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我不害怕受委屈,害怕的是沒有尊重」

2020-12-23 凌晨媽媽育兒

文|全文共2213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最近高考完的表妹到家裡來玩,期間聊起來她的一位同學。她說:「姐,你知道高考結束後,我踏出考場看到校門口的那些爸爸媽媽,心裡想到的是什麼嗎?」

我考慮了一下說:「一般學生會感謝這些父母吧,這麼多年你們在付出,爸爸媽媽也很不容易,一直陪著你們」。

表妹繼續說:「是很感謝爸媽。但那一刻我想到的是初中的一位同學。她從小被爸媽保護得特別好,我們班級組織去郊遊,她的父母不放心不讓她一起去。有的同學過生日,爸媽覺得場面會比較雜亂,認為沒有必要去。但凡她的表情有一點不開心,爸爸媽媽就會不停地追問是不是在外面受了什麼委屈,甚至每周都會打電話給班主任老師,了解她的情況。」

「這樣做確實會讓孩子感到沒有自己的空間。」

「是得,有一次她和同桌放學一起走,結果被她媽媽發現,然後指著那個同學罵了半天,說是會帶壞她的女兒。自從那天之後,我就沒有再見過這位同學。聽說她給父母留下一句話『我不害怕受委屈,害怕的是沒有尊重』,所以高考出來的那一刻,我突然就想到了她,如果沒有當時父母太滿的關愛,今天踏出考場與父母擁抱的還有她」。

過度的保護是一種傷害

聽著表妹講述同學的故事,心中有著說不出的感受。之前國外有一對化學家夫婦,為了讓孩子喝到乾淨的水,從出生開始便每天讓孩子喝蒸餾水。結果等到8歲的時候,一場感冒讓孩子早夭。作為父母,我們總是想保護孩子,不讓他受到傷害,卻忽略了有時候過度的保護也是一種傷害

1、 過於安全的生活環境

鄰居王太太一家對孩子的保護在小區都是出了名的,出來玩一定是兩個人帶著孩子。時刻都盯著,只要感覺這個地方有危險或者小朋友們在一起跑得太快,他們就會把孩子摟在懷裡,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會讓孩子受傷。如此保護,有一天孩子卻被熱水燙傷。其實很多家長也會像王太太家這樣,對孩子過度保護,這樣並不能降低孩子受傷的風險反而會增加孩子受傷的機率。因為對孩子的環境過度保護,卻沒有告訴孩子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這樣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意識,會讓自己陷入危險中。

2、過於安全的交友環境

之前聽到身邊朋友講過一件事情,一位媽媽在孩子很少的時候,就開始幫助女兒挑選朋友。她教育孩子跟品學兼優的同學一起玩,這樣的交友環境會是安全的,不用擔心孩子會跟著其他人學壞,也不用擔心孩子是否會遭受到安全性的問題。因為一直以來都是媽媽在插手這些事情,所以女孩沒有能力辨別對方是否真心與她交朋友的能力。上大學後,女孩離家遠,脫離了媽媽的掌控,開始了與往常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據說在大一那年,與校外的一個無業人員在一起交往後,便很長一段時間不知所蹤。

我想作為父母我們都要認清一個事實,我們無法幫助孩子選擇朋友。也許在孩子學齡前我們可以幫助孩子選擇一個大概的交友範圍,但在進入小學以後,孩子交什麼朋友,是我們無法決定的。朋友分很多種,好的壞的,真誠的利益的,這些我們無法真正教孩子認清楚,都是在他們成長過程中,一邊經歷一邊學會選擇、捨棄。就像黃磊老師曾經在《嚮往的生活》中說過的一句話:「這個人從開始相信全都是真的,慢慢開始覺得全都是假的,然後再開始發現有真有假,最後無所謂真假。」

比起保護孩子更需要尊重

1、尊重孩子的選擇

看著孩子們一天天的長大,我們經常會感慨:作為父母,我們無法陪伴孩子一生。所以比起幫助孩子做選擇,我們更應該教會孩子如何選擇,並且尊重他們的選擇。就好比做飯一樣,別人來做固然簡單方便,但更多的是自己學會如何做飯。這樣即使在任何環境中,都能夠有照顧自己的能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2、尊重孩子的隱私

孩子從來到世上開始,在一定意義上他們就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會寫日記來記錄少年心事。我們不能因為是孩子的父母,就讓自己凌駕於孩子之上,打著「愛」的名義來侵犯孩子的隱私,這樣的做法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孩子。所以父母尊重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與尊嚴,將孩子視為與自己平等的個體。

3、傾聽孩子的心聲

作為父母,我們習慣性地對孩子輸出,無論是愛還是語言。朋友小李說自己沒有讀過太多書,所以她除了忙碌生活上的一些瑣事,剩下的時間全部用來督促孩子學習。初二的女孩是心思較重的時候,但孩子從來不與媽媽說一些自己的心事或者生活、學校中遇到的事情。孩子說:「即便我說了,媽媽也不會聽,還會認為我是不好好學習的一種推辭」。

好的親子關係是,孩子可以和父母無話不談,也可以彼此有屬於自己的空間。我們作為孩子最親近、最信任的人,應該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也能夠幫助孩子解決成長中的一些困惑。

凌晨媽媽來叨叨:

身為父母,我們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尊重孩子則是一種教養。愛不用學習,尊重卻要學習。愛滿則溢,月滿則虧。太過度的保護,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人、很多事,我們不可能時時刻刻保護在孩子身邊,他們不是我們的私有物,而是需要被尊重的個體。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培養孩子閱讀啟蒙,這3個誤區,家長別踩坑

「孩子挺聰明,就是不愛學習」,3歲寶寶的表現,愁壞媽媽

強勢媽媽養不出自信的娃,從《隱秘的角落》看如何教育孩子

相關焦點

  • 如果爸爸媽媽離婚你是跟爸爸還是媽媽?我選擇尊重他們!
    單親家庭的孩子,要麼早熟,要麼一直「熟不了」我從沒有批判過單身家庭的孩子不好,畢竟我也是他們中的一員說心底話,還是很羨慕幸福美滿的原生家庭但是我也尊重父母的選擇和你們嘮嘮我爸媽的故事吧。如果我和你爸爸離婚了,你跟我還是跟他媽媽和爸爸結婚十一年,也可以說她浪費了整整十一年的光陰。
  • 我8歲時爸媽離婚,爸爸愛喝酒不管我,媽媽含辛茹苦養我。
    採訪人:小燈塔 受訪人:218.91.106(網名) 我今年已經18歲了。 從我記事起,我爸爸就對我媽媽不好,經常打架吵架。他在外面還玩女人,從來不把工資拿回家。
  • 30歲日記:三十歲,我不害怕!
    雖然媽媽對我和妹妹挺好,但她也抱怨和遺憾了幾十年,覺得如果能生個兒子,爸爸不會不夠上進,爺爺奶奶也會對她好一點。我和妹妹經常勸媽媽他們,如今時代不一樣了,女人也能撐起半邊天了!但他們好像聽不進去,也許,他們只是尋求一種安全感吧!
  • 《害怕也沒關係》:孩子害怕別再說孩子膽小,允許害怕才會變強大
    是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害怕呢? 不是的哦,所有人都會害怕,包括爸爸媽媽。害怕就是不勇敢。背著這樣思想包袱的男孩在害怕的時候,假裝不怕反而會更害怕。 害怕不要隱瞞,要去表達,告訴爸爸媽媽,會得到一個大大的擁抱,一起分擔你的害怕。
  • 相比害怕單身,我更害怕塑料戀愛
    第一個說不打算結婚的朋友,我知道她只是愛玩,只是那個剛好的人還沒有來,她需要再等一等而已。可另一個朋友,我很了解她,她不是找不到,她是怕。在上大學時,曾有一個男生追求過她,直到畢業了,她也沒有答應。我問她:「真的對那個男生一點都不喜歡嗎?」她說:「我怕他不是真的喜歡我,只是偶爾新奇罷了。」相比害怕單身,她更害怕快餐戀愛。
  • 死亡你害怕嗎?我不害怕,因為天堂裡,有人在等我
    每次趕集的時候,外婆都要帶我去,給我買小糖吃。還有那種兩毛錢一袋的話梅,我從來沒有吃過那麼美味的東西。每年我爸爸媽媽會來外婆家過年,媽媽和爸爸看到很激動,給我買新衣服和好吃的,媽媽會抱著我問:「想媽媽了嗎?想爸爸了嗎?」
  • 我不害怕深夜的墳墓,我唯獨害怕孤獨
    孤獨:是寂寞,是獨處,是脆弱;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有孤獨的一面,都經歷過孤獨;孤獨我認為是一種情緒,是和人類喜怒哀樂一樣的,是我們內心世界情感的表達。一般而言,產生孤獨的主要因素是因為我們突然感受不到了心靈的寄託,沒有了心靈的依靠;我們感受不到除了自己之外的任何人任何事。
  • 夢見害怕預示著什麼 夢見害怕的夢被嚇醒了
    夢見別人要打我很害怕夢見自己害怕,意味著自己有著一成不變的看法,堅如磐石,不可動搖。準備考試的人夢見在很高的地方害怕,意味著成績不理想,等待下次考試。談婚論嫁的人夢見在很高的地方害怕,說明經不起考驗。無法通融,只好分手。
  • 小胖的故事,不要害怕孩子吃虧,社會會越來越好
    文|映月六六小胖的故事昨天兒子同學媽媽打電話給我,向我傾訴讓他操心上一年級的胖兒子。她兒子打了他同學,放學時同學的奶奶找到了她,回家後,她對小胖說,不能打同學,打同學是不對的。小胖解釋說,放學了,他同學的書包放在地上,他不小心踩到了書包,他已經向那同學說對不起了,可是這位同學還打他,還罵他「死胖子」。小胖的座右銘就是:小時候長得胖,長大後長得帥!同學罵他「死胖子」,小胖很受侮辱,於是他就在同學背後錘了一拳。媽媽告訴他,遇到這種情況也不能動手,應該告訴老師,他回媽媽說,這些事,老師從來不管。
  • 孤單寂寞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沒有被愛的他,就會害怕去愛別人
    但是他卻並沒有頹廢,仍然是一個積極向上的人。通過一些綜藝節目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極其有耐心的人,做起事情來不緊不慢,有自己的想法,也懂得如何去尊重別人的想法,可以看的出來他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藝人。初見他很多人會覺得他有些羞澀,還有些內向,相處久了就會發現其實他有著他獨特的魅力。
  • 那個身形瘦削,衣衫襤褸的男人是我爸爸,不丟人!
    因為他害怕女兒的同學知道她有一個環衛工的爸爸,擔心女兒會叫他,所以寧願假裝不認識。 類似這樣的父母,並不在少數。他們這樣做的原因僅僅是因為職業不夠體面,認為自己沒有給予孩子優渥生活的能力,怕孩子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來。 短片中的張子楓是懂事的,在看到了父親的卑微和小心後,她忍不住淚流滿面,終於鼓起勇氣在同學面前喊了一聲「爸」。
  • 抑鬱症患者自述:我每天生活在各種擔憂和害怕之中,找不到答案
    出去玩的每一次我心裡從來沒有踏踏實實的玩過,也從來沒有獲得真正的開心,也從未有從中獲得樂趣,真正的笑出來。小時候我就有這種思想,我覺得我出去玩是不對的,我不敢出去玩,但是我還是去了。我會因為在公共場合走路大聲,而害怕別人的眼光,擔心別人的看法。
  • 受了委屈不願意告訴愛人的星座女
    受盡委屈這三大星座也不會告訴愛人,是覺得沒有必要,愛情上這三大星座比較顧及對方的想法,婚後的生活,也是比較尊重對方的意願,自己受點委屈也不願意告訴對方,讓對方擔心,跟著星座洞君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星座吧金牛座金牛座就是典型的那種什麼都不害怕型的,有什麼事兒自己都去扛,
  • 成人害怕光明是一種悲劇?我不害怕光明,我害怕人心!
    孩子說:「菩薩,我害怕黑暗。」菩薩問孩子:「為什麼害怕黑暗?」孩子說:「黑暗面目猙獰,像個魔鬼。」菩薩又問一個成人:「你害怕什麼?」成人說:「害怕光明。」菩薩想了一想說:「光明非常的溫暖、燦爛、慈祥,並非面目猙獰,為什麼你害怕光明呢?」
  • 不完美媽媽:最完美就是有了你
    漸漸的我長大了一點,慢慢學會了走路,媽媽反而變得更加的呵護我、擔心我,她害怕在家裡的我會磕到桌子上,會摔在地上,而媽媽總會陪在我的身邊,拉著我的小手教我走路,摔倒了也總會很快把我抱起來生怕我哭。我們成長的路上永遠不會缺的就是媽媽對我們的愛。
  • 沒有被看見的孩子,就像不存在一般——「爸爸媽媽,看看我」
    爸爸媽媽,看看我,我就存在了!我的朋友,是沒有被「看見」長大的孩子。她出生於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當中。也即是說,從出生的那一刻,她存在本身的意義便被否認了。從小,她便看著家人圍繞著哥哥的身邊轉。因為媽媽總會扒拉出雞腿單獨的遞給哥哥。曾經,她也用過生病的方式來換取爸媽的呵護。但,生病後的斥責,讓她在成長的過程中,連生病都不敢呼喊。她說,她不知道怎樣才能夠讓父母開心。她總覺得自己一開口便都是錯誤。慢慢的,她變得內向又敏感。她害怕親密關係,害怕有人對自己好。因為深藏於內心的不配感,總在隱隱發作。
  • 馮唐:試著不著急,學會不害怕,繼續不要臉
    但是,焦慮的人生並沒有給馮唐的文學創作提供多少幫助。雖然他有豐富的經緯和才氣,但偏偏有人說他風骨乏採靡不實。快節奏的生活無法領悟馬孔多的雨,無法演奏貝多芬的月光,更無法詮釋海子詩歌中生命的美。現代人的步伐太快,被信息節奏所束縛的我們更應該努力學會不要匆忙。
  • 爸爸,我摔倒了,你不在我身邊,我用你給的10分勇氣重新站起來
    從孩子出生到學會走路,孩子不知道要摔多少次,長大後,也要面臨各種各樣的「摔倒」,而且很多時候我們並不在孩子的身邊,但是孩子都必須要爬起來重新站起,重新獲得繼續前行的力量。是什麼力量讓孩子在一次次的摔倒後又重新站起來,那背後必然少不了的是來自幼年時爸爸給的勇氣。今天K媽給大家推薦的是一本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暖心力作幼兒心理安撫繪本《爸爸,我害怕了怎麼辦?》。
  • 「爸爸媽媽,你們為何沒有時間陪我」,孩子一句話,讓父母淚目
    這篇文章是《兒女問媽媽,你為什麼沒有時間陪我》,在文章裡媽媽說,媽媽沒有時間陪你,是想賺更多的錢,送你上更好的學校,接受更好教育。女兒卻說,媽媽我長大了也要賺更多的錢,送你去更好的養老院。你沒時間陪孩子長大,孩子便沒時間陪你終老。一、孩子成長的遺憾是缺少父母的陪伴在《媽媽是超人》節目中,安迪被問到爸爸媽媽工作忙的時候自己孤獨嗎?
  • 《害怕,也沒關係》極簡逆商指南,激活孩子的勇氣與信心
    狗狗如果咬我了怎麼辦,狗狗為什麼要咬我,咬了我是不是會流血,甚至會不會咬死我。「今天有考試,看到試卷就發慌,考得不好怎麼辦?媽媽會不會責怪我,心裡一緊張,會做的題也答錯了」,孩子人坐在教室,可心裡卻想著如果成績不好,媽媽對自己的責備和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