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是指一切能汙染、易擾亂有情身心的精神作用。
眾生因為迷惑事理而造作惡因,所種下的業因種子,再經過煩惱惡水的滋潤,就會產生負面的巨大力量,招感苦澀的惡果,逼惱眾生的身心。
佛陀成道之初曾揭示:『眾生皆有佛性。』眾生雖然佛性本具,卻為煩惱無明所覆蔽,因此不能開顯。
人之所以產生煩惱,究其原因,其實是心王、心所向外追求,迷惑於物境;亦即透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對外攀取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於是五欲、六塵便像塵埃一樣覆蓋真心,產生無明,進而起惑造業。
南懷瑾先生在《金剛經說什麼》裡講到:「金剛經是佛經典中很特殊的一部,他最偉大之處,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
下面與大家分享的就是《金剛經》8句精華,經常讀誦,煩惱自然消失,好運不請自來!
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所有現象,都是虛妄的,好比在夢中,你看見山河大地親朋好友,而實際上並沒有。
如果見所有現象都是虛幻相,當知一切虛幻現象雖然有生滅變化,而實際上本來就沒有生滅,和不生不滅的如來沒有兩樣,那麼,你若見諸相是虛幻相,就見到如來了。
二、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如果菩薩以為我相、人相、眾生相都不是,但守一不生不滅體正好落在壽者相,這是根本大無明,比如人先有了生命,有此壽者相,才有身心,然後才有痛苦快樂,然後想要離苦得樂。
那麼,他就還沒有如實領悟如來所護念所付囑的無上正等正覺心,他就不叫做菩薩,還只是善男子善女人而已。
三、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實實在在沒有一個東西,身體都沒有了,連感覺都沒有了,所以五蘊皆空,連光也沒有,色相也沒有,一切都不可得,這個時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徹大悟。
四、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這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並沒有說這一切人不是人心啊!眾生的心還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啊,牛啊,螞蟻啊,小昆蟲這一切生命,都不是心,叫它是心。
五、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須菩提,眾緣和合的現象,那就是本來沒有也本來不可說的一種現象。但是凡夫只貪戀執著在現象上。
六、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
真正知道了一切法無我的時候,達到了無我的境界,自然達到了無生法忍的境界。
七、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任何一切可以證取,可以說明的都是有為法,而有為法都如同夢幻泡影。
本來不可取不可說,又如同水露,如同閃電,雖然呈現過,瞬間消失,不可取不可說,應作如是觀。
八、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須菩提,所說善法,不舍世間規範,不怪異、沒有秘密,不是不擇手段達到目的的方便法,如來說這樣的善法是虛幻的善法,只是名叫做善法。
以上《金剛經》8句精華,經常讀誦,煩惱自然消失,好運不請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