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這是春節期間,在烏蘭察布市興和縣G6高速進京檢查站食堂中看到的暖心一幕,執勤完畢後的特警支隊副支隊長李文宇看著兒子乖乖吃飯,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而妻子則在一邊細心的一口口餵著孩子吃飯。
而這一幕後面卻有著令人感動和心酸的故事,下面來自李文宇的表述。
可能在孩子的概念中,春節與其他日子沒有什麼與眾不同。可對於爸爸的工作,警服、警車、警燈、警笛,孩子再熟悉不過了。今年,對於我們這個家又是特殊的一年。
我從事的警種是特警,自來特警支隊工作以後,每個年幾乎都是在執勤崗位上度過,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和去年一樣,今年春節我們又是在蒙冀交界的興和縣G6高速進京檢查站度過。
臘月二十九,對於普通人而言,本該是收拾好房間、清洗好衣服、備好年貨等著家人放假準備一起團聚的時候,而我們卻是準備要出發離開家去執勤的時候。其實接到通知的前兩天,兒子無意間聽到我和妻子的對話,提到了過年要在興和,於是就問我,爸爸,你要去哪裡?興和是哪裡?面對兒子天真的疑問,我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去回答,因為自孩子出生以後陪伴他的時間本來就少,加起來的時間也就一年多。孩子三歲了陪孩子也只過過一次年。妻子看此情形接話說,興和是爸爸執勤的地方,爸爸今年不能陪曈曈過年了,你和媽媽一起去陪爸爸怎麼樣?孩子沒有任何考慮的說,好,我也要和爸爸去興和執勤!於是就有了文章開頭的那溫情的一幕。
結婚這幾年,最虧欠的是妻子、兒子、父母。每次在我最難的時候,妻子的全力支持,是給我堅持下去的動力,對於我內心而言不是理所應當,而是一種欣慰或者說是虧欠。我從事的特警,不是勤務繁多就是長短途的奔波,最常見的就是一走便是一周或是半個月甚至二十天左右,無論勤務時間多久,妻子從沒有過抱怨,只有支持,「你放心執勤,家裡有咱們爸媽和我,孩子也很省心,你好好工作就行」。這是妻子和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我的父母歲數也大了,很多時候滿是期望的能讓我們多回家看看,雖相隔不遠,可與父母聚少離多,兒行千裡母擔憂,這幾年多是母親來給我們帶娃看我,而我回老家陪他們屈指可數,過年回去更是一種奢望,我最怕母親接到電話後的那一聲嘆息,「唉,又不回來了」。父與子之間的對話本來就少,無聲的沉默是常態,參加工作以後,父親對我說得更多的是好好工作,注意身體。每當打電話說我不回去的時候,我最怕面對的就是電話那頭的沉默,這種沉默在我的腦海裡一出現,我的眼眶總會出現淚水。我能感受到父親的遺憾,也能感受到難以割捨的父愛。
即將三周歲的兒子是我的牽掛,我和他更多的是利用工作閒暇之餘的視頻互動,這也讓我的孩子提前學會了視頻語音、撥打電話,孩子還未學會說話前,感覺自己還能壓抑住自己那種想念,可當孩子會說話了開口叫爸爸、到開口說想爸爸時,我總是強忍著壓抑住自己即將奪眶而出的淚水。作為一個警察,堅守崗位,無私奉獻是我應盡的職責,但作為父親,我是不合格的。電影《流浪地球》的一段對話,讓我至今難忘。「兒子,爸爸又要去執行任務了」這句話裡表達的是一個父親有太多的不舍,而作為警察的我,一看到這個鏡頭總能體會到那種依依不捨。
然而既然選擇做一名人民警察,就應該擔當得起職責、肩負得起使命,既然是職責使命索然,那註定要負重前行!人民警察為人民,人民警察永遠是和平年代祖國最忠誠最可靠的戰士!只要堅守得住人民警察的那份初心,縱然是再苦再累,可是我們卻無怨無悔!
編者語:是啊,李文宇只是烏蘭察布公安民輔警舍小家,為大家,無私奉獻的一個縮影,像他一樣在「大家」和「小家」面前,選擇「大家」,選擇所守護的人民群眾,選擇所忠於的公安職業,選擇為人民服務神聖職責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他們用對事業的一腔熱血書寫著赤膽忠誠、敬業奉獻、"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動人畫卷!