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2016(丙申)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的新亮點甘肅日報 牛彥君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國僑聯和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天水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16(丙申)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27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將於6月22日在天水市舉行。「同祖同脈,中華共祭」是今年公祭伏羲大典的主題。與往年相比,今年公祭伏羲大典有諸多新變化、新亮點。伏羲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伏羲一畫開天,肇啟文明,點燃了中華民族的文明薪火。天水是伏羲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發祥地,公祭伏羲由來已久,世代傳承。據《史記》等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的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就在渭水流域用「太牢」之禮祭祀伏羲。到了明朝形成定製,一年春秋兩祭,程序嚴謹,氣氛莊重,祭文由朝廷禮部制定,制禮作樂,場面十分壯觀。1988年天水市人民政府恢復了歷史上的公祭伏羲典禮,至今已成功舉辦了26屆。天水市委書記王銳說,2005年,省委、省政府將公祭伏羲大典提升為省級規格,確定每年6月22日(夏至日或其前後)舉行。自2012年開始,公祭伏羲大典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國僑聯和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榮列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遊節相繼被國家有關機構授予「中國最具發展潛力十大節慶」和「最具國際影響力」節慶活動,成為我省獨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成為宣傳天水、推介天水的一張非常重要的文化名片。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楊維俊告訴記者,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公祭伏羲大典主題更加突出,以「同祖同脈,中華共祭」為主題,以推動文化傳承與創新為宗旨,突出弘揚祖脈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進一步提升公祭伏羲大典影響力。祭祀規程更加嚴謹。今年公祭伏羲大典堅持傳統禮制,結合時代發展,在保持原有儀程的基礎上,對祭文、樂舞等進行了改進提升,更多地融入伏羲文化元素,進一步增強大典現場的莊重感和儀式感。代表範圍更加廣泛。屆時將邀請國家有關領導人,港澳臺政要,國家有關部委領導,相關省、市、自治區領導,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駐華使節,甘肅省四大組織及省軍區領導,世界著名華人社團組織、港澳臺代表,國內文化名人及知名專家學者、影視界代表,全國先進人物代表(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隴人驕子、科技功臣等),兩院院士、中國綠色催化專家智庫專家代表,青少年代表,關中—天水經濟區六市一區代表,全國知名節慶城市代表,知名企業家代表,省內各市州代表,國家級、省級主要新聞媒體、港澳臺重點媒體,旅遊團體等方面的代表約2500人及天水市各界群眾代表約10萬人(場內外)參加公祭大典。同時,在臺灣臺北市舉辦海峽兩岸共祭伏羲典禮,屆時臺灣政要和各界代表近3000人將在臺北中影八德大樓參加活動。
節會活動更加豐富。6月21日—24日,同時舉辦第二十七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組織開展以「傳承祖脈文化、弘揚中華文明」為主題的祭祀、文化、旅遊、工業、農業、體育等六大類17項活動。天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正茂說,「李杜光芒詩意天水——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影像絲綢之路——天水攝影雙年展」等文化活動是其中的亮點。天水是詩仙李白祖居地、詩聖杜甫寓居地。有著8000多年文明史、2700多年建城史的天水,自古以來就沐浴在濃鬱的詩意中。為貫徹落實文化強國戰略,弘揚優秀中國傳統文化,推動當代詩歌創作發展,彰顯天水文化品位,打造「詩意天水」文化品牌,天水市委宣傳部決定,從今年起與人民文學雜誌社聯合舉辦「李杜光芒詩意天水——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並頒發「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獎」。影展以「影像絲路·神奇天水」為主題,展示絲綢之路沿線城市的歷史文化,由法國著名攝影師、國際攝影策展人阿蘭·朱利安作為影展的總策展人。本次攝影展設主題展、國內外攝影大師邀請展、絲綢之路沿線城市攝影機構展和天水本土攝影作品展四個層次。共計60個展覽,展出作品2600餘幅。這些攝影精品佳作在天水展出後,組委會還將遴選出120幅精品,分別在北京、蘭州、敦煌以及阿聯杜拜舉辦巡迴展。省委、省政府對公祭伏羲大典高度重視,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就進一步做好公祭活動提出明確要求,省委、省政府分管領導多次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和專題會議研究協調有關問題,安排部署籌備工作。天水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成立了組委會,全力推進各項籌備工作。今年的「看點」還在於,在恭讀祭文和樂舞告祭等環節注重創新。目前,正在精心編排祭祀樂舞,力求公祭大典達到莊重、典雅、肅穆的效果。為提升公祭大典活動的影響力,天水今年面向社會公開徵集了公祭伏羲大典祭文、伏羲廟標識和公祭伏羲大典宣傳語,目前已收到祭文24篇,標識34種,宣傳語1500多條。同時,實施了伏羲廣場周邊建築整修、伏羲廟保護維修三期工程,啟動實施和加快建設一批城市重點項目,集中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重視加強城區美麗亮化綠化,為節會舉辦創造了優美整潔的環境。總之,天水將以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歷史文化名城及區域中心城市、現代化大城市為總體目標,以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和「祖脈文化」旅遊品牌建設為依託,以伏羲公祭和項目建設為支撐,千方百計做好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大文章,使文化旅遊真正成為天水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主導產業。 6月21日—24日,同時舉辦第二十七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組織開展以「傳承祖脈文化、弘揚中華文明」為主題的祭祀、文化、旅遊、工業、農業、體育等6大類17項活動:
(1)「傳承祖脈文化、弘揚中華文明」主題文化旅遊活動啟動儀式;(2)全球華人華僑及港澳臺代表羲皇故裡尋根祭祖行;(4)中華祖脈文化旅遊推介暨中國「一帶一路」旅遊景區聯盟羲皇故裡天水行活動;(8)第三屆「中華同根、水墨情深」海峽兩岸名家書畫作品展;(10)「傳承祖脈文化」縣區系列活動(2016年卦臺山民間祭祀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秦風雅韻」祖脈文化展示展演周、武山水簾洞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祈福遊、秦安女媧祭祀典禮暨文化旅遊活動、甘谷大象山民俗文化旅遊活動、清水軒轅文化旅遊暨溫泉養生活動);(11)實施「中國製造2025」暨推進天水裝備製造業發展研討會;(17)中國龍舟公開賽天水麥積站比賽、中國·天水秦州國際傳統射箭錦標賽暨短兵賽、全國山地自行車冠軍賽總決賽等體育系列活動。 在今年的公祭伏羲大典活動中,天水市突出了弘揚「祖脈文化」主題,著力打造「祖脈文化」旅遊品牌,推動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
今年的節會,天水市精心策劃了全球華人華僑及港澳臺代表羲皇故裡尋根祭祖行、中華祖脈文化旅遊推介會暨中國「一帶一路」旅遊景區聯盟羲皇故裡天水行活動、隴東南旅遊聯盟年會、2016中華伏羲文化研討會、一畫開天·肇啟文明——伏羲功德展、「中華同根·水墨情深」海峽兩岸名家書畫作品展,以及「傳承祖脈文化」縣區系列活動,將進一步提升公祭伏羲大典的文化內涵,全面展示天水獨特的祖脈文化魅力,推動隴東南「祖脈文化旅遊圈」建設。
據了解,打造「祖脈文化」旅遊品牌,天水市將重點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堅持以伏羲文化為龍頭,加強伏羲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宣傳,堅持辦好公祭伏羲大典和伏羲文化旅遊節,著力在提升「公祭伏羲大典」活動的層次和水平上下功夫,爭取將「公祭伏羲大典」由省部級層面祭祀申請報批為國家級層面的祭祀活動,進一步提升公祭伏羲大典和伏羲文化旅遊節的影響力。二是堅持以重點項目為抓手,從實際出發,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定位,做好「祖脈文化旅遊圈」的規劃建設,積極實施中華伏羲文化園、大地灣考古遺址公園、麥積山文化旅遊產業園、軒轅文化產業園、秦風民俗園等重點項目,加快祖脈文化旅遊資源開發步伐,儘快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提升文化旅遊業發展水平。三是堅持以組團發展為支撐,充分發揮「隴東南五市旅遊聯盟」的作用,加強與平涼、慶陽、隴南、定西等市的合作交流,依託伏羲女媧、皇帝炎帝、周祖秦祖、李氏趙氏等祖脈文化資源,整合力量,抱團營銷,共同打造隴東南祖脈文化旅遊圈,開創旅遊聯動發展新局面。
▶全球華人們看過來,可以網上祭祖啦,還可以領到公祭伏羲大典的參祭證
▶天水市伏羲廟管理局局長李寧民點擊啟動「網上祭祖」活動
▶廣而告之!「伏羲大典」6月22日在天水舉行,不見不散!
▶天水市長楊維俊邀請全球華人6月22日來天水拜謁先聖尋根祭祖
▶6月的天水,好戲連臺!《梅蘭芳》《大秦文公》《隴上鐵漢》《一畫開天》 即將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