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第10屆中國創新資本年會」在珠海舉行。前海傳媒從現場了解到,今年主題是「重構與平衡:存量時代的價值投資」。來自政界高層、行業機構、創新企業的20餘位演講、論壇對話嘉賓,與200餘位參會嘉賓在現場就股權投資行業現狀與趨勢、「政策市」下的募資與退出、投資的跨界與堅守等話題展開了分享和討論。
「股權投資行業面臨著資本寒冬疊加疫情的雙重考驗。」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副總編輯,21世紀報系黨委書記、總編輯鄧紅輝在開幕致辭中分析了股權投資行業在募資、投資、退出方面發生的變化,認為頭部投資機構正在帶領行業走出困境。
中國投資協會股權和創業投資專業委員會專職副會長胡芳日認為,我國正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必須堅持創新為第一動力,才能在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贏得主動權。
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在演講中以則一物流、華大基因等為例分析了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正在發生的變化。他認為中國經濟增速下降並不影響本土市場的蓬勃發展,尤其在民營企業,中國將出現一批千億市值企業。
鼎暉投資董事總經理、夾層基金創始合伙人胡寧表示,在經濟下行周期中,不良資產投資是較好的風險對衝工具,也是最好的投資機會。投資過程中,通常把握三大原則,一是抓住戰略性的市場機會;二是要對整個不良資產有很好的風險定價,一定要判斷它的本身價值;三是要與服務商共同合作賦能,實現多贏。
光大控股管理決策委員會成員、海外投資負責人王歐表示,在貨幣超發的環境下,越來越多機構的管理規模快速膨脹,它面臨的最痛苦的選擇跟挑戰是如何保證其資產的保值升值。另類資產的回報正持續穩定的超過傳統資產,尤其在金融危機以後,越來越多投資人願意超配另類。
在圓桌討論環節,來自諾承投資、麥星投資、源星資本、容億投資、君聯資本、博華資本、花城創投、弘暉資本、晟道投資、弘毅投資、磐霖資本、綠動資本、金鎰資本、昆仲資本、創世夥伴(CCV)的投資人就股權投資基金募資環境、基金退出、投資策略等話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弘毅投資董事總經理曹永剛指出,差異化的投資能力反映的是投資人對市場的判斷能力和自身的定力。機構如果將主要精力放在跟蹤市場熱點和風口上,則很難形成自己的差異化,只有聚焦在一些領域不斷進行深入研究、形成專業化能力,才能夠為自己帶來差異化的優勢。「在資本市場和宏觀經濟環境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對熟知領域的長期堅守和對行業周期性規律的把控能力,會決定一家機構的抗風險能力和生命周期。」他說。
當日,會議還發布了「2019-2020年度中國股權投資競爭力」榜單。該榜單旨在發現資本價值,洞悉資本方向,把握投資機遇,表彰年度投資人物/年度投資機構,以期激勵機構創新,挖掘市場獨角獸,助推創投產業健康發展。
據了解,創辦於2010年的中國創新資本年會,是中國股權投資界、創業創投創新領域交流和對話的重要平臺,本次年會由珠海市人民政府、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指導,21世紀經濟報導、21財經APP主辦。
前海傳媒 出品
撰稿人 黃海琳
編輯 陳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