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紅立方:為龍崗打造文化高地插上騰飛翅膀

2021-01-19 深圳晚報

宛若一串紅寶石,閃耀在龍崗城中央,「深圳·紅立方」(龍崗區科技館、青少年宮、公共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驚豔面世。

自今年5月28日開館以來,「深圳·紅立方」為龍崗提供了巨大的公共文化空間,作為「三館一城」的「深圳·紅立方」又為市民帶來了哪些公共文化服務?

龍崗區在全力落實深圳東進戰略、打造深圳東部中心的同時,全面推行文化強區建設。「深圳·紅立方」優化升級了該區的文化基礎設施,彰顯了龍崗區在快速發展中的文化自信,提高了民生福利獲得感,為龍崗打造文化高地插上騰飛的翅膀。

揭秘「深圳·紅立方」

A

定位「城市會客廳」 提高民生福利獲得感

在調查中,眾多市民對「深圳·紅立方」的前世今生,其獨特的構造設計等,表現出濃厚興趣。據悉,2009年,龍崗區政府組織編制了《龍崗區三館合一及深圳書城龍崗城項目選址研究》,確定了龍崗區「三館一城」項目(「三館」即「深圳·紅立方」)的初步選址。2011年4月,深圳市規土委與龍崗區政府聯合開展了「三館一城」方案設計國際邀請招標。經過多輪專家評審,最終確認荷蘭麥肯諾事務所方案為中標方案。至此,「三館一城」項目及周邊用地規劃研究論證最終完成。

龍崗區住房和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深圳·紅立方』的設計風格具有本地特色,與市級、周邊城市場館形成差異化,通過與本地產業特色、人群特徵等緊密結合,彰顯龍崗別具一格的形象氣質,最終將打造成龍崗區乃至東部城區的『城市會客廳』。」如今,「三館」項目已是集眾多美譽於一身。截至目前,其已獲得全國建築方面的諸多獎項。

「便民與智行」是如今「深圳·紅立方」的一大亮點,而這也和前期設計密不可分。打造文化高地首先要讓轄區老百姓感受到更多便利,提高民生福利的獲得感。

B

彰顯了別具一格的城市形象氣質

談及「深圳·紅立方」的驚豔,龍崗區住房和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談到,其注入的創新、綠色設計,突破傳統模式。「深圳·紅立方」好比三座相連的立方體,立面形式活躍,斜柱、斜牆更是進一步打破了傳統的方形格局。「深圳·紅立方」成為龍崗城市中心最具科技人文內涵的標誌性建築,建築的空間結構與材料自身品質彰顯了別具一格的城市形象氣質。

不少龍崗居民表示,希望能通過公共文化提升龍崗創新能力,吸引更多人走進龍崗、關注龍崗。據悉,專家評審團結合項目定位理解及傳播性、創意性等方面,進行了多角度的探討和評定。歷經線上初評、專家複評和最終評審,「紅立方」脫穎而出——5月7日,「龍崗三館」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深圳·紅立方」。

至此,「深圳·紅立方」真正「完整」了。而「紅立方」的作者張偉鋒正是從其形象角度考慮的,「建築整體為紅色,像三座立方體,這個命名形象、容易記憶,立方的線性結構聽起來也很有嚴謹的科技感。」專家評審也一致認為,「紅立方」既能體現建築物外觀特色又朗朗上口,易於傳播,同時體現了項目啟用後將為龍崗乃至深圳市民帶來更多文化大餐,市民文化生活越過越紅火的意味。

玩轉「深圳·紅立方」 市民暢遊「精神家園」

「紅動龍崗,藝見未來!」伴隨著這句響亮的口號,「時間沙漏」中的紅色圓球緩緩下落。5月28日,「深圳·紅立方」盛大啟幕,揭開神秘面紗,正式迎接市民的參觀和遊覽。

作為「深圳·紅立方」的運營機構,深圳市龍城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透露,自開館以來,其已累計接待人數達到37萬人次,其中93%以上為家庭攜帶青少年參觀, 「深圳·紅立方」粉絲會員數目前達到178270人,市民重複到館率達到29%。他還表示,他們還接待了龍翔醫院燒燙傷兒童團、龍崗區環衛工人親子團、大鵬殘疾職工中心團等112個團體參觀,團體參觀人數5000多人。

來自龍崗區清林小學一(1)班的黃祺源天真地說:「超級喜歡,喜歡它(紅立方)可以說出一億個理由。」他開心地補充,自己最喜歡去科技館,在那兒可以和機器人下棋,可以看「月球」,可以學好多好多的東西。

不僅小朋友喜歡,「大朋友」也很興奮。家住深圳坪山的吳世煜,今年9月就要上大二了,聽說龍崗出了個「紅立方」,便迫不及待去「約會」了。他認為,「紅立方」的開放對青少年來說,能激發更多學習興趣,「特別像學生本身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再來參觀各種物理模型時,思考的角度更開闊,能更具體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可以說,「紅立方」的開放對龍崗青少年的課外教育也是一種填充。」

家就住在龍崗中心城的黃先生則忍不住感嘆,「終於在家門口就有這麼一個玩樂學習的好地方,再也不用帶孩子跑到市裡去了,這是龍崗居民的福音啊。」如今,黃先生一家是「深圳·紅立方」的熟客,每逢周末他就會帶著兩個孩子泡在場館裡。

龍崗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深圳·紅立方」將為市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務,打造一批標準更高、內容更多、創意更新的文化活動;制定一批具有「世界色彩、國際風範」的文化菜單,讓深圳東部市民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到「月月有主題,全年都精彩」的豐富文化生活。

用足用好「紅立方」 推進文化強區建設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近幾年,龍崗區文體事業繁榮興旺、文化產業蓬勃發展,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更加豐富,文化獲得感顯著提升,文化自信得到彰顯,在龍崗的文化發展中,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的服務體系框架,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文化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積極進展。

據悉,龍崗區在文化發展中,文化惠民政策不斷普及,頂層設計逐漸完善,公共文化資源配置進一步向基層傾斜,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得到加強,公共文化服務效能顯著提高,優質公共文化產品供給日趨豐富。

在今年召開的龍崗區委六屆六次全會上,龍崗區委書記張勇提出,龍崗打造深圳東部中心,就要聚焦文化強區建設,提升龍崗城區軟實力,要用足用好「紅立方」等文體資源。他說,文化實力是地區實力的重要表現。龍崗要圍繞建設文化高地目標,搶抓深圳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機遇。

張勇表示,堅持以人為本,強化資源整合,創新管理機制,豐富文化供給,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文化與科技、金融等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文化+」新型業態,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強區。

為此,龍崗還部署了未來要開展的「十大行動」,嚴格落實「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全面打造龍崗文化高地。他談到,龍崗要充分利用體驗館、體驗角等載體,推動核心價值觀融入生活、融入社會。他特意提到,要全面統籌、科學規劃區、街道文體設施建設。

龍崗彰顯全面文化自信

而「深圳·紅立方」的誕生,恰逢其時,優化提升了該區的基礎文化設施,提升了龍崗綜合發展的軟實力。龍崗區文體旅遊局局長劉德平表示,龍崗區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建管並重,優化公共文體設施網絡,健全公共文體設施網絡,穩步增加人均公共文體設施面積數,為人民群眾、重點園區與企業的高層次人才,提供更多高端且富於個性化的文體服務,全面推進「十分鐘文體服務圈」建設提供硬體支撐。

他說,未來幾年,龍崗計劃以創建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為重要抓手,重點謀劃推動一批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打造一批精品文化空間、樹立一批服務品牌項目、創作一批文藝精品、形成系列文化利民惠民機制等,推動文化事業高地在硬體和軟體方面全面升級,有效解決市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公共文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

他談到,龍崗區在文化發展中堅定文化自信,切實加強文化交流合作。通過精準對接各層次各類別的需求,以需定供,著重完善公共文體服務體系,深化文體惠民工程,以新發展理念促進「十分鐘公共文體服務圈」量質齊升,積極促進公益文體培訓、公益電影等惠民品牌上檔升級,創新開展文體關愛特殊人群工程,整合開展好下半年400多場中大型群眾性文體活動,繼續高標準辦好區第五屆運動會系列賽事,掀起新一輪全民健身熱潮。

據了解,今年的7月中下旬,龍崗舉辦第二十八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龍崗分會場系列活動,並以此次書博會活動舉辦作為發展文化事業新的出發點,以本次全會召開為新的動力源,力推大中小型文體設施建設齊頭並進,包括區圖書館總分館、少兒圖書館、書吧等載體建設,儘快形成完備的「區-街道-社區-居民小區」四級公共文體設施體系,為「十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提供一流硬體保障。

他表示,龍崗在文化發展中要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擴大民族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龍崗將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太極文化周、「聶耳杯」國際管樂節等活動。圍繞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著力打造文藝精品,完善大型交響組歌《我們就是河流》,並進京首演。大力弘揚本土客家文化,創新大圍屋藝術團辦團模式,創作一批客家文藝精品,推進區博物館的規劃與建設,推進客家古民居的保護與活化利用,使龍崗在快速發展進程中保留住珍貴的客韻與鄉愁。(高申現 李其聰)

【專家觀點】

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博士後陳能軍:

「紅立方」對龍崗具有現實和長遠意義

龍崗在打造深圳東部中心,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也認識到高質量發展包括了全方位的文化需求。高質量發展中的文化建設,對於龍崗而言,意義也同樣重大。可以說,推進文化強區建設,「紅立方」作為提升優化龍崗基礎文化設施,也是呼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實踐,文化建設供給側改革,核心在於擴大文化產品有效供給。

現實意義而言,「深圳·紅立方」一方面實現了就近提供更受人民群眾歡迎、具有時代感、體驗感和幸福感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為為龍崗文化建設的良好氛圍營造提供了空間,因為文化是潛移默化的,是一種積累,一種氛圍,積累和氛圍需要綜合性的空間去承載和體現。

長遠意義而言,「深圳·紅立方」也有著兩個方面的重大意義。第一,「深圳·紅立方」這樣的文化地標,為龍崗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品位奠定了較好的基礎。文化對優化地區經濟結構有著較好的推動作用,文化地標有助於集聚相關高端文化產業,而文化產業的擴散和滲透效應,融合到生產、研發、管理、銷售等經濟全過程,有助於培育和提升龍崗從傳統加工業大區到產業強區的轉變的深層次推動力。第二,可以持續為提升龍崗的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和傳播力提供文化功能支撐平臺,彰顯龍崗文化自信,有利於龍崗區域形象品牌推廣。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通識學部講師李瀟雨:

為龍崗提供了重要公共文化空間

「紅立方」的出現,為龍崗提供了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間。按照目前的規劃,科技館、青少年宮、公共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已投入使用,它們不僅為各種展覽、活動提供了舉辦和展示空間,更為市民營造了交往交流的社會空間。可以預期,這些空間的活躍將培養當地文化,也會從下至上地促進文化生產。

相關焦點

  • 區事|新形勢尋求新機遇 龍崗文化產業借「雲上文博」再次騰飛
    利用VR技術搭建「雲上展廳」、參展單位「雲上展示」,觀眾掌中即可「雲」遊展館……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已於11月20日落下帷幕。作為深圳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典,今年的文博會採取線上方式進行。
  • 《邯鄲日報》深度報導:為經濟騰飛插上文化的翅膀
    《邯鄲日報》深度報導:《為經濟騰飛插上文化的翅膀——邯山區文化產業發展紀實》,整版以文字+圖片形式,對我區文化產業集群發展、渚河源特色小鎮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特色文化打造旅遊品牌等進行典型報導。11月28日,在人潮如海中,倍受矚目的總投資45億元的邯鄲邯山萬達廣場項目正式開業迎賓。
  • 學位建設加速 龍崗全力打造深圳教育民生高地
    位於深圳東部的龍崗,其地區生產總值常年居於深圳第二。經濟發展的同時,龍崗在教育、醫療、交通等民生領域取得的成就也有目共睹。尤其是在教育方面,目前,龍崗已經成為深圳教育規模最大的行政區,其辦學體量約佔全市基礎教育規模的四分之一。
  • 為自貿港插上騰飛的翅膀, 「中國(海口)自貿港航空產業發展論壇...
    (原標題:為自貿港插上騰飛的翅膀, 「中國(海口)自貿港航空產業發展論壇」舉行)
  • 深圳龍崗成「職業體育+高端賽事」高地
    深圳V5完成主場首秀《實施細則》通過加大扶持力度以及擴大扶持範疇,能夠最大限度地擴大龍崗片區的體育產業集聚效應。相信在《實施細則》出臺並廣泛實施後,會積極幫助龍崗片區打造新的體育產業增長點,促進龍崗片區的體育產業消費。
  • 深圳龍崗文化產業新成果亮相深圳工藝美術博覽會
    中新網廣東新聞10月29日電 (記者 鄭小紅) 10月29日至11月1日,2020深圳工藝美術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深圳市龍崗區文化產業組團參展,以「工藝美術大區、數字創意先鋒」為主題,重點展示龍崗區數字創意和工藝美術產業的發展成果。
  • QQ音樂為音樂人插上「騰飛之翼」,加速打造國民級「爆款」
    據悉,譚維維曾一度陷入流量困境,QQ音樂的「高效扶持+創新宣發」,為譚維維插上「騰飛之翼」。新專輯在QQ音樂熱度不斷攀升,5首歌曲更是集體進入QQ流行指數榜、飆升榜、新歌榜。譚維維新專輯佔據QQ音樂榜單前排QQ音樂為「虎」添「翼」,持續打造爆款佳作不僅是譚維維,憑藉強大流量和多維度宣發運營扶持,近年來QQ音樂已助力眾多音樂人及其作品快速「出圈」。
  • 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既是農業農村領域理論上的指導,也是科技源動力效應釋放實踐中的路徑。在近期召開的全省鄉村振興座談會上,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肯定的農科「三聯三化」模式是以我院為藍本的總結凝練,也是山東「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的具體實踐。
  • 為大運會籃球「插上翅膀」
    為大運會籃球「插上翅膀」 一起來看看吧 青白江區文體中心 不僅是青白江區首個綜合性文化體育公園 也是青白江承辦國際賽事的重要平臺 目前場館提檔升級改造工程
  • 這,就是龍崗中心城
    龍崗紅立方,中心城的標誌性建築,外立面通體為暗紅色,俯瞰時,由如一顆紅寶石鑲嵌在龍崗城中央。 / · | 龍崗文化中心 | ·
  • 國家隊基地扎堆 龍崗擦亮文體高地招牌
    作為深圳東部文體高地,近年來,龍崗區牢牢把握特區一體化和東進戰略帶來的發展機遇,在文化體育建設上取得了亮眼成績。 國家隊基地紛紛扎堆龍崗,一方面彰顯龍崗作為體育大區強區的實力與吸引力,同時也將深圳東部文體高地的招牌越擦越亮。 ●南方日報記者 崔璨 多方共建西洋棋國家隊基地 西洋棋是一項比拼思想意志和體力的智力運動。
  • 龍崗,下一個南山!
    由科技館、青少年宮、公共藝術 與城市規劃館組成的「深圳·紅立方」 作為龍崗新的品牌符號與形象窗口 此處堪稱最紅的「城市會客廳」
  • 深圳龍崗統建樓,成為打工人最後的上車的機會?
    跟著龍崗領導認識一個全面的龍崗龍崗是深圳東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深圳發展的重要一環,更是一個承載了很多產業、人口的大區,它的發展關係著深圳未來發展的質量、速度等,因此必是深圳市政府重點考慮的區域。11月2日起,深圳衛視《深視新聞》推出學習貫徹領導人重要講話精神、深圳各區各部門主要負責人訪談《續寫春天的故事》,探尋深圳在新起點上的新答卷。其中一期訪談的對象就是龍崗區負責人張禮衛。
  • 陳惠民:為雲和本土文化插上騰飛翅膀
    2000年,在陳惠民的主持下,佔地3500平方米,以古典園林為設計風格的縣圖書館新館建成投入使用,到如今,已有藏書20多萬冊,市民閱讀環境與質量進一步提升。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圖書館的建成,打破了以往時間空間上的限制,使閱讀更加自由化,圖書館大量的書籍也正逐漸發揮出應有的價值,進而形成全民閱讀的浪潮。
  • 筆墨詩書「話」美景 數十名中國著名作家走進龍崗
    正值深圳讀書月期間,鵬城書香正濃,龍崗也迎來數十名中國著名作家前來賞景採風,通過作家們的筆墨入紙,描述客韻龍崗風土人情、城區特色,形成一批文學佳作,用文學的語言謳歌新時代。11月14日上午,由《中國作家》雜誌社和龍崗區委宣傳部共同舉辦的「謳歌新時代 詩書畫龍崗」2018中國著名作家龍崗行活動在深圳市龍崗區「紅立方」公共藝術館拉開序幕。
  • 龍崗斬獲這塊「國字號」金字招牌3年了 越擦越亮!
    體育產業實現「質」「量」「速」齊頭並進的新突破,區域「體育產業高地」初步形成。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龍崗區正乘勢而上,搶抓「雙區驅動」發展歷史機遇,勇立潮頭,為龍崗勇當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排頭兵貢獻文體力量,助力深圳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
  • 深圳龍崗,與你攜手打造籃球新高地
    2015年10月,新世紀籃球俱樂部與深圳市達成正式合作協議,主場落戶深圳龍崗並更名為深圳新世紀男籃。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5年時間,在龍崗區政府的關懷和支持下,深圳男籃已初步完成紮根深圳的目標。如今5年合作已完成,新的合作協議日前已完成籤訂,雙方將再攜手,開啟下一段合作裡程,共同打造籃球新高地。
  • 985/211名師課堂走進彌勒,為孩子插上騰飛的翅膀!
    985/211名師課堂走進彌勒,為孩子插上騰飛的翅膀!愛學習北京名師課堂是依託於高新科技的線上、線下結合的高效課堂。從普通線下班一個老師的傳統教學升級為兩個老師負責學生的「學」與「習」。北京名師線上高效授課、跟進學生的聽課和學習情況。
  • 中國—東協信息港為區域合作插上「數字」翅膀
    中國—東協信息港是廣西著力打造面向東協的開放合作數字新高地、數字絲路的重要門戶。近年來,隨著廣西持續推動中國—東協信息港在基礎設施、創新平臺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雙邊產業合作不斷升級,已成為廣西與東協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廣西數字經濟也借力東協實現再騰飛。
  • 深圳龍崗再度攜手新世紀男籃 共同打造籃球新高地
    深圳龍崗再度攜手新世紀男籃 共同打造籃球新高地 2020-11-23 17:46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