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有幾天?怎麼休?離職時年假會清零嗎?一文讀懂帶薪年休假!

2020-12-23 HR雨哥

文:HR雨哥 資深人力資源總監 接地氣的職業發展顧問 領導力教練

很多同學諮詢關於年假的問題:

我剛畢業,有年假嗎?獲得年假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年假有幾天?該怎麼計算呢?申請休年假,公司一直以各種理由不批,我該怎麼辦?公司能直接把我當年未休的年假作廢嗎?提出辭職後,未休的年假還有效嗎?是折算成日工資給我還是還能休掉?。。。。。

這裡我們就系統的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帶薪年休假的相關知識,都是乾貨,建議大家先收藏。

什麼是年假?

年假的準確叫法應該是「帶薪年休假」,簡稱年休假、年假(後文為敘述方便,統一用年假代指帶薪年休假),從這個名稱就能看出來,年假本質上是一種職工福利,帶薪年休假顧名思義就是在休假期間,不扣工資,單位照付薪水的一種假期。

在我國,帶薪年休假是一種法定福利,為了維護職工休息休假權利,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根據勞動法和公務員法,國務院專門制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可見,年假是有法律依據並受法律保護的,並不是可有可無的,如果單位不按規定實施,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什麼人能享受年假?

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都可以享受年假,跟所在單位性質無關,國企、外企、私企、事業單位等單位的職工都可以享受年假,也跟員工在不在試用期沒有關係,只要符合連續工作一年以上,都可以享受年假。

這也就意味著,應屆生畢業工作的第一年是沒有年假的,得連續工作滿一年之後才能享受帶薪年休假。

這裡面的連續工作滿1年,並非必須在同一個單位工作滿一年,在不同單位連續工作滿一年也是可以的。

年假有多少天?

年假天數跟工齡有關,工作年限越長,相應的年假天數也越多,具體如下:

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

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

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這裡的累計工作年限是工齡而非司齡,換過工作單位的,按照幾家單位的工作年限累計計算,例如小王在A公司工作了5年,之後在B公司工作了4年,現在在C公司工作的第三年,那累計工作年限已經超過10年,應該有10天的帶薪年休假。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職工依法享受的探親假、婚喪假、產假等國家規定的假期以及因工傷停工留薪期間不計入年休假假期。

也就是說像春節、國慶等法定節假日以及周六日這樣的休息日,還有探親假、婚喪假、產假以及因工傷停工留薪期間這些都是不能作為年假的,年假是在此之外額外的單獨的一種假期。

如果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約定或者單位規章制度規定的年休假天數高於法定標準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有關約定或者規定執行。也就是說,公司可以自行制定高於法律標準的年休假天數,只要不低於法律規定的標準,都是有效的。

哪些情況下,不享受年假?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但是確因工作需要,職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數少於其年休假天數的,用人單位應當安排補足年休假天數。

如果職工已享受當年的年休假,年度內又出現上述第(二)、(三)、(四)、(五)項規定情形之一的,則不享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

如何計算年假天數?

職工新進用人單位且符合條件具備獲得年假資格的,當年度年假天數,按照在本單位剩餘日曆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計算公式如下:

當年度年假天數 =(當年度在本單位剩餘日曆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

舉例說明:

小王7月1號入職公司B,在入職公司B之前,小王已經工作了5年,按規定,小王全年應該享有的年假天數為5天,那小王在B公司當年度的年假天數是多少呢?計算公式如下:

小王當年度年假天數 =(184÷365天)×5 = 2.52天

小劉12月1號入職公司B,在入職公司B之前,小王已經工作了3年,按規定,小劉全年應該享有的年假天數為5天,那小劉在B公司當年度的年假天數是多少呢?計算公式如下:

小劉當年度年假天數 =(31÷365天)×5 = 0.42天,由於折算後,0.42天的年假不足1整天,根據規定,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所以小劉當年就不能享受年假了。

年假應該怎麼休?

單位可以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可見,有年假的情況下,即可以自己主動申請休假,待單位審批後即可休假,也可以單位主動安排員工休假。

這裡要特別注意,即使員工未主動申請休年假,並不代表員工就放棄了休年假的權利,單位依然有主動安排員工休年假的義務!不能因為員工未主動申請休年假就默認員工放棄年假自動清零。

員工申請休年假,單位可以不批(拒絕),但是如果因為單位不批准員工休假又不能安排員工休假導致員工有未休年假的需要支付經濟補償(按三倍工資標準補償,後面我們會詳細講)。

年假可以分幾次休完,也可以一次休完,具體可以看單位安排。

一般當年度的年假應當年休完,如果因為單位原因導致當年無法休完的,可以順延到下一個年度使用,具體的可以由公司在規章制度中詳細約定。

因單位原因導致無法休年假該怎麼辦?

用人單位因工作需要,且經職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職工休假天數少於應休年休假天數的,應當在本年度內對職工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按照其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其中包含用人單位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根據《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第十一條 計算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日工資收入按照職工本人的月工資除以月計薪天數(21.75天)進行折算。前款所稱月工資是指職工在用人單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前12個月剔除加班工資後的月平均工資。在本用人單位工作時間不滿12個月的,按實際月份計算月平均工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實行計件工資、提成工資或者其他績效工資制的職工,日工資收入的計發辦法按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執行。

可見,對於年假,用人單位有兩個選擇,要么正常安排員工休假,要麼經員工同意不能安排休假的要支付三倍工資,不能隨便清零的。

但是,如果用人單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但是職工因本人原因且書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單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如果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的或者單位規章制度規定的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高於法定標準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有關約定或者規定執行。

離職時未休年假該怎麼處理?

離職時,員工有未休完的年假的,不會因為離職就直接將年假清零,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可以安排員工把未休年假休完了再走,另一種就是將未休年假折算成工資發給員工,但這種方式需要按照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因為要支付三倍工資,成本較高,所以一般公司都會採取第一種方式處理。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與職工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當年度未安排職工休滿應休年休假天數的,應當按照職工當年已工作時間折算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並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但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前款規定的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已過日曆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當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數。用人單位當年已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多於折算應休年休假的天數不再扣回。

勞務派遣員工有年假嗎?

勞務派遣員工只要滿足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也是依法可以享受年假福利的。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第十四條勞務派遣單位的職工符合本辦法第三條規定條件的,享受年休假。被派遣職工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無工作期間由勞務派遣單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的天數多於其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少於其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的,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應當協商安排補足被派遣職工年休假天數。

單位違反年假規定的法律責任

單位如果不遵守年假的相關規定,後果很嚴重,具體如下: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七條規定: 單位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條例規定給予年休假工資報酬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或者勞動保障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該單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外,單位還應當按照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對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賠償金的,屬於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所在單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屬於其他單位的,由勞動保障部門、人事部門或者職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員工可以依法向當地的勞動保障部門舉報、投訴,因為年假引發勞動爭議的,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通過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以上,就是本次關於帶薪年休假的分享,希望能廣大的職場人提供一些必要的幫助,關於年假,大家如果還有問題,歡迎留言或者私信,覺得文章有用的,還請大家點讚、收藏、轉發,謝謝!

相關焦點

  • 還沒休的年假會清零嗎?休假天數是怎麼算的?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12月中旬2020年也快要過去了大家的年假都休了嗎?很多小夥伴們肯定比較關心還沒休的年假會不會清零?符合休假條件的新入職的員工當年度休假天數計算:註: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舉個例子今年沒休的年假明年自動清零嗎?不是!
  • 2019年假還沒休,明年會不會作廢?五種情況不再享年假
    2019年已到年尾,很多人到這時候才猛然想起來——哎呀,今年的年假還沒休呢!再不休就來不及了。可偏偏年底又是各單位工作最繁忙的時候,似乎不是休假的好時機。那沒休的年假會「過期作廢」嗎?能把今年的年假攢到明年一起休嗎?如果沒休年假,可以獲得經濟補償嗎?歲末年終,「沒休的年假」成了不少職場人心裡的「痛」。
  • 善世分享:未休年假可領3倍工資補償?你關心的年假問題來了
    轉眼間2020年剩下不到一個月了,大夥還想要放假的話,就把沒用完的年假餘額儘快安排上。但現實是不少上班族因種種原因沒有將年假用完,甚至沒有休過一天年假,只能等著被「清零」,這樣的操作合法嗎?據善世了解,年休假的「法定使用期」不是一年,而是兩年。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年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 普法:單位不安排休年假怎麼辦?年假不休會被清零麼?
    年假是法律賦予勞動者法定的休息權,除非自己放棄,任何單位是不可以隨便剝奪的,然而實際上,還是會有公司不安排自己的員工休息年假。那麼當用人單位剝奪了你的年假時,該怎麼辦呢?依照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如果單位沒有依法安排年假,用人單位應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除此之外,用人單位還應當按照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如果用人單位拒不支付,勞動者可以依法申請勞動仲裁,然後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但是有幾種法定的勞動者不可以休年假的情況,還是應該了解一下。1、依法享受寒暑假的職工,就是說教師以及相關職業是沒有年假的。
  • 帶薪年假具體是如何計算的?年假的工作年限是否可以跨公司計算?
    又到了年末,許多人的帶薪年假還沒有休完,是補錢還是安排休息?關鍵是有幾天年假一直是員工與單位爭執最多的地方。小龍蝦今天帶大家了解小帶薪年假的相關知識點。一、帶薪年假計算的法律規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二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
  • 還沒耍的年休假會清零嗎?休假天數是怎麼算的?
    很多小夥伴們肯定比較關心 還沒耍的年休假會不會清零? 今年沒休的年假明年自動清零嗎? 不是!
  • 離職年假未休,員工要求賠償,結果……
    大家都知道入職之後有個福利,那就是年假,有人會做好旅行攻略,計劃著年假的時候出去玩,另一部分人則習慣把年假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但是如果離職的時候年假未休完怎麼辦呢?有沒有相應的賠償?在辦理離職手續時,趙某提出自己年休假尚未休完,2018年尚有2天年休假未休,2019年未休年休假,2年共計10天,要求公司支付折算工資11000餘元。雙方協商未果,趙某遂訴至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靜安法院」)。經查,趙某累計工齡已滿10年,但未滿20年,按照法定標準每年可享受帶薪年假10天。
  • 工作10年從沒休過年休假,辭職後,可以要到幾年的年假補償?
    你們公司有沒有按照規定給員工休年假?很多公司可能從來沒有安排員工休過帶薪年休假,甚至不知道員工有帶薪年休假的權利。隨著疫情期間各地方建議企業優先安排員工休年假,勞動者們才對年休假慢慢有了了解,也隨之產生了不少的勞動爭議。
  • 2019年還有沒休完的年假 跨年休假難怎麼破?
    2020年元旦剛過,「2019年未休年假能在春節前後休嗎?」「未休年假能否要經濟補償」等話題再度引起熱議。「跨年休假」有必要嗎?哪些勞動者跨年休假更不容易?怎樣讓休假安排為勞動者帶來更多獲得感?新華社記者就此赴多地採訪了相關人士。
  • 年假國家規定 勞動法年假規定年假計算方法
    那2018勞動法年假規定是怎樣的?年假天數如何計算?勞動法年假規定--年假計算方法:按《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為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為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為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帶薪年休假的假期。
  • 帶薪年假不是公司福利,是法律規定勞動者應得的
    「這假批不了,年假是公司給予你們的福利,但現在這麼忙,你讓我這假怎麼批」這話大家是不是很耳熟。到年底了,盤算一下,還有好些假沒休,忙碌了那麼久,正好打算休息幾天,度個小假,確沒想到假條被駁回。但事實是這樣嗎?不要再被企業騙了!帶薪年假是勞動者應得的,不是什麼企業福利《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已經國務院通過並於2007年12月16日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這一《條例》,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凡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帶薪年休假。
  • 離職前未休年假,法院判按日工資三倍補發報酬
    大洋網訊 你享受帶薪年休假?沒有休成的假,能否爭取相應報酬?法官告訴你,這個可以有!9日,珠海市鬥門區人民法院對外通報,該院近日,審理了一宗勞動合同糾紛,原告陳某要求單位支付其離職前應休未休5天年休假的工資報酬,被單位拒絕後起訴,最終法院判決被告單位支付原告陳某相應的應休未休年休假工資1091元,補償金額按日工資3倍計算。
  • 離職前未休年假?男子的一個操作讓他獲3倍日工資補償
    你享受帶薪年休假?沒有休成的假能否爭取相應報酬?法官告訴你這個可以有!雙方約定年休假為工作滿一年享受,不按自然年計算,陳某2016年至2018年每年的2月均休滿5天年假,次年要到2018年9月19日屆滿才能享受,現其在2018年9月14日已經離職,故不能享受年休假。在法庭上,雙方確認了跨年度享受年休假的事實,即陳某2016年2月休2015年度年假,2017年2月休2016年度年假。以此類推,陳某主張未休的5天年假實際是2018年度年休假。
  • 離職發現還有9天年假沒休,男子獲賠4萬!
    焦點一:未休的年假補償標準該如何認定?在法庭上,阿才未休的年假期間的工資問題成為他和東家對簿公堂的焦點之一。「我已經工作累計滿了20年,並且在公司連續工作滿了1年,所以我應該享受的是每年15日的年休假。」阿才為此提供了此前自己工作公司的離職證明。不過因為阿才的離職證明僅是複印件,而不是原件,其原先所在的公司對該證據並不認可,因此法院也沒有採信該證據。
  • 2020年僅剩100天,你的年假休完了嗎?關於年假你不知道的7點!
    年假是每一個公司的工作福利,也是很多員工最期待的一個假期。年假的全稱:「帶薪年休假」,簡稱年休假、年假,從名字就能看出在休年假期間,工作單位要照常發放薪水。2020年已經將近尾聲,最近就有很多人諮詢關於休年假的問題,這裡小編就大家最關心的幾個方面給大家科普科普,讓大家知道該怎麼合法的享受帶薪年假。
  • 【提醒】男子離職前未休年假,這個操作讓他獲3倍日工資補償
    雙方約定年休假為工作滿一年享受,不按自然年計算,陳某2016年至2018年每年的2月均休滿5天年假,次年要到2018年9月19日屆滿才能享受,現其在2018年9月14日已經離職,故不能享受年休假。  在法庭上,雙方確認了跨年度享受年休假的事實,即陳某2016年2月休2015年度年假,2017年2月休2016年度年假。
  • 離職後當年度多休的年假,單位能要求扣回嗎?
    離職後當年度多休的年假,單位能要求扣回嗎? 市人社局說,根據《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 勞動法規定,滿足這一條件的員工,單位都必須給他們放帶薪年假!
    還有2個多月就要到2020年了,大家是否已經開始籌備元旦旅遊計劃了呢,很多上班族都會將法定節假日和年休假結合在一起去旅遊,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有好好地利用自己的休年休假呢?在中國,加班是一種常態,很多職場都會碰上沒有年休假又沒有加班費的情況,雖然內心非常的不滿,但是為了生存,大部分員工還是選擇了忍氣吞聲,只有少部分人,選擇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即可享受帶薪年休假,也就是說,公司不給員工休帶薪年假,實際上已經違反了勞動法。年假到底怎麼休?
  • 2020年好消息!離職後未休年假不會作廢,這幾種情況可以獲得補償
    年假沒休會過期嗎?沒有休的年假能要求公司補償嗎?馬上要過年了,很多朋友人雖然還在公司,但是心思早已經飛了。這個年該怎麼過?要不要多請幾天假?怎麼請假不扣錢?這個時候啊,很多朋友都會把積攢的年假拿來一起休了,這可能是最划算的一種方式了。但是呢,還有一部分朋友,平時因為工作忙或者人離職了,年假沒法休或者休不完,那剩下的年假怎麼辦呢?
  • 年假沒休完腫麼辦?
    未休的年假如何補償?根據《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規定,用人單位經職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以及對於職工離職未休年休假的,用人單位都應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其中,包含用人單位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100%部分)及法定補償(200%部分)。年休假不足一整天的,不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