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日鬧得沸沸揚揚的勞森辱華事件終於有了一個結果。
首先,福建隊發表官方聲明不再與勞森籤訂新合同。
在聲明中,福建隊態度明確,「勞森的不當言論與本俱樂部長期以來恪守的社會責任和核心價值觀不符,給俱樂部和CBA聯賽造成了嚴重不良社會影響」,勞森的福建隊生涯結束了。
其次,CBA官方轉發福建隊聲明並配文「勝負之上,先有尊重」。
據籃球記者宋翔報導:CBA聯盟已經告知各隊,勞森已被列入外援黑名單。
勞森的CBA生涯到頭了。
最後,《人民日報》體育版發文,指責勞森「完全喪失了一名球員應有的職業操守和底線,嚴重玷汙了籃球運動和體育精神,極大傷害了中國球迷的感情,我們給予強烈譴責」,措辭極其嚴厲。
洋垃圾差不多該哪來回哪去了。
這一事件告一段落,有了一個平息國人怒火的結果,但是更多地應該思考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否則時不時就會有一些跳梁小丑出來糟心。
中國籃球職業化走過了25年,CBA聯盟也即將迎來第16個賽季,誕生了無數球星,奉獻了無數精彩的比賽,無論技戰術水平還是辦賽水平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外援作為一支球隊提升實力的重要環節,在球隊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於是產生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在外援市場不成熟的階段,信息相對閉塞,各隊可以接觸到的外援非常少,同時也沒有衡量標準,對於該找什麼樣的外援,該給多少薪水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一些外援水平甚至還不如國內球員。之後隨著信息交流途徑更多,外援市場也更大更加透明,來中國打球成為了外援的一個選擇,CBA球隊把目光聚焦到籃球最高殿堂NBA,在一些NBA邊緣人或老將中尋覓,既有高水平外援加盟,也有「刺頭」出沒。
很多外援之所以在NBA無球可打大,並不是技術水平不過關,而是因為性格乖張,難於融入球隊,甚至攻擊教練,馬布裡也是帶著「刺頭」的稱號來到了山西,但是馬布裡隨著年齡增長,成熟了不少,在NBA生涯末期已經成為了團隊球員,在34歲加盟北京之後帶領北京四年三冠,成為城市英雄。
但也有反面典型,比如蘭尼庫克,在球場上碾壓一切,所向披靡,同時卻目空一切,不受戰術紀律,和李秋平對峙,「姚明都得聽我的,你以為你是誰」,庫克留給CBA的這句名言比他的賽場表現更出名,這也讓他在03-04賽季後失去了在CBA的效力機會。
實際上蘭尼庫克高中期間一度力壓安東尼和小斯,甚至和詹姆斯齊名,但是高中四度轉學,沒拿到畢業證,因傷錯過選秀訓練營,讓他與NBA失之交臂。
教育程度低、素質低,只能打球,是很多NBA球員的通病,在NBA尚有球隊老大壓著,有實力更高的球員壓著,來到CBA則是徹底放飛,作為球隊最為倚重的球員,作為高國內球員幾個檔次的存在,隊內屬老大,對外每場三四十分,球迷的吶喊,媒體的吹捧,自我膨脹到了極點。
之後曝出的某些外援無故缺席訓練,無故離隊,關鍵比賽前坐地起價,甚至帶著行李打季後賽,外援和教練隊友的矛盾甚至上升到與俱樂部叫板。
如何避免外援從「助戰變為自爆」呢
首先,福建隊在聲明中有一點說得很對,「本次事件也給俱樂部敲響了警鐘,本俱樂部後續將會進一步加強對運動員思想素質方面的教育」。既然來了中國打球,就要守中國的規矩,俱樂部要做好教化工作;
第二,球隊在籤約之前,除了考慮經濟因素,也要充分考察球員的道德素養,不指望他是道德模範,至少要人畜無害,對於一些劣跡斑斑的球員要堅決放棄,不能把洋垃圾帶回來;
第三,CBA設立外援黑名單,對於一些前科外援,做到「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即鎖死了「刺頭」的歸路,也警示正在效力的外援,不要自毀前程;
第四,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中國籃球、中國球員自身也要提高水平,成為隊內最強的球員,降低球隊對於外援的依賴,面對對手的外援能夠針鋒相對,不讓其輕視,「錦上添花」的外援何來叫板的勇氣?
消極怠工就失業,觸碰紅線就滾蛋,中國籃球有如此底氣之時,也許正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