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提示
武漢國際博覽中心附近很荒涼,2公裡範圍內沒有吃的,沒有住的,請參會的農業人朋友一定要帶好吃的,提前預定賓館!!!
一:寫在攻略之前
2014年的全國植保交流會將於2014年11月22日在 湖北武漢開幕,今年作為全國植保會舉辦已經整整30個年頭了,而且今年選址更為合理,武漢處於我們國家的中部,交通非常便利,估計今年參會的人數會超越往 屆!通過我們中國農資聯盟近期跟全國植保會的主辦方交流得知,目前所有的展位已經全部預定出去了,已經進入了全面的展位設計階段!我們中國農資聯盟,作為 行業的權威媒體,每年全國植保會都會做一個參會攻略,以服務更多的外地來參加會議的農業人!今年的武漢全國植保會,我們將以行,吃,住三方面來帶您走進本 次的全國植保會,以確保您參會開心並吃好,住好,玩好!
二:2014全國植保會概況
1:2014全國植保會數據
●展會面積超過7萬平方米,設立3000餘個展位;
●參展商預計可達1200家,70%國內農化百強企業設立展位,80%外企企業參展;
●特展企業數:近400家,詳細名單後期中國農資聯盟會聯合第30屆全國植保交流會主辦方公布。
2:2014全國植保會亮點
●十年規模擴容三倍,2004年參展企業400餘家;
●凸顯品牌,首次將外企、國內品牌企業獨立成館,並統一包裝對外推廣;
●活動論壇將更加實效與貼近行業;
●優化服務,根據企業不同的需求,為每個企業提供不同的參展方案;
●客商諮詢踴躍,組委會對前兩屆現場登記參觀觀眾進行邀請,客商反饋積極表示來武 漢參觀;
●開通中國植保雙交會微信公眾帳號並聯合中國農資聯盟,第一時間獲知展會動態、會議 論壇、觀眾登記、行業熱點等最新信息,更有貼心攻略助您順利參展、無憂參觀。
3:2014全國植保會交通狀況
武 漢國際博覽中心可以說是在武漢的一個郊區,交通不是很便利,非常適合開車來參會。由於國際博覽中心背靠長江,就只有3個方向容車輛進入,再加上國博大道是 單行線,不適合參會的人員進出,就把交通的壓力都增加到了鸚鵡大道和三環線兩條路上。中國農資聯盟通過前期的實地觀測,推薦大家通過三環線進出場館,因三 環線是雙向八車道,可以承受的住瞬間的交通壓力,而鸚鵡大道是從市內經過,車比較多,且一直在修地鐵,經常性的堵車。不過場館設置有巨型的停車場,適合開 車來參會的農業人,停車場收費標準為3元每小時。
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整體交通圖
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整體交通3D圖
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局部交通圖
4:2014全國植保會交通指南
4-1武漢火車站-武漢國際博覽中心
A. 在武漢火車站乘坐540 / 610 / 725路至友誼大道才華街換乘554路至國際博覽中心交通港站。
B. 在武漢火車站乘坐551路至解放大道解放公園站換乘727路至鸚鵡大道新五裡二路站下車步行至國際博覽中心。
4-2武昌火車站-武漢國際博覽中心
A. 在武昌火車站綜合體站乘坐61路至國際博覽中心交通港站。
B. 在中山路武昌火車站乘坐556 / 222路至鸚鵡大道銅鑼灣廣場站換乘554路至國際博覽中心交通港站。
C. 在武昌火車站綜合體站乘坐10 / 402路至鸚鵡大道古琴臺站下車步行至對面鸚鵡大道古琴臺站換乘704 / 727路至鸚鵡大道新五裡二路站下車步行至國際博覽中心。
D. 在武昌火車站綜合體站乘坐10 / 402路至武珞路閱馬場站換乘728路至鸚鵡大道新五裡二路站下車步行至國際博覽中心。
E. 在中山路武昌火車站乘坐556 / 222路至武珞路閱馬場站換乘728路至鸚鵡大道新五裡二路站下車步行至國際博覽中心
4-3漢口火車站-武漢國際博覽中心
A. 在漢口火車站坐648路到國際博覽中心交通港站。
B. 在漢口火車站坐561路至鸚鵡大道銅鑼灣廣場站下車步行至對面鸚鵡大道銅鑼灣廣場站換乘554 / 61路至國際博覽中心交通港站。
C. 在漢口火車站坐79路至漢陽大道五裡墩站下車步行至對面漢陽大道五裡墩站換乘580路至國際博覽中心交通港站。
D. 在漢口火車站乘坐536路至青年路雪松路站換乘704路至鸚鵡大道新五裡二路站下車步行至國際博覽中心。
E. 在漢口火車站乘坐536 / 542 / 10 / 411 / 519路至鸚鵡大道古琴臺站換乘727路至鸚鵡大道新五裡二路站下車步行至國際博覽中心。
F. 在漢口火車站乘坐561路至鸚鵡大道銅鑼灣廣場站下車步行至對面鸚鵡大道銅鑼灣廣場站換乘728路至鸚鵡大道新五裡二路站下車步行至國際博覽中心。
4-4開車
A:上三環線,進入四新南路,進入武漢國際博覽中心。
B:進入鸚鵡大道,在四新北路路口繼續直行,進入武漢國際博覽中心。
4-5地鐵
地鐵去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就不要想了,周邊目前還沒有地鐵可以去的。
二:2014全國植保會吃喝篇
武漢的食物以鹹辣香為主,口味偏重,南方的人可能有點不太習慣,酒店裡面的菜都是大同小異,下面就介紹一點武漢比較有特色的小吃,可以緩解一下您參會的壓力。
1:熱乾麵
熱乾麵是湖北省武漢市的漢族特色小吃,與北京的炸醬麵、河南燴麵、山西的刀削麵、四川擔擔麵同稱為中國五大名面。熱乾麵的麵條纖細根根有筋力,色澤黃而油潤,滋味鮮美。拌以香油、芝麻醬、五香醬菜等配料,色香味俱全。武漢熱乾麵可謂享譽全國乃至世界。
熱 乾麵是武漢人過早的首選小吃,武漢人對它的感情,就不必再費言語。單講從外地來過武漢的人,他們再次想起武漢,多半是因為想起了武漢的熱乾麵。熱乾麵對武 漢人或者在武漢呆過一段時間的朋友來說,它不再僅是一種小吃,而是一種情懷,未食而鄉情濃濃,食之則香氣噴噴。儘管美味,但是身處外地的朋友並無法享受到 這份福氣,因為它只能現做現吃。
熱乾麵既不同於涼麵,又不同於湯麵, 麵條事先煮熟,過冷和過油後,再淋上用芝麻醬、香油、香醋、辣椒油、蝦米、五香醬菜等配料,更具特色,增加了多種口味,吃時麵條纖細爽滑有筋道、醬汁香濃味美,色澤黃而油潤,香而鮮美,有種很爽口的辣味,是祖傳秘方,誘人食慾。
吃 熱乾麵是有講究的。做武漢熱乾麵的店鋪要規範,廚子要正宗;原料要地道;調料要上等;配菜要天然。此外,還可以根據各人的喜好,喜歡辣的可以加入辣椒紅 油,另外還有鹹菜、蘿蔔乾、酸豆角等供選用,加香菜也可以。在食用之前要乘熱把面拌勻,芝麻醬全都糊在面上,似螞蟻上樹。這時再吃,就格外的香氣撲鼻,味 道好極了。吃熱乾麵時最好是衝一碗蛋酒或者來一袋牛奶或者一杯豆漿,一邊吃一邊喝。只吃不喝,就覺得嘴巴乾乾的,也就吃不出熱乾麵的極品味道了。
有 些早餐店的熱乾麵會在燙麵鍋旁邊放一罐排骨藕湯或者雞湯,有的人不喜歡太幹,就可以澆點湯汁調味;有一家油炸熱乾麵店很有趣,店主提前把熱乾麵先用滾油過 一遍,冷了後再下鍋燙熱,麵條乾爽可口,放進去一個滷蛋,再來杯豆漿、小米粥或豆腐腦,熱乾麵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口味而獨樹一幟,讓人吃後回味無窮。
2:武漢豆皮
武 漢豆皮是湖北武漢傳統的漢族名點之一。迄今已有40年的歷史,享有「豆皮大王」的盛譽。泡好的糯米,放在屜上蒸20分鐘油熱放肉末,蔥薑末炒香,放生抽、 老抽、甜麵醬、魔廚高湯,炒熟後盛出,鮮冬筍切丁焯水,豌豆煮一下,與肉末拌在一起麵粉用豆漿調成糊狀,醒1小時,餅鐺或平底鍋內放油,放2勺麵糊,攤成 薄餅,雞蛋打勻倒在餅上,餅翻面,糯米趁熱平鋪在餅面上,在均勻地撒上調好的肉末,榨菜末,小香蔥,把餅攤成方形,切四半後翻面,稍煎一下即可。
推 薦各位農業人去老通城三鮮豆皮,老通城是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樓的名字,以經營著名小吃三鮮豆皮馳名,有豆皮大王之稱。這家酒樓創辦於1931年,某地原在古漢口城堡大智門外,為城鄉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勝利後復業,改你老通城甜食店。該店仿照湖北民間的傳統小吃豆皮,銳意改進,配 合甜食應市,頗受歡迎。
豆皮本是湖北農村的鄉土風味小吃,毛澤東曾品嘗四次,次次讚賞。
3:武漢面窩
面 窩是武漢特有的,創始於清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9年)。當時漢口漢正街集稼咀附近有個賣燒餅的,名叫昌智仁,看到賣燒餅生意不好,就想辦法創 制新的早點品種。經過反覆琢磨,他請鐵匠打制幹把窩形中凸的鐵勺,內澆用大米、黃豆混合磨成的米漿,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鍋裡炸,很快就作出一個個邊厚中 空、色黃脆香的圓形米餅。人們覺得很別致,吃起來厚處鬆軟,薄處酥脆,很有味道。昌智仁稱之為面窩,流傳一百多年,成為一種價廉物美的特色早點。
面窩和熱乾麵一樣,也是武漢人愛吃的早點之一,製作簡單,遍及武漢三鎮的大街小巷,多為攤點經營,或由飲食店兼管,沒有代表性店鋪。 推薦各位農業人就近找找,品嘗一下,十分美味。
4:武漢糊湯米粉
米 粉應該是個南北皆宜的食物,而且各地都有,但是武漢的糊湯米粉的確是十分獨特!它的獨特,就在這「糊湯」上。這個湯,一定是用小魚熬的,將魚洗淨放在一口 大鍋裡面熬爛,熬的完全不見魚肉,只剩下魚骨頭,然後用撈子把魚骨頭、魚刺都撈出來,撈乾淨,湯裡面是不能有魚刺的,再放上各種調料,特別是胡椒要重,勾 上芡,撒上蔥花,就做成了鮮美的「魚膠糊」;粉條是事先經過處理的,漂在水裡。
吃的時候,先把粉條在開水鍋裡燙熱,放在碗裡,再把滾燙的「魚膠糊」澆在粉條上,拌均了,吃上一口,那魚香的味道十分鮮美。正宗的吃法,是要就著油條吃,有的將油條蘸著糊湯吃,有的將油條撕成小段,泡在糊湯裡吃,不管怎麼吃法,都別具風味。
5:武漢麻辣鴨脖
麻辣鴨脖是武漢市著名的漢族小吃,最早起源流傳於清朝洞庭湖區的常德,經湖南流傳至四川和湖北,近年來風靡全國。醬汁類食品通過多種香料浸泡,然後經過風乾、烤制等工序精緻而成,成品色澤深紅,具有香、辣、甘、麻、鹹、 酥、綿等特點,是一道佐酒佳餚。
在 武漢,經常看到俊男靚女不顧形象的大啃鴨脖子,那叫一個香!特別適合火辣口味的人士。天氣炎熱的時候,吃點鴨脖子可以發汗,其性涼,味甘,溫補,益氣,與 辣互相作用,可以益氣養血。男人們喜歡邊喝啤酒邊吃鴨脖子,女人們則是把它當成晚餐後消遣的零食。正宗的鴨脖子要麻、辣、鮮、鹹諸味俱全交相輝映,且味香 入骨,「表裡如一」,一吃到底,欲罷不能。
推薦大家嘗一下精武鴨脖或者是周黑鴨鴨脖,鴨脖為來武漢首選的親友禮品。
6:武漢小吃街
推 薦大家去一個地方-戶部巷!戶部巷是小吃的聚集體,吃貨的天堂!武漢方言「巷」的讀音四聲「hang」,問路的時候記得要準確發音,不然要多走冤枉路嘍! 逛了一天的植保會也該慰勞一下自己的胃了。武漢的小吃以鹹辣香為主,口味偏重,中國農資聯盟的小編曾經一進巷子眼睛和鼻子就不合作了,這邊的油炸臭豆腐剛 拿到手上又瞄見鐵板魷魚、炒年糕、螃蟹、麻小兒、麻辣燙、奶油香蕉、糖葫蘆„„ 也管不了是不是武漢特有的了,五十米的巷子足足走了兩個小時,幸好盡頭能出去,要我轉回頭恐怕抵擋不了誘惑,戰到天黑了。能帶走的東西不多,鴨頭和脖子還 有翅膀味道很好,路途不遠可以帶上新鮮的回去跟朋友分享。
三:2014全國植保會玩樂篇
1:黃鶴樓
黃 鶴樓做為江南3大名樓之首,這次去參加2014全國植保會,是必去旅遊地之一,從黃鶴樓南門進去會有與王羲之練字有關的鵝池,站在黃鶴樓上可以看到武漢三 鎮的景色,也可以看到萬裡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黃鶴樓如果是自己進去瞎逛會沒意思,最好的是又一個對黃鶴樓熟悉的朋友或者請一位導遊幫忙講解一 下,那樣才能品味的到黃鶴樓的古典韻味!!!
黃鶴樓與、鸛雀樓、嶽陽樓、滕王閣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位於湖北武昌長江南岸。
故址在湖北武昌縣,歷代屢建屢毀,1884年被火焚毀,1985年在今址重建。
相傳故址始建於三國,唐時名聲始盛,這主要得之於詩人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詩句。
黃鶴樓坐落在海拔高度61.7米蛇山頂,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樓高5層。72根圓柱拔地而起,雄渾穩健;60個翹角凌空舒展,恰似黃鶴騰飛。樓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
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託得更加壯麗。登樓遠眺,「極目楚天舒」,不盡長江滾滾來,三鎮風光盡收眼底,雄偉壯觀。
層層飛簷,四望如一。在主樓周圍還建有勝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黃鶴樓內部,層層風格不相同。
底層為一高大寬敞的大廳,其正中藻井高達10多米,正面壁上為一幅巨大的「白雲黃鶴」陶瓷壁畫,兩旁立柱上懸掛著長達7米的楹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淨古今愁。
二樓大廳正面牆上,有用大理石鐫刻的唐代閻伯理撰寫的《黃鶴樓記》,它記述了黃鶴樓興廢沿革和名人軼事;樓記兩側為兩幅壁畫,一幅是「孫權築城」,形象地說明黃鶴樓和武昌城相繼誕生的歷史;另一幅是「周瑜設宴」,反映三國名人去黃鶴樓的活動以及節日。
三樓大廳的壁畫為唐宋名人的「繡像畫」,如崔顥、李白、白居易、陸遊等,也摘錄了他們吟詠黃鶴樓的名句。
四樓大廳用屏風分割幾個小廳,內置當代名人字畫,供遊客欣賞、選購。頂層大廳有《長江萬裡圖》等長卷、壁畫。
交通門票信息:
公交路線:電1、電4,10、61、64、108、401、402、411、413、584等路到黃鶴樓站下。
門票:80元
2:武漢東湖
南有西湖 北有東湖 武漢的東湖當年也是和西湖有的一拼的風景區 奈何景點比較分散 後來發展慢慢落後於西湖 可這卻絲毫不影響東湖的風景 因為開發相對於較少 所以整個東湖環境很好 東湖這邊有落雁島 磨山(櫻花園)不比武大櫻花差
如 果是想一起玩兒這些景點 建議辦一張東湖年卡 45元 比單買一個磨山景區的門票都划算 如果只是為了看風景的話 建議租用自行車 兩個小時左右便可環湖一周 在徐東大街的盡頭有個梨園 這裡面是不要門票的 免費遊玩 和朋友春遊聊天散步都可選用 空氣清新 人也不多 是個放鬆身心的好地方 在武漢這個鬧市中難得的好地方
東湖是最大的楚文化遊覽中心,楚風濃鬱,楚韻精妙,行吟閣名播遐邇,離騷碑譽為「三絕」,楚天台氣勢磅礴,楚才園名人薈萃,楚市、屈原塑像、屈原紀念館,內涵豐富,美名遠揚,文化底蘊厚重深遠
東 湖主要遊覽點為寓言園、音樂噴泉、行吟閣、屈原紀念館、水雲鄉、長天樓、九女墩、湖光閣、磨山景區、疑海沙灘、武漢植物園,梅園、櫻園、海光農圃(蒼柏 園)、趙氏花園、放鷹臺、北洋橋(武漢最古老的橋)、劉備郊天壇、摩崖石刻、離騷碑、蠻王冢、東湖生態園、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藝術館、武漢華僑城歡樂 谷、東湖海洋館、馬鞍山森林公園等。周邊的著名大學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這些學校風景優美。著名的寺廟有古卓刀泉寺、 雲巖寺等。
交通門票信息:
公 交路線:市內交通:有22路公交車通達東湖風景區,其中直達東湖磨山景區的公交車有515、402、401、413、643路;直達東湖聽濤景區的公交車 有14、537、578、605、701、411、108、573、777、402、534、810;直達馬鞍山森林公園的公交車有18、25、518、702、703;景區內配有索道、電瓶車以及遊船碼頭等特色交通工具。
地鐵:地鐵2號線 【廣埠屯】站下
門票:東湖年票:50.00元,磨山景區:60.00元,落雁景區:10.00元,聽濤景區免費。
3:戶部巷
前面已經介紹過了,戶部巷是武漢最大的吃貨集散地,同時景色也很美,尤其是傍晚,吃著小吃,瞄著美女,也是參加植保會之餘的一種享受哇!
戶部巷位於武昌自由路,是一條長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華的早點攤群20年經久不衰。
戶部巷於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鄰藩合衙門(對應京城的戶部衙門)而得名。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很早就以經營漢味早點而聞名,熱乾麵、糊湯粉、牛肉麵粉、面窩、稀飯等獨特漢味早點經營,經久不衰。
2002年以來,武昌區政府在重塑歷史文化名城的過程中,按照「漢味早點第一巷」的定位,對戶部巷進行整體打造。
經 過多年的建設改造,戶部巷已由原來的147米長、3米寬、12家小吃經營戶的小巷,發展成為由戶部巷老巷、自由路和民主路西段組成,集小吃、休閒、購物、 娛樂為一體的年接待遊客逾千萬的漢味特色風情街區,各類經營門點約達340個,其中從事小吃經營160餘戶,經營品種170有餘。
交通門票信息:
公交:14,19, 515路【司門口站】下,11,514【解放路後長街】下。
門票:帶好買吃的錢,其他的不用門票。
4: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雖然是以櫻花稱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武大的秋冬才是最美的,推薦傍晚去,滿園的金黃色,像打翻了顏料瓶。裡面的古老建築,亞洲最大的圖書館,都值得我們這些整天跟農業打交道的人去體驗一下。
武漢大學作為中國最出名的高等學府之一,其風景也令人難忘。武漢大學緊鄰武漢東湖,以整個珞珈山為基礎,真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武漢大學有古色古香具有藝術內涵的老建築,有遮天蔽日衝向雲霄的參天古樹,有幽靜的去所~~櫻頂上的老教室和老圖書館,有綠草如茵的平地和筆直的櫻花大道,有樹木蔥蔥的小山坡,也有如新圖書館那樣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式建築。風景如畫的武漢大學,被譽為世界最美大學。
交通門票信息:
公交:乘513路、515路、519路、55路、552路、564路、572路即可到達。
地鐵:廣埠屯站,K出口下,然後沿廣八路筆直步行400米,約8分鐘,可到武大珞珈山側門。
門票:櫻花期(3~4月):20.00元,其他時期:免費。
5:木蘭天池
木蘭天池,國家森林公園,4A級景區。
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北部的石門山,距武漢市中心55公裡,距天河機場45公裡。景區面積13平方公裡,主要由「浪漫山水」、「高峽人家」和「森林公園」三大主題景園連結成一個南北走向,長達十餘公裡的森林山水大峽谷。
木蘭天池是一個綜合性旅遊度假風景區。其中,休閒度假區,由四星級度假酒店及龍池堰明清街、朱家山寨、馮家山寨等休閒農莊組成。風景遊覽區,主要欣賞奇木怪石、溪潭飛瀑等景觀。
浪 漫山水景園,景區內以觀賞飛瀑、溪潭、怪石等景觀為主,可謂十步一景、百步一絕。特別是高山環抱的天池水如明鏡,清澈見底。遊船踏浪,駛過青山白雲倒映的 池水,仿佛來到人間仙境。高峽人家景園,主要由朱家山寨、草原人家、動感河灣以及木蘭外婆家組成。在這裡,遊人既可以欣賞到原汁原味的高峽人家風情,又可 品味到濃濃的木蘭文化。森林公園景園,總面積2500000畝,森林覆蓋率達100%,各種珍貴的動植物達1000000多種。這裡也是三峽瀕危植物保護 培育基地,有十幾種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在此落戶。豐富的森林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遊客進行森林沐浴的最佳去處。
木蘭天池有一條長達10華裡的大峽谷,由飛瀑、溪潭、怪石、奇木「四絕」構成的自然景觀達200多處,可謂十步一景,百步一絕。峽谷兩頭挑著明鏡一般的高山湖泊,大小天池的上下落差約有380多米
交通門票信息:
自駕
1、從武黃高速、漢宜高速、京珠高速上武漢外環至黃陂木蘭天池;
2、從竹葉山上岱黃高速公路到黃陂前川,走黃土一級公路,過長軒嶺到十棵松左轉,然後前行六公裡即到。
公交
在東亭可以乘坐605路或者到中北路乘坐601路或在洪山乘坐503路到武漢客運港下車。在武漢港有景區直達巴士,票價15/人。
專線車
1.武漢港乘市郊一日遊專線車可直達木蘭天池;
2.漢口火車站乘公交292到黃陂客運站轉乘專線巴士可到達木蘭天池
3.6:50魯巷廣場斜對面【楚天廬酒店門口】
4.7:00群光廣場正對面【武漢大學門口 】
5.7:15【小東門廣西大廈門口】
6.7:30【湖北大學正大門口】
7.7:50【國賓大酒店門口 】
8.8:10【漢口金盾大酒店門口】。
門票:80.00元。
其他景點推薦:武漢動物園,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海洋世界、武漢植物園、黃陂、磨山、雲霧山、辛亥革命博物館等等...
武漢的吃喝玩樂的地方非常多,攻略就不一一贅述了,最好是能找一個當地的朋友再諮詢一下,祝福您本次全國植保會一切順利,祝願2014年全國植保會圓滿舉辦!!!【本攻略純原創,喜歡的話,就珍藏了吧】
中國農資聯盟網定位為成就一個有思想的農業網絡媒體,力求在網站上活動的人們能實現交流,交友,交易的功能。已建立起以農資論壇為核心,以農合商城,農資人才,品牌推廣,策劃培訓,公眾微信平臺等為輔助的綜合農業網絡媒體。多去中國農資聯盟,做一個有思想的農業人!
溫馨提示:此文已完,如您需討論此觀點或發表文章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中國農資聯盟專業的手機瀏覽,更省流量,每個頁面只需十幾KB。更多功能發送「幫助」到微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