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打出中式107正式比賽第一個滿分杆?這是2020「遠東·星牌·康溪盛世」杯中式107巡迴錦標賽長春站的一個懸念。
比賽來到第二天,這個問題就有了答案。外圍賽第二場決勝輪,吉林名將於光宇在和趙巖昊的比賽中,第二局打出107滿分杆。他最終5-4拿下比賽,挺進正賽。
「挺興奮!因為這是正式比賽的第一個107。我當時還沒從滿分杆裡馬上緩過來,緊接著下一局出現一個低級失誤。不過我很快冷靜了下來。」於光宇說。
對於這種全新的打法,於光宇有很多話要說:「我認為,能想到這種打法,本身很好。中式107很適合大眾,大家認為斯諾克難,主要是因為球檯大。同樣是長臺,中式球檯上的長臺更好打。中式107進攻比防守多,要打好中式107,不需要一桿清臺,超分就行,最關鍵的是抓住進攻機會。中式107偶然性大,每個人都有機會,競爭會很激烈。這對於比賽本身是好事,能促進大家的積極性。」
資深球迷對於光宇這個名字不會陌生。於光宇出生於1975年,是中國最早一批中式撞球運動員的一員。回憶起當年的撞球經歷,於光宇感慨萬千:「我們那一代人沒有正式學撞球的說法。」於光宇學球的方式,如今的人或許很難想像:「當時我們只能每周三在央視觀看15分鐘的世界斯諾克比賽錄像。我和一些球員朋友用錄像機把這15分鐘錄下來,積累到60分鐘後,把素材合成錄像帶,然後邊看錄像帶邊學,很多杆法和理念就是通過看錄像帶練出來的。」
當時大眾對於撞球運動也缺乏認可。「那時一年只有一兩次比賽,冠軍獎金還不夠一年的開銷。」因為熱愛,於光宇在這樣困難的條件下仍然堅持下來。
2005年,隨著丁俊暉橫空出世,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認可撞球運動,國內的撞球賽事越來越多、獎金越來越高,於光宇開始取得一些成績。也因為撞球,他遇到了現在的妻子——曹洋洋。曹洋洋曾是國內最頂尖的女子中式撞球運動員,之後為了經營俱樂部和照顧家庭,曹洋洋選擇隱退。
年過40後,於光宇也減少了參賽數量。「我現在的精力和體力不如年輕人,就選擇性參加比賽,只參加正規的比賽。我們非常喜歡參加中臺協、星牌組織的比賽,正式、正規,爭議少。」2018年,於光宇和曹洋洋一同參加CBSA中式撞球中國錦標賽,雙雙進入八強。也是因為對星牌、康溪盛世賽事的信任,於光宇果斷報名參加本站中式107巡迴賽:「賽場的感覺能讓球員投入進去。我打下來感覺很興奮。」
於光宇現在把主要精力放在培養小球員和經營俱樂部兩方面,而培養小球員在他眼中更為重要。「我的建議是,小孩子先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後再開始練球,來得及。14、15歲以後的孩子,對技術和理念的理解能力更強。尤其是中式撞球和中式107,優秀的孩子,可以訓練兩三年後就能出成績。」
30多年,從每個月等待一盤60分鐘的撞球錄像帶,到如今做球員、開俱樂部,於光宇始終與一方臺呢相伴。「無論再忙,我每天都要打幾杆。撞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和吃飯、睡覺一樣,每天不可或缺。」像於光宇這樣執著的撞球人,不正是中國撞球運動越來越繁榮的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