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丨重審呼格吉勒圖案,守護法治的生命線

2021-01-10 騰訊網

背景材料Background Information

1996年4月,內蒙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毛紡廠年僅18歲的職工呼格吉勒圖和工友閆峰夜班休息時,聽到女廁內有女子呼救,便急忙趕往女廁內施救。而當他趕到時,呼救女子已經遭強姦後扼頸身亡。隨後呼格吉勒圖跑到附近警亭報案,不想卻被時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分局局長馮志明認定為殺人兇手。僅僅61天後,法院在沒有充足證據支持的情況下,便判決呼格吉勒圖死刑,並予以立即執行。

觀點丨正文Viewpoint

回看一些報導,1996年呼格吉勒圖施救被姦殺女子卻被認定為兇手,證據上存在不足;2005年,內蒙古系列強姦殺人案兇手趙志紅親口承認該案系他所為,一案出現「兩兇」;2006年案件得到時任最高法院院長肖揚的批示,內蒙古公安廳、高院、檢察院等組成覆核專案組,然而覆核程序卻持續8年原地踏步。從這些細節看,「呼格吉勒圖姦殺案」的確存在疑點。但存疑畢竟不是結論,媒體和輿論不能輕易將案件定性為「冤案」。在經過正式的司法覆審程序之前,任何主觀認定都會對司法公正形成幹擾。

「萬分之一的錯案,對當事人來說也是百分之百的不公平。」媒體和公眾對案件有存疑,是參與司法的正當權利,也是維護司法公平的客觀必須。但參與並不等於斷案,監督不等於審判,任何時候輿論都不能干擾司法程序,更不能替司法做出審判。對於依法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只有通過審判監督程序才能依法斷定案件對錯,爭議案件也只有通過覆審和覆核,才能釐清事實、重新判決。因而,媒體應該進一步規範對案件的報導,防止以輿論影響司法公正。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呼格吉勒圖案之所以引發輿論關注,與「一案兩兇」的懸疑有關,更與疑案持續8年得不到重審密不可分。媒體和公眾所期望看到的,是案件真相的還原,是重審程序一拖再拖的因由調查。期待通過這一案件,向公眾彰顯法律的公道正義。

重點丨思考Deliberate

前幾日剛剛被重點重申的「依法治國」新鮮出爐,那麼針對呼格吉勒案,你有什麼看法?

今日推薦長按微信號可複製

礪行公考

微信號:zsdlxgk

·每日更新的公考資訊,方便您在各個空餘的零散時間裡提高自己

·礪行專業團隊為您甄選申論範文,不再花費時間去自行尋找

·金華熱點、奇趣新聞一網打盡,無形之中增加您的談資

更多精彩,盡在「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法治強國 漸行漸近
    法治中國建設不斷取得歷史性突破,離不開堅強的領導核心。  親自擔任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主任,主持召開3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會議,2次出席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定方向、定規劃、定舉措、抓落實,為法治建設提供根本遵循、指明前進方向。  2014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成為黨的歷史上首次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主題的中央全會,鋪展法治中國壯麗藍圖。
  • 法治突泉(七)丨防拐騙兒歌
    法治突泉(七)丨防拐騙兒歌 2020-09-12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與法「童」行——法治副校長走馬上任,守護「少年的你」
    與法「童」行——法治副校長走馬上任,守護「少年的你」 2020-11-25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呼格吉勒圖案)時任刑警隊長自縊身亡
    呼格吉勒圖案,是一起在中國引起了廣泛關注的冤案。1966年4月9日,在呼和浩特第一毛紡廠家屬區公共廁所內,一女子被強姦殺害。5月23日,呼格吉勒圖被判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呼格吉勒圖不服,提出上訴。6月5日,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2020年度法治人物揭曉:讓法治之光溫暖、守護歲月靜好
    2020年,註定讓國人深深銘記:舉國同心抗擊疫情,脫貧攻堅工作打響收官之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誕生,「七五」普法碩果纍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進入決勝之年……「憲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評選活動」12月4日揭曉,10位「2020年度法治人物」、4位「2020年度致敬英雄」從30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
  • 未成年人法治節目《守護明天》第四季將播出
    法治日報全媒體北京11月13日訊 記者周斌 記者今天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11月16日至25日,大型未成年人法治節目《守護明天》第4季將於每晚18:55分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會與法》頻道播出。即將播出的《守護明天》第4季共10集,將圍繞「保護」主題,以案釋法、辨法析理,討論監護侵害、性侵害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校園安全和學生欺凌等問題,以未成年人保護法律制度的貫徹落實和發展完善為主線,體現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6大法律保護體系,突出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訂亮點,充分展現黨和國家對未成年人保護的高度重視和不懈努力
  • 「微笑殺手」趙志紅受審 或將揭開呼格吉勒圖案真相
    央廣網呼和浩特1月5日消息(記者寶音 孫瑩)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呼格吉勒圖案疑似真兇趙志紅涉嫌故意殺人、強姦、搶劫、盜竊一案,今日由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的審理,或將揭開呼格吉勒圖案中死亡女子被害真相。上午,法庭公開審理檢察院對趙志紅涉嫌犯搶劫、盜竊罪的指控。
  • 田曉峰:躬身力行的法治「領航員」| 貴州省首屆十大法治人物
    十大法治人物為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提高公民法治素養,增強全社會法治意識,促進法治貴州建設,
  • 法治法治法治,法治究竟能做什麼?
    在剛剛閉幕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那麼,在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法治究竟能做什麼呢?
  • 「地評線」南方網評:用法治定義幸福生活,讓社會充滿陽光
    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正如文章中所言,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凝聚著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十三五」時期,法治建設實現了全方位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鼓舞人心、振奮人心、凝聚人心。公平正義是法治追求的核心價值,是法治的精髓和靈魂,是法治中國的生命線。
  • 深圳法治政府建設成果春風化雨滋潤民心 企業市民收穫更多法治獲得感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此次獲評被深圳視為特區40歲「生日」收穫的一份重要法治賀禮。 深圳經濟特區誕生伊始,法治就深深鐫刻在特區發展的基因裡,成為護航深圳騰飛的「定海神針」。
  • 學會做自己的守護天使——12·4法治進校園
    全國法治宣傳日暨憲法日來臨之際,樂山市沙灣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帥潔瓊(同學們親切地稱她為帥帥姐)走進福祿鎮中心校,為同學們送去「法治大禮包」,告訴同學們學好法、用好法,做自己的守護天使。帥帥姐既是檢察官,也是福祿鎮中心校的法治副校長。
  • 甘榮坤在法治日報發表署名文章:發揮好法學會作用助推法治建設
    當前,要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引導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深刻領會、準確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加強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管理,用習近平法治思想全方位佔領法學教育和研究陣地,全面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 喜報丨深圳民法公園獲評第三批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喜報丨深圳民法公園獲評第三批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2020-12-11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治天元丨群策群力 勵精圖治
    在村鎮、社區建立法治講堂,開展「法律明白人」培訓、學習和實踐活動。在學校、機關、企業,設置法治圖書室和圖書專櫃。在街道、公園建設「法治文化、廉政文化」示範長廊、法治漫畫牆、法治文化廣場、法治公園,營造「出門有法、抬頭見法、說理用法、辦事循法」的濃厚法治文化氛圍,增強法治文化感染力。
  • 法治習語:法治國家
    法治習語:法治國家 2020-12-05 23: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二中法治副校長的開學第一課:從「小案例」中感受「大守護」
    從「小案例」中感受「大守護」——北京二中法治副校長的開學第一課「青春期的小秘密該如何守護?」……一個個生動的發生在未成年人身邊的小案例被詳細剖析,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這堂法治課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許多民法典知識,法律保護我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財產權、隱私權等權益,以後能更好地保護自身權益。」高三學生華慕寬告訴記者,她體會最深的一點就是民法典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寫入其中,並倡導了誠信、節約等美德,引導人們向上向善。
  • 【法治新聞】不斷適應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要求 讓刑法更好守護人民安全
    【法治新聞】不斷適應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要求 讓刑法更好守護人民安全 2020-12-16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治人物群英譜|田曉峰:善用法治力量 擔起守護重任
    在這特別的一年,有一群「法治人物」積極投入我省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中,展現了不忘初心、深入群眾、踐行法治、真情奉獻的擔當精神。有千千萬萬個「他們」,才能取得兩場戰役的勝利,為民撐起幸福藍天。作為貴州省首屆「十大法治人物」,田曉峰深知,法治是推動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石。「我們把法治規則、公序良俗的建立,作為推動疫情嚴控、經濟秩序管控的重要抓手。」田曉峰說。他帶頭擬定具有播州特色的硬核十條、社會管控八條、幹部職工《三條紀律八項注意》、群體性聚餐和聚眾娛樂有獎舉報等制度辦法,查處一批不聽勸阻、不戴口罩、違反禁令進出小區行為。
  • 檢察院裡的特殊老師——法治副校長
    職業賦予他們的使命不止是守護公平正義,同時具有另一種含義——「成長路上我來守護你」。 化身老師的他們,用一間課堂傳遞法治理念,用一本法條讀出正義之聲,用一個案例幫助孩子遠離侵害。這個暑假,一起看看他們為孩子們上了哪些法治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