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來年豐收的希望——當前全國冬種形勢掃描

2020-12-23 大洋網

新華社長沙12月8日電 題:播下來年豐收的希望——當前全國冬種形勢掃描

眼下全國各地冬種生產正在全面展開,冬小麥已經出苗,生機勃發;冬油菜開始播種,熱火朝天;多種蔬菜長勢旺盛,孕育豐收。勤勞的農民們在田間忙碌,灑下汗水,播下希望,為糧食和重要副食品供給安全打基礎,為來年農業生產穩定發展開好頭,為持續增收奔小康添磚加瓦。

為糧食和重要副食品供給安全打下堅實基礎

洞庭湖平原上,湖南省嶽陽市華容縣三封寺鎮泰和村,移栽不久的芥菜苗已經長成綠油油的一大片,種植大戶李新蓮正忙著給菜苗澆水。今年,他種了180畝芥菜,其中有30畝在政府農技人員的指導下試驗「兩季芥菜+一季玉米」,獲得了成功。

「剛收穫的秋芥菜,畝產將近6噸,產量很不錯。」李新蓮說,往年只能做到「一季芥菜+一季糧食」,今年縣裡提升了秋芥菜種植技術水平,可以多種一季芥菜,對廣大菜農來說是一件大好事。

華容芥菜植株碩大、莖多葉厚、質地脆嫩,經醃製後色澤淡黃、微酸爽口、鹹香撲鼻,很受消費者喜愛。作為全國最大的芥菜生產基地,華容芥菜銷售覆蓋全國,部分加工品還遠銷日本、韓國等。

華容縣蔬菜產業服務中心主任張述軍介紹,今年全縣芥菜種植面積達24萬畝,其中發展綠色無公害芥菜種植14萬畝。他說:「我們不僅要為消費者提供充分的蔬菜,還要提供綠色的蔬菜。」

東北平原,白雪皚皚,多地溫室大棚裡卻生機盎然,芹菜、茄子、黃瓜、辣椒、西紅柿……

「挑芹菜,一看莖,越細長的越嫩;二看葉,翠綠色的更鮮嫩。」在哈爾濱市永和菜業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裡,菜農吳寶全如數家珍地說著他的芹菜。旁邊幾位菜農手腳麻利地把芹菜去根、打捆、裝箱。

哈爾濱市永和菜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慶堂說,儘管室外氣溫達零下20多攝氏度,但公司這49個溫室大棚種了4500畝蔬菜,每天有大量新鮮蔬菜被送到哈爾濱城區,為百姓餐桌提供了更多選擇。

為來年農業生產穩定發展開一個好頭

一大早,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王豔華來到種糧大戶李慶雙的麥田。李慶雙去年冬天種下的新品種小麥畝產達774.94公斤,給他增加了今年繼續種植新品種的信心。「今年我們引進了3個新品種,自己先種,成功後再推廣給鄉親們。」他說。

然而,播下的小麥長勢並不好,這讓李慶雙犯了愁,趕緊求教王豔華,「我家麥苗的分櫱率不太好,想請您來看看。」

王豔華馬上趕過來,觀察一番後,給出了結論:「一個是因為今年冷得早,積溫不足,再一個是因為今年雨水不足。只要明年早春管理好,讓苗情升級,就不會影響夏糧產量。」

聽到王豔華的介紹,李慶雙長舒了一口氣,「只要做好科學管理,明年還是一個豐收年。」

據了解,為保障全縣65萬畝小麥安全越冬,武城縣農業農村局成立了8個技術小分隊,聯合鄉鎮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做好冬季田間管理。武城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董君說:「根據天氣變化,我們會隨時在種植戶微信群發送建議,為確保來年小麥豐收奠定良好基礎。」

為農民增收奔小康繼續添磚加瓦

晴空萬裡,湖南省嶽陽市平江縣木金鄉保全村,村民們正駕駛著耕地機和播種機,開足馬力在田裡搶種油菜。

「冬天種油菜,春天收菜籽,夏天種水稻,秋天收稻穀,一年四季都有活幹,辛苦一點,但實實在在增加了收入。」村民方錄康趁著好天氣在播種油菜,忙得一頭大汗。

「去年冬天種了3畝多油菜,收了930多斤菜籽,純收入有2000多元。今年收完油菜又種了4畝一季稻,收了4500斤稻穀,我是比較滿意的,現在準備再種3畝多油菜。」方錄康告訴記者,以前村裡的田大多只種水稻,每到冬天就閒置了,這幾年政府鼓勵「稻油輪作」,農技人員上門教種油菜,還免費提供油菜種子等,讓村民多了一份收入,也不會耽誤來年種水稻。

記者從湖南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湖南今年計劃冬種油菜2030萬畝,目前各地正在搶抓晴好天氣播種。湖南種植油菜歷史悠久,近年來全省油菜種植面積持續增加,推廣優質「雙低」雜交油菜品種,部分主產區的菜籽油價格持續增加,每公斤售價達20元,加上各地挖掘油菜的花用、菜用等多種功能,帶動了農民持續增收。

新華社記者周楠、張志龍、王建

相關焦點

  • 陸豐市陂洋鎮冬種生產如火如荼
    原標題:陸豐市陂洋鎮冬種生產如火如荼   從廣東省陸豐市陂洋鎮了解到,今年進入秋季以來,該鎮積極行動,組織力量備耕生產,引導農民發展冬種生產,全鎮掀起了冬種生產高潮
  • 衡水市農業農村局關於印發《衡水市2020年秋季種麥技術指導意見...
    >begin--> 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衡水高新區農村工作辦公室和濱湖新區農業農村局:冬小麥播種即將展開,為做好今年秋季種麥工作,近期市農業農村局組織有關專家,對今秋小麥播種進行會商,研究提出了《衡水市2020年秋季種麥技術指導意見》。
  • 莎車:復播蘿蔔 喜獲豐收
    莎車:復播蘿蔔 喜獲豐收 2020-12-03 14: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希望的田野播下「融」,收穫 「榮」
    魏縣的做法,在希望的田野播下「融」,收穫 「榮」。榮,是欣欣向榮,活力四射。讓農村強大,讓農業榮光,必須走多元融合之路。魏縣是中國鴨梨之鄉,近年來,各種果蔬的種植面積也在不斷增加。一些企業能生產梨、桃、山楂及什錦罐頭等20多個品種,產品銷往全國10多個省份及部分國家。特色產業、蔬菜果品及深度加工,走向全國,邁向世界。播下「融合」的「種子」與「產業」,收穫從農產品到商品的蝶變。
  • 德昌:改造荒山變良田 種下草莓大豐收
    德昌縣豐祿種養殖家庭農場負責人黃紹祿邊忙碌著將採摘下來的草莓裝箱邊喜滋滋地介紹:「這段時間諮詢選購的經銷商還絡繹不絕,每天電話一個接一個響不停。」看準市場承包荒山德昌地處低緯度高原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擁有充足的日照、優質的水源和土壤,非常利於冬草莓種植。
  • 長興仙山湖冬捕頭網喜獲豐收
    近日,長興縣泗安鎮仙山湖開啟了一年一度的冬捕。隨著漁網逐漸收攏,大大小小的魚兒不斷躍出水面,一幅魚躍人歡的熱鬧場景展現眼前。很快,網羅著豐收喜悅的竹筏慢慢向岸邊駛去,不少村民、遊客早已守在岸邊,爭先挑選寓意吉祥如意的頭網魚。
  • 技術引領、數啟未來——數字菜園建設成果亮相冬種蔬菜產業大會
    紅的番茄,綠的辣椒,青的菜豆,紫的茄子……都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但在茂名冬日的菜園子裡,各式各樣的冬種蔬菜無懼寒冷,正茁壯生長,只待成熟後跋山涉水,去到全國人民的餐桌上。 每年11月至翌年3月,正是廣東利用晚造閒置田冬種蔬菜的大好時機。
  • 豐收中國,希望田野的最美畫卷
    「大帳算下來,小麥加玉米,畝產超過了1噸,咱也為『飯碗』做貢獻了,累點也值!」葛德君感慨。  走進「中原糧倉」,廣袤的田野遍地金黃。  豐收的味道是什麼?  「鹹鹹澀澀的,苦盡甘來啊!」河南柘城縣袁莊村種糧大戶張百深最有體會的是汗水的味道。  「今年種糧過了好幾關。」
  • 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測試賽調整 更適合疫情形勢方案
    新華社北京11月19日電 北京冬奧組委19日消息,北京冬奧組委、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國際奧委會和國際帕運委會日前共同決定,在籌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以下簡稱北京冬奧會)的過程中,將研究制定一個更適應當前疫情形勢的體育測試方案,從而取代原計劃於2021年第一季度舉辦的一系列國際體育測試賽。
  • 2018年全國青少年體育冬夏令營在各地如火如荼開展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體育有關指示精神,夯實群眾體育、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的發展基礎,增加青少年體育培訓服務有效供給,推動廣大青少年掌握體育運動技能,養成終身鍛鍊習慣,國家體育總局在全國推動體育總局各項目中心、協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實施2018年全國青少年體育冬夏令營工程。
  • 適應疫情形勢 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測試賽調整
    新華社北京11月19日電(記者姬燁 汪湧)北京冬奧組委19日消息,北京冬奧組委、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國際奧委會和國際帕運委會日前共同決定,在籌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
  • 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測試賽調整,更適合疫情形勢方案
    新華社北京11月19日電 北京冬奧組委19日消息,北京冬奧組委、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國際奧委會和國際帕運委會日前共同決定,在籌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以下簡稱北京冬奧會)的過程中,將研究制定一個更適應當前疫情形勢的體育測試方案,從而取代原計劃於2021年第一季度舉辦的一系列國際體育測試賽。
  • 【收藏】14億中國人的豐收地圖~
    圖/視覺中國雖然廣大山區的土層較薄但土地從不虧待勤勞的人云貴高原和黃土高原或許種不出五常大米卻正好對上了洋芋(土豆)的脾氣攝影/汪琳西瓜、柑橘、蘋果「三巨頭」佔了全國水果總產量的56%而在1996年到2017年間中國其它水果的年產總量漲了三倍
  • 又是一年「三月三」,快來白沙慶賀豐收、喝山蘭酒!
    今年「三月三」期間,白沙黎族自治縣將組織開展黎族苗族「三月三」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鄉村文化旅遊、越野車場地賽、開幕式暨豐收祭典巡遊、特色商品美食展、群眾趣味性民俗體育競技、「白沙杯」全國拳王爭霸賽、長桌宴及民歌對唱、「三月三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特殊之年話豐收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特殊之年話豐收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 題:特殊之年話豐收新華社記者萬怡、陳春園、姚子云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國廣大農民和基層幹部發揚偉大抗疫精神,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誤農時抓生產,堅持抗災奪豐收,為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豐收來之不易。
  • 當前我國就業形勢如何?
    當前,我國就業形勢如何?新冠肺炎疫情又給穩就業、保就業帶來哪些挑戰呢?全國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2019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連續7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明顯高於1100萬人以上的預期目標。
  • 2020兩會精神及主要內容 2020年全國兩會精神
    23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的重要講話,為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指引,傳遞出攻堅克難、化危為機的堅定信心和力量,在代表委員和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很受鼓舞。我們對國際國內發展形勢有了更科學的認識,也更加堅定了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推動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信心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