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國時代,燕國壽陵有一個少年,聽說趙國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特別優美,便不顧路途遙遠,到邯鄲去學習當地百姓的走路姿勢。於是,他不但沒學會邯鄲人走路的姿勢,而且忘了自己原來的走路姿勢,最後只好爬著回去。那就是成語「邯鄲學步」。這件事發生在今天河北邯鄲的邯鄲——邯鄲。坐落在河北省南部的邯鄲市,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距今已有3100年歷史,在華北、晉冀魯豫三省中佔有重要地位。
邯鄲是我國有著3000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這裡孕育了8000年前的新時器早期磁山文化,戰國時是趙國的都城,漢代與洛陽、臨淄、南陽、成都共享「五都」之名,是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名城。但「邯鄲」之名,從三國時期起就出現了,因為在邯鄲的東城下,有一座邯山,以單指山頭,而邯山則以此為界,於是就有了「邯鄲」之名,而且這個名字,自建城以來,已有三千多年,這也是中國地名文化的一個特色。
而且「邯鄲學步」這個成語讓更多人知道了邯鄲這個地方,它為什麼不改名,也許就有這個原因。這座城市裡的紅牆磚,方寸土地,無不透露著其前世今生。說到底,這裡曾經是「燕趙故都」,千載之後,「邯鄲學步」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的習語故事,與我們相伴一生。這座城市仿佛是歷史的縮影,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強烈的歷史氣息。
除「邯鄲學步」外,還誕生了「毛遂自薦」,邯鄲市永年縣,傳說是毛遂的封地,毛遂墓也在此處,想要「出類拔萃」的遊客,可以來這裡學習「毛遂自薦」的精神。但在永曆年間的廣府鎮中,有一個廣府古城,是我國平原地區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城牆、護城河。那一年,永年城的城牆雄偉堅固,城河廣袤,四周環水,自古以來就有「北方小江南」的美稱。現在只剩下牆和護城河還保存得很好。這兒還是楊、武式太極拳的發源地,被稱為「太極拳之鄉」。
成語典故數以千計,如完璧歸趙、黃粱美夢等,從成語數量、歷史沿革、地點及流傳程度來看,邯鄲的成語典故在全國名列前茅,被稱為「成語典故之都」,是名副其實的。許多通俗易懂的歷史故事,都和邯鄲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如此一來,眾多成語典故的遺址景觀,也讓後人更好地學習和傳承。
深厚的歷史文化,孕育出眾多的人文景觀。象邯鄲武安市的山口上村,有一處山水環抱,層巒疊嶂,川谷幽深,赤壁丹崖,波光粼粼,形成了神奇的避暑勝地——京娘湖。它是一個在20世紀60年代修建的蓄水工程,也叫口上水庫。全湖呈倒「人」字形,群山環抱,景色獨特。根據史書記載,趙匡胤千裡迢迢送來京娘的故事就是在這裡發生的。因此得名。景點豐富壯觀,如宋祖峽、京娘峽、烏龜洞等近20處景點,令人眼花繚亂,眼花繚亂。
許多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使這座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城市更具魅力,每天都生活在如此濃厚的文化氛圍中,這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本文由請叫我大哥呀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