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個回答我們可以先想像變成了第二個「青海湖」,那結果究竟會如何呢?(便於討論問題方便,先用盆底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數據為量度)
貝加爾湖平均水深730米,面積3.15萬平方千米,塔裡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幹沙漠面積是33萬平方千米,把貝加爾湖裡等深的海水放到塔裡木盆地中,水量是多少?我們來算一下:
33/3.15= =11個貝加爾湖
從南疆地勢來說,四周都是高山,中間是以塔克拉瑪幹沙漠構成的盆底,形成了一個平均近730米水深的湖泊。
塔克拉瑪幹沙漠年蒸發量平均約3000毫米,相當於一層樓高的水一年給蒸發掉了。730米水深得需要730/3=243年多,才能蒸發完。
在這243年裡塔克拉瑪幹湖環境會怎麼變化呢?
首先塔克拉瑪幹湖相當於一個封閉的內陸湖,一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周邊塔裡木河也沒有多少水量匯入,由於蒸發旺盛,會使湖水不斷濃縮,形成鹽湖,再進一步蒸發演化成類似今天的柴達木盆地環境,243年間雖達不到柴達木盆地鹽礦的規模,至少會讓塔克拉瑪幹表面結了一層厚厚的鹽。
這麼多海水注入了塔克拉瑪幹沙漠,並沒有讓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魚翔淺底,水草肥美的青海湖,相反,因為鹽分的累積會讓未來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更難治理了,鹽度的增高,會讓土壤寸草不生,土地荒蕪,等於葬送了這塊土地最後的治理期,成了「土地癌」。
我們還不能低估塔裡木湖的蒸發作用,畢竟這裡每年有近3米的蒸發量,對周邊環境影響會超出我們的想像,243年間塔裡木湖蒸發量是11個貝加爾湖
11*730米*3.15萬平=11*22995億立方米水。黃河的年徑流量574億立方,相當於11*22995/574=440個黃河的水。
有報導說,引藏水入疆每年相當於2個黃河水量,這次蒸發相當於220年的藏水入疆的水量,這麼多水汽介入南疆,南疆的空氣溼度會很大,會改變當地小氣候,降水量會增加,圍繞塔裡木湖周圍如庫樂勤、阿克蘇、咯什、和田等地區,會出現綠州,宜農、宜牧、宜林等一系列的人類活動,兩側的天山和崑崙山冰川第二次發育,雪線下移,相應的冰川補給的塔裡木河及其支流徑流量增加,整個南疆進入良好的生態循環狀態。
243年湖水蒸發完後,水汽得不到供應,南疆又會面臨著的乾旱,雖然短時間內不會讓整個生態環境急劇惡劣變化,但從長時間角度來說,徹底改變南疆的乾旱環境仍沒有希望,因為南疆沒有後備的水汽源,蒸發的水汽隨大氣環流跑掉了,南疆目前的現狀也許是最合理的存在方式,我們目前要做的還是搞好綠化工作,該宜林的宜林,該宜農的進行農耕生產,與我們人類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