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妙嚴寺記》,牟巘撰文,趙孟頫書並篆額。紙本橫卷,烏絲欄白紙,字徑寸餘。全文八十四行,每行九字。此記以精煉的文字介紹了妙嚴寺建寺過程和幾任當家住持的主要事跡功德。後有明代著名書家姚綬(一四二二—一四九五)題識四段。此卷當時歸僧人雨庵所有。民國初年歸大藏家葉恭綽收藏,後轉手另一大藏家譚敬,譚妻攜至臺灣,一九七零年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物館收藏。
撰文者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獻甫,學者稱陵陽先生。井研(今屬四川)人,徙居湖州,是宋末元初浙東地區著名的詩人、學者。為人氣節高古,入元之後退隱不仕,與其子牟應龍悠遊田園,討論經學義理,杜門隱居達三十六年。趙孟頫與牟巘父子為至交。趙氏書跡中有不少為牟巘撰文。
趙孟頫(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南宋寶祐二年生,元英宗至治二年卒,享年六十九歲。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浙江吳興(今湖州)人,人稱趙吳興。書法為元之首,因畫被列為『元四家』之一。趙氏二十三歲時,宋亡。數年後,元朝國勢漸穩,帝忽必烈為了以漢制漢,招納江南賢士。至元十九年(一二八二)派程鉅夫赴江南尋訪賢逸,遇趙孟頫,勸其出仕,被趙婉拒。至元二十三年(一二八六),程鉅夫受帝命再赴江南,選了二十四人,三十六歲的趙孟頫為其首選。次年入大都,忽必烈『一見稱之以為神仙中人』。入仕之前,趙孟頫常往來於吳興、杭州兩地,其詩文、音律,特別是書畫已名揚四方。
至元二十八年(一二九一),另一位重要書法家,年長趙孟頫八歲的摯友鮮于樞,在趙氏小楷《過秦論》卷後跋云:『子昂篆、隸、正、行、顛草,俱為當代第一,小楷又為子昂諸書第一。此卷筆力柔媚,備極楷則。』
大德二年(一二九八),新即位的成宗帝召趙孟頫寫金字《藏經》,趙氏擇機向朝廷舉薦了二十多位善書者。此時,趙氏已是朝野公認的書壇領袖。一年以後,即大德三年(一二九九)八月,因成宗的信任,趙氏經江浙等處儒學提舉一職,並擢拔為集賢直學士。這是東南儒學的最高官員。趙氏在這一職位上任職九年,並一直在他最喜愛的杭州。這一時期,趙氏的書法作品比較多,書碑的作品達二十餘通,精品迭出。
武宗至大二年(一三〇九)七月,趙孟頫在杭州十年官江浙儒學提舉任期已滿,朝廷改其出任中順大夫(四品)、揚州路泰州尹兼勸農事。這是他杭州任上四品官的平級調任。《湖州妙嚴寺記》即寫於此任。
此卷為趙孟頫楷書典型之風格,中正內斂、法度精嚴。楷書中帶有行意,動靜相合。趙氏雖學二王為主,但他並不保守,眼界開闊,借鑑古人甚多。尤其是行楷,一生效法李邕,以平正雅逸過之,這是一條中庸之道。觀此卷書法,一是在用筆上,將晉唐各家精髓糅合得恰好之處,不露痕跡。二是結構上規整有度,開合適當。三是風格上剛柔相濟,以柔為主,棉中有針。
姚綬第一段跋語云:『文敏公墨跡端雅而有雄逸之氣。』第四段跋語中有一句:『公之書,得之於心,應之於手,通之天下,使右軍復生亦必嘆賞!蘭亭裡鮓墓(此處待查)田等帖,料容其一著腳(此處待查)也。』對趙氏評價極高。
趙孟頫書法自成一派,世稱『趙體』或『松雪體』,留下大量書作,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並以其個人魅力,聚集了一大批書家,影響了整個元代的書法,是元代書法最傑出代表,並以文藝、書畫而得到元幾代帝王的賞識,官至一品。明代何良俊認為,趙氏書法『自唐以後集書法之大成者』,並非虛言。《元史•趙孟頫傳》稱其『篆、籀、分、隸、真、行草書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
《湖州妙嚴寺記》是趙孟頫楷書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今年寶玥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版權,使此卷首次得以原色影印出版。自清至今趙孟頫書法,受到了眾多書法愛好者酷愛。就學趙體而言,此卷無疑是最佳範本之一。
丁酉年秋月
田豐於海上坐忘齋
碑帖法書藏真『五』
元趙孟頫湖州妙嚴寺記,
經折裝(帶函套),
開本:18.5x36cm,48頁,
定價258元,七折預售價180.6元(含郵)
寶玥齋授權代理
訂購方式:
1、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進入盛世藝拍商城直接下單購買。
2、聯繫盛世藝拍客服:15899791715(可加微信)購買。
長按上方圖片識別二維碼,微信聯繫我們!
卷後有項聖謨、張震、姚綬、張謇、王同愈題跋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直接進入盛世藝拍商城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