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三年的時候,臺北發起了一次二十世紀華人世界百大流行歌曲得我票選活動,一共有十八萬人參加這次的投票,在這個活動中,王菲的一首我願意排在榜首。這一首歌在後來也成為了經典歌曲,這首歌對她來說卻是有很深的意義,因為就有是這首歌把她推向了天后的寶座。
她是八九年的時候在香港出道的,一開始的她沒有多大的知名度,一直到九二年的時候,通過演唱容易受傷的女人這首歌后,才開始在樂壇裡面露出頭角。在之後的兩年時間裡,她一直在摸索著自己的定位,在九四發表了第一張國語專輯後,快速的在樂壇裡面傳開,特別是她的主打歌曲我願意,在當時受到很多人的追捧,這讓她的演唱事業走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度,成為新的一代天后。就在這一樣,她連著發了四張專輯,還在紅館連著開了十八場演唱會,拿到了最受歡迎的女歌星獎。
她和其他的藝人一樣,在自己正式出道以後就把名字改了,她原來的名字叫王靖雯。她的膽子就比較大,她是在自己事業的上升期改的名字。我們今天就來聊一下,我願意這個作品作品的事情。
她在香港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以後,她想下一步到臺灣去發展,第一張國語的專輯正處在邀歌階段,這個時候臺灣的喜歡音樂的黃國倫剛寫出一首曲子,聽起來還不錯,該製作人表示準備錄一下這首曲子,他在這首歌之前,之前寫了四年的歌了,沒有一首歌是火的,如果這次的還行,他準備辭掉這份工作,重新找一份,因為他信仰的是基督教,他在這首歌沒錄之前還誠信的向上帝禱告。
音樂上的靈感會突然的到來,在他轉身的時候,就在腦子裡響起一個旋律,這個音律就我願意的副歌。他不僅一次提過這首歌的來歷,他還用了五個字形容這一首歌就是天賜的聲音。他創造出來的作品是和愛有關,和愛情扯不上關係,是一首什麼功名利祿都不帶的旋律,如果問他裡面的願意是什麼,就是音樂和心的坦誠。
譜完曲子之後就要找人去填詞,這次製作人就找到臺灣的填詞家姚謙,他在之後很多首曲子之後,他就選定了我願意這一首,他的創作可以說成是為她特意製作的,他從來沒有見過王菲,只能通過她以前拍的雜誌對她進行了解。
他在看到一張睡眼惺忪她的時候,突然來了靈感,把歌詞都完成了。因為他們兩個人沒有當面聊過這首歌,在她拿到這首歌的時候,她都唱完了還是提出了疑惑。這首歌也好在他們沒有提前聊過,如果她知道了這首歌的製作過程,會感到不可思議的。
黃國倫寫的這首曲子不是情歌,但是姚謙卻把裡面的詞都填成了情歌的詞,這首歌表達出一味地深陷愛情的女性,為了和對方在一塊,很甘心的放棄身邊的一切,把一切都託付出去,一點沒有要後悔的意思。
其實她在錄這首歌的時候,被黃國倫多次的喊停,因為唱的沒有他想要的那種感覺,當場還說出了自己在寫這首曲子的靈感,希望也能幫她找到感覺,讓她唱給自己心中的那個。
有一個和之前不一樣的聲音出來了,讓人聽了之後,有一種心碎的感覺,在黃國倫身邊的歌手周慧敏就在當場哭了起來,還要向她學習發聲。這首歌在當時她發布迷的專輯的時候,沒有出現在主打的位置,而是用了一首粵語專輯裡面的國語歌執迷不悟。在播放出來以後,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才換成了我願意這首歌,在播放出來以後,前期的效果一下就達到了,在熱銷的時候一共賣出了二百萬張,就是這一首歌讓王菲成名,讓黃國倫在事業上也取得了成功。一首歌成就了兩個人。
本文由《喲九說事》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