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資料】歷史老照片匯集1

2021-02-07 故園懷舊

《蔣介石逃離大陸後的臺灣老照片【上集】》

 註:本文文字均採用國民黨方面的描述


1949年金門古寧頭戰役中立功的陸軍第八十軍二○一師官兵凱旋返臺整訓。(中央社-羅超群提供)


1949年金門古寧頭戰役中立功的陸軍第八十軍二○一師官兵凱旋返臺整訓。(中央社-羅超群提供) 


淡水漁港當年的帆影點點,今昔對比恍如隔世。(鄧秀璧攝1948)


踩三輪車的勞工代表參加民國四十年的勞動節慶祝大會。(鄧秀璧攝1951)


高雄火車站造型優雅。(鄧秀璧攝1948)


國民政府移存臺灣的一部份中央銀行黃金。(秦凱攝1950)


金門砲戰期間,臺北市的僧尼在成都路託缽募款,支援前線。(中央社 1958)


臨溪張網圍捕魚蝦,臺灣農村的早期記憶。(鄧秀璧攝1948)


臺北市中山橋舊影如今直待成追憶。(鄧秀璧攝1948


中華民國首屆軍人節,商店自動減價優待軍人。(李壽康攝1955)


太平艦為中共擊沉後,三輪車伕響應「建艦復仇」邉印?(李壽康攝1954)


民國四十三年行政院任命嚴家淦(中)為省主席組織臺灣省政府,右為謝東閔、右三連震東、右四金陽鎬、左一劉先雲、左三李連春。(中央社 1954)


臺北市西門圓環在五○年代時的街景。(鄧秀璧攝1957)


林靜宜當選第一屆中國小姐。第二名葉睦秋(中右),第三名汪麗玲(中左),第四名沈斐文(右),第五名李秀英(左)。(秦炳炎攝1960)


「梁山伯與祝英臺」橫掃臺灣,主角凌波來臺,臺北市民夾道相迎。(陳漢中攝1963)


梁山伯與祝英臺」影片引發「梁兄哥」的熱潮,港星凌波來臺,記者爭睹豐彩。(潘月康攝1963)


東西橫貫公路於民國四十九年五月正式通車,汽車在巖壁中鑿出的路上蜿蜒前進;臺灣東西兩岸從此不再隔絕。(鄧秀璧攝1960)


蔣中正總統於1950年3月在臺復行視事,以迄1975年4月在第五任總統任內去世。蔣中正總統與夫人蔣宋美齡女士在臺灣的發展過程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頁。(中央社 1963)


中國小姐林靜宜訪問金門前線。(方銀城攝1960)


:『作之君,作之師』的年代,北市警局少年組管訓不良少年。(潘月康攝1961)


臺北中華商場八座三層大樓於民國五十年落成,原來的攤棚搖身一變,成為八座整齊美麗的商場,計有一千六百四十四間店面。(潘月康攝1961)


臺北市為改善城市交通,於民國四十九年決定淘汰三輪車;第一批收購的三輪車,在中山堂前廣場等待拆毀。(陳永魁攝1960)


臺北市大安區每年一次的大拜拜,祭神用的大豬排列成行,祈求風調雨順。(馮國鏘攝1965)


民國五十一年中共飛行員劉承司駕駛米格十五型戰鬥機到臺灣 (陳永魁攝1962)


臺北市中山南路與中正路(今之忠孝東路)交叉點之圓環舊景。(馮國鏘攝1966)

《蔣介石逃離大陸後的臺灣老照片【中集】》

 註:本文文字均採用國民黨方面的描述

蔣經國隨節往大陳在峨嵋號軍艦上(1954 5 7)


臺北市政府主辦歌唱人員講習, 結業典禮後, 右起於璇、陳今珮、張明麗、白嘉莉、冉肖玲、敏華、姚蘇蓉群星聚會, 欣賞她們結業證件 (潘月康攝1968)


中華少棒隊榮獲第二十三屆世界少棒大賽冠軍, 載譽返國, 臺北市鬧區中華商場一帶的歡迎人潮, 向所僅見 (馮國鏘攝1969)


中華少棒隊榮獲第二十三屆世界少棒大賽冠軍, 載譽返國, 臺北市鬧區中華商場一帶的歡迎人潮, 向所僅見 (馮國鏘攝1969


民國五十四年,臺北市第一家規模宏大的綜合百貨公司,第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開幕。(潘月康攝1965)


臺北市中山區衛生所前民眾排隊等候注射霍亂預防針。(陳漢中攝1972)


華航臺北至高雄的班機上「空中時裝表演」,模特兒盛裝在機上亮相。(陳永魁攝1972)



拾荒老翁王貫英捐款宏揚文教,默默行善十數年如一日。(馮國鏘攝1973)


行政院長蔣經國和省府主席謝東閔,下鄉訪問屏東恆春鎮,會晤南灣裡漁民。(葛日新攝1973)


中影公司抗日戰爭影片「八百壯士」,在士林片廠開拍,當年偷渡蘇州河潛往四行倉庫向八百壯士獻國旗的女童子軍楊惠敏和飾演楊惠敏的林青霞共同主持開鏡。(馮國鏘攝1975)


旅日圍棋國手林海峰返臺,一個人同時與國內五位棋士分別下一盤指導棋。(馮國鏘攝1977)


美國卡特政府宣佈將與臺北斷交,來臺諮商的美國代表團乘坐的轎車,被激動的群眾用雞蛋砸得面目全非。(劉偉勳攝1978)


中華民國六十八年電影金馬獎頒獎,國際紅星伊麗莎白泰勒頒發最佳劇情獎給「小城故事」導演李行。(馮國鏘攝1979)


歌星鄧麗君赴金門前線演唱勞軍,與駐軍官兵在前哨復興嶼同歌共舞。(郭堯齡攝1981)


曾有「西瓜路」之稱的臺北市基隆路三段,每到炎夏,販賣西瓜的車輛在路旁一字排開,形成獨特的景觀。(陳明仁攝1986)


1984年6月,蔣經國力排眾議,破格提拔馬英九任「國民黨中央副秘書長」。


臺北市忠孝東路(東區)的變遷


臺北市忠孝東路(東區)的變遷


臺北市忠孝東路(東區)的變遷


臺北市仁愛圓環的變遷


臺北市仁愛圓環的變遷





 1954年,臺灣。一隊士兵在野外訓練

《蔣介石高清照片【之一】》












《蔣介石高清照片【之三】》




















《蔣介石高清照片【之四】》






















相關焦點

  • 老照片喚醒「原味」莞式記憶
    還有上世紀60年代的莞城運河,上世紀70年代的可湖舊貌……  每張老照片,都是一個故事,更是一段歷史。  2月16日,《莞城記憶——陳錦波莞城老照片收藏展》在東莞市人民公園展出。展覽匯集了30多幅專屬於莞城的老照片,這是用影像串聯起的莞城的回憶錄。
  • 紀錄電影《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用珍貴文獻與四國歷史...
    本周文化十分要帶您一起走進這些紅色經典和時代佳作的幕後,回望歷史,致敬英雄。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許多戰地攝影師奔赴前線,冒著危險記錄下戰場上的一個個震撼瞬間。作為今年「抗美援朝系列電影」之一,文獻紀錄影片《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首次披露了很多從未面世的真實歷史影像和多國攝影師拍攝的戰場紀實畫面,全方位、多視角展現了抗美援朝戰爭歷時兩年零九個月的崢嶸歷程。
  • 看光影裡的前世今生 「濱江故事」主題圖片展開幕
    12月4日上午,「濱江故事——光影裡的前世今生」圖片展在杭州永禾藝術館開幕。該展覽由杭州市濱江區委宣傳部、浙江省攝影家協會聯合、浙江社會文化研究院主辦。本次展覽將展出新老照片300餘件,其中包括不少首次面世的老照片。展覽以珍貴老照片展示濱江地區歷史人文,以特邀創作的專題攝影作品反映濱江發展新成就,直觀、立體、全面展示新老濱江風貌以及濱江人生活狀態,藝術地呈現濱江的「前世今生」。
  • 一組老照片喚醒嵐島歷史記憶
    日前,「老照片·石頭厝」主題攝影展在實驗區圖書館開展。現場展出記錄平潭歷史的老照片和石頭厝等攝影作品150幅,涵括了老街建築與社會人文,同時也展示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平潭城市交通、群眾服飾、生活場景變遷的對比作品。攝影展由實驗區旅遊與文化體育局主辦、實驗區攝影家協會協辦、平潭海角文化旅遊有限公司承辦。
  • 《光影傳奇》:膠片的故事與膠片電影守護人的崇高禮讚
    為了守望民族記憶,致敬電影膠片守護者,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的六集紀錄片《光影傳奇》於1月9日-14日在CCTV-9紀錄頻道播出,講述中國電影膠片「前世今生」的故事。翻開歷史的篇章,拂去百年的塵埃,該紀錄片從電影膠片的故事開始講起,帶領觀眾了解中國電影資料館人嘔心瀝血、前赴後繼地守護電影的歷程。
  • 歷史老照片:圖1像籃球巨星詹姆斯,最後一張是穿泳衣的邱吉爾!
    罕見歷史老照片:2009年,在巴布亞首府查亞普拉的公眾市場,人們正示範如何使用安全套,仔細一看有點像籃球巨星詹姆斯。 罕見歷史老照片:圖為Apple I,是由蘋果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和史蒂夫·沃茲尼克共同打造的第一臺蘋果電腦,於1976年4月發布。
  • 【足壇老照片】;本期給大家帶來是德國歷史最佳射手...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足壇老照片】;本期給大家帶來是德國歷史最佳射手... 【足壇老照片】;本期給大家帶來是德國歷史最佳射手... 1柴米油鹽醬醋茶 12-10 03:57 【足壇老照片】;本期給大家帶來是德國歷史最佳射手蓋德.穆勒,472場德甲轟入365球,62次為德國出場轟炸機獻上了驚人68球!1974年世界盃決賽蓋德.穆勒在慕尼黑奧林匹球場送出絕殺、幫助西德2--1戰勝荷蘭第二次站在世界之巔。
  • 歷史老照片:清朝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真實生活!
    集市上人不是很多,但也不至於蕭條一片!歷史老照片:清朝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真實生活! 原來清朝也有修腳師傅,只不過工具太簡陋了吧!歷史老照片:清朝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真實生活!
  • 協和大學舊址開首條遊覽線路 千餘張老照片還原建校歷史
    N海都記者 石磊磊包華文/圖通訊員 林晶 林淑琴  昨日,海都記者從鼓嶺旅遊度假區管委會和福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本月底,從福建協和大學校門原址到校長樓,將開闢出一條旅遊路線,未來這條參照老照片、修舊還舊的步道,將成為市民參觀並了解這座百年校園的一條線路。
  •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1大部分沒見過,最後一張讓人懷念!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海鷗牌照相機在八十年代是一款專業型照相機,價格也非常的昂貴,當時擁有這樣一臺專業照相機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沒見過。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個露天菜市場,賣菜大爺的衣服有個性,這樣更涼快了。
  • 罕見歷史老照片:圖1俄羅斯女車手非常帥氣,圖4袋狼被曝曬而死!
    罕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位俄羅斯女車手,精緻的五官、帥氣的短髮,穿著一身皮衣皮褲騎著摩託車,非常帥氣。 罕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位穿著旗袍的民國婦女,笑容很甜。
  • 民國歷史老照片:圖1八旗子弟玩鷹,最後一張女攝影師太有範了!
    民國歷史老照片:圖為八旗子弟玩鷹,皇家喜歡養鷹,後來逐漸發展到民間,並成為一種玩樂。從圖中人的造型來看,他們很享受這種玩樂方式。 民國歷史老照片:圖為民國剪辮子,一開始,很多守舊民眾無法接受。革命黨人在街上看到之後,便上前強行施剪,被剪辮子之人則是痛不欲生。
  •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1郎平很羞澀,最後一張勾起兒時回憶!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80年代初國家女排運動員郎平,那時候的她很羞澀。郎平在運動員時期憑藉強勁而精確的扣殺獲得了「鐵榔頭」稱號。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大街上的兩名女子,圖中左邊的女子還燙了頭髮,那時候燙頭髮的女子還不多。
  • 9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1髮型很多男孩模仿,圖4當時土豪標配!
    9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三個讀初中的男孩在照相館裡拍照。三個男孩的髮型是九十年代最流行的郭富城髮型,那時候香港四大天王紅遍兩岸三地,很多男孩子都模仿他的髮型。
  • 老照片!成武記憶,每一張都是滿滿的回憶!
    目前,我們已收集整理到400多張老照片,待徵集工作結束後,我們將分類展示,在此一併表示感謝!這次推送僅僅是一個引子,以便更多的人和單位提供更多的老照片資料,這次展示照片均未註明作者或提供者姓名,敬請諒解。「成武記憶」老照片徵集仍在繼續期待您的參與!
  • 中國楊樹博物館:一棵樹的光影流年
    近日,記者走進我國第一座以楊樹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探尋一棵樹的光影流年。館:以樹為名泗陽縣是我國意楊的最早引進栽植地,被中國林學會授予全國唯一的「中國意楊之鄉」。為了展現楊樹歷史,傳播楊樹知識,弘揚楊樹文化,泗陽縣於2005年6月,在泗陽縣城南興建了我國第一座以楊樹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秋風吹起楊樹小扇子般的葉片,「沙沙」聲帶來秋的信號。
  • 罕見歷史老照片:李小龍和賈巴爾比臂展,最後一張王祖賢打籃球!
    罕見歷史老照片:原來楊麗萍是這樣的青春純粹,她現年59歲,以「孔雀舞」聞名於世,同時她特立獨行的生活方式讓大家有不同的看法。 罕見歷史老照片:在80年代成都的文藝圈裡面,易知難非常受歡迎。很多人質疑這是現代女子,這種質疑有一定的道理,畢竟80年代很少有這樣的髮型和裝扮。
  • 永不褪色的時代光影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最早開設的照相館是三馬路(今漢口路)上的「蘇三興」,由廣東人蘇三興創辦,但開業沒多久就停業了。此後,在上海照相行業嶄露頭角的是耀華、英昌、寶記、同生4家,人稱上海照相業的「四大天王」。王開照相館的創辦者王熾開,正是從照相業「四大天王」之一的耀華照相館裡學到了精湛手藝。1923年,廣東人王熾開創設了王開照相館。
  • 這座再現曇華林近代教育歷史的街頭博物館,你期待嗎?
    走進曇華林街頭歷史文化博物館,聆聽老建築的前世今生,感受那老武昌的文脈。自明清以來,武昌就是湖北的首府,武昌府的府學、文廟書院等都聚集於此,積累了武昌深厚的歷史文脈。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使得這條古街的文化氛圍更加活躍。
  • 慈禧、林徽因、《延禧攻略》……這個90後這樣拾起「老照片修復...
    事情現在塵埃落定,但這齣網絡鬧劇中,「老照片修復」又回到了大眾的視野中。在大部人的記憶中,這是個充滿年代感的詞語,與膠片攝影、黑白底片、照片上色等二十世紀技術相關聯。在數碼技術普及的現在,「老照片修復」工作發生了哪些變化?又是如何應用在歷史資料修復和影視劇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