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1M
排場推薦實戰鞋 II
Nike Zoom Hyperace
本文轉載自新浪微博Kyrie-Qiao
點擊播放 GIF 1.9M
第一期給大家推薦了一雙adidas Crazyflight X系列的實戰排球鞋,那麼這次咱們換個品牌來聊一聊並給大家推薦一雙Nike實戰系列的純正排球鞋。
詹姆斯在剛剛結束的2020芝加哥NBA全明星賽上腳Nike LeBron 17「 Monstars」Altern
談起Nike的球鞋人們首先一定會想到的是,各大NBA籃球明星籤名鞋系列的款式,比如詹姆斯系列,杜蘭特系列,科比系列,歐文系列,保羅喬治系列以及字母哥系列等眾多籃球鞋款式。當然除此之外,還會有一些各明星系列的支線款式系列。以及Nike所有的團隊款式和基礎訓練款式。
那麼在Nike的眾多款式的籃球鞋中是不是所有鞋或者是絕大部分的鞋都可以在排球場上遊刃有餘的穿著呢,在這首先可以明確告訴大家,這個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為排球跟籃球畢竟還是兩個項目,從比賽的場地到大小再到人員再到對抗,都有著明顯的差距,這自然就對鞋的要求也會完全不一樣。那麼是不是所有的Nike籃球鞋就都不適合打排球穿呢,那這個答案也一定是否定的。打個比方來說有的Nike籃球鞋可能在籃球場上穿著感覺比較失敗且不太舒服的款式,在拿到排球場上穿著就有可能就成為了一雙非常好且非常舒適的款式(例如Air Jordan 31等)。那這些都屬於非常正常的現象。關於這方面的詳細問題我們今後再找一個詳細的時間可以系統的再來聊。
巴西女排主攻手加比在排球比賽中身穿Nike Hyperdunk X籃球鞋系列款式
土耳其女排二傳手納茲在排球比賽中身穿Nike Freak 1籃球鞋系列款式
說起Nike的正統排球鞋啊,其實很簡單,從我接觸Nike品牌開始到現在(我本人大概2008前後年開始接觸Nike品牌)。在我的我記憶和印象裡,Nike一共就出過4雙以純正排球鞋命名的鞋。因為Nike重心並不是在排球方面所以Nike的正統排球鞋和排球裝備的數量也是少的可憐。幾年前跟一個Nike品牌的內部人員聊天時曾經跟他們簡單聊過這個問題。在當時他們的理念就是,我們的籃球鞋和籃球裝備上所用的科技完全夠排球場上用。我們沒必要再去開創研發一個排球專項版塊,雖然都屬於大球範圍內,但各國聯賽的排球球員及各國排球聯賽的發展及商業價值又相對於足球,籃球項目低的多得多。既費時間,物力及人力不說,最後還可能導致品牌在圈內沒有太大的市場影響力及業績回報。這些是品牌不可能冒險去做的事。
所以這就是後臺總有朋友留言問我,世界排壇第一人中國女排隊長朱婷籤了Under Armour品牌,Under Armour會不會給朱婷推出排球的個人籤名鞋系列,這個答案就現在來看是不太可能。未來也基本不太可能。團隊款和基礎訓練款未來可能會有,但排球個人籤名鞋系列基本不存在。(不僅是Under Armour籤約的朱婷,所有品牌旗下簽約(合作)也好的排球運動員,也都不會有排球個人籤名鞋系列存在,畢竟排球的市場影響力及商業價值確實照足球、籃球還有很大差距)。在我個人看來Under Armour先把庫裡的籤名鞋安排明白了就已經萬事大吉了。綜上所述,所以這就導致了有許多職業排球運動員穿不同品牌的籃球鞋打排球的現象,這點也就不足為奇了。
美國女排主攻兼自由人考特尼為Nike拍攝廣告
義大利女排隊長齊裡切拉為Nike拍攝廣告
瓦基弗銀行女排Nike場下裝備
土耳其女排Nike場下裝備
在給大家透露一點,雖然Nike在全球範圍內在排球方面並不是很重視,但近兩年Nike每年都會有新款基礎款排球鞋的發布。在球隊方面,目前土耳其女排與土耳其瓦基弗銀行女排已經在與Nike品牌進行場下裝備合作。(此合作內容不包含球員場上比賽時所穿球鞋和比賽隊服)。在球員方面,巴西女排的主攻手加比、義大利女排的隊長副攻齊裡切拉、美國女排主攻兼自由人考特尼、土耳其女排的主二傳納茲等眾多國際排壇男子女子球員均為Nike品牌旗下代言人。未來,據我所知Nike會推出更多的排球基礎款裝備產品供大家進行選擇購買。
簡單再跟大家普及一下Nike目前所發布的四雙純正排球鞋:(08年之前真不知道有沒有,但據我所知應該是沒有,如果有,歡迎大家給我補充。)
中國女排主攻手張常寧在2017-2018排超聯賽比賽中上腳Nike Zoom Volley Hyperspike
此圖為Nike Hyperdunk 2011 Low 籃球鞋系列
第一雙Nike排球鞋是Nike在2015年推出的Nike Zoom Volley Hyperspike排球鞋,但這雙鞋實際上就完全跟NikeHyperdunk 2011 Low籃球鞋一模一樣,包括鞋裡面的配置和工藝,基本無差別。在我看來就是拿老款的籃球鞋模板又複製粘貼了一遍,並又取了一個新的名字,當了個排球鞋款式又發售了一遍。
中國女排隊長主攻手朱婷在2017年瓦基弗銀行隊比賽中上腳Nike Air Zoom Hyperattack
中國男排主攻手劉力賓在2017年全運會比賽中上腳Nike Air Zoom Hyperattack
第二雙Nike排球鞋是Nike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時,當時因為Nike是美國整個奧運代表團的贊助商,所以在當時推出了一款Nike Air Zoom Hyperattack排球鞋。這個鞋我感覺應該算Nike有設計的第一款純正排球鞋。上面那款鞋畢竟是個複製粘貼款,雖然也以排球鞋命名發布,但實際就是改了個名字而已。對於Nike Air Zoom Hyperattack這個鞋大家肯定印象會比較深刻,因為有一個類似於彩虹的配色,穿在腳上很是亮眼。美國男、女排在內的所有球員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時,包括我們排超聯賽的劉力賓等球員,包括朱婷在2018年前還未籤約UA品牌時在土耳其瓦基弗銀行俱樂部效力期間都有上腳過此鞋款進行穿著比賽。
但因為這兩雙鞋發售時間過長,就不在這裡再為大家詳細推薦及評測了。也不推薦大家去選擇購買,因為第一雙現在基本買不到,第二雙雖然能買到,但目前價格相對也比較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我們後面即將準備開啟的一個全新版塊,到時版塊裡會有這兩款鞋的內容,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在這裡就不在為大家多透露了。
廣東恆大女排主攻手拉巴德吉耶娃在2019年世俱杯比賽中上腳Nike Zoom Hyperace
諾瓦拉女排俱樂部主攻手考特尼在2019年世俱杯比賽中上腳Nike Zoom Hyperace 2
今天在這裡要給大家推薦的是Nike在近兩年發布的兩款排球鞋,分別是:Nike Zoom Hyperace和Nike Zoom Hyperace 2。
說實話在我個人看來這兩款鞋,都有或多或少的問題。那麼它到底行不行,在排球場上夠不夠用呢?依我個人穿著體驗感來看滿足70%的排球人應該沒有太大問題,只要你不是特殊體重或特殊打法及身材。
Nike Zoom Hyperace 整體外觀
Nike Zoom Hyperace 2 整體外觀
來看看這兩款鞋的整體外觀,從我拿到這兩款鞋的直觀感受來講,在沒有進行任何穿著的情況下,給我的感覺1代的整體感覺要明顯好於2代。起碼從鞋的整體包裹支撐及視覺上來講是這樣的。在進行完10-15場1代和2代的實戰穿著體驗後。給我的整體感覺也確實是1代整體要優於2代。
Nike Zoom Hyperace 鞋面
Nike Zoom Hyperace 2 鞋面
首先我們來看兩款鞋的整面,兩款鞋的鞋面在用料上基本一致,都是採用高纖維網格布的主體材質。密度及厚度上2代相對於1代會更好一些。但從這個時代來講,這種材質在現在還用可謂有點過時,但這種材質的好處是穿起來比較柔軟舒適鞋面舒適度非常好。但換來的是和上款aidias同樣的問題,不抗穿。在我的穿著體驗後來看,基本上我個人這兩款鞋穿著打15-25場球以後這個鞋面的支撐度及包裹感可以說基本為0。
Nike Zoom Hyperace 鞋底
Nike Zoom Hyperace 2 鞋底
再來說鞋底,這兩款鞋都採用了Nike傳統的Zoom氣墊。只是1代採用的是前後掌分離式Zoom,中間則有一塊硬TPU來支撐。而2代則採用的就是整體式全掌Zoom。至於中底內部有沒有碳板和TPU 支撐,就我的穿著體驗感來看是沒有。(至於真的有沒有,過兩天等我暴力拆解完以後,在確認給你們)。就穿著場地感來說,我更喜歡1代的場地感。因為它能讓我體驗到蹬地一瞬間的感覺。而二代我個人感覺鞋底做的太平了。雖然人們通常說,排球人都喜歡平底,但我感覺在當今這個飛速發展的球鞋科技時代,這條在我這感覺並不成立。平底雖有平底的好處,但在場地感及安全性來講,在中底不加任何碳板和TPU的情況下,它真的不太安全。其次再說鞋底紋路,1代採用的傳統人字紋設計完全不用擔心耐磨、防滑的問題,抓地力也比較出色,在室內室外穿著均可。反之2代,鞋底螺母加橫紋形狀的設計,耐磨和防滑真的不夠。且先不考慮抓地力方面,如果你是一位身材比例協調的男士,穿2代這雙鞋在室外打穿著10—15場球以後,鞋底基本磨平報廢。在室內穿基本25場前後,鞋底也會出現磨損嚴重等情況。這就促使鞋子的耐久度來講1代也要整體優於2代。
Nike Zoom Hyperace 中底及鞋幫高度
Nike Zoom Hyperace 2 中底及鞋幫高度
兩款鞋鞋幫高度來說基本一致,都屬於低幫鞋範圍。鞋內掌寬度上,1代的前掌要相對寬些。2代的鞋前掌相對窄些。從鞋面支撐抗扭來講,因為兩款鞋採用的材質基本一致所以支撐度及抗扭度大同小異。從鞋整體的包裹來說,1代比2代多了一個鞋帶孔,1代有6個鞋帶孔對於低幫鞋來講完全夠用。而2代的5個鞋帶孔也基本完全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在防側翻來說,1代做的要比2代優秀,可以在1代的外觀上明顯看出,在中底及後跟處有很明顯的硬TPU來保護你的整個腳面。反之2代鞋面的整體及鞋底則沒有TPU等保護措施,防側翻1代完勝2代。2代唯一一點比1代做的好的地方是,鞋後跟的填充物非常厚實,比1代要厚實很多。1代的後跟填充物相對較單薄。總而言之,我個人穿著體驗後認為,1代整體無論從哪點來講完勝2代。
Nike Zoom Hyperace 後跟
Nike Zoom Hyperace 2 後跟
那麼這兩款鞋的整體缺點是什麼,首先兩款鞋鞋面支撐抗扭都不太夠用,尤其是對於跑跳比較多或做動作比較多的球員來說。輕如紙面一般的鞋面,在你做一些魚躍或者高難度救球的動作時,腳時時刻刻會有戳出去的風險。其次鞋子僅有低幫款,對於一些較大體重的男子來說,這個鞋穿上會如噩夢一般不結實不耐久,說誇張點3場過後鞋就可能報廢了。
所以我推薦的是,無論1代或者2代,打內場塑膠場地,輕體重的男士和女士來購買穿著此款鞋基本沒有問題,正常身材比例的男士,也可以選擇進行購買,但建議穿時帶好護踝。但大體重的男士和經常打外場的朋友們建議不要進行選擇購買。
推薦位置來講,更推薦輕體重保障性主攻和二傳位置的人來進行選擇購買。暴力接應及副攻、自由人和相對跑跳較多的人,不推薦選擇購買此款鞋。
售價方面,目前1代在1000—1300上下。2代則在700—1000上下。1代和2代均不推薦學生党進行購買,因為它真的性價比不高。
說到這可能會有人問,那為什麼好多國外職業聯賽球員包括強力接應、強力主攻、自由人也會選擇穿這款鞋啊。說到這個問題,我想告訴你們的是:我們跟他們不一樣,他們穿什麼鞋一樣可以暴力打超手,他們穿什麼鞋一樣可以扣球跳起來的一瞬間頭在網外。他們穿什麼鞋一樣會完成魚躍救球,一樣會摔,一樣可以不戴護踝,一樣可以摔倒時會有保護自己的動作。鞋子對於他們來說基本就是個玩具。而我們,完全做不到。這就是我們和他們的差距。
好了,本期的推薦內容就到這裡,關注我,帶你把排球鞋踩在腳下。歡迎大家積極留言討論。
點擊播放 GIF 0.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