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述評:美國宣布巴格達迪死亡有「小算盤」

2021-01-19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0月29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27日宣布,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最高頭目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已經喪命。俄媒稱,美國這樣做只為留在敘利亞。

據俄羅斯《消息報》10月28日報導,雖有高大上的特效烘託,但此次行動本身更像一場公關造勢,跟反恐戰爭只存在部分關聯。

報導稱,巴格達迪已死的聲明發布,在時間上與美國作出向敘東部油田重新派遣作戰人員的決定恰好吻合。

此前,華盛頓曾與安卡拉談妥,將部分軍隊從敘土兩國交界處撤出。正是在此之後,安卡拉於10月9日開始了「和平之泉」行動,打擊敘利亞境內由庫德人組成的「人民保護部隊」。土耳其認為,庫德武裝乃被列入該國恐怖組織名單的庫德工人黨的分支。美國人隨後將駐敘的大部分軍隊調往伊拉克,只留下一些軍人「保衛」油田。

美國捲土重來意欲何為?報導稱,10月26日,俄國防部給出了答案,其發言人伊戈爾·科納申科夫指責美國非法開採和運輸石油。他指出,華盛頓每月從中獲利超過3000萬美元。這批石油被遠低於市價售出,約每桶38美元,相關所得進入了美國情報部門以及私營軍事公司的帳戶。俄國防部出具了證據,即拍攝於不同日期的敘利亞東部產油區的衛星圖片,可以看到數十輛運油車。

敘利亞議會國際和阿拉伯國家間事務委員會成員薩吉·塔阿姆告訴《消息報》,土耳其與敘利亞邊境地區的事態發展跟華盛頓的行為之間存在直接關聯。他指出:「當土軍進入敘利亞領土後,美國譴責了上述行徑。但聲明顯然屬於老生常談。美國人那時也開始從敘撤軍。然而,當俄土兩國在索契達成協議後,他們卻重返此地。華盛頓竭盡所能,拖延敘利亞危機。」

塔阿姆不排除白宮企圖破壞莫斯科跟安卡拉之間的共識,在他看來,美國人只是裝出打擊恐怖主義的模樣。

報導指出,巴格達迪之死無論確有其事還是屬於蓄意編排,對剷除他所領導的恐怖組織而言,未必能夠產生重要影響。當年,本·拉丹之死也沒令「基地」組織隨之崩潰。

報導稱,總體來說,美國或許還用得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畢竟搜尋恐怖分子可以充當白宮很多行動的擋箭牌。(編譯/童師群)

相關焦點

  • 巴格達迪又被打死了,但這絕不是美國的「勝利」
    具體消息:周六巴格達迪試圖與家人逃離他在敘利亞最後的據點--伊德利卜省,前往土耳其邊境,導致行蹤被暴露。軍事行動小組出動了地面部隊,武裝直升機和戰鬥機,在土敘邊境的布裡沙村對巴格達迪發起攻擊。據說巴格達迪兩名妻子被打死,他本人則引爆了炸彈背心,最終還需要DNA檢驗來確定巴格達迪的死亡。
  • ...5人死亡4人受傷】俄媒16日消息,美國駐阿富汗巴格拉姆空軍基地...
    【美軍駐阿富汗軍事基地發生槍擊案 5人死亡4人受傷】俄媒16日消息,美國駐阿富汗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發生槍擊事件,已造成5人死亡4人受傷。消息人士稱,襲擊發生在基地附近,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晚上10點左右。目前美國軍方尚未就襲擊事件發表聲明。
  • 美國特種部隊真「幸運」,巴格達迪被斬首,機器人立下汗馬功勞
    近日,美國宣布正式擊斃極端組織IS頭目巴格達迪。消息傳出後,引起了各方廣泛關注。根據美國軍方公布的此次作戰行動細節,美軍是通過特種作戰對巴格達迪實施了「斬首」行動。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經典突襲戰中,除了三角洲、遊騎兵等美軍王牌特種部隊擔當主角之外,在關鍵時刻爆發的黑夜室內槍戰中,美軍戰鬥機器人大顯神威,精準秒殺了多名IS保鏢後,才讓巴格達迪沒有成功逃脫。眾所周知,作為IS的首腦與精神領袖,巴格達迪一直是美軍暗殺名單上的頭號目標。
  • 美媒解析直升機在突襲巴格達迪行動中作用
    參考消息網10月31日報導 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10月28日發表凱爾·溝上的文章《這些直升機使美國陸軍有能力突襲「伊斯蘭國」》,摘編如下:參與突襲行動並消滅「伊斯蘭國」領導人巴格達迪的直升機,來自美國陸軍一支精英直升機部隊,該部隊負責在高風險任務中運送美軍突擊隊員。
  • 從害羞的神學家到嗜血屠夫:ISIS頭目巴格達迪的詭異人生
    據伊拉克蘇馬裡亞電視臺網站7月11日報導,在中東肆虐多年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發布聲明,承認其頭目巴格達迪已經死亡。在「伊斯蘭國」的頭目之外,巴格達迪究竟是何許人?他為什麼會走上從事恐怖主義活動的道路呢?
  • 美媒曝川普想在白宮見追殺巴格達迪「英雄犬」,網友畫風卻這樣……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博雅琪】還記得那隻追捕並消滅了巴格達迪的「英雄」軍犬嗎?美媒29日援引白宮高級官員的話爆料說,儘管還未發出正式邀請,但川普表示想要見一見這隻「英雄」軍犬,希望能邀請它來參觀白宮。而在這之前,川普28日已經在推特上曬出它的照片並稱讚「它幹得太漂亮了!」
  • 美國風波未停!一周超5600人死亡,俄媒:比「911事件」嚴重得多
    轟轟烈烈的美國大選終於落下帷幕,雖然拜登獲得了超過270張選舉人選票成為新一任美國總統,但是川普肯定不會就此罷休,這場大選的好戲或許遠沒有結束。不過對於美國民眾來說,現在最重要的不是誰當總統,如何才能夠很好的控制疫情,並且快速恢復經濟才是重中之重。
  • 川普再提「除掉」巴格達迪:美國特種部隊給了他一張「通往地獄的...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據美國福克斯新聞報導,當地時間11月4日晚,川普出現在肯塔基州的競選集會上,呼籲選民在接下來的幾場關鍵性選舉中幫助共和黨取得勝利。演講中,川普數次提及其執政期間的成就,其中就包括「除掉」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前頭目巴格達迪。福克斯報導稱,川普在提到此事時說,「美國特種部隊剛剛給了世界頭號恐怖分子一張通往地獄的單程票」。
  • 中國能對美國進行有效核反擊?俄媒:他們有320枚核彈頭!
    圖為中國核武器目前,因中國的逐漸強大,美國開始對我國投於仇視的目光。這種情況也慢慢被各國所察覺,其中俄羅斯對中美兩國的矛盾極為重視。近期,俄羅斯的網站上又上傳了一篇有關於此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俄媒羅列兩國各個方面的對比,強調中國當前軍事力量的強大。12月9日,俄羅斯媒體周刊,《側面》中上傳了這樣一篇文章,題為「美國拿什麼應對中國軍力增強」。在文章中,俄媒從海上爭奪、空中爭奪、網絡優勢、核戰略等對中美軍隊的目前狀況進行了分析。並於12月11日被《參考消息》所轉載。
  • 俄媒:美國商務部將45家俄羅斯企業列入制裁名單
    據俄塔斯社報導,當地時間21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45家與軍方有合作的俄羅斯企業列入制裁名單,其中包括國防產品出口公司、俄科技集團、米格飛機製造公司、蘇霍伊民用飛機公司,圖波列夫公司和聯合航空製造集團等俄羅斯企業。
  • 伊朗遲遲不敢向美國復仇,俄媒指出關鍵
    據美媒報導,近日美軍核動力航母戰鬥群和戰略轟炸機同時現身中東,並在當地展開實戰化軍事演習。外界普遍認為,美軍在敏感時刻遠赴中東秀肌肉,擺明了是在威懾伊朗,後者曾在法赫裡扎德遇刺後誓言「為殉難者報仇」,而美軍此舉就是對伊朗「下戰書」最直白的回應。俄媒指出,美軍近期一系列軍事舉動非同尋常,這向外透露出一個信號,川普很有可能在任期的最後階段鋌而走險,對伊朗動武。對此,俄媒提醒道「伊朗應該多加小心」。
  • 美國空襲「斬首」伊朗名將,讓人想起了兩位俄敘老將軍之死
    1月3日凌晨,美軍空襲了位於巴格達機場附近的2輛汽車,造成了其中8人死亡。死者中包括伊朗革命衛隊「聖城軍」指揮官蘇萊曼尼、幾名伊拉克民兵武裝領導人。1月4日,美軍繼續對伊拉克民兵組織展開空襲,造成至少6人死亡,3人重傷,其中可能有另一位伊拉克民兵武裝的領導人。
  • 美國從挪威撤軍與俄羅斯有關?俄媒:大可不必迎合俄羅斯
    美大選臨近,川普一邊含沙射影中國可能會阻止其連任,另一邊也要提防有心人士將他和俄羅斯重新聯繫在一起,此前的親俄表現讓川普深陷「通俄門」困擾,不過最近又發生的一件事讓人不免再度聯想川普的用意。美國將從挪威撤軍,僅留下20人為未來的必要事務提供保障,最後華盛頓還不忘釋放信號:不必將從挪撤軍視為對俄羅斯意願的迎合。據俄羅斯《生意人報》網站,綜合多家媒體報導可以確認,美國駐挪威的700名士兵將撤離該國,僅僅留下20人繼續駐紮,為之後在挪威舉行的北約軍演提供保障。針對美國撤軍一事,挪威國防部強調未來演習期間北約以及美軍會有超過千人參加。
  • 戰機墜毀飛行員失蹤,俄制戰機有問題?印媒呼籲美國別再袖手旁觀
    在印度眼裡,自己是一個實力非常雄厚的國家,所以必須得有先進的武器裝備打彰顯自己的「強國身份」,但無奈國內研製水平卻撐不起印度的野心,所以其只能靠國外的武器來充實自己的武器庫,尤其是戰機,印度明白領空權的重要性,所以購買了不少別國的先進戰機,但戰機有了,印度卻常常因為各種原因發生墜機事故,成為了國際上知名的
  • ISIS新頭目藏身敘利亞訓練軍隊,準備襲擊歐美為巴格達迪復仇
    2019年10月27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頭目巴格達迪已在美軍於敘利亞西北部進行的一次針對他的夜間軍事行動中自殺身亡。前不久外媒報導稱,外號「教授」的阿米爾·穆罕默德·阿卜杜勒·拉赫曼·毛裡·薩爾比已經正式接任「伊斯蘭國」的新頭目。
  • 俄克拉荷馬州州長確診,美媒:他是美國第一位感染新冠病毒的州長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國疫情惡化的趨勢絲毫看不到緩和跡象。14日,美國新增確診病例67417例,刷新日增紀錄。截至北京時間15日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實時數據顯示,美國累計病例超過343.2萬例,死亡13.6萬例。
  • 俄駐美大使館:美媒毫無根據地指責俄黑客攻擊美國政府部門
    俄駐美大使館:美媒毫無根據地指責俄黑客攻擊美國政府部門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12-14 15:00 來源:
  • 華盛頓爆發萬人大遊行,俄媒犀利評論:美國或陷入「顏色革命」
    據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美國累計疫情人數已超過六百萬,死亡人數高達18萬,單日增長疫情增長人數仍以萬計位,特別的是,如今美國疫情尚未加以控制,黑人抗議還在猛烈進行,但對於美國來說激動人心的總統大選即將到來,這意味著川普與拜登較量進入白熱化階段,而雙方背後的黨派「共和黨」「民主黨」也在互相中傷、拉票,2020年美國大選註定是個精彩又無比激烈的盛景
  • 美媒招聘駐俄記者不忘狂抹黑,俄美女發言人火力全開,反擊漂亮!
    美國與俄羅斯這兩個大國之間一直存在著一種微妙的政治關係,「反俄情緒」在多家美媒的刻意渲染下已經成了一種「政治正確」。近日,美媒又開始打著奇葩的幌子「內涵」俄羅斯。大概在一個星期前,美國《紐約時報》發布了一份「特殊」的招聘廣告,聲稱自己正在招募一個「不怕死」的特派駐俄記者,同時還不忘瘋狂的抹黑俄羅斯。對此,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11月22日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諷刺性評論稱,「這個工作編瞎話就行了」。
  • 俄媒稱美國恐俄症已歇斯底裡,回懟:美國是偽裝成一個國家的戰爭機器
    近期以來,美國媒體界廣泛流傳著俄羅斯特工攻擊美國網絡的傳言,衛星網稱,這反映了美國政治階層對俄羅斯的「恐懼症」變得歇斯底裡。衛星網稱,「美國是一個偽裝成戰爭機器的國家,其政治階層和大眾媒體被徹底洗腦以致無可救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