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敦煌生長
他用創新力量致力自然教育
毅然報名參軍
他用倔強剛毅擔起交大責任
堅持自學音樂
他用血淚情感歌唱無悔青春
堅持深度學習
他在疫情期間不斷充電
他是化學化工學院2017級本科生
2019年退伍的「紅色尖刀連」優秀尖兵
交大2019年學生年度人物
馬文斌
1
堅持創新,踏實奉獻
馬文斌來自西北小城——敦煌,地處戈壁沙漠,常年風沙肆虐,土地荒漠化嚴重,他從小在學校的帶領下進行植樹造林活動。這也在後來創業活動中啟發了他對國家自然環境教育的探索。
後來,馬文斌就在創業「千尋」中尋求一種基於AR+LBS+音像識別技術的自然教育APP,使大自然的動植物躍然呈現在手機上,讓大家更直觀科學地了解大自然,也為自然教育盡綿薄之力。
最終該項目也在「海峽杯」兩岸青年創新創業領袖創業比賽中脫穎而出,奪得特等獎,贏得「挑戰杯」展示的直通券,得到了多個投資人的青睞。
2017年5月,馬文斌作為上海交通大學第十三屆團代表參加團代會,許多紮根在祖國基層、艱苦奉獻的交大青年學子身影深深刻在了他的腦海裡。
「不需要你認識我,不渴望你報答我,我把青春融進祖國的江河。」馬文斌被老一輩的奉獻精神所感動,於是成為了那年交大第一個報名參軍的人,並找到武裝部老師主動申請去西藏,去到最需要的地方。
交大入伍新兵代表發言
2
強軍路上的尖刀傳人
雖然沒能如願去到西藏,但入伍後,馬文斌依然以高度的思想覺悟,踏實奉獻,刻苦訓練。
每天清晨五點的軍營中,只能看到崗哨和馬文斌「加餐」訓練的身影。堅持到快崩潰的時候,馬文斌都會告訴自己:「再頂一頂,你是交大的,你不能比別人差!」
戰術訓練
下連時,馬文斌以綜合訓練前三的成績,來到了被國防部命名的全軍英模連隊——「紅色尖刀連」。
全軍榮譽連隊—紅色尖刀連
在這樣的英模連隊裡高手如雲,作為一名從交大入伍的士兵,馬文斌不甘落後,幾乎每次任務都是第一個找到連長主動請纓。
第一年,馬文斌跟隨連隊參加了搶險救災、反恐維穩演練、2018-「百連萬人」全軍大比武等重大演習演練任務。選拔精武-2018陸軍比武人員的消息傳來時,戰友們說這個比武訓練量太大,人要被搞垮,可馬文斌說:「我參軍就是來吃苦的,哪怕讓我犧牲在這裡,我也無怨無悔。」
在後來的訓練中,馬文斌在十公裡重裝奔襲時,因腰部受傷遺憾落選,可他身上那股不服輸的犟勁正是每一個紅色尖刀連戰士精神的體現,也是大學生士兵奮鬥在強軍路上的寫照!
在當兵的第二年,馬文斌更發揮大學生特長,兼任連史館講解員和新聞報導等工作。為講好強軍故事,馬文斌熟背將近一萬字的講解詞,接待了來自中央及地方的各級參訪領導和大學生參訪團三十餘次。
作為英模連隊的新聞報導員,每次訓練,馬文斌背槍扛炮還得額外多一個相機,馬文斌說:「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累也是值得的」。
半年不到的時間,馬文斌在解放軍報、中央軍委機關網、東部戰區等各級軍媒軍網累計上稿60多篇。因稿件質量高,文字功底不錯,他被借調旅機關參與到了該旅的旅史編撰任務中,整編校對了近50萬字,並作為戰地記者,登上了演習艦艇,記錄演習實況。
作為戰地記者登上演習艦艇
在忙碌中沒有迷失大學生本質,馬文斌在部隊充分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不僅通過自學考取了證券從業資格證,還自學了架子鼓、口琴、陶笛等三門樂器,並積極豐富戰友生活,為考軍校的戰友補習工課、教戰友學樂器。
他也在部隊有了自己的樂隊,通過自身感悟,創作了《無悔青春》《再見二連》等兩首軍營民謠,在退伍前作為留念唱給了戰友。
兩年來,馬文斌連續三次被評為「理論標兵」、「愛軍習武標兵」、被旅嘉獎一次、授予優秀義務兵稱號、被評為旅優秀共青團員、集團軍年度典型戰士,並作為全旅優秀退伍老兵代表發言。
就像退伍前,戰友對他所說:「不愧是交大人,你的軍旅生活給大學生打了個樣!」,馬文斌不僅是強軍路上的見證者,記載者,更是踐行者。
作為全旅退伍老兵代表發言
並被東部戰區人民前線公眾號宣傳報導
3
傳承尖刀精神,退伍不褪色
退伍復學後,馬文斌不變初心本色,努力學習,積極向黨組織靠攏。退伍後兩個月內,馬文斌取得了校級上海市團員青年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徵文演講比賽一等獎,並代表交大團員青年,與各行各業的優秀青年同臺評比,成為唯一入選的大學生,進入了上海市前五名。
正如紅色尖刀連英雄牆上的「常磨尖刀打得贏,永葆紅色不變質。」馬文斌退伍後依然心繫國防,永葆紅色初心不變。他加入了上海交通大學退伍軍人協會,擔任了上海市「最美退役軍人」報告會現場主持人。「二連面前無困難,困難面前有二連」的紅色尖刀精神,被馬文斌繼續傳承,繼續發揚。
「青春有很多種樣子,我慶幸我的青春有穿過軍裝的樣子,我慶幸為祖國站崗放哨。」這是馬文斌在離別部隊後,對軍旅青春的感悟。
上海市「最美退役軍人」報告會現場主持
獲得上海市演講比賽一等獎
被評為2019年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年度人物
去年9月6日,退伍第三天便開始了忙碌的大三上學期,馬文斌很少給自己停下來思考的機會。2020年春節,他選擇留校學習,寒假開始時他定下了不少目標,但在疫情之下不得不進行了調整。
4
疫情期間,堅持前行、堅定發聲
疫情嚴重之後,校園乃至整個上海一下子寂靜了。馬文斌還是堅持學習、運動、實習。他買了英語資料和網課、堅持練聽力和口語+上網課、讀文獻、看書,並且自學尤克裡裡和布魯斯。
喜歡運動是他退伍後留下的好習慣,每天下午他都會到南體運動。
時間利用上,馬文斌喜歡在每個時間節點都給自己設定一個鬧鐘,他說,「我比較喜歡集中力量辦大事,用大塊的時間去做主要的事」。
不能出門的情況下,馬文斌在線報名《財經》雜誌的遠程實習。
實習中,他一直關注疫情中的來龍去脈,試圖通過一些線索找出問題,在給自己一個答案的同時,通過《財經》雜誌平臺發聲,做一點可以促進健全機制的工作。
在《財經》實習期間,馬文斌有幸採訪到了參與抗疫工作的一些專家。考慮到採訪的專業性 ,馬文斌整理了採訪速記近六萬字,閱讀了近十萬字的專業文獻。馬文斌認為,疫情是短暫的,人心向暖是長久的。
人物卡片
馬文斌,中共預備黨員,化學化工學院2017級本科生,2017年上海交通大學優秀入伍新兵代表,2019年9月退伍,原服役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英模連隊——「紅色尖刀連」。
入伍前創立「學霸加工坊」及「千尋」等創業項目,奪得「海峽杯」兩岸青年領袖創業比賽特等獎等獎項;原創民謠歌手;「膜化法空氣淨化口罩」獲得大學生創新實踐校級優秀項目;軍訓優秀小班長。
入伍後,參與了搶險救災、反恐維穩演練、2018-「百連萬人」全軍大比武等重大任務,2017至2019年連續三次被評為「理論標兵」,贏得中國人民解放軍73141部隊主題演講大賽三等獎,在解放軍報頭版頭條以作者身份上稿一篇,在中央軍委機關網作者身份累計上稿二十餘篇,獲得中央軍委優秀義務兵稱號及旅嘉獎並代表全旅退伍老兵發言;被中國人民解放軍73141部隊評為旅優秀共青團員。
退伍返校後立刻投入到學習生活中,被評為第37期青年馬克思學校優秀班幹部,取得學校演講比賽一等獎,上海市團員青年徵文演講比賽一等獎(唯一入選的大學生),並擔任上海市「最美退役軍人」報告會現場主持,被評為上海交通大學2019年學生年度人物。
人生有維度,生命有厚度。
只有不斷創新,不斷去創,
才會創造可能;
只有不斷堅持,不斷去想,
才會擁有可能。
敢想更敢做!
這就是交大學子的多維度青春!
江南無所有,
聊贈一枝春。
相信疫情過去,
未來會更加可期!
來源:化學化工學院、校團委
編輯:宋沁軒 尹靜一
責任編輯:金雪 祁潔
推薦閱讀
1、
2、
3、
4、
5、
為優秀交大人!
原標題:《創業特等獎、演講一等獎、樂隊吉他彈唱……交大這位帥氣兵哥哥,符合你的全部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