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盒裝美人》,獵奇的劇情,總覺得殘忍到令人不適。朱利安的顏太帥了,從一開始的神經質,到越來越病嬌,最後居然有了一種莫名其妙的致命吸引力。如果要評比情se鏡頭,感覺這部劇裡朱利安和不知名女配的那場戲拍得很好。
2、《錄影帶謀殺案》,柯南伯格對於電視行業的一些想法在當時看來真是超前,詮釋的方式也是用的如此超現實的手法。其實亦有一定的政治隱喻在裡頭。現在電視都逐漸被更先進的媒體渠道取代了,只不過這種擔憂其實感覺一直存在,不過也像時代的大趨勢,仿佛是無法阻擋的。男主後半段部分戲甚至作為觀眾也分辨不出是「幻覺」還是「現實」了。柯南伯格真是有遠見的電影人,色彩和鏡頭運用在恐怖片裡非常出色了。
3、《奇異小子》,看到這種電影的時候我時常會想,如果當年最早接觸的美國生活寫照是這樣,我對其印象會有多大改觀呢?這部電影裡的人往往被歸為「白垃圾」,但是脫離這個標籤,背後的那種落寞和無奈卻又是無比得真實。
4、《恐怖遊輪》,開頭已是結局,結局即是開頭,一切就如一個循環般,反覆上演。jess帶著對兒子的虧欠與不甘踏上了這條永無止境的路。就如眾人在遊輪上講述的欺騙死神而陷入無限循環的故事一樣,jess欺騙了另一個世界的引路人,司機的形象,由此引發後面的劇情。劇情緊湊細節伏筆很多,看到最後有一種恍然大悟,所有謎題都解開的通透感。
5、《致命彎道》,全片最恐怖的鏡頭就是那幾個食人怪的臉,原來長得醜真的可以噁心到人。應該早點看這個電影的,放在現在來看就非常普通了,沒有太多驚險的地方,劇情還算流暢,一定要有作死的角色,還有一些邏輯硬傷。
6、《人體雕像》,cult感十足,比賽吃飯那個真是滿足我的獵奇感,但我查了相關歷史,歷史上並沒有此項比賽的記錄。魔幻現實主義電影,無處不在又隱藏至深的暗喻和諷刺。絕對是cult神作,能堅持看完都不容易,但看完後能思考很多東西。
7、《恐怖爆發》,女性復仇意識覺醒,用標籤化的女性特徵——長發作為武器,先是被男性傷害、死後再被男性利用、最後甦醒實現對男性的復仇。看完對接發(甚至長發)產生心理陰影了,手持攝影、快速剪輯和粗劣的特效充分強化了一種鬼畜式的恐怖感,大杉漣演這種瘮人卻夾雜一點可愛的惡人角色真拿手。
8、《墮入地獄》,女主有點無辜的其實,這樣胡亂報復小職員有什麼用,體制問題,非要落實到弱小的個人。加強版《瘦到死》,但雷米對驚嚇橋段的卡通化處理效果很差,與電影的敘事邏輯、整體基調都不適配。若是能像沃卓斯基一樣讓整部電影都變成真人卡通,效果可能會好得多。
9、生吃》,小清新勿入,幾段鏡頭都很震撼,不知道為啥總覺得劇情不那麼連貫,明明漏點的血腥的都有,還是覺得好奇怪。不過還是挺好看的,探索一個人性成熟和心理成熟?後面宿命論結尾雖然開頭就猜了,但是真這麼演有點失望。
10、《血之海灘》,沒太認真看,這片子在當時應該算是挺顛覆的,一開始讓人覺得像是美式露營殺人魔電影的始祖,後來陡然變成謀財害命的準黑色電影,然而最後的反轉徹底讓本片淪為了荒誕搞笑的喜劇片,真是峰迴路轉。託視頻質量的福,只能說裡面的攝影還不錯。
盤點十部重口電影,如果你都看過,真是個狠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