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瓏移動是國內手機廠商現狀的縮影。使用Android再加上貧瘠的專利儲備,構成了該公司的一大硬傷。在專利戰離許多中國企業已經並不遙遠的現在,如何應對專利糾紛,是包括天瓏移動在內的所有國內手機廠商需要共同面對的嚴峻考驗。
IT商業新聞網訊
】(記者 柳青)「天瓏移動(深圳天瓏移動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啊?」有求職者在網絡上發問道。「近幾年發展很快,是手機業裡的後起之秀」,有人隨即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成立於2005年6月的天瓏移動是一家年輕的移動通信產品和服務供應商,根據該公司的說法,近幾年由於「不斷推出優質產品和市場推廣方案……公司的業績穩健地成倍增長」。然而如果套用一句老話,「不同的公司的煩惱也各不相同」,天瓏移動當然也不會例外。
最近IT商業新聞網記者在中國證監會網站上看到,其上公布了天瓏移動的首發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招股書中顯示,本次發行前天瓏移動總股本為9000萬股,本次擬發行3000萬股,發行後總股本12000萬股,均為流通股。而募集到的資金,將主要投向手機研發項目、研發中心建設、海外營銷網絡建設等項目。
天瓏移動身陷專利黑洞 與諾基亞談判僅是開端
天瓏移動的確急需提高研發水平。其在招股書中承認,「包括公司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內手機廠商未從事手機底層軟體技術的研發,而主要從事應用性技術」的研發。記者看到,對於其提到的「應用性技術」,指的是工業設計、結構設計、硬體設計等外圍技術的研發。
並且,天瓏移動目前的智慧型手機產品使用Android系統,對此,該公司在招股書中稱,「通信行業技術和專利的複雜性導致晶片廠商在底層軟體研發時,無法窮盡研究第三方所有專利,因此客觀上存在使用第三方標準專利的可能性」。字裡行間透露出的是隨時可能出現的專利風險。
而天瓏移動在專利數量上的單薄也著實讓人捏了一把汗。據了解,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天瓏移動共取得48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外觀專利42 項,天瓏移動及其子公司共擁有43項軟體著作權。
綜上所述,使用Android再加上貧瘠的專利儲備,構成了天瓏移動的一大硬傷。據悉,近期該公司就因侵權問題向諾基亞支付專利許可費。有媒體報導稱,針對潛在的專利侵權風險,天瓏移動在去年按主營業務收入的95%補提了2008年下半年以來的專利許可費,合計金額為3607.14萬元。但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爆發專利糾紛,天瓏移動已經計提的額度顯然不足。另外,如果被要求繳納專利許可費,其經營成本必然要增加,對目前就依靠出口退稅來盈利的天瓏移動而言,將是較沉重的負擔。
IT商業新聞網記者就此事電話連線正幫助一些國內手機廠商解決專利訴訟問題的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豔輝。而對於天瓏移動等公司支付專利費用及與諾基亞談判一事,王豔輝表示不便透露。
但就像王此前說過的那樣,「專利戰離許多中國企業已經並不遙遠」,從微軟之前要求華為等中國廠商支付專利費,到天瓏移動的專利談判,均印證了這句話。王豔輝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採訪時也認為,天瓏移動等國內公司與諾基亞的談判,或許也是他們陷入專利糾紛的開端。
天瓏移動是國內手機廠商現狀的縮影。使用Android再加上貧瘠的專利儲備,構成了該公司的一大硬傷。在專利戰離許多中國企業已經並不遙遠的現在,如何應對專利糾紛,是包括天瓏移動在內的所有國內手機廠商需要共同面對的嚴峻考驗。
對於如何打專利戰,這裡面有頗多技巧。打不好,曠日持久拖累企業不說,到頭來還會賠錢(諾基亞與華勤通訊的官司即是一例);打好了,單憑專利這一塊就能獲得不菲收入。如蘋果支付給諾基亞的專利費,比後者在Windows Phone上的收入還要高。王豔輝也曾經舉例說,三星、HTC都與蘋果有專利官司,但結果是蘋果並沒有從三星那裡佔到什麼便宜,而HTC卻略顯被動。這是因為三星的專利布局非常深,三星在許多年前就開始按照國際主流智慧財產權遊戲規則布局,和蘋果的訴訟算是旗鼓相當,互有勝負。
王豔輝建議中國企業可在創意專利上加強布局,以應對各種糾紛,這些創意類專利的布局並沒有什麼技術門檻,也花不了太多成本。例如蘋果的滑動解鎖專利,其本身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但是就是這一點就極大打擊了許多同樣適用滑動解鎖的Android廠商。
IT商業新聞網記者在採訪天瓏移動時,該公司證券部一位王姓工作人員僅表示,與諾基亞的專利一事已委託手機中國聯盟處理,對於記者提出的問題,會交給相關部門人士作出答覆。但截止到發稿時,記者尚未收到相關答覆。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