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思維大師?批判性思維的六個階段|高瓴 Recommend

2020-12-23 高瓴資本

導讀:在社交媒體上,我們隨時隨刻都能看到處於金字塔底層的不會思維者。是否擁有批判性思維和所獲得的學歷並不成正比。心理學家指出,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可以訓練的will power。投入時間和必需的努力可以使一個人在批判性思維的金字塔上攀登高峰。那麼,如何煉成一個批判性思維者呢?

心理學家們開發出了一個關鍵性的思維架構,幫助我們學習一些在當前時代尤其必不可少的思維技巧。

研究者提出了批判性思維者從零開始的六個發展階段——不會思維者、學會質疑者、入門思維者、踐行思維者、高級思維者、思維大師。這一架構是由教育心理學家埃爾德和保羅建立和發展出來的。教會人們掌握批判性思維能力是我們當前時代的一大關鍵性挑戰。對於21世紀的人類社會而言,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學習和教授是多麼的不可或缺。兩位心理學家埃爾德(Linda Elder)和保羅(Richard Paul)聯手提出的批判性思維分階段發展理論可以幫助我們更準確地評估自己當前思維方式的成熟度,以及幫助我們更清楚地了解其他人的思維方式。

兩位專家為批判性思維的發展劃分出了六個明確的層級,從最初的幾乎為零,直至最高級的思維大師。

正如他們的專著所指出的,人們是否能夠在這批判性思維金字塔上不斷攀登更高的層級,「取決於一個人是否願意為發展成一名批判性思維者付出必需的努力」。有效思維並不會自動實現,也無法去指望潛意識。只有投入實實在在的努力並堅持不懈,你才能掌握相應的能力。

下面就是思維能力發展的六個層級。

第一層級:不會思維者

這些人對思維本身都缺乏必要的了解,更不知道思維對於自己的生活意味著什麼。他們總是基於錯誤和偏執的想法來形成觀點,做出決策,而思維能力卻始終止步不前。

不會思維者缺乏一些關鍵的技巧,使得他們無法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分析。他們也不具備持續運用準確度、關聯度、精確度和邏輯等標準的能力。

那麼,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是屬於這種不會思維者呢?看看大家在社交媒體上的發言,也許你一下子就心裡有數了。正如埃爾德和保羅所寫:「哪怕你已經從高中,甚至從大學畢業,也有很大概率依然是一個不會思維者。」

第二層級:學會質疑者

處在高一個層級上的思維者已經意識到了思維對生活的重要意義,也知道思維上的缺陷會給自己造成大麻煩。正如兩位心理學家所指出的,你要解決問題,第一步就是承認自己存在問題。

來到這個層級上,人們會開始理解「高品質的思維首先要求針對思維本身展開深入細緻的思維」,也會承認自己的思維過程可能有許多不足,只是他們或許還沒有更強大的能力去發現這些不足。

一位學會質疑者可能已經意識到,真正可靠的思維過程包含了引入假定、進行推斷、形成觀點等階段,但是他們的認識依然處在很粗淺的水平上。他們可能已經能夠發現自己在有些問題上犯了自欺欺人的錯誤。

兩位專家指出,處在這一層級的人們,前進的最大障礙在於「對自己真實的思維能力有過高判斷,而這就使得他們難以認識到自己並不出色的思維當中隱藏的問題」。

第三層級:入門思維者

這個層級的思維者已經開始明確意識到謙遜的心態有多麼重要,在生活各方面的思維當中,他們都會積極主動,力圖去控制思維進程。他們知道自己的思維當中存在盲點,並且會去採取相應的措施予以矯正,只是能力還較為有限。

入門思維者更加看重理性,在思維過程當中時刻保持著自知之明。他們或許已經開始具備發現自己想法背後各種概念和傾向性的能力。此外,他們也發展出了較高的清晰度、準確度、邏輯等內在標準,意識到了自我在決策當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他們與更低層級人們最重大的差異之一就在於,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能力,可以對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批判,哪怕他們依然有很多完善工作要做,哪怕他們有些時候發現了問題卻未必有能力解決。

第四層級:踐行思維者

這一層級的人們不但能夠發現自己的缺陷,而且還有相應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到了這個層級,人們就能夠養成更好的思維習慣,而且會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規範性分析。

儘管他們或許可以明確認識到自己的思維是強在哪裡和弱在哪裡,但是這些踐行思維者依然沒有掌握深入解決思維問題的系統性方法,因此還是不免經常會成為自我中心和自欺欺人傾向的犧牲品。

底下的人要怎樣才能上升到這個層級呢?專家們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具備「理性恆心」。這一品質可以提供「充分的動力,來制定一份切實可行的系統性實踐計劃」。

「我們必須教會學生理解至關重要的一點,即無論何時,理性的人進行思維時,都必然是在使用一些明確可預見的架構:思維必然是由問題驅動的,我們尋求問題的答案是為了特定的目的,而要找到答案,我們先獲得信息,然後予以闡釋(比如做出推理),而我們的推理則是基於假定,並指向各種可能的結果的……最後,這每一個思維的環節又都牽涉到相應的理念和概念。」埃爾德和保羅如是說。

第五層級:高級思維者

這些高層級思維者擁有非常強大的習慣,在生活的每個方面,都可以洞察自己的思維,進行深度分析。他們立心公正,總是能夠發現別人和自己想法當中的有害之處。

雖然這些人已經可以很好地處理自我在思維流程當中的角色,但是對於影響他們心理的諸多不同因素,恐怕依然難以完全把握。

高級思維者能夠坦然面對自我批評,而且還會系統性地進行這種行為,來尋求進一步提高。要站上這個層級,思維者必須具備的四種關鍵特質分別是:開發新思維習慣所需的「理性領悟」;「承認人一生當中前後不一致和矛盾之處」的「理性正直」;設身處地了解別人境況和想法的「理性共情」;直面那些自己並不認同,且可能有負面情緒的「理性勇氣」。

第六層級:思維大師

這一層級的超級思維達人可以完全控制自己處理信息和做出決策的整個流程。他們不斷努力強化自己的思維能力,通過反覆實踐「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使其達到自覺水準」。

思維大師能夠深度洞察心理活動,堅決致力於保持公平,控制自己的自我中心主義傾向。

他們總是不斷自省,檢查自己關於缺陷、邏輯和傾向性的各種假定。從他們的身上,他人可以清楚地看到驚人的洞見力,以及強大的實用性知識。

思維大師即便遇到了挫折和挑戰,也不會驚慌失措,他們只是會投入需要的時間和精力,來分析自己該如何應對。

兩位專家寫道:「這一點為何如此重要?正是因為人類的心智,若是聽其自行其是,總是會去追逐當下最簡單的東西,面對起來最輕鬆的東西,最符合自私自利心的東西。與此同時,我們的心智卻會自然抵制那些難以理解的東西,帶有複雜性的東西,要求我們思考的東西,以及他人的困境。」

那麼,我們要如何才能晉級為思維大師呢?心理學家們認為,哪怕是受過大學教育,多數人恐怕也終生難以企及那樣的境界。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們終生堅持良好的思維習慣,不斷提升自我。

「擁有良好判斷力的人總是會努力找出思維大師,因為他們能夠認識到後者帶著智慧的判斷和深入的洞見去思考複雜問題的能力,更懂得這能力是多麼寶貴。」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批判性思維其實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在當前的背景下,其重要性如何形容都不為過。這個令人迷惑的時代裡,處處都充斥著來得快去得更快,帶有濃厚誤導性色彩的信息,而我們決策的對與錯,很可能就真的是「生」與「死」的分野。

原文:

https://bigthink.com/personal-growth/how-to-think-effectively-6-stages-of-critical-thinking

相關焦點

  • 批判性思維專題|張建軍:批判性思維培育的演繹邏輯之根
    然而,在某些持有「兩個反對」觀念的學者看來,演繹邏輯所研究的演繹推理,是與批判性思維的本性相衝突的,因為有效的演繹推理都是從前提到結論的保真推演,因而演繹邏輯只訓練人們如何從已知前提必然地推出結論,從而使邏輯訓練成為人們循規蹈矩、維護既有信條的工具,其與本本主義、教條主義等非批判性思維相容,與解放思想、探求新知的批判性思維背道而馳。
  • 錢穎一: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教育:理念篇 |開卷有益
    根據對哈佛學生的觀察並且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博克在書中把大學本科生的思維模式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Ignorant Certainty」,即「無知的確定性」。這是一個盲目相信的階段。剛從高中畢業進入大學的新生,往往都處於這個階段。在中學,學生認為學到的知識是千真萬確的,這個確定性來源於學生知識的有限性,因此是一種無知下的確定性。
  • 批判性思維專題|張建軍:高階認知視域下的批判性思維教學與研究
    董毓教授提出上述「反邏輯主義觀念」論題,乃根據對某些他概括為「邏輯主義」的批判性思維課程的考察:「學生學了這種『邏輯主義』的批判性思維課程後,依然不知道如何辨別和判斷信息、如何構造和判斷科學假說、如何深挖思想觀念的隱含基礎和形成過程、如何開闊思路提出不同的解釋和論證、如何綜合和平衡多方面的信息和思考形成新穎和理性的觀點。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上)
    生活在信息洪流中的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隨波逐流,做到真正的獨立思考?或許你可以了解一下「CriticalThinking" —— [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以一種合理的、反思的、心靈開放的方式進行思考,從而能夠清晰準確地表達、邏輯嚴謹地推理、合理地論證,以及培養思辨精神。
  • 批判性思維,其實就那麼五句話
    是不是懷疑論者的思維方式?認為誰都是錯的,誰說的都不在理?是否就是傳說中的槓精?懟天懟地懟空氣?為此特意去查了一些書籍,包括成為美國大學教材的《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工具》、《學會提問》以及前段時間因為樊登讀書會講書而一度大火的《思辨與立場》,終於了解到一些基本理論,對批判性思維有了初步的認識。
  • 批判性思維,是未來人與人之間的根本區別
    但在網際網路,如果你提出不同意見,幾乎沒有人會理性的同你探討,這就是批判性思維在今天已成為稀缺品的原因之一。 人們在對待不同意見的時候,沒有理性探討,只有狂熱站隊。
  • 讓中學生愛上思辨 南京中華中學批判性思維培養結碩果
    據了解,中華中學自2012年開始探索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的問題,2016年成功申報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普通高中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研究」,在國內基礎教育階段首開校本必修課「邏輯與批判性思維」,探索批判性思維的學科融合之路。
  • 《學會提問 - 批判性思維指南》:如何有效辨別信息真偽?
    那麼,在信息泥沙俱下的網際網路平臺中,我們該如何有效分辨謠言與真相呢?今天,我為大家介紹一本書《學會提問 - 批判性思維指南》。這本書可以指導我們,在面對網際網路上的龐雜信息時,如何不被情緒左右,用冷靜的思考分辨出信息的真偽。
  • 精英孩子是從培養批判性思維開始(好文)
    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在面對新的信息和應對複雜問題的時候,都能夠輕鬆吸收和迎刃而解,這時候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了解批判性思維的朋友都覺得現行教育非常缺乏這種思維模式,如何培養和鼓勵孩子從小就開始批判性的思考呢?首先我們來說明什麼叫做批判性思維?
  • 獨立思考,批判性思維,人類兩大「軟實力」,如何從小培養?
    2.缺少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 2.批判性思維 保持質疑精神,並且全方面的思考衡量 美國學者理察·保羅認為,所謂批判性思維是我們對思考過程的再思考。批判與批評性不同,批判更多的是否定,而批判性則是思辨式的,是有建設性的。
  • 電子書下載|《群眾與權力》《批判性思維》《雁過留聲》
    《批判性思維(第11版,中文版)》作者: 基思·斯坦諾維奇評分:9.6評分人數:(89人評價)內容簡介在今天的大眾媒體和圖書市場上在浩如煙海、良莠不齊的心理學信息面前,如何撥除迷霧,去偽存真,成為一個明智的心理學信息的消費者呢?《這才是心理學》將教給你科學實用的批判性思維技能,將真正的心理學研究從偽心理學中區分出來,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心理學。《這才是心理學》第1版出版於1983年,30多年來一直被奉為心理學入門經典,在全球頂尖大學中享有盛譽,現在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第11版。
  • 如何通過閱讀來掌握批判性思維?(下)
    延伸閱讀:如何通過閱讀來掌握批判性思維?(上)步驟三:閱讀(Reading):關掉所有讓你分心的東西,開始閱讀第三步是閱讀。閱讀文章有兩個步驟。第一次讀時,不要用到筆。只是快速閱讀,領會文章的主要思想和結構。第二次通讀時,你將仔細閱讀,還有給文本作評註。
  • 2021年考研英語作文預測(批判性思維與盲從話題)
    2021年考研英語作文預測(批判性思維與盲從話題)備註:來源猴哥英語,轉載請註明出處分析:創新是重要的話題,在2020年12創新與之相關的是批判性思維,後者有利於後者,前者可以說是後者的體現,所以批判性思維更重要。如何寫這篇文章,角度可以不同,你可以寫批判性思維的表現,也可以寫其好處與做法,但是不能同時都寫,因為文章篇幅限制,不能面面俱到。無論選擇哪一種,要邏輯清晰,層次分明,結構合理。同時想說的是,這個話題可以衍生很多子話題,例如謠言與謊言、理性分析以、網絡辨別、自主學習與獨立學習等。
  • 高考作文是在給那些有批判性思維的人加分
    今年各地作文題,一個總體感覺是,更凸顯了批判性思維的重要,總在獎勵那些有批判性思維的考生。每一個題目都強調「角度自選」,有競爭力的好角度、巧角度不是考場臨時拍腦袋碰巧想出來的,而是批判性思維的產物。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對於作文審題來講,就是一個看到他者的命題框架(解構)並找到自己思考落點(建構)的思維過程。高中生應該有批判性思維的訓練,學習思維方式而不是應試技巧,才能在面對一個具體命題時「降維打擊」,輕鬆破題,在角度位移中找到自己的「菜」。
  • 你需要批判性思維
    如何擁有批判性思維呢?一、不要迷信權威(連大V都不要去迷信)不要崇拜偶像,崇拜權威,如果一定要崇拜,那就是我們自己,無條件愛自己,崇拜自己。四、批判性思維1.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起心動念,非常重要。2.作用力與反作用是立刻可以感受到的,比如拍桌子,手痛。3.時間變量,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是有時間延遲的。
  • 用批判性思維看是真的麼
    近年,「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關鍵詞之一,大學外語專業中也頻繁提及。但是外語教育何以談批判性思維?筆者認為對這個問題的探討尚不夠深入。 何謂批判性思維?
  • 「質量英文」PDCA(戴明環),創造批判性思維的文化
    今天分享的是質量英文,主題是:PDCA(戴明環),創造批判性思維的文化。中文為浦亮元翻譯,覺得有用,歡迎分享!說明:文內廣告選自微信公眾平臺廣告系統,文末廣告隨機出現,為微信公眾平臺系統自帶,是否查看/購買產品或者服務,取決於你自己!
  • 打造高階思維課堂的10個策略,讓課堂教學走向深度
    布盧姆分類法的前三個級別(通常顯示為金字塔,思維的最高級別位於結構的頂部)是分析,綜合和評估。這些級別的分類法都涉及批判性或高階思維。能夠思考的學生是那些可以將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新環境中的學生。通過各個層次的觀察,可以展示出高階思維在教育中的應用。
  • 思維模型是什麼?理清事物的本質,如何培養自己的底層思維模型
    然後引導一部分人先行購買,不知道買不買的那部分人有更大概率跟隨前面的人,完成購買行為日常生活、工作中有哪些我們常見的思維模型呢?1、金字塔原理模型——邏輯思維。2、刻意練習模型——成為高手。3、批判性思維模型——獨立思考。4、六頂思考帽模型——高效思考5、定位理論模型——營銷。6、SMART模型——目標管理。7、番茄工作法模型——時間管理。
  • 成年人自我提升的六個底層思維,很有用
    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越是優秀的成年人,往往有跟別人不一樣的思維,越能做成更多的事,成就也更大。 根據收穫君的觀察和整理,今天分享成年人自我提升的六個底層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