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西縣東水村,位於新墟鎮北部,距鎮政府23公裡,坐落在東水山的西麓,這個藏在深山的村落,是東水風景帶上的明珠。東水村自然、人文旅遊資源豐富,東水河蜿蜒而過,山、水、奇石景觀優美,有原始森林、竹海、古茶樹、茶園等。著名景點有望夫石、龜石、吊水潭瀑布、鰻鱔潭瀑布、龍井瀑布、射水潭瀑布、龍潭等,其中「鵝凰遠眺」、「東水明珠」曾列入陽江八景之一。東水村旅遊資源得天獨厚,2012年被評為陽江十大美麗鄉村之一,2018年被評為陽江十大旅遊特色村之一,2019年被公布為首批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
東水山,是一處風光旖旎、山清水秀的旅遊避暑勝地。漫山遍野的翠竹、形狀各異的各種奇石、獨具一格的流水瀑布,還有優秀傳統技藝的古法造紙作坊。坐在綠樹掩映的村莊中吃粗糧、嚼野菜、品山茶,同時親自體驗各種手工勞作的樂趣,會讓你感到滋味無窮。鵝凰嶂峰,海拔1337米,是廣東第四高峰,山頂可眺望南海,素有「陽江屋脊」之稱。鵝凰嶂峰莽莽蒼蒼,巍峨挺拔,其石極黑,其水極清,漫步其中猶如雲霧中穿梭。竹寮、水車、水碓,土風濃鬱,山泉、奇石、雲霧,如詩如畫。
竹,是東水風光帶的基本元素,在村場駐足,觸目所見漫山遍野都是竹,宛如置身竹的海洋。如值盛夏,竹子新葉長成,放眼望去,前後左右、高低遠近,山上山下全是翠綠的竹子,山風輕拂,掀起綠色的波浪。即使烈日當空,但竹濤湧動,連綿起伏,竹林下陣陣清涼,竹香撲鼻。東水竹筍以肉厚、脆嫩、肥大、味酸美而著稱,是一種不可多得的佳餚。可鮮吃,也可醃製,或製成筍乾,各有風味。
以竹子為主要原材料的土法造紙,是三鬥種村以及東水一帶的傳統工藝。鼎盛時,三鬥種村家家戶戶建有造紙作坊,村民男女老幼均參與造紙生產。造紙工藝複雜,需要經過「浸料」「漂料」「椿紙」「撈紙」「壓紙」「拆紙」等六道工序,東水古法造紙傳承300年,復活東漢蔡侯紙。由於產品原始,利潤稀薄,近年來造紙作坊日漸式微。此外,村民還會手工編織如簸箕、蒸籠、雞籠、竹籃、竹筐、米篩、谷篩、竹椅、竹笠、竹掃把、捕魚籮等等這些農業社會時期盛行的工具。
東水村附近的幾個流水衝積潭,是東水風景帶的精華所在。代表性的有「吊水潭」、「鰻鱔潭」。吊水潭瀑布有「小廬山三疊泉」之稱,其上遊流水迅猛,流經巨石衝擊而下的瀑布分三層,以首層最高,達20多米,流水飛瀉,水花激濺,氣勢十分壯觀,下遊形成巨大的積水潭,潭水清澈冰涼,周遭翠竹環繞,清風徐來,水汽氤氳,暑氣盡消,好一個清涼世界。「鰻鱔潭」水最深,墨綠不見底,傳說有成精的鱔魚出沒。
東水村有300多年的制茶歷史,山上雲霧繚繞,林木茂密,相對溼度大,而且直射光少,非常適宜茶樹平衡生長。因而所產茶芽葉肥壯、葉質柔嫩、色澤鮮綠,含有豐富的胺基酸及芳香物質。東水茶,茶色透明,顯嫩綠色,茶味甘涼清香,具有生津、消滯、降血壓和開胃等功效。該村曲河茶場的萬畝原生態茶園出產古老而天然的東水山茶。擁有百年以上古茶樹超過10000株;300年以上古茶樹超過1000株。
正是基於這一良好的自然生態、悠久的種茶歷史及大面積和數量眾多的古茶樹資源,東水山茶鄉被評為「廣東十大茶鄉」。陽西縣東水茶業有限公司於2012年成立後,以「東水山茶」為主營品牌,重新整合東水山原有的百年原生態的古茶園優勢資源,成立特色的茶葉培植基地,經過數年潛心選種、培育、不斷調整製作工藝,最終由公司獨有的小葉樹種「金手指」製作的紅茶「黃金芽」,以其花香馥鬱悠長,滋味鮮爽、醇和、蜜韻顯的顯著特點,2015年被評為「廣東十大名茶」,2018年被評為「南方養生明星茶」。
東水村美麗的自然風光中,蘊含著豐富的自然資源。野生巴戟是重要的藥材,已發現的珍稀樹種有豬血木、紅山茶、月杜鵑等以及各種野生動物,是天然的聚寶庫。(稿源對接:陽西縣地方志辦公室 圖文編輯:梁連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