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2018年的那場美網男單四分之一決賽已經過去了2年,但是蒂姆仍然會經常去回顧那場發生在阿瑟阿什球場、耗時時4小時49分鐘的經典大戰。
「當我感到無聊或者想重溫的時候,我會看比賽的精彩部分,甚至是整場比賽,」蒂姆上周四在美網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男單第四輪, 作為賽會2號種子的他以7-6(4)、6-1、6-1擊敗阿利亞西姆。晉級八強。
在這場焦點戰中,即便現場沒有球迷,也絲毫沒有影響奧地利人繼續為爭奪自己個人職業生涯的首個大滿貫冠軍,拼盡全力。
蒂姆已經在三次大滿貫決賽中折戟而歸。2018年、2019年的法網以及今年年初的澳網,對手分別是納達爾和德約科維奇。
無論是從紅土還是到硬地,蒂姆都具備戰勝三巨頭的能力,但最終的結果總是不盡人意。
為什麼會這樣呢?外界給出的答案:運氣還差那麼一點點。
去年9月,蒂姆無法重演2018年那場激動人心的比賽,因為他在美網開賽前一周患上了嚴重的感冒和發燒,來到紐約之後,很快輸掉了首輪比賽。
而到了今年年初的澳網1/4決賽,蒂姆鏖戰4小時10分鐘,最終以7-6、7-64、4-6、7-6擊敗納達爾,取得在硬地以及大滿貫賽場對陣納達爾的首勝。 半決賽又戰勝了茲韋列夫,進入到決賽。不過,奧地利人在決賽大戰五盤,最終不敵德約,屈居亞軍。
原本年初澳網的出色表現,能夠為接下來的法網提振士氣。然而,接下來的疫情導致賽事暫停,讓原本5月下旬開始的紅土賽季,被迫推遲到今年美網之後。
「每一次我都距離冠軍很近。「蒂姆談到他在納達爾、費德勒放棄美網之後,為何不留在歐洲的主場,專注於即將到來的紅土賽事時說,」我想儘快提升自己的狀態,為法網做準備。」
三巨頭中,納達爾在紅土場上的統治力,無人能敵。但最近幾年,蒂姆的進步比任何人都要大。當蒂姆在2018年的法網一路殺進到決賽時,他成為了三巨頭時代唯一一個27歲以下就進入大滿貫決賽的現役球員。
在9月27日的法網開幕之後,他意識到自己可以再次和最重要的兩位ATP球員競爭。「我真的很失望沒有獲得法網決賽的那兩場勝利,但這些經歷大大增強了我的信心。」蒂姆說。
縱觀蒂姆的職業生涯,他在2015年登上了世界巡迴賽的舞臺,憑藉強悍正手、高彈跳發球和暴力反拍,贏得了三個冠軍(都是在室外粘土上)。
當時,他的教練評價他道:多米尼克是我有史以來最有天賦的學生,有著極強的訓練能力。一些比賽中結束後,他還主動練習兩個小時。」
為了努力提高排名,蒂姆頻繁參加很多比賽,因此遭受到了外界一些人的批評。但是業內人士認為,年輕人多參加比賽是必須的。
蒂姆的勤奮,以及他堅韌不拔的頑強拼搏精神,在某種程度上是職業網球比賽所必需的一部分。
奧地利歷史上唯一一位法網冠軍穆斯特說,蒂姆的成長方式與自己相近,在漫長的比賽中,不斷改正自己的缺點、磨練技術。
據悉,穆斯特是1995年法網男單冠軍,職業生涯共斬獲44個紅土冠軍。
但是,目前的蒂姆還有一個致命缺點:球場上過於情緒化。
ESPN分析師說:「多米尼克在比賽中有明顯的情緒起伏。對於一個想成為頂級球員的人來說,他還需要克制自己。」
從2019年初開始,蒂姆的團隊進行了大變革,很快在印第安維爾大師賽,奧地利人就贏下了首個ATP大師賽。他在決賽中擊敗費德勒,讓人眼前一亮。
此後不久,蒂姆連續第二次闖入法網決賽,再次被納達爾擊敗。這一次,蒂姆做得更好,贏了一盤。納達爾對他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每年都在進步,每天都訓練很踏實,一年比一年更接近冠軍。」
事實上,納達爾的評價一點也沒有誇張的成分,畢竟,蒂姆對三巨頭的成績為13勝18負,比穆雷的勝率還要高。
具體來說,只有蒂姆和德約科維奇在紅土上至少贏過納達爾4次,而蒂姆2019年的5個冠軍頭銜與德約科維奇持平。
從2016年到2019年,蒂姆獲得了211場勝利,是ATP球員中最多的。
蒂姆這兩年來一直是紅土場上第二好的球員。作為一個競爭對手,他身上最吸引人的品質之一就是每年都會來參加比賽。
今年美網,34歲的納達爾和近40歲的費德勒沒有參賽。但是蒂姆沒有放棄。
原因很簡單,想在美網贏得冠軍。正如他所說, 「當然,在不同的時代,贏得大滿貫冠軍的難度不一樣。但我很高興我能在自己職業生涯處於最好水平的階段,和三巨頭競爭。我真的希望我能在他們還在的時候贏得我的第一個大滿貫,因為這更重要。」
同時,蒂姆知道,贏得美網比賽將是一項棘手的任務。
「網球是一項心理運動,我想如果沒有球迷的話,比賽會變得更加困難。現在我在這裡即便是打出了精彩的一分,也沒有人回應,這讓我感到非常孤獨,但這也將是一次有趣的經歷。」(來源:網球之家作者:吳李趣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