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分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扔下一顆原子彈(小男孩與胖子)。短短六天後,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原本,無數狂熱的日本戰爭分子還打算玉碎,與盟軍決一死戰,不過經過美國的兩顆「炸彈」後,那顆心徹底被澆涼了。以投向廣島的「小男孩」為例——
1945年初,盟軍已經在歐洲取得了戰爭的勝利,而日本也危在旦夕。在7月26日,盟軍發布《波茨坦公告》,目的就是催促日本早日投降,可兩天後,日本官方宣布拒絕。
此時,遠在美國的杜魯門總統已經下達了一個重要的命令。在8月初,美軍的飛機光顧了日本人第二軍總司令部駐地——廣島。
奇怪的是,美國人並沒有像以前一樣進行空襲,只是發了許多傳單。
作為後來人的我們肯定知道傳單上寫了什麼——大概就是快撤退,我們將在這裡投下原子彈,發動大規模襲擊的話。
這些,日本人早已司空見慣,根本不知道此事的真假。所以,也沒多少人當真。
8月6日,這天廣島天空晴朗。7點9分,美軍飛機出現在廣島上空,不過並沒有展開什麼行動。
8點整,三架飛機又駛向了廣島。或許是對其早已司空見慣,廣島的居民面對美軍的空襲竟沒有什麼劇烈的反應。也不見幾個人躲進防空洞,該幹嘛幹嘛。
近萬米高空之上,美軍的駕駛員已經發現了廣島的標誌建築——相生橋——是這裡沒錯了。
又過了15分鐘17秒,飛機突然往上爬,一直到一萬米以上。而後,以惡搞帶著降落傘的特殊「炸彈」被扔了下去,另一架飛機也落出三個降落傘,吊著一架傳送爆炸數據的發報機。
如此奇怪的配置,在幾千米外的日本人眼裡,就是幾個打開降落傘的飛行員。殊不知,真正的飛行員還在飛機上。他們在投彈以後,連忙將飛機做了一個155度的大轉彎。
接著,他們又順利向下俯衝了300米。需要注意的是,原子彈也經過了精心的包裝,比如用尼龍材質做的降落傘。
當然,美軍這麼大動靜,原子彈自然也被廣島人瞧見了。不過,他們只認為這是一次普通的空襲。
600米低空之上,原子彈爆炸。瞬間,一個巨大的火球吞噬了爆炸中心,近千米的範圍內冒起濃煙。接著,直徑約4800米的灰雲逐漸演變成蘑菇狀。
萬米之上的美國飛行員也不好受。「這究竟是什麼?」
一股氣浪從飛機底下湧上來,將其高高託起,難不成是高射炮。飛行員以為他們遭到了襲擊,還沒等他們多想,第二股氣浪緊接著襲來。
劇烈搖晃後,飛行員發現他們著實想多了——「投彈後機內狀況良好,正返回……」
爆炸500米範圍內,溫度竟然高達百萬攝氏度以上,而在16千米以外的居民,仍然能感到那種灼熱感。
原來駐守在廣島的第二軍司令直接被燒死,而第二軍整個通信系統也隨之癱瘓。
由於當時的人們沒有「核輻射」的概念,一些只是受傷的人在爆炸結束後就開始行走,死亡率大增。
直接數據是:超過7萬人死亡,超過6萬人受傷。幾秒內,廣島被摧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