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失聯 請掃碼關注小編
俄羅斯已經連續五天單日確診過萬了,截至本月7日,俄羅斯以確診病例超過17萬的「戰績」躋身全球五強之例。
嚴重的後果已經出現,總理、文化部長等高官相繼確診,載人航天項目總設計師葉夫根尼∙米克林因新冠肺炎病逝。有著更為嚴密的防護措施、佔有更多社會資源的社會精英都大面積感染,以此可以想見俄羅斯該有多麼嚴重。
問題的嚴重性超出人們的想像:莫斯科市長據改進的檢測方式,預估該市確診病例實際約為30萬(目前確診9萬餘,佔該國一半以上);俄官方認為,俄羅斯疫情尚未到達高峰,接下來幾周將是最艱難的時刻;普京警告官員們,繼續保持謹慎態度,不犯哪怕最微小的錯誤。
一場新的莫斯科保衛戰正在進行。人們不禁要問,初期以「硬核」形象示人的俄羅斯咋就走向了失控?
2、3月份的俄羅斯的確夠硬核。
3月,在俄羅斯還只有幾十例確診病例且增長十分緩慢時,大部分學校就已經改為網上授課了;同時,在國內動用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消毒,甚至部分戰鬥機引擎都被改成了大功率消毒噴霧器;在更早的2月1日,俄羅斯就對中國採取了入境限制,並第一時間向中國提供幫助。
但硬核背後,有著致命的漏洞。
首先是只防東方不防西方。
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該國基層嚴防的只是東亞長相的人,有的地方簡直就是簡單粗暴,而對於西方國家來的人,卻被有意無意給忽略了。
這裡有兩重原因:
一方面是,俄羅斯國內很多人在疫情初期一直相信,新冠病毒是美國人製造的專門針對中國人基因的生化武器,對白種人的傷害有限。
「黃種人得的病」,基本上是疫情初期西方世界的主流認知,中國最初的「一枝獨秀」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
這直接導致3月底日本右翼的財務相麻生直接在會上開罵,西方國家說什麼「和我們沒關係,那是黃種人得的病,不是我們會得的病」。
劣跡斑斑的美國有可能搞出生化武器,其海外生化武器實驗室又多圍繞在中、俄周邊。與歐美國家相近的文化傳統和一貫反美相互疊加,俄羅斯人比較容易相信這一「謠言」。
另一個更為基礎性的原因是,俄羅斯和西方本來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既要保持不一樣,又想得到西歐的承認,這是俄國幾百年來一貫的心態。
加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精英全面倒向西方,大量俄羅斯「精英」移居歐美發達國家;後來,窮困潦倒的俄羅斯窮人也不得不到這些國家討生活。據不完全統計,俄羅斯僑民竟有2500萬之眾。
這意味著,在對峙的同時,俄羅斯和歐美發達國家早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關係。
經濟基礎和思想意識都直接決定了,俄羅斯對西方的曖昧態度。因此直到WHO宣布歐洲為「疫情震中」後3天,俄羅斯才限制與歐盟國家的航班。但那麼多海外的本國人又怎麼辦呢?
光3月下旬的10天內,也即限制航班後的第一個10天,就有100萬人從國外回到俄羅斯,這直接成為了該國四月初開始爆發的啟動劑——全俄確診病例60%以上都是輸入型病例。
這裡,我們不禁要問,如果蘇聯沒有解體,僅是保持與歐美發達國家的正常交流,同時還有自己的文化自信,這一切是否又會不一樣?
其次,雖然一貫以強硬示人的普京被中國網友戲稱為「大帝」,但自從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整個行政系統是渙散、低效的,並不可能做到自上而下有效管控,更別提中國那樣上下互動、及時調整、動態平衡的有效體系了。
普京在打擊舊寡頭、行政上進行整合的同時,產生了一批認同自己的新寡頭。
可以想見,這種整合的力度會有多低,寡頭們自己會有多強的意願「以人民為中心」,人民又有多強的意願來配合各級政府的工作。
在爆發初期,俄羅斯限制的竟然是5000人以上的集會;就在昨天,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還在強調戴口罩和手套將是一項需要被強制執行的政策。
注意,「將要」、「強制」。都什麼時候了,莫斯科都快上10萬了,還只是「將要」?就沒有效的科普嗎,只能「強制」?
俄羅斯各級,思想上真能打「阻擊戰」嗎?體制上真能打「總體戰」嗎?戰爭形式上真能「全民戰疫」嗎?畢竟,那個曾經偉大的蘇聯早已不在了。
因此,「上緊下松」,居家令被過成休假令也就不奇怪了。
第三,俄羅斯民眾普遍生死比較看淡,對宗教也比較迷信。因此,警車上街要撒撒聖水的,集會是要集的,科學是可以不講的,信徒是不會感染的,7萬人排長隊親吻聖物的事是要幹的。
這就比較尷尬了。要知道,在蘇聯時代,該國的科技水平是僅次於美國的,多個基礎學科的許多基礎定律都是用俄羅斯人的名字來命名的,民眾的科學素養絕對屬於全球第一梯隊。這才幾十年呀,就淪落至此。
最後一個制約因素是經濟。
對僑民的曖昧心態,對中小型集會的視而不見,這裡不再贅述。
另外,截至本月3日,該國東部的恰揚金氣田已有約3000名工人感染。油氣,無疑是蘇聯解體,俄羅斯的兩大支柱產業之一。又要保證持續生產,又缺乏相應的措施,強行生產的結果就是大面積感染。
持續停工停產,已經快到極限了。因此,普京在強調要小心小心再小心的同時,已經允許12日起,工業企業和建築業復工。
相比歐美發達國家的各種糊弄,俄羅斯還是想把問題給解決的。
普京就多次警告官員,延誤抗疫將面臨重責;同時,軍隊、方艙醫院、俄版火神山都相繼運轉起來;檢測力度也一再加強,目前俄羅斯核酸檢測數僅次於美國,近日確診人數劇增就是大力檢測的結果,莫斯科最新確診人數也有近半屬無症狀感染者。
基於以上種種努力,目前俄羅斯的死亡率較低,約0.9%。
雖然未能從根本上撼動前文述及的關鍵因素,但起碼做出了部分有效的調整,算是某種程度上的亡羊補牢吧。
想想當年絕地反擊的莫斯科保衛戰、打成二戰轉折點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直至75年前攻入德國心臟柏林,一次次奇蹟的背後無一不是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蘇維埃國家和他的偉大人民。
德國投降75周年之際,這一次莫斯科保衛戰將以什麼樣的代價換來勝利?
蘇聯解體已近三十年,但正在進行中的歷史,一次次提醒我們,社會主義才是唯一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