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袁立手撕《演員的誕生》餘波未止,便有網友曝出《演員》將要停播整改的消息。觀眾甚至自發向廣電舉報,求停播。如果消息屬實,廣電可能要接到網友的「連環奪命call」了。
不過今天一早,這個傳聞便出現了破滅的跡象,《演員的誕生》本周預告片如期而至,節目組還策劃了一場「信誓旦旦」的宣誓,儀式感頗強。
《演員的誕生》自播出以來,便爭議不斷:鄭爽無演技晉級,歐陽娜娜摳圖與劉燁同臺,黃聖依復出尬演,袁立被剪成「精神病」,這檔標榜以演技為唯一視角的節目似乎早已忘記演技為何物。
《人民日報》也發出評論稱:「如果將《演員的誕生》也看作一部戲的話,希望戲劇本身的內容更豐富一些,戲外亂七八糟的戲份更少一些,讓節目真正回歸到演技的視角。」
即便如此,《演員的誕生》播放量一直居高不下,但全民聲討、好感度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節目組與袁立共同促成黑幕,但「分贓不均」。節目借剪輯損害袁立形象更迫使其揭露更多黑幕,最終導致《演員》口碑一崩再崩。但目前最直觀可見的是,剪輯是促成多重黑幕的重要因素。
接下來,我們就重點聊聊,綜藝剪輯的「藝術」。
《演員》藉助剪輯,劉燁可以對空氣飆戲,章子怡可以對空氣點評,鄭昊成了「戲霸」,袁立成了「精神病」,飛行導師真的會「飛」……剪輯雖然是常用的蒙太奇手法,但《演員》未免有點蒙人蒙得太奇了!
相比之下,《中國有嘻哈》也曾因剪輯飽受熱議,剪輯師收到數以噸計的刀片是家常便飯。但是剪輯使《嘻哈》的選手形象立體,懸念叢生,高潮迭起,最終成為爆款。這一正一反之間,剪輯可以說是分出高下的關鍵一環。
通過對比《嘻哈》和《演員》,後者難掩拙劣。
《演員》毀嘉賓,《嘻哈》立人物
前者隨時可以為流量犧牲嘉賓形象
綜藝節目錄製時長遠大於播出時長,這就決定了必然有大量素材將被捨棄。然而,《演員》中的素材取捨卻可以隨意篡改事實,甚至損害嘉賓形象。
就拿最近參加節目的袁立來說,由於節目未播出時袁立就發微博稱自己「演」淘汰,隨後袁立的微博發送鍵被取消。節目播出後,延遲了在視頻網站上線的時間,袁立的形象更是一反常態,被剪成了「精神病」。
從播出的視頻中,可以看到有不少銜接失當的地方。後來,袁立接受了採訪,大致還原了正常的鏡頭順序。
據了解,與袁立PK的張彤是章子怡和劉燁的班長,節目現場還播放了一段同學時期的感人視頻,宋丹丹後來投票時說「我希望他們回到學生時代,再出一個作業。」也證實了這一點。
袁立原本在淘汰時說了一段話:「非常好,你們出於愛護同學的關係,讓張彤贏了,我覺得演員和演員之間就應該這樣相親相愛的,不僅是在鏡頭上相愛,也要在鏡頭後面相愛,我非常贊同。」
但是這些內容全都被剪掉,只留下一個「瘋」了的袁立。嘉賓形象在節目組眼中似乎隨時可以為流量犧牲。若不是製片方逼到袁立曝出「聊天記錄」,或許現在網上已經對袁立罵聲一片了。
反觀《嘻哈》,節目在剪輯時同樣捨棄了大量素材,但是卻更好地塑造了選手形象。
前幾期時,沙漠兄弟組合中的黃旭鏡頭很少,被稱為「0.8秒哥」,TT在前面鏡頭多,後來逐漸減少。甚至有些rapper自始至終沒有鏡頭,而PG one、VAVA等鏡頭一直較多。
《嘻哈》的這種處理是基於rapper各自表現而有側重的捨棄。就拿黃旭來說,在他表現得很好的那一期上,他的故事線也被交代完整。由於前面鋪墊不多,帶有懸念的出場更加搶眼,良好的舞臺表現再加上完善的人物背景,黃旭便在觀眾心中打下更深的印記。
《嘻哈》從選手本身出發,這種剪輯處理弱化了選手的不足,使其形象更加立體。而《演員》的剪輯方式則從節目效果出發,更功利。
《演員》導師「飛行」,《嘻哈》閃回「填坑」
前者時間軸混亂節目充斥拼湊感
打亂時間軸是影視作品常用的剪輯方式,在真人秀大火之後,也常用於綜藝節目。《演員》中雖然出現了多處時間軸的錯亂,但給人的感覺確是毫無章法的亂和拼湊。
從《演員》目前已經播出的節目來看,基本每期都保持著流量小鮮肉+話題爭議組+演技實力派的組合,這種組合的優勢在於即便流量小鮮肉沒能自帶話題,也能藉助爭議組製造話題從而保證播放量,而演技組則負責保證節目品質。
然而,節目錄製和播出不能保持一致,只能藉助剪輯來完成這種組合。比如在上期節目中,由於缺少小鮮肉,便剪進了張雪迎、侯明昊組,該組錄製時還有飛行導師陶虹,評委著裝也不相同。於是播出時,陶虹便開啟了「飛行」模式。
袁立、李敏濤組表演時,評委都是三人。
而到了張雪迎組表演時,陶虹「飛」了進來,評委變成四人。
並且,陶虹在該組表演完後,還使用特權復活了演技受爭議的姚遠。
而演技相對更好的袁立、李乃文表演時並沒有飛行導師,也沒有被復活的機會。評委服裝也來回切換,節目充斥著拼湊感。
從節目預告來看,上上期節目中的飛行導師胡軍也被剪進了下期節目,這種混亂感還將持續下去。
更重要的是,時間軸混亂還給節目造假提供便利。有網友爆料:由於章子怡第二期時不在場,在未觀看選手表演的情況下,後來在第六期時補錄了點評。
而《嘻哈》在打亂時間軸時就相對高明,節目中經常用閃回的方式「填坑」。之前所提到的懸念往往是在閃回中交代清楚,從而使情節發展更流暢。
就拿「商務」標籤濃厚的孫八一來說,在沒有對其背景作介紹時,觀眾往往以為孫八一主業是商人,副業是嘻哈。之後通過剪輯完善人物背景,觀眾才了解到他其實已在嘻哈圈混跡多年。「紅花會」的相關情況也是通過多次閃回逐漸清晰的。
《嘻哈》這種時間軸的處理方式在不影響主線發展的情況下,使劇情和人物都更加飽滿。
《演員》被曝摳圖,《嘻哈》懸念引流
前者借剪輯造假不斷曝出醜態
在《演員》中,每一組選手的表演以及勝出者與評委之間的對戲是一個完整的劇情。然而剪輯卻將這兩部分割裂開,使中間生出一個斷檔。而且由於每期節目時長不足,這個斷檔甚至會延長至一周。這樣的銜接不僅不自然,而且會使觀眾出現陌生感。
再者,《演員》在單個劇情的處理中,還存在藉助剪輯造假的現象。
歐陽娜娜與老戲骨鄭昊PK後,鄭昊被所謂的十人專業評審團評為「戲霸」,歐陽娜娜勝出,之後與劉燁飆戲。今日,有網友爆料稱歐陽娜娜與劉燁同臺接受點評的畫面,其實是摳圖的結果。
該網友表示:歐陽娜娜當時並不在場,劉燁與空氣同臺,但在播出時,近景鏡頭中,劉燁旁邊卻站著歐陽娜娜,而在遠景鏡頭中則只有劉燁一人。
節目播出後,也有網友發出當期節目01:57:33處的遠景截圖,途中歐陽娜娜確實不在舞臺上。
不過目前,節目組對此還未有回應,節目組是否摳圖尚未有定論。
而在《嘻哈》中,節目組獨特的「劇情式剪輯」使其成為目前綜藝中最好看的「電視劇」,青春、real的主題貫穿節目始終,劇情完整、流暢。當然,節目也通過剪輯放大了選手間的衝突,比如地下rapper與idol之間的矛盾,GAI與PG one之間的對立,都成了節目的「燃」點。
另外,剪輯師經常不經意地拋出懸念,比如戴面具的hip-hop man所引發的長期的猜測,而後其在揭面後卻不露臉,只留下一句「下周見!」。再如第5期時,吳亦凡壓軸演出,燈光音樂就位,吳亦凡衣服都脫了,但是突然又「下周見!」
這樣的剪輯處理雖然使剪輯師收到不少刀片,但並不會傷害到觀眾,同時又增強可看性,提高了rapper的人氣和節目關注度。
而《演員》卻是利用畫面拼接帶給觀眾的想像力,企圖掩蓋節目造假的事實,但細節卻不斷暴露出《演員》的醜態。
從《嘻哈》和《演員》的對比來看,剪輯是決定它們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嘻哈》成為爆款,《演員》卻陷入負面輿論漩渦,但是這個鍋剪輯師可不背,他們只是執行者,背後還有製作方的操控。從結果來看,製作方可以說是為了流量不擇手段了。
宋丹丹在節目中總對嘉賓說:「你們能夠來到這個舞臺,就非常有勇氣。」時至今日,觀眾總算能對這「勇氣」二字理解一二了。
電科技專注於TMT領域報導,青雲計劃、百+計劃獲得者。榮獲2013搜狐最佳行業自媒體人稱號、2015中國新媒體創業大賽總決賽季軍、2018百度動態年度實力紅人等諸多大獎。
投稿請登錄:http://www.diankeji.com/member
商務合作請洽:marketing#diankeji.com
聲明:本站原創文章文字版權歸電科技所有,轉載務必註明作者和出處;本站轉載文章僅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電科技立場,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