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閱讀文獻的目的

2021-01-16 暖文心雨

作為一名技術能力要求更高,而學術水平要求不是特別高,注重於教學的高校教師,我對自我閱讀文獻的目的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反思。自己應該樹立怎樣的目標呢?

更加的了解自己所處行業的前沿,發展現狀

明確看文章的原因就是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所處的行業的發展前沿,這樣才能不斷地加強自我的專業性,以此作為閱讀文獻的首要目標,而不僅僅是為了發表高水平的論文,因為我這個工作,低水平的論文也就足夠了。

服務於教學的科研

自己所處的行業,這樣的這個工作的特點,不需要發表高水平的論文,但是如果不閱讀論文,就會成為一個教書匠。

自己所處行業的最為前沿的信息都不夠了解。《航空航天專業》

如何積累自我的專業知識呢。

自己閱讀到的專業前沿知識,對行業發展更加的了解,為上好課打好基礎。

多閱讀高水平的論文

高水平論文是一個人幾年的心血,甚至一段團隊2-3年的研究成果。閱讀這種文獻有種如沐春風的感覺,非常的有啟發意義,能深入了解一個專業領域的前沿信息。對自己成長還是非常的有意義的。

不發表高水平的論文

作為青椒,尤其是作為教學任務和其餘工作非常繁忙,且學校不具備實驗條件的青椒,幾乎沒有相關的科研團隊,想要靠自己一己之力發表工程應用類的SCI論文,沒有這樣的時間,沒有這樣的條件,即使自己花費大量的力氣,熬了很多的夜發表了SCI論文,黃花菜都要涼了;可能自己的教學中心也會偏移,這樣也偏離了自我職業中心——教學。

但是不發表論文也是不行的,因為長期的不看論文,不發表論文。基本上就喪失了這種能力,因此,退而求其次只能一些核心類期刊。並在自己方向的1-2兩個主題內,逐步的進行積累。

多發表科技核心和中文核心,逐漸的發表EI

結合自己現在積累和自身能力,多發表核心類文章,這種文章對自己來講還是比較為容易的。在閱讀大量的文獻和積累大量想法,之後可以將創新類的文章發表在EI,也許在積累的5-6年之後,也可以逐步的窺探SCI類的文章。

莫要總想一口氣吃胖子。在沒有資源和積累的情況下,還是需要量力而行,並且這些工作也是自己興趣的一方面,通過幾年的學習,也逐步的對自己所從事專業產生了研究和探索的興趣。可能是由於逐漸的能夠聽懂專業術語了吧。

人,對自己強於他人的方面總是會內心有種羞於表達的「榮譽感」,這也會逐漸成為自我成長的動力。

參照相關專業碩士和博士論文後的文獻

碩士和博士的論文更加的具有系統性,對於新接觸學術論文的研究生,還是建議從相關專業的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看起,先了解最基本的知識。這樣看小論文才不會像看天書一樣。並且碩士博士論文後的參考文獻,基本上涵蓋了論文發表前大量的相關主題文獻,也更加的具有參考價值。

這樣能免去大量尋找文獻的過程。在跟著碩士論文閱讀的過程中,結合小論文能逐漸地產生新的想法,這樣也就對於發表小論文有了自己的想法。

先模仿,再超越

在論文上,對別人先進行模仿,發表一些小的文章,逐漸的培養的自己的想法;應該將自己的精力集中在幾個方面,或者是一個方面;成為一個方面的專家;

1.從模仿開始,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進行解決;

2.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注重與他人的之間的分享,積累自己的經驗和帳號的成長值,作為分享的一種方式;通過某種方式,將自己工作中花費時間形成的成果最大化;

最近,有些空閒的時間,已經好久沒有寫論文了,再次接觸感到真的挺難的,特寫出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也是對自己內心情感的一種紓解。

相關焦點

  • 閱讀文獻,從熟悉文獻框架開始
    導師:同學們,記得多讀文獻啊!東東:好的,老師!糟糕,我連文獻框架都不了解,該怎麼辦?——文獻基本框架圖文獻基本框架主要由標題(Title)、摘要(Abstract)、關鍵詞(Key Words)、前言(Introduction)、正文、方法(Method)、結果(Result)、討論(Disccusion)、參考文獻(Reference)幾大部分組成。其中,"IMRaD"是文獻框架的核心。
  • 閱讀英文文獻的訣竅,就在這裡!
    3如何閱讀文獻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說是一個論文的窗口。多數文章看摘要,少數文章看全文。西方人的文獻注重邏輯和推理,從頭到尾是非常嚴格的,就像GRE 裡面的閱讀是一樣的,進行的是大量重複、新舊觀點的支持和反駁,有嚴格的提綱,尤其是好的雜誌體現得越突出
  • 看到英文文獻就頭痛,如何克服文獻閱讀中的語言障礙?
    曾經有一段時間,榮格格對閱讀英文文獻十分排斥,因為我總是對自己說:「英文文獻好難啊,全都是生僻詞彙,句子也好長,我不行,我真的讀不懂」。這就導致我在看文獻的時候,心情十分焦躁,總是不能專注地去思考問題。這樣的情緒一旦產生,我就總會把時間浪費在糾結是不是能讀懂論文上,而不是耐心地找方法讀懂它。
  • 文獻閱讀的重要性與技巧,教你如何查找閱讀文獻!
    如何查找閱讀文獻1 課題未定閱讀文獻可從教科書開始--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查找相關綜述,你會發現書上一些所謂的成熟觀點,在綜述中是「 推測」 ,然後找原始文獻,你會發現,有許多實驗證據是在當時條件不夠的情況下的初步探索。
  • 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高效刷文獻!
    處於碩博士階段,每天除了緊張的實驗操作,就是各種刷文獻,尤其是與專業直接相關的高質量的論文、文獻都是英文的,無形中耗費了人更多時間與心血。那麼應該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高效刷文獻呢?2、帶著目的讀文獻Abstract(摘要):通讀論文中的摘要,了解論文的大概內容。例如,這篇文章研究了什麼,跟我的研究是否相關?研究採用了什麼方法,我是否適用?文章得出什麼結果,是我要的麼?
  • 贈書福利 | 如何查找、整理、閱讀外文文獻?科研大牛經驗分享
    面對海量的文獻信息我們往往會感覺無從下手,更不用提閱讀外國文獻了。但是閱讀外國文獻對於把握最新科研動態,擴充自己的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閱讀外文文獻的經驗。不一定完全正確,僅作參考。一、如何有針對地查找文獻?現在各大學圖書館裡的資料庫都比較全,即使不全也可以通過網絡上多種手段獲取文獻了。
  • 怎樣檢索和閱讀外文文獻?看看別人怎麼說!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讀文獻一定不要心浮氣躁,要沉下心來大量閱讀。在讀的過程中有的文獻看懂了,但是看不懂的文獻也可能會居多。
  • 課題選題、文獻閱讀及寫論文的那些必知技巧……
    二文獻閱讀及管理1. 養成閱讀的好習曾經有位師兄略帶羞澀地對我說,讀文獻好像在跟某位姑娘在聊天,看他愉悅的心情,我表示他已經「愛」上科研,並深知科研中的某些關鍵的技能,後來也發現他的確在學術上做得很好。
  • 綜述性文獻在選題時應注意的問題
    綜述的選題應與自已所從事或熟悉的專業密切相關,即為本學科的研究內容,這樣才能在掌握動態、理解文獻內容的基礎上全面消化,做到綜中有述,述中有綜;既不是純粹的文獻堆砌,又不是純經驗之談,才能客觀地進行合理的謀篇布局。一般來說,作者離專業領域知識的前沿越遠,綜述的寫作就會越困難,其質量也就越差,所寫的文獻綜述就失去了意義。二、作者應有直接閱讀外文的能力。
  • 想要有效的閱讀文獻,這5個技巧你肯定用得上!
    在前面的文章中,易智編譯已經給大家介紹了為什麼要閱讀文獻以及文獻的種類有哪些,而在這篇文章中,主要介紹如何有效地去閱讀文獻。事實上,很多人之所以閱讀文獻效率低下,不是讀不懂,也不是他的專業水平低,而是沒有認真地去做閱讀筆記。
  • 搞科研這麼久,你還不知道怎麼閱讀文獻?
    今天小櫻桃想給大家聊聊我們應該如何讓看文獻,只要搞學術,閱讀文獻是必須的,而且需要大量閱讀經典和最新的文獻。牛頓說過: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且只有通過閱讀文獻,我們才能找到我們的工作在當下科研界中所處的位置,這樣我們才能明白我們的工作的意義在哪。從實際的角度來說,閱讀文獻也許會讓我們找到在研究過程中所面臨問題的解決方法,可能一個困擾我們幾個月的技術難題,別人早就已經解決並且報導,而我們還在苦心琢磨。又或者當我們研究遲遲無法突破,在文獻中尋找靈感也是一種辦法。」
  • 中國傳媒大學博士學制改為4年,文獻閱讀量納入考核,3次不過分流
    在培養方式方面,將建立基本文獻閱讀制度,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不同的文獻閱讀量,其中明確要求博士生基本文獻閱讀不少於150種,其中著作不少於50種;建立博士候選人資格考試和學碩生基本文獻考試制度,明確博士候選人資格考試時間1天半,其中筆試為1天。同時規定,文獻考試共有3次考試機會,3次均不及格者,終止培養或實施分流。
  • 學會選取靠譜參考文獻:查閱途徑與快速閱讀技巧
    如何選擇可信度較高的參考文獻?找到合適的資料之後,如何有效地進行文本細讀?這都是很多學生關心的問題。如果你想要學會選擇靠譜的參考文獻並掌握快速閱讀技巧,請查看小編下面提供的文章!查閱參考資料的途徑學生提前準備和查找的參考材料不僅會決定選題和寫作方向,也決定寫作評分。如果充分進行準備,優質文獻為你們所提出的論點能夠奠定堅實的論證基礎,這樣才可以讓論文變成更為精彩。
  • 如何閱讀一篇英文文獻?
    對於大四寫畢業論文的學生以及研究生來說,查閱大量的英文文獻是非常有必要的。曾經我也不愛看英文文獻,看不懂,看不進去,直到後來寫畢業論文,10分鐘看完一篇,一宿查閱完四五十篇英文文獻並且撰寫緒論引用文獻,慢慢地掌握了閱讀英文文獻的方法。為什麼看不進去英文文獻?剛上研究生的時候,導師的要求是每周至少精讀一篇英文文獻。
  • 學術文獻翻譯工具推薦,如何快速翻譯大量文獻?
    大家通常是如何閱讀外文文獻的呢?少數英文水平好的朋友可以直接閱讀,但相信大部分人還是需要先翻譯成中文的。那麼,如何快速翻譯文獻呢?用什麼翻譯軟體比較好呢?首先要明確的是,學術性的文獻資料,都是非常嚴謹的,如果翻譯的時候出現偏差,就可能會導致作者的思想理論被曲解,從而影響對整篇文獻的理解。因此無論是自己翻譯外文文獻,還是藉助翻譯工具來翻譯,都要重視翻譯的準確度。想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快速翻譯外文文獻,就需要一個專業靠譜的翻譯工具。
  • 怎樣做文獻綜述丨六步走向成功
    這個研究主題必須是一個明確的問題,並與其具體的學術領域相聯繫。使用學科語言、提煉研究興趣、選擇學術觀點,這是建立研究主題的必經之路。第一步也是寫作過程的開始,你從這裡開始寫研究日誌,它可以使你的想法和計劃更清晰明確 。這些任務完成之後就可以得出一個確定的研究主題,從而為第二步指出方向。
  • 有什麼好用的文獻翻譯工具?
    而選題的過程,往往要經歷大量的英文文獻閱讀。為了提高效率,我們可以用英語翻譯工具來翻譯文獻。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如何選擇合適的論文課題,以及超實用的文獻翻譯工具推薦。第一次寫論文,完全沒有頭緒很正常,那麼如何明確目標呢?
  • 文獻綜述:步驟與問題!
    一.撰寫文獻綜述的一般步驟文獻綜述的撰寫步驟一般可分為文獻的搜集,文獻的閱讀和分類,文獻的加工、比較和評述,預測趨勢或提出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等。文獻的適用性是指文獻對研究適合的程度,主要考慮文獻中的觀點是否合乎實情,與自己選題的相關程度等,可以通過讀摘要、結論或緒言、跋等進行判斷。2.文獻的閱讀和分類閱讀是全面掌握文獻觀點、內容、研究設計、研究方法的過程,也是寫好綜述的基礎。「教育研究文獻的各種報告在其質量及綜合性方面有很大的差別。
  • 怎樣寫文獻綜述?
    綜述一般都包括題名、著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幾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前言用 200~300 字的篇幅,提出問題,包括寫作目的、意義和作用,綜述問題的歷史、資料來源、現狀和發展動態,有關概念和定義,選擇這一專題的目的和動機、應用價值和實踐意義,如果屬於爭論性課題,要指明爭論的焦點所在。
  • 論文寫作之如何搞定文獻綜述
    一、什麼是文獻綜述文獻綜述是對某一學科、專業或專題的大量文獻進行整理篩選、分析研究和綜合提煉而成的一種學術論文,是高度濃縮的文獻產品。二、文獻綜述的目的文獻綜述是畢業論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寫文獻綜述的目的在於總結和整理前人關於某一個問題的研究成果,然後說明自己的這篇論文有什麼創新或者意義,或者研究方法的更新。總之,我們的論文是為了研究某個小方向,文獻綜述就是要告訴老師們我們的研究別人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