上個世紀時局動蕩的時候,佐藤屋登毅然決然地嫁到了中國,在教育女兒的過程中,佐藤屋登從來不會教她們日語。蔣英作為蔣百裡和佐藤屋登的三女兒,在長大之後成為了家喻戶曉的音樂家。
  • 她是日本人,卻從不教孩子日語,丈夫是上將,女兒的名字家喻戶曉
    她是日本人,卻從不教孩子日語,丈夫是上將,女兒的名字家喻戶曉 蔣佐梅,猛然提到這個名字,很多人並不熟悉,她倒是有一位近代以來飽受盛名的丈夫,民國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蔣百裡,蔣佐梅是她的中文名字,而她則實質上是一位日本人,原名叫佐藤屋登,是一位護士,而自從她嫁給中國丈夫蔣百裡後,恪守作為一個妻子的準則
  • 她是日本人,嫁中國將軍後卻從不教女兒說日語,如今女兒家喻戶曉
    但是他們兩個不一樣,不僅最後幸福的在一起,蔣百裡的夫人蔣佐梅還為她生下了一位非常有出息的女兒。關於蔣佐梅夫人的記載其實並不多,簡單的用一句話介紹她就是:她出生於1890年日本北海道,原名佐藤屋登,是中國著名軍事理論家蔣百裡的妻子。而關於她的記載,大部分是和蔣百裡有關的,其次就是和她女兒有關的,她是一個普通地不能再普通的日本人了。
  • 她是日本女人,卻從不教女兒日語,生下一女兒如今盡人皆知
    文 人文視角 編輯 九歌 民國時,有很多中國人前往日本留學,在留學期間,有的人會在日本遇到自己的真愛,日本妻子也會跟隨丈夫回到中國生活。蔣佐梅,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像是中國名字,很少人知道蔣佐梅是個日本女人。
  • 她雖是日本人,卻從不教小孩一句日語,其女兒如今家喻戶曉
    她雖是日本人,卻從不教小孩一句日語,其女兒如今家喻戶曉。 蔣百裡,1882年在浙江省杭州府海寧州硤石鎮出生,本名為蔣方震,百裡是他的字。他為中國的抗日戰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所著的《軍事常識》與《國防論》更是影響著後世人。從小蔣百裡就博學多識,在1899年參加桐鄉縣中的「觀風題」考試中獲得了「超等第一名」。
  • 日本女子嫁中國將軍64年,從不教四個女兒講日語,一女家喻戶曉
    他就是蔣百裡,蔣百裡的妻子是日本人,這位日本女子嫁給了中國將軍64年間,從不教四個女兒說日語,而這四位姐妹中還有一個家喻戶曉。抗日救亡期間,有許多的革命英雄湧現在歷史的名錄之中,其中就有蔣百裡。蔣百裡的一生都和日本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他用儘自己的青春年華投入於抗日戰爭中,又用自己的一生去愛著一個日本女人。
  • 日本少女嫁給中國將軍,奔走抗戰前線,生五女兒從不教她們說日語
    就是這樣一位愛國將領,他一生深愛的夫人,是一個日本女人。1912年,僅僅30歲的蔣百裡以少將軍銜出任保定陸軍軍校校長。他懷揣著一腔熱血,對學校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整頓軍紀,革新了教學的內容。蔣百裡的政策受到了師生們的支持,卻觸動了某些利益團體。段祺瑞派人出手阻擾,讓學校徹底沒有了經濟來源,將剛剛上任的蔣百裡逼上了絕路。
  • 她擁有日本皇室血脈,卻毅然嫁中國人入中國籍,從不教子女說日語
    從紫禁城出來後,溥儀輾轉來到天津,後來在日本人的幫助下,建立了偽滿洲國,並在此當上了皇帝,1934年,溥儀在奉天南郊杏花村舉行了等級電力,改年號「康德」,當時共有日軍200多名官員出席典禮,而鑑於溥儀特殊的身份,他還曾兩次登上《時代》周刊的報導,一時間成為了風雲人物。
  • 日本女護士嫁中國將軍,從不教女兒說日語,如今女兒早已家喻戶曉
    隨著中國的經濟好起來,中國人不一定與本國人結婚,產生了越來越多的跨國婚姻,日本位於中國的東北方向,距離中國最近的城市只有690公裡,中日之間有越來越多的人跨越這段距離互相結婚,據日本2016年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跨國婚姻有21180對,中國有5526個中國女人嫁給了日本男人,是所有外國妻子裡數量最多的
  • 中日跨國戀:日本護士遠嫁中國,從不教孩子日語,女兒嫁給錢學森
    相識想必很多人對「蔣百裡」這個名字耳熟,他不僅是一個深度愛國人士,而且對中國的抗戰事業作出過卓越的貢獻,尤其是他抗戰的思想。在1913年,凌晨五點。保定軍校的全校兩千多名師生被蔣百裡校長召集起來訓話。蔣百裡穿著一身軍裝,站得筆直。講了幾句話後,便拿出手槍,朝著自己的胸膛猛然開槍。對於蔣百裡這一舉動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是因為軍校的浮躁之氣。
  • 她擁有日本皇室血脈,卻毅然嫁中國人,還禁止女兒學日語嫁日本人
    她出生於1914年,從小被家族精心培養,受過良好的教育,且生得秀麗端莊,性格嫻靜柔婉,是一位真正的大家閨秀。 按理說,這樣出身和教育都很好的名門貴女,婚事一定會慎之又慎,嵯峨浩也時常幻想自己以後的丈夫會是什麼樣的人。但嵯峨浩和她的家人怎麼也不會想到,她的最終歸宿,居然會是當時偽滿洲國皇帝溥儀的親弟,愛新覺羅·溥傑。
  • 她是嫁入中國的日本人,從不讓孩子學日語,其中一個女兒家喻戶曉
    前言:作為一個中國人,擁有一顆愛國之心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優良品德。大家都知道在歷史上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愛國人士。我們無一不對他們感到敬佩。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愛國人士名字叫做蔣百裡。他出生在民國時期是當時有名的軍事理論家和教育家。我們都知道民國時期是我國改革的關鍵期。
  • 日本女護士嫁中國將軍64年,從未回家過,女兒是家喻戶曉的歌唱家
    真正崇高的人並不會被戰爭改變本性,抗日戰爭期間我國有部分漢奸背叛國家轉而為日軍效力,也有日本人意識到本國軍隊的不正當,站到了中國這一邊。早前日本就有一位女護士就嫁給了中國將軍,婚後64年從未回過家,女兒如今家喻戶曉。
  • 她是中國跳水名將,加入日本國籍,女兒成日本跳水女王嫁日本男人
    和之前提到的跳水女將不同,她倒不是因為成績出名,而是因為國籍出的名。在她事業如日中天之時,她毅然選擇放棄中國國籍,加入日本國籍,為日本培養起了跳水運動員。那麼,她是誰呢? 其便是蘇薇,她曾經是我國跳水界的驕傲。出生於上海的蘇薇從小學6年級開始便接觸跳水運動,上高中那會,她更是代表上海參加了全運會,並取得了前十名的好成績。
  • 日本女護士嫁給中國軍人後,64年從未回過娘家,沒教孩子一句日語
    在日軍當中也有被迫捲入這場戰爭中的人,他們當中也有心地善良的人,而這些人就包括佐藤屋登,她是一位日本的護士,她嫁給了一位中國將軍,在64年當中從沒回過日本,而他們倆所生的孩子家喻戶曉。而這一個事情也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讓我們把時間回到上世紀初的1912年,當年的保定陸軍軍校校長一職位,空缺了很久,任命軍校校長成為了頭等大事。袁世凱想到了一個人,他就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軍事教育家和軍事理論家蔣百裡。在上任之前,蔣百裡對外放出話,他要把軍校那所有的學生培養成優秀的軍官,如果不能,那就開槍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