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雜談】最近小編想要聊(an)聊(li)一些東西,於是特意開了這樣一個話題——有什麼東西,是用過之後就回不了頭的?其實在筆者的經歷中是有相當地多的,而今天的主角小編打算先從一個非常不起眼的產品著手,那就是滑鼠墊了。
為什麼要有這樣一個話題,這也是最近一個網友評論引起的。對筆者而言,電腦配置一直要遵循一個原則——均衡。我可以不需要最快的CPU和最大的內存,但我必須要有一個順手的滑鼠和鍵盤。這種思維在十年前還並不普遍,主要原因其實還是當年個人收入還沒有現在那麼高。而十年後的現在,畢業生收入也翻倍之後,手上開始充足,加上CPU這類核心硬體的「停滯不前」,關注使用體驗改善更明顯的配件如滑鼠、鍵盤、顯示器甚至SSD等,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只是仍然有很多人執著於傳統的硬體,卻忽略了那些真正切實地改善使用體驗的產品。
其實一開始,要花零用錢買滑鼠墊的時候,我也是拒絕的,你不能讓我買,我就馬上買,第一我要先試一下。因為我不願意買完了以後再加一些特技上去,滑鼠墊「duang」一下,很亮、很滑。這樣父母一定會罵我,根本沒有這樣的滑鼠墊,就證明上面那個是假的。後來我也買了一個fUnc surface 1030,用了大概一個月左右,感覺很好,後來我也給了好基友試用,因為我要讓基友看到,我用完之後是這個樣子,你們用完也會是這個樣子。
筆者敢打賭,在看這篇文章的讀者們,有超過一半都在使用售價不超過10塊錢的滑鼠墊甚至是乾脆不用滑鼠墊,這類滑鼠墊的來源大多都是隨裝機或者各種其他東西附贈,而小編當然也曾經是這其中的一員,直到15年前...一個遊戲在中國火起來了,那就是Counter-Strike。
CS在當年就像現在的DOTA2一樣,走到哪家網吧和宿舍都是槍戰聲,而不誇張地說也正是這一款遊戲孕育了一大早期的批發燒外設的玩家,皆因FPS遊戲對於滑鼠的操控是要求極高的,而當時主流的滾輪滑鼠顯然無法很好地滿足一部分玩家的操作需求。於是兩大高端滑鼠微軟的IE3.0和羅技的MX500也順勢在國內閃亮登場,而且IE3.0後來還成為了遊戲滑鼠業界中不可超越的裡程碑式存在。
但是外設這東西,就像電腦主機一樣,你有一個再牛13的CPU和再大的內存,要只是用板載顯卡,玩起遊戲來還是要吃癟的。所以只有一個牛X的滑鼠是不夠的,因為滑鼠墊起到的作用甚至可以比滑鼠更大。
筆者仍記得第一次用Surface 1030時的感受,那時滑鼠簡直就像打了油一樣,滑鼠移動幾乎毫無阻力,但是停滯卻毫不費力,指哪打哪變得更加地輕鬆。從此以後買滑鼠墊都只買相同類型膠墊。也因為很多時候跟別人談起這些事,對方無法理解時,扔給一塊滑鼠墊後讓他們親身試用一下,比說再多的都強。
好像廢話了那麼多,其實還沒聊到到底滑鼠墊有多麼好,別急我下一頁繼續。
針對網友提出的疑問,我們將在這裡集中解答
1、2樓網友提出的疑問
網友原評論:樓主連鋁墊、玻璃墊都沒玩過,不算燒友
編輯回覆:當年玻鋁玩是玩過那麼幾個,但就是不去買:1、玻鋁手感不是小編喜歡的粗獷流暢感,而是偏向細膩操控型,而且移動噪音太大。2、冬天用玻鋁,誰用誰知道。(別提暖氣,小編是南方人)3、價格太貴,當年ICEMAT一直維持在300塊左右的高價。所以誰會花大錢買一個自己不喜歡用著還特不爽的東西呢?
2、11樓網友提出的疑問
網友原評論:花的錢越多,生活品質越好嗎?小編的三觀有問題
編輯回覆:看了看小編的原話,再看了看你對原話一元化的腦補和歪曲。我就覺得13樓網友的回覆是很有道理的。
3、21樓網友提出的疑問
網友原評論:小編是個拜金主義者
編輯回覆:再次引用13樓網友的回覆,順便小編也說句大實話:生活品質從不取決於你有多少多少的錢,但不肯花錢就甭談生活品質,那不叫理想,那是24k純屌絲。正如結尾所說的,30塊一張滑鼠墊貴嗎?如果30塊能讓你工作更舒服,使用體驗提高的話,那麼我花費的成本也許是3倍,但是獲得舒適是買10張爛滑鼠墊都比不上的。
4、30樓網友提出的疑問
網友原評論:你確定30*5=150能買到來自日本Artisan的紫電改滑鼠墊?
編輯回覆:看圖吧,懶得廢話了。不要被淘寶的JS給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